知识密集型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21-08-16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ii _l _l 童 二壁 一: __-__l f 知识密集型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田庆锋 ,郭建民 (1.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2;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将知识分享、吸收能力对创新能力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吸收能力 为知识分享与创新能力的中间变量,而知识分享对知识吸收能力具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知识分享;吸收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8)07—0075-02 为了实现创新,企业必须进行知识资源以及技术能力的快 本研究聚焦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的金融、医疗及电子企业为 速积累。知识管理也成为一项重要议题(Liao et a1.,2004)。Hill 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问卷发放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于2006 &Jones在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源中主张企业可在选定核心竞争 年8月施行,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金融、医疗及电子企业各一家, 力后,由建立知识吸收能力来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知识与知识 员工两名,修订预试量表的用语,确保受测者与研究者对题项 吸收能力具有紧密联系,知识分享、知识吸收能力及创新能力 有相同了解;第二阶段于2006年11月年实施,正式发放565 三者间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关系,可是,知识分享是否影响知识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355份,有效回收率为62%。问卷回收 吸收能力及创新能力,在相关研究中却是相当模糊的。基此,本 后,本研究进行信、效度及验证性因素分析,了解量表在测量模 研究主要在探讨知识分享与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密集型企业 式下适配情况,结果表明:信度方面,Cronbaeh’s 值均高于 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多家跨产业的企业为样 0.7;复合信度(CR)值均高于0.6,符合学者Bagozzi&Yi(1988) 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将知识分享、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能力 的看法。适配度指标GFI、AGFI介于0.92~0.95以及0.85~0.90 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间,显示问卷量表具相当一致性。效度方面,所有题项T值均明 一、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 显超过2,显示具良好收敛效度。在区别效度上,合并前后差异 (一)研究假设 大于3.84,这显示多层面模式优于单一层面模式。 1.知识分享与创新能力。知识经由分享可形成组织的竞争 =、资料分析与结果 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可能是管理能力或技术,而这种管理能力 (一)相关分析 或技术正是促成组织创新进步的动力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如表1所示,发现各因素均呈显着正向关系。为进一步了 (Zahra&George,2002);H。:知识分享对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解变量间关系,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对研究架构做深入探讨。 2.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多数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的 表1相关分析结果 验证性研究显示显着正向相关,两者相互配合建立组织竞争优 变量 平均数 标准差 l 2 3 4 5 6 7 势(Zahra&George,2002;Knudsen&Roman,2004)因此本研究 知识给予 3.92 0.56 (O.87) 知识收集 398 0 49 044’ (O88) 提出假设如下:H::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学习能力 362 063 0.39* 0.33’ (O88 3.知识分享与知识吸收能力。回顾相关文献,知识吸收能 学习动机 348 0 7l 0 32* 0 28 0 32’ (O.90) 产品创新 3 39 0 75 0 36* 027* 0 39 042* (0 92) 力发展研究甚少.而研究知识管理对知识吸收能力发展影响的 i苊程色哇新 3.58 O 68 034* O29 O 43* 049* O44* (O 90) 研究则几乎未见。本研究导入知识管理核心议题知识分享来探 管理创新 3.3l 0 73 0.33* 0 28‘ 0 48* 040* 0 36* 040* (0 92) 讨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由组织行为角度切入,Robbins(2003) 认为员工对组织的一些特性,如讲求团队的程度、支持员工的 (二)结构方程分析 程度等,都会产生主观的知觉,这些正面或负面的知觉,会影响 本研究首先建构了二阶模型探讨各变量是否存在关系,以 员工绩效及工作满足感。本研究认为,如果企业中员工的知识 了解研究变量间关系;再探讨各变量所述因素间关系。二阶模 分享能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的一种文化,那么员工可能会因这 型如图1所示。二阶模型适配指标GFI:0.97,CFI=0.98均符 种知识分享的文化所影响,在不断地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获 合学者的主张。可是一组研究数据事实上可以有许多适配模 取新知识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假 式,一个适配模式并不能保证是最优模式,因此,本研究采用竞 设:H 知识分享对知识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 争模式策略.通过模式的比较以找出最优模式(见表2)。 (二)资料收集 由表2,完全中介模式与假设模式的各适配指标值几乎一 【收稿13期】2007-05—16 【作者简介】田庆锋(1977-),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战略管理;郭建民(1978-),男,内蒙 古临河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7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致,两者差异不显着,基于路径简约原则,推论研究最适模型为 完全中介模式,路径如图2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实证模式证实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间具显着正向关 系,因而本研究主张知识吸收能力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中, 扮演重要角色。结果与Nieto&Quevedo(2005)证实吸收能力决 定企业创新的努力表现之结论一致。知识给予对知识吸收能力 具显着正向影响力,虽然知识收集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力虽 然在统计上未达显着,但仍有帮助(正向影响 探究其原因,可 能为知识需求者虽然主动向知识拥有者求取所需知识,然而知 识拥有者并不一定愿意真心提供知识需求者所需的知识,且在 竞争激烈以及信息不对称的职业环境下,即便能获得相关知 识,但也可能不是知识需求者所要的关键知识,因此,在对知识 吸收能力的影响上不如知识给予来的强烈。综上所述,本研究 认为知识分享可以发展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吸收能力有利 于组织吸收外部知识并转换为企业的利益。 知识吸收能力是知识分享与创新能力的中间变量,意指企 业中的知识分享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并无直接的帮助。 Van den Hooff&Van Weenen(2004)认为只有个人及群体的知识 c1 £2 图1 二阶模型研究架构路径图 表2假设模型与竞争模型配适度指标(二阶模型) MODEL df △ △df ,GVI NFI CFI RMR RMSEA 可以转换成组织知识时,组织方能开始有效率地管理其资源。 因此,本研究主张,员工分享的知识,须由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及 完全中介模式 32 O6 l2 1 0l l 0 97 0 97 0 98 0 02 0 04 学习动机等特质员工吸收并转换方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创新 直接效果模式 95 08 l2 62 0l l 0 93 0 92 0 93 0 16 010 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员工本身的能力高低,而员工 图2可由测量模式及因果关系模式两方面来说明:测量模 能力的提升,则依赖员工彼此知识给予。管理者应通过倡导或 式方面,知识分享建构上,知识给予的表现高于知识收集,意指 建立奖励机制以鼓励员工主动赠与知识,使员工能迅速适应不 企业中员工对于知识分享的行为仍以知识拥有者主动给予知 同领域业务,缩短员工学习曲线,同时因为员工的能力水平决 识为主。其次在知识吸收能力建构上,员工学习能力高于员工 定尔后创新表现,企业必须拟定完善的能力考核制度,落实员 学习动机,意指企业在对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上仍倾向以技术 工能力评量,方可有效提升创新能力。诚如Robbins所认为,员 来作为衡量基准。但两者相当接近,表明企业认同内在的学习 工对于公司的一些措施都会产生主观的知觉,而这种知觉则进 步影响表现或绩效。所以,本研究认为,通过员工主动的给予 动机对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日显重要。创新能力的建构上,创 新能力的三个方面对于创新能力影响力颇为一致。说明创新的 知识,可形成一股良好的工作氛围,增进员工的工作努力投入,三个关键方面,均受到企业认同,本研究认为企业已认识到除 提升创新表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工作者可以通过彼此知识的分 这 了产品上的创新外,流程或服务上的改变更应投注心力,尤其 享,由知识吸收能力的吸收转化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是企业可以以最廉价且最有效率创造新知识的方式之一。 在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的今日。 部分中介模式 33 07 Il 0 97 0 97 0 98 0 02 0 04 一因果关系模式方面,知识分享对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吸收 能力对创新能力均显着具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知识吸收能 力的发展,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能产生正向影响;企业中 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有正向影响。由 上所述,支持本研究的假设、、是成立的,因而本研究判定知识 分享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系间接通过知识吸收能力所达成的,而 研究模式最优化架构为完全中介架构。 【参考文献】 [1]Harrison,N.andSamaon,n,Technologymanagement:Textandinternational cases,NewYork:Mcgraw-Hill,2002. [2]Hendriks,P.,why share knowledge?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1999. [3]Hong,P,Doll,WJ.,Nahm,丸Y.nd Lia,X,Knowledge sharing in integrated productdevelopment,European 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4. [4]Knudsen,H.K.and Roman,P.M.,Modeling the use of innovations in private treatmentorganizations:Theroleofabsorptive capacity,Journalof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20o4. [5]Lee,J.N,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haring,organizational capacity and partnership quality on IS outsourcing success,hfformation&Management, 20o1. [6]Liao,S.H.,Chang,J.C.,Cheng,S.C.andKuo,C.M,Employee relationshipand knowledge sharing:a ca.qe study ofa Taiwanese ifnance nd asecurities ifrm, Knowldge eManagement Research&Practice.2004. [7】Liebowitz,J,Knowledge management nd iats link to artiifcial intelligence, 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1. [8]Minbeava,D.,Pedersen;T.,Bj?rkman I.,Fey,C.Fand Park,H I.,MNC kn0wldge etrans r.subsidiar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HRM.Journ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 [9]Roobbins,s.P,Organization Behavior,10th ed,New Jersey:Prentice Hall, el E 2 2003. 图2研究架构最优路径图 (责任编辑:×校对:Z)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