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学说正误
2022-02-25
来源:步旅网
誊蓦鬻 燕i鎏 _ 董 伏气摘要学说正误 伏气说的提出是医家基于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意会,也是对《内经》学 而未明和临床未开悟的结果。其肇始于王叔和,附和于后世医家,基本点是由“病温”颠倒为“温 病”,进而被清・叶天士演变为温病学,又是伏气温病春温的前身。伏气说之所以得到不断发展,一 是盲目创新;二是一味继承。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_000 一 关键词伏气学说新感学说 中医学说发掘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1)11-0082—02 中图分类号R254.9 伏气与新感是温病学中重 问・金匮真言论》如是说:“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 要的学说,围绕伏气学说中医 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 邵 学 界进行了长期的探讨,有于无 鸿 声中坚持信守者.更有大声提 出质疑者,终未定论。然而,殊 不知伏气学说是后人对《内经》 外感病证误判的结果,特澄清 于下。 1伏气学说的肇始 晋・王叔和于《伤寒例》中提 出:“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 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 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显然, 他在整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时参考了《内经》,并以《伤寒论》之伤寒与《内经》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13者为病温,后夏至13 者为病暑”及“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伤寒作比对, 进而得出春与夏的温病和暑病成因是冬天感受的 寒气,“伏气”之意内蕴显而易见,后人便把温病与 暑病定为“伏气”病证。与之相对应的“新感”病证, 即王氏所谓“中而即病者为伤寒”。此乃“伏气”和 “新感”学说之肇端。 2伏气学说源于对《内经》的误释 或谓《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即有“伏气” 含意,的确如此,但不能仅凭此语就下结论.应从 《内经》论述外感病的整体层面加以把握。就导致外 感病的病因而言.既有古人从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 寒暑,又有科学性提出的具有烈风般破坏力的“邪 风”。故《内经》有“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和“冬伤于 寒,春必病温”之说。后者三见于《内经》,分别为《素 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论 疾诊尺》。与之相提并论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 载:“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 暑,秋为痃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 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内经》如此 论述,其意并不在说明洞泄、痃疟、咳嗽、病温是伏 气所致,通读《内经》可知这些病证亦确非伏气病 证。至要之处是指出四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素 囵 竺璺苎竺堂苎 塑 中医;i5 厥。”《周礼・疾医》亦谓:“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 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 疾”,此可证明。 “病温”于《内经》中非为伏气温病,而是热病 中的证型之一。在《内经》中,因伤寒而发生的病证 性质有寒热之分。其寒证如《灵枢・口问》所说:“黄 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寒气客于皮 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傈,补诸阳。”其热 证即《素问・热论》中的“伤寒”等,形成机理如《素 问・水热穴论》所说:“帝日: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 也?岐伯日:夫寒盛则生热也。”由伤寒引起的热证 因发病季节不同而证名不同.发于夏至前者谓之 病温,夏至后者称之病暑。即《素问・热论》结语所 言:“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13者为病温.后夏 至13者为病暑。”暑的本义为热,如《说文》:“热 也”,此处“病暑”非谓暑热之气,用暑不用热是为 了回避“热病”之名。此段意在借气候温热以说明 热病的身热程度不等,也即病情有轻重之别。一 “凡”字.不仅跳出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时间 范畴,且表明寒绝非单指冬季的寒冷气候。寒为物 质属性,凡具有寒性的物质均可伤人致病,如夏日 夜卧露宿、凉水洗浴等方式取冷过度。伤寒、病温 和病暑皆由寒引起,证性属热,《内经》冠以“热病” 之名。所以《素问・热论》开篇便指出:“今夫热病 者,皆伤寒之类也。”需要说明的是在《内经》固有 篇章中并无温病之名,王叔和在不明《内经》论外 感病的情况下,反以张仲景所论伤寒去界定《内 经》,发生了把病温、病暑改成温病和暑病的错误。 后来的温病学家即把此温病等同于彼温病,把暑 病作为暑热引起的病证,或如王叔和同样以为是 伏气病证。 3伏气学说基于对《伤寒论》的不解 王叔和注释《伤寒论》时所以隐含伏气之义, 尚不完全是误释《内经》的原因,也有不解张仲景 之文的因素存在。如《伤寒论》有“太阳病,发热而 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记载,书中确有“温病”之 ? i i :名,病证性质为热,参照《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 意义,当代医家认为有三:区分发病类型.判断浅 温”之说,显而易见张仲景之“温病”即《内经》之病 深轻重,提示治疗大法。 温。然而,张仲景之温病确因于寒,并非伏气,与伤 5新感学说的演变 寒麻黄汤同为新感,“太阳病”三字即已点明,即寒 对于王氏“伏寒化温”之说,后世趋于认同。同 从太阳侵入,为初发证候。王叔和不作伤寒解的原 时,由于对外感病因产生了新的认识,与伏气相对 因在于初发便为热证.以己之见伤寒初起理应是 的新感内涵发生了变异。如宋・郭雍《伤寒补亡论》 寒证.而不是热证。如他说:“从立春节后,其中无 指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 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 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 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其实,初发为热 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然春温之病.古无专 证,《素问・热论》早已明言之,热证的形成,同于气 治之法。”显然,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为新感,已非 候寒暑之变,为自然之理。但热变何以如此快速则 取决于人体阴阳的偏颇。《素问・金匮真言论》指 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即阴虚是病温的基础。之所以阴虚当由阳热盛所 致,二者相比之下,热盛是病温或为《素问・热论》 伤寒为热证的主要因素。如不明此理,强调外界寒 暑决定病证寒热则是片面的。这也就无怪乎张仲 景如此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 者,发于阴也。”王叔和只知《伤寒论》中“太阳之为 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 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辩证法告诉 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 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论》)外感病初起 寒、热证的形成不取决于外因的性质,完全由内在 的阴虚即阳热盛,或阳虚即阴寒盛决定,表寒证内 应里寒.凡言热证即是里热证,有表寒证之说而无 表热证之理。 4伏气学说的延伸 《内经》和《伤寒论》是医家必读之书,而后者 经王叔和整理,并将自己的著述编辑其中。因而, 伏气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内容被不 断加以补充。其一,潜伏病因:伏气说原非温病学 学术问题,它是基于对《内经》“病温”、“病暑”的错 误理解.并演变出“温病”、“暑病”以至于“春温”, 在温病学未产生之前已有之。清-叶天士在新的病 因观基础上建立的温病学.犯了温温不分的错误, 顺势把“温病”变成了自己的温病学科.又将“春 温”纳入温病中。借鉴春温一病,温病学家则认为 暑湿亦能潜伏而发为伏暑病。其二,潜伏部位:在 晋・王叔和寒气伏于肌肤说的基础上。隋・巢元方 改为肌骨。清・叶天士变为伏于少阴,发于少阳。俞 根初又增膜原部位。其三。临床意义:由于伏气说 被温病学家在不明情由的前提下据为已有.便将 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作比较,指出伏气说的临床 伤寒,并把春季的新感温病命名为春温。明・吴又可 在《温疫论》引注中也指出:“又有不因冬伤于寒,至 春而病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日春温。”春温之气 的提出,说明医家的病因观在变化,这同样可追溯 到王叔和。如他说:“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 后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 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 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 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 如说。”其中温热、温气即王氏提出的新病因,尚有 “时行之气”说。张仲景以后不明《内经》外感病因 观,由王叔和始开启了各倡其说的大门。至清・叶天 士提出“温邪”说。建立了温病学.分温病为新感与 伏气两类,把春温顺势定为伏气温病。如《三时伏气 外感篇》日:“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 寒内伏,藏于少阴,人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 也。”而现代温病学者以春季“温热”新病因,替代 “伏寒化温”传统观点,使春温重为新感温病,和风 温、暑温、湿温、秋燥等同属一类。 6结语 伏气学说的本义在于对伤寒初起为何是热证 作出解释,以此作解是错误的,且造成温病学者节 外生枝。强调发病后的证候特点与时令病邪的致病 特点不一致才是伏气。这一学说的形成缘于后人未 能领悟《内经》和《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论述,也是辨 证观存在错误的结果。其之所以得到不断发展,一 是盲目创新;二是一味继承。该学说基于《内经》“冬 伤于寒,春必病温”,因此只能称伏气学说.不可谓 伏邪学说,因为“邪”在《内经》中专指“邪风”,把“伏 邪”等同于“伏气”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一作者:邵学鸿(1958一),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 医外感病学。 收稿日期:2011—07—29 编辑:傅如海 中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