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6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一)
语文试题 2016年2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肯定美学的悸论与生态文明
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
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色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是的样子来欣赏。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第二,不要判断。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第三,不要比较。肯定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所有自然物都一样美。
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拨。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
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重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滑入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从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去人化”的思路也使肯定美学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流于空谈。按照肯定美学的观点,自然界所有事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且相等不可比较。既然如此,在自然保护中就必须对各个物种或景观加以相同的保护。对人类来说,这并不切实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定哪些为重点,哪些不是重点。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衡量事物美的尺度来确定物种的价值,而尺度的建立势必要将比较评价因素纳入其中。最终,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肯定美学的建构也失去了伦理价值。
肯定美学的支持者不考虑国家、地区、种族的差异而无条件保护所有物种的伦理诉求显然忽视了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时所带来的严重不平等。在当前的环境格局中,若第三世界国家完全无视人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响应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号召而停止发展,这是一种平等吗?更何况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超越物种差异所追求的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场运动一开始就定位为其他物种向人分权的无关国家、阶级等的普遍性行动,从而否认自己的立场,但它却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无论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这种“中心化”其实仍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与“去中心化”的生态文明相去甚远。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既关注人的权利,也突显自然的内在价值。西方的生态运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 。
(2015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1.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是美的,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应该加以保护,而以艺术
文档
实用标准
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色的外形特点。 B.肯定美学追求自然自律,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上,重新审视并消解人的中心作用,主张“去人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颠覆。 C.人们用美丑标准去衡量自然,一些平凡或丑陋的景物就被摒弃甚至破坏了,肯定美学则要重点保护这些被摒弃和边缘化的景物。 D.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追求超越物种差异的平等,但事实上,这会带来严重的不平等,因为它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有一定的评价尺度,在此基础上,人们只欣赏美的、不平凡的景观,这是一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 B.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肯定美学关于审美价值的观点,是对前者的反拨,也是一种进步。 C.激进环保主义者认为自然原本的样子都是很美的,都值得欣赏,反对将自然“艺术化”,反对将客观自然物进行主观评价判断。 D.肯定美学认为自然物一切皆美,都有肯定的美学性质,而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则认为自然的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于人的赋予。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激进环保主义者看来,雨后潺潺的流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美,深秋悬崖峭壁上一棵耗尽生命的枯松也是一种美。 B.对人类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确定重点与非重点,这势必要有人的参与,因此肯定美学的“去人化”思路难免会流于空谈。 C.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未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思维模式。真正的生态文明要既关注人的权利,又突显自然的内在价值。 D.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西方的生态运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儿(ní)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以射策为掌故,功次,补廷尉文学卒吏。 宽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时张汤为廷尉,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除为从史,之北地视畜数年。还至府,上畜簿,会廷尉时有疑奏,已再见却矣,掾吏莫知所为。宽为言其意,掾吏因使宽为奏。奏成,读之皆服,以白廷尉汤。汤大惊,召宽与语,乃奇其材,以为掾。上宽所作奏,即时得可。异日,汤见上。问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言儿宽。上曰:“吾固闻之久矣。”汤由是乡学,以宽为奏谳掾,甚重之。及汤为御史大夫,以宽为掾,举侍御史。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擢为中大夫,迁左内史。 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择用仁厚士,推情与下,不求名声,吏民大信爱之。宽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民闻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镪属不绝,课更以最。上由此愈奇宽。 及议政欲仿古巡狩封禅之事,诸儒对者五十余人,未能有所定。上以问宽,宽对曰:“陛下躬发圣德,宗祀天地,荐礼百神,精神所乡,徵兆必报,天地并应,符瑞昭明。其封泰山,禅梁父,帝王之盛节也。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群臣得人自尽,终莫能成。唯天子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上然之,拜宽为御史大夫,从东封泰山。 宽为御史大夫,以称意任职,故久无有所匡谏于上,居位九岁,以官卒。 (节选自《汉书·儿宽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宽为人温良/以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 B.宽为人温良以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 文档
实用标准
C.宽为人温良/以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 D.宽为人温良/以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要求学生“通五经贯六艺”,“六艺”即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书”是指《尚书》。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右迁”“迁谪”。 C.古时朝廷对官吏有严格的考课制度,考核政绩最差的称“课殿”,最好的称“课最”,考核结果是任免官吏的重要依据。
D.“封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极其隆重的祭祀天地的大典。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中国帝王便有资格到泰山答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宽勤奋博学。因家境贫困,儿宽不得不出去做工,但他劳动时带着书,休息的时候就诵读。做侍御史时,与皇上谈论经学和《尚书》。
B.儿宽不善言辞,但善长写文章。他写的奏折,众人皆服,皇上也非常欣赏,认为非一般官吏所及,于是封他为奏谳掾,很是看重他。
C.儿宽体恤百姓,深得百姓爱戴。他放宽刑罚,整理案件,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并向朝廷奏请开凿六辅渠,广开良田,为民造福。
D.儿宽尽忠职守,深得皇上信任。他认为皇上发扬圣德,天降符瑞,理应顺从大意, 仿效古制行封禅之礼,皇上命他跟随东行,封祭泰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还至府,上畜簿,会廷尉时有疑奏,已再见却矣,掾吏莫知所为。(5分)
(2)民闻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镪属不绝,课更以最。(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①
送杨中丞和番
郎士元
锦车登院日,边草正萋萋。 ②③
旧好寻君长,新愁听鼓鼙。 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 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和番: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此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杨中丞出使吐蕃(今天的西藏一带)一事。②旧好:过去的交情。③君长:古代少数民族的首领。 8.《送杨中丞和番》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5分)
9.在表现“送别”这个主题上,两首诗的后半部分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月”在古诗词中已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而是诗人笔下情感的载体。它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对友人“ , ”的留恋不舍,是李商隐《无题·锦瑟》中“ , ”的朦胧迷惘,也是苏轼《水调歌头》开篇“ ? ”的放达情怀……这些月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
文档
实用标准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敲门 秦兴江
咚咚咚,办公室的门很清晰地响了三下。
“请进——”他从思索的专注中回过神,大声应道。可等了好一会,却没人进来。最近,他经常在冥思中听见有人敲他的门。有好几次,越是在他精神高度集中思考问题时,这种敲门的声音越是急促。他记得自己没上锁,这是怎么回事呢?起身去拉开门看,门外并没人。 “刚才有人找我么?”他打电话问隔壁的李秘书。
“没有啊,周书记!今天是周末,不会有人找的,您好好歇一会吧。”李秘书说。 “明明有人敲门的啊!”他自言自语,回到桌前又陷入了沉思。
自从半年前升任L市市委书记后,虽然担子更重,但他从内心里却感觉轻松了许多。当然,这是跟他以前相比。他来L市六年了,干了两届市长,从老市区改造到新市区规划,他让L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横穿市区的那条宽200米的河流上以前只有一道桥连通两岸,他在三年内就在上中下游变出三座宽阔的大桥;沿河两岸以前破烂不堪,荒草丛生,现在修筑了高标准的滨河大道,堪与高速公路媲美……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个全新的L市,很快拉动了全市商业、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等的发展。当然,大发展必然也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比如最敏感的就是城管和房屋拆迁,以及各种各样的上访事件……那一年,经常有上访群众围堵市政府院门,门口的警卫人员也经常和群众发生冲突,那种情景令大家都非常头疼。后来,他果断提出整改意见,把原来封闭式的院墙推倒重建,改为透明式的矮花墙,不设大门,同时撤销门口的警卫人员,让大家自由进出。凡是来反映问题的上访人员,不拦不堵,所反映的问题不论找到哪个部门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答复、处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办公室门经常就会被人敲响。说实话,那段时间他特别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不知从什么时候,敲门声却又渐渐的少了。
敲门声没了,他反倒不习惯了。就像现在,除了整天忙着开会、视察,有时闲下来的瞬间,他就会突然感觉焦躁不安。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而且往往在他陷入思考的时候,就会突然听到有人敲响他的门。
咚咚咚,的确有人敲门,他答应着却没人进来!
这是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困扰着他,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他突然想,这是否预示着什么?难道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他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
下午,他让秘书和司机统统回家休息,自己步行走到了大街上。因为是星期天,大街上人流如潮,广场上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其乐融融。从振兴路到光明路……路过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超市……走到一条小街的拐角处,从“兰州拉面馆”飘出的香味直往他的鼻孔里钻。这时他才感觉累了,也饿了,原来转着转着不知不觉太阳下山了。 “大碗,还是小碗?”拉面师傅热情地招呼他。 “大碗吧!”他随口应着,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
很长时间没吃拉面了。一番狼吞虎咽,吃完摸出钱夹,才发现没带现金,只有几张各种各样的卡。他当时就有点为难。
“不好意思啊,没带钱,能刷卡么?”他扬扬几乎空空的钱包。
“算了!看你穿得忒体面就是兜里没有钱,肯定是个模范丈夫——算我请客了!”拉面师傅笑哈哈地说。
“我回去让人给你送过来,要算上利息。”他也爽朗地笑。 “嗨,不就是一碗面嘛!”拉面师傅挥挥手。 外面街灯全亮了,好美的夜景啊。他有多长时间没到街上走一走了?一碗拉面就把肚子撑得饱饱的。他想继续散散步,好好看看自己打造的这个城市。可想起还有很长一段路才能走回家,他打电话对媳妇说:“今晚有人请客呢——还夸我肯定是模范丈夫!呵呵,你高兴吧?”
说着,前面到了一个居民小区。他回头看了看那个拉面馆,意味深长地笑了,别人不来敲我的门我可以去敲别人的门啊!他这样想着,拐进小区,轻轻地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14期)
文档
实用标准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写周书记到L市,干了两届市长,他改变工作作风,把政府大楼由原来的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并撤销了警卫,让政府所有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敲门意味着沟通,有了通畅有效的沟通渠道,周书记办公室的敲门声才越来越少,然而与群众的沟通少了,周书记又分外怀念那敲门声,以至于常常发生幻听。
C.L市的群众十分爱戴周书记,生怕敲门声会影响周书记的工作和休息,因此,上访的群众越来越少了,敲门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没有人再来打扰他。
D.听不到敲门声,周书记反而不习惯了。他独自步行到大街上,吃碗拉面,拐到小区敲响一户人家的门,这些都是他心系百姓、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的表现。
E.这是一篇表现勤政的小小说,作品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党员干部转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的热门话题,塑造了周书记亲民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形象。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为何以“敲门”为题?请结合作品进行简要分析。(6分)
(4)“她们”是在南方谋生的农村姑娘,她们身上充满了城乡矛盾,结合全文探究“她们”矛盾的思想性格和普遍意义。(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万里长空绘彩虹
——记中国第一飞行女将军岳喜翠
岳喜翠,中国第一位飞行女将军。闻名遐迩的“功勋飞行员”,在展翅蓝天近四十年里,安全飞行6000多小时,航程200多万公里,是我国女飞行员中飞行年龄最长、飞行时间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最多的一位。四十多年来,岳喜翠飞遍祖国东西南北的万里长空,在蓝天白云之间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航迹:100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军事演习、科研试飞、抢险救灾、飞播造林、人工降雨等重大任务,并成功地进行了首次人工降雪、人工消雨,填补了我国航空气象史上的空白。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祖国的万里长空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描绘出一道道绚烂彩虹……
岳喜翠出生于山东泰安的一个矿工家庭,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像雄鹰一样翱翔蓝天,一览祖国山川河流的美丽壮阔。1965年7月,国家招收第三批女飞行员,岳喜翠刚初中毕业,凭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走进了航校。
面对残酷的军事训练和严格的学习生活,这位矿工的女儿继承了父辈那种坚韧顽强的精神,爬山、跑步、打旋梯、翻滚轮,训练场上,她的汗水一遍遍地浸湿了双眼。正当一切顺利进行,即将展翅高飞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打击却迎面而来。医生诊断她患了全身性关节炎,搞不好就可能永远停飞!
抱定了自强不息、有志者事竟成的坚强信念,她给自己安排了严格的治疗、学习计划,一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边按教学计划自学功课,同时忍着疼痛顽强地进行体能训练。开始时全身刺痛难熬,几分钟下来,浑身汗透。可她咬牙坚持,两个多月后,她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重返航校。
从航校毕业后,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岳喜翠达到了全天候的飞行水平。23岁时,领导任命她担任机长。担任机长的第二年,她接受了一项卫星回收的飞行任务。岳喜翠带领机组人员冒着酷暑高温,驾机从武汉飞到山东莱阳,参加卫星回收模拟试验。刚下飞机,岳喜翠面对着一双双置疑的眼睛,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消大家的顾虑。
刚到试验场地,岳喜翠带领大家调查、研究,分析了相关问题,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科研组同志虚心请教。为了夜间航行准确无误,便于跟踪观测,他们在莱阳地区不同方向摆了五个点,用探照灯照明观测,及时收集并上报摄影机所拍摄到的各种信息数据、卫星号码等。
这样,岳喜翠领着全机组人员与科研人员密切合作,用两个月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科学试验任务,受到国家科研部门的赞赏。在这次任务中,岳喜翠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独当一面的组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航空事业是科学的事业,航空科学涉及的门类学科很多。为了延长飞行生命,她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飞行技艺。她先后驾驶过五种不同型号的飞机,由于各种机型差异较大,每驾驶一种机型之前,她都要全面学习新的驾驶理论和航空技巧。
文档
实用标准
1985年,领导决定让她改飞新型飞机“安-26”,这对于已进入中年的她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克服记忆力差的困难,她常常是天不亮就起床背数据,夜深人静时还在钻研新的理论。只要有机会,她就到驾驶舱里观察、揣摩。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驾驶新型飞机的资格证。
还记得1978年冬天,新疆地区发生严重的干旱,200多万亩冬小麦急需大雪覆盖,天山牧场400多万头牲畜急需水源。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气象局决定在新疆地区进行我国首次大面积人工降雪试验。飞机人工降雪的最大特点是要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操作。这样,会给飞机驾驶带来极大困难和危险,这对飞行员的驾驶技巧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运输航空兵部队和岳喜翠接受了这项试验性的任务。
那天夜里,天气突然变化,天如锅底般的黑、岳喜翠带领机组迅速进入阵地,等待起飞。不久舱外下起了冰粒,噼噼啪啪地砸着机身,机窗上也蒙上了一层雾霜。驾驶员看不清起飞跑道,情况非常紧急。在这个关键时刻,岳喜翠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技艺,凭仪表操作强行起飞。当大家克服遭遇到的一切困难、将大量的催化剂洒向浓浓的云层时,飞机像胜利的雄鹰一样在云海里来回盘旋着。
岳喜翠在近40年的飞行生涯中,无数次地为祖国的科研试飞建立功勋,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为“神舟”五号作过多次空投实验。1996年,身为某运输航空兵副师长的岳喜翠,受命为飞船返回舱模型进行高空空投试飞。这种试飞在国内没有先例,在试飞飞机的手册上也查不到相关数据。这项没有前人经验和现成资料的试飞任务,需要我国科研人员和岳喜翠机组从零做起。
五年多的时间,岳喜翠带着这些空投员、空投师们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五十多次高空空投试验,为科研部门获取了宝贵的测试数据。当岳喜翠目睹了宇航员从太空成功地安全返回地面时,想到自己在飞行生涯的最后阶段,能参与完成“神舟”五号飞天的使命,她感到无比欣慰。
从一个女飞行员成长为中国第一个飞行女将军,岳喜翠在蓝天上书写了属于她的生命华章。
(选自《决策与信息》2005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为了实现一览祖国壮丽山河的夙愿,出生在矿工家庭的岳喜翠凭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毅力考进了航校并成为了中国第三批女飞行员。
B.文章适当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使得传主的形象更为饱满,如写她担任机长参加卫星回收模拟试验、而对他人置疑时的心理活动,虽一笔带过,却言简义丰。
C.岳喜翠是敢于接受挑战的人:23岁担任机长;进入中年接受改飞任务,以优异成绩取得新型飞机的驾驶证;飞行生涯的最后阶段参与“神舟”五号飞天的工作。
D.在岳喜翠的职业生涯中,为“神舟”五号作过多次空投实验是最让她骄傲的事。这样的试飞由她首创,她不得不从零做起,克服重重困难,耗时五年才完成任务。
E.本文通过岳喜翠在成长经历中的诸多典型事例,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她成功的主客观因素:个人的勤奋努力、领导的赏识重用、团队的精诚合作、困难的磨练砥砺。 (2)概括岳喜翠的性格特征。(6分)
(3)简要说明文章标题的特点及其含义。(6分)
(4)文章称岳喜翠为“英雄”,请简述岳喜翠在其职业生涯中堪称第一的“英雄业绩”,并结合文本说说你的“英雄观”。(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的天职。 (2)面对种种异化现象,借助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人类精神家园,以获得心灵的充实感和归宿感,语文教育 。
(3)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的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当仁不让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文档
实用标准
A.对于学生而言,每一次考试都是考验我们意志品质和学习效果的时候,我们与其用恐惧、厌恶、麻木的情绪去而对这必然到临的时刻,不如以平静、欢喜、积极的态度来迎接它。
B.话剧《如梦之梦》是21世纪初期华人剧场备受瞩目的话剧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创始人赖声川最大胆的突破,坐在环型舞台中央犹如置身故事之中,得以与剧中人同喜同悲。
C.当前反腐、反贪势如破竹、深得民心,但这一政治举措能否如老百姓所期望的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关键还在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这一行动中的态度和做法。
D.科学家们相信,地球上的首次生命大约出现在35亿年之前的太古代。当时还没有臭氧层可以过滤紫外线,大气中也没有氧气可呼吸,这意味着微生物必须找到适宜的生存之地。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读书是一种审美状态,也是一种生活实践, , , , 。 , 。 ①是让读书惠及更多人的现实的趣味 ②这才能显示出读书的真正意义
③因而当代读书人的趣味应当是一种生活的趣味、历史的趣味 ④通过读书认识生活、认识自己
⑤进而把读书这种话语实践转化为社会实践,改造生活,改造自己 ⑥它能将历史与个体勾连起来,将审美感与现实感统一起来
A.⑤④⑥③①② B.⑥③①④⑤② C.⑤④⑥②③① D.⑥④⑤②③①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在语言运用上会形成一些共性, ① ,如唐朝诗歌多数是较直白的,而宋朝诗歌则较为含蓄。诗人由于个人阅历及性格不同, ② 。这是诗歌的个人语言风格,如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苏轼的诗歌雄浑豪迈,易安的诗歌清新婉约。诗歌之于读者,语言风格无疑是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有时它会牵引你走进一个让你神往的时代, ③ 。
17.“一分钟试卷”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测试形式。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为何去,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的人都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