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墓室图像体系研究

2021-12-24 来源:步旅网


课 程 论 文

线 课程名称 ┅ 中国墓室图像体系研究 上课学期 ┅ 14-15-2 指导老师 ┅ 汪小洋

订 学生姓名 ┅ 毕云天 学生学号 ┅ 24111102

裝 得分

2015年01月

元代道教壁画——《朝元图》浅析

[摘 要]:隋唐时期是中国壁画艺术的繁荣时代,元泰定二年完成的永乐宫三清殿壁画 《朝元图》,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所形成的巨作,体现了历代道教神祇的完整体系。无论从线描、色彩、艺术构思、绘制技巧、形象塑造都是杰出的,为我们创造了宋元以后千年不断的人物画传统,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艺术品。 [关键词]:壁画;永乐宫;朝元图 壁画作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其特点是造型严谨、一丝不苟,画面效果工整细腻。早在 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女神庙”的壁画已标明中国史前壁画艺术初露曙光。商纣时代“宫墙文画”,西周明堂绘“尧舜之容,桀纣之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庙堂壁画更是鸿篇巨制,秦代咸阳宫,西汉甘泉宫、麒麟阁东汉南宫云台画有车马人物、天地太乙诸神及功臣肖像内容的壁画,洛阳白马寺中也有场面宏伟的绕塔礼佛图。从已发现的汉代墓室壁画可以想像到当时壁画艺术的兴盛景象。随着佛教的东渐,汉民族的壁画风格又有了新的变化。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艺术以其博大的容量和消化功能,吸收西域外民族画风而进入黄金时代,从西陲的洞窟到中原的墓室,大量的历史遗迹是这个时期壁画艺术繁荣的见证。唐以后,皇室宫殿里的壁画逐渐衰落,但在寺观中仍然沿袭前代壁画传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幸存在山西寺观中的7000余平方米的壁画可见一斑。

山西寺观壁画中有不少作品精美绝伦,气势宏大,但既有确切年代可考,又留有画工姓名的尤以永乐宫壁画著名。

永乐宫壁画早期座落在山西永济县永济镇的永乐宫内,永乐宫是道教全真教的三大祖庭之一,元中统三年(公元 1282年)建成三清、纯阳、重阳三殿和廊、庵、库、厨等。至元三十一年(公元 1294年)建成正门无极门,泰定二年(公元 1325年)完成三清殿壁画。1959 年因修三门峡水库,移至山西芮城县北郊。永乐宫具有极其丰富的道教艺术价值,其中三清殿宏伟精丽的壁画,这就是有名的《朝元图》,更是举世无双。

永乐宫三清殿的《朝元图》壁画高 4.26米,全长94.68米,总面积为403.34平方米,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所形成的巨作。关于道教《朝元图》,最早可以上溯到吴道子的《五圣朝元图》。《五圣朝元图》原来画在洛阳北邙山老君庙东西壁,东壁上画东华天帝君、南极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从;西壁上画西灵天帝君、北真天帝君及其部从。这铺壁画长期被人传摩学习,并使习者从中学到高度技术,不断获得成功。宋代画家武宗元也曾在老君庙重画《五圣朝元图》,现在流传的《朝元仙仗图》就是此画的部分粉本。另外一张《八十七神仙卷》也是同画的宋传粉本。两张画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吴道子的画风,是吴家的典范作品。

永乐宫三清殿内 《五圣朝元图》之后还相继出现过类似的图像,如《朝真图》、《朝会图》等。五代王建修青城山丈人观,张素卿画《五岳朝真图》。作品一方面吸收《朝元图》千官列雁行的浩浩荡荡的场面;一方面又开始表现了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林木诸神和岳渎曹史等众多的人物,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下界诸神形象。《朝元图》、《朝会图》都是相类似的结构,

宣和元年制《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官服图》,道士林灵素也重新制定了斋醮制度和神祇名目。《上清宝灵大法》上保存了宣和神祇系统的三百六十分位名目,大致有以下诸神:三清、六天帝君及二帝后、三十二天帝,十太乙、日、月、星宿、三官、四圣、历代传经法师、三元、五岳及诸山神、扶桑大帝及水府诸神、丰都大帝及所属,天枢院、驱邪院、雷府等部主宰及所属,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史役等,城隍土地及以上各种神祇所属兵马。这一系统成为以后制作壁画及金陵画的主要依据,也为我们了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神祇提供了重要线索。

《朝 元 图》 局部 《朝元图》拥有杰出的艺术构思、形象塑造、绘制技巧,继承传统优点的同时还有创新。《朝元图》汇聚了历朝历代形成的道教神祗形象,壁画中每个人物的造型和画面的风格不同。有唐代的博大雍容,也有宋代的修理清新。每个人物姿态各异,坐立翘起、壮弱肥瘦、千变万化、攀扶仰俯,没有雷同形象。人物位置交错,将三维立体前后位置更换为二维平面的上下位置,以此得到了由少积多的的艺术效果,并且产生了恢弘壮阔的气势。前排的为全身造型,后排的为半身造型。壁画中以每个人物所站的位置来表现人物的主次地位,八大神高大英武,其他的人物交织错落。神祗形象奇形怪异,面貌众多,进而表现出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个性。

《朝元图》中的人物线条听吧、飘逸,神态气韵极具特色,融合了唐代的缜密和宋代的圆润,吸收了绘画艺术的精髓。人物的衣服纹路,传承了以往道教人物的画法,并从实际情况当中深刻体会衣服纹路的变化与肢体运动的联系。笔法简单,顺畅有力,画面的装饰效果较强。具有真实感。在庙会其他物品时,一句不同的物品反应不同的质感。线条的软硬、刚柔、粗细、长短、顿挫、抑扬与人物的身份、性格、布局相匹配。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衣着、肌肤、云彩、器物的量感和质感,下笔的力道和意图结合,展示出画工的心智,想法早于下笔,下笔跟随想法,与此同时画工对于线条的轻重、起落、藏露、聚散、急缓、顺逆、虚实、连断、动静、方圆、曲直等等都有所考虑,所以可以把描绘和构图融为一体。

《朝 元 图》局部 《朝 元 图》局部 《朝元图》的绘制技巧、形象塑造、艺术构思是非常突出的。笔画色彩绚丽、沉着,线条有劲力且有气力。每个不一样的虚构神仙经过画工的处理,塑造了形态各异的时间形象。仔细观察《朝元图》,不难发现画工的绘画下笔非常讲究,画面中人物的胡须和云鬓贴近皮肤处下笔细微,向两侧展开过程中,下笔渐粗,渐淡,从远处看,壁画中的任务胡须貌似直接从肉里出来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毛根出肉的方法。如此准确、精美、生动的胡须和云鬓的下笔,表达了画工对于透视学、解剖学的理解程度非常高,下笔运行做到了舒张、准确、刚健,反映了画工高超的绘制技艺。画工在画直线条时不需要尺子,画弧线时不需要圆规,这又进一步限定了画工具备足够的画线功底。

《朝 元 图》 《朝元图》在面积、数量上震撼心灵,道教荥阳置身三清殿之内,望顾四周,会感觉到千千万万的众神,密密麻麻围绕在自己身边。倍感神灵的伟大,感觉自己的非常渺小。与西方宗教将壁画腾空挂在顶棚,神灵高放在祭坛创造的环境气氛不尽相同,朝元图所在的三清殿没有自上而下的压抑,没有神秘色彩给人的迷茫,是诸位神将在周围与信徒站在同一地平线上。这样的气氛并不是很陌生,壁画中描绘的是诸位神将朝元、朝谒三清,但实际上给人的感觉是诸位臣工拜见天子。虚构的道教神将形象的庞大阵容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影射。认得世界安排神的世界,便按照王侯将相的神态意愿勾画虚构的神灵。

绘画作品原本不能发出声音,但是绘画可以产生视觉联想,好似听觉享受,仿佛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产生视觉形象。壁画与卷轴画不等同,笔画的绘制难度非常大。《朝元图》中

的人物大部分高两米之上,主像在三米之上。壁画中的线条细腻,每一笔都是可以看到画工的功力。

总结:尽管《朝元图》诸神将的形象机会没有一致的,但是依然是理想性与概念性的有机融合,反映着民间画工难以解释的、极其复杂的神状态。也正是这些画工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壁画艺术,尤其是寺观壁画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画工们利用传统技艺,心中寄托着明见的审美情趣和愿望,为后世创造了非常多的艺术瑰宝。三清殿的壁画保存了宋元之后的绘画传统,是唐、宋、元道教壁画发展的末尾,也是一个高峰。在保留传统画法的同时,又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朝元图》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壁画中的神祗,给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增添了亲切感。永乐宫仅存的道教壁画体系是探索中国道教艺术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极具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传统技艺传承和研究提供了范本。

【参考文献】

[1]成 敏,王 勇$中外古典艺术鉴赏辞典[G] 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2]吴学峰.中国画工笔.[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3]金维诺.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4]柴泽俊. 山西寺观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5]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