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儿童文学的自由本质
2021-12-25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2月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e)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Feb.。2006 第5卷第1期 Vo1.5 No.1 游戏精神——儿童文学的自由本质 宋芸芸 (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010) 【摘要】儿童文学需要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形成人类审美态度的由来。游戏不仅是幽默美学的深层根基,也是怪 诞美学的深层基础。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更多地体现自由性和幻想性。文章探讨了游戏精神的内在实质并提出了目前 中国儿童文学更应注重文本性和娱乐性。 【关键词】游戏精神;审美特质;自由本质;文本性;娱乐性 【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06)01—0066—04 借助文字 游戏是一个古老的文学话题,在十八世纪,康德 的文本。中国向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就已经认识到了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自康德以 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以及社会的责任,表达对人的 来,以游戏来解释艺术与审美几乎成了西方美学的 成长的关怀。因此,早期的儿童文学都具有浓重的 文以载道”的气息。比如张天翼的《大林小林》、郭 个重要的“原型范式”。席勒、斯宾塞、苏珊・朗格、 “伽达默尔和郝伊津哈分别从生物学、心理学、美学、 沫若的《一只手》、应修人的《金宝塔银宝塔》等政治 哲学、解释学和人类文化学角度对游戏进行了解释, 童话。都与中国社会向何处去、与当时的阶级对抗以 一从而把游戏的意义从艺术与审美领域扩展到了整个 及革命潮汐联系在一起。许多作品现在看来,政治 教化色彩浓了,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自身的艺术特 人类文明中来。 游戏不仅属于人类,在具有一定智商的动物界, 性受到很大的削弱。过于注重“载道”,让儿童文学 游戏都是伴随它们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活动形式。动 负载了太多沉重严肃的政治包袱,忽略了儿童文学 物幼年时期的游戏生活是培养它们未来生存能力的 “游戏”的一面。 重要的一课。游戏尤其是我们人类儿童成长过程中 放情感、了解自然、适应群体生活。懂得行为规范,建 一儿童文学之所以需要游戏性.首先是因为 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儿童通过游戏娱乐精神、释 游戏具有娱乐的品性 中国儿童文学界对“游戏精神”一词的最早使 立崇尚什么与摈弃什么的社会价值观,开始由自然 用,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的文献中已经存在 人向社会人的逐渐过渡,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 “游戏精神”、“游戏性”、“游戏”这样的词汇。中国的 备。游戏中学会的交际、交流、协调、谈判、妥协等社 儿童文学界最早提出“游戏精神”的时间为五四时期 会交往的技巧,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社 饶上达的《童话小说在儿童用书中之位置》。但在 会角色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文学需要散淡 “五四”时,这一词汇的使用是比较随意的,使用者并 的心灵,需要游戏精神。阿根廷人博尔赫斯说过文 没有为它特另0设定内涵,在80年代再次提起“游戏 学就是高尚的游戏。 精神”时,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的儿童文学较早地 “游戏精神”似乎是一个信手拈来的词汇,然而 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游戏性的文本,《爱丽丝漫游奇境 却有着天造地设般的强大包容性。它能一下子表达 记》、《木偶奇遇记》、《彼得・潘》和《小熊温尼・菩》等, 出一种与小孩子的天性相适应的、与文学的自由精 都是游戏性儿童文学的经典。然而,在我国,除了准 神相适应的、令人迷醉的美学意味,使人们能立刻体 童话《西游记》和部分儿歌外,难得见到游戏性较强 味到其与传统文学迥然相反的昂扬精神。 【收稿日期12005—12一l8 【作者简介1宋芸芸(1967一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高级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游戏精神是形成人类审美态度的一个重要来 儿童文学表现游戏性的最重要原因是游戏主体 源。每个人自小首先获得的就正是这一心理快乐。 的自由性。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它的 随着逐步成年,是逐步转移了这种心理快乐还是逐 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儿童的生活和精神作为自己的 步发展了它,将可以从心境类型上区别出一个人是 观照对象。游戏是童年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儿童 否仍保留这种儿童式的天趣,而成为一个标志。具 对于游戏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 备更内在的身心素质的儿童文学家,便是一些仍能 他们会自然地选择与他们的年龄阶段相适应的游 获得、仍能品尝这种心理快乐的成人。游戏精神是 戏。对于成人来讲,游戏只是娱乐的一种,但对于儿 可得到发展的——巫术思想和魔术思想都同它关系 童来说,游戏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儿童之所以 密切,这两种潜藏在无意识之中的心理,常可在成人 对游戏如此情有独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游 的迷幻思维形态和非理性审美情绪中散发出来,这 戏中儿童可以逃脱成人规则的约束,获得主体的自 正是一种彼得・潘式的潜心儿童气息,它常以玩耍和 由。 胡闹的形式,明显地区别于那种道学气息;它仍感兴 康德认为,自由是游戏的灵魂所在,艺术之所以 趣于超现实、神秘主义和自我幻觉,对理性世界颇感 与游戏相通,就是因为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它标 乏味;它始终还对宇宙万物及其关系抱有神奇的观 志着人的精神的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郝伊津哈也 点;并极愿对生命、物质、时间、空间、心理现象和物 认为,游戏的第一项主要特征就是游戏者的自由性。 理现象等等“存在”的材料,去沉浸于一种摆弄和操 游戏者的自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作的动作思维的乐趣之中。 游戏是儿童们自发组织的活动,不需要成人的指导 游戏不仅是幽默美学的深层根基,也是怪诞美 和干预。其次,游戏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游戏的 学的深层基础。菲利普・汤姆森指出“怪诞是疏远或 参与者之所以要加入游戏完全是出于他们内心里想 异化世界的表达,也就是说,熟知世界通过一种突然 要游戏的渴望,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干扰。再次,儿 使其陌生的透视角度得以展现。怪诞美学的参与, 童在游戏中往往忘乎所以地表现自己,游戏中的儿 满足了儿童求新求变的心理。他们最怕生活在一成 童充分实现了主体精神的自由。 不变的环境内。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借助幻想使游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童年期是一个充满压抑 戏的空间有别于现实的场景,使熟悉的现实在游戏 感和焦虑感的困惑时期,最让儿童感到压抑和焦虑 的空间内变得陌生化,在这个陌生的空间中,儿童充 的就是他发现他所处的世界是以成人为主宰的世 分地表现自我,体验着一种陌生感和惊奇感,甚至与 界。面对成人的世界,儿童经常会感到自己的无所 滑稽感有些相近的感觉所带来的愉悦。游戏是幽默 适从和无能为力。以成人意识为主导的社会对于成 美学和怪诞美学的基础,同时幽默美学和怪诞美学 长中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现实。儿童的 的参与,又使游戏的娱乐性内容变得更加丰厚。 本性处处都会碰上来自成人社会的管束的力量,这 二儿童游戏的娱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是儿 种种针对儿童的约束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也许 童文学不可或缺的美学特性 是合理的,它是成人和成人社会对儿童所进行的一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蔑视一切阻碍生命力自由 种必然和有益的社会化过程。然而,这种社会化过 挥洒的禁忌与压抑,召唤人们去尽情挥洒自己独特 程中成人们为规范孩子们的行为而提出的种种禁 的个性。我国儿童文学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便 忌,对孩子的情绪来说是一种沉重的压抑。为了释 是作家创作的第一动机不是从审美价值出发而是从 放自己受压抑的情绪,儿童必须要找到一条释放自 社会价值出发”;而我国科幻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舞 己的情绪的途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儿童找到了一 台上悄悄隐退的“灰姑娘”,这“与我国全民的科学文 种最佳的超越压抑、获得自由的方式——游戏。 化水平仍不够高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我们的作家 在现实社会里,成人是社会的主宰,一切的秩序 没有拿出“真正有水平的作品来”;我国张天翼的《宝 和规则都按照成人的意志制定,儿童也必须按照成 葫芦的秘密》和瑞典林格伦的童话都被他称作儿童 人为他们制定的规则行事,如有逾越就会受到成人 文学的典范之作,但同时又指出“即使是《宝葫芦的 的规劝和指责。但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是活动的组 秘密》,用今天的审美眼光看,也因为书中的小主人 织者和领导者,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活动,制定 最后都变成了模范儿童而嫌过于理想化”。在肯定 游戏规则。在这里,体弱乏力的小男孩成了彪悍凶 林格伦作品的进步性、教育性时,更要推崇她作品的 猛的强盗,尚须母亲照顾的小女孩成了照料布娃娃 娱乐性、游戏性。 的妈妈,儿童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都在这里 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得到了实现。在这里,儿童成了活动的主角,成人的 在游戏性儿童文学作品中,顽童所体现的精神 规则遭到了暂时的悬置和放逐。但这一时期的儿童 就十分贴近儿童对主体的自由的渴望。爱丽丝、长 对自己的解放还处于身体扮演状态,他们已经意识 袜子皮皮和彼得・潘等童话角色都没有父母的约 到了自己与成人社会的差距,有许多事情是成人才 束,爱丽丝一个人掉进了兔子洞,皮皮是个孤儿,彼 能执行和胜任的,他们的游戏主要是出于对成人的 得为了自由的游戏而拒绝长大。在他们周围没有大 能力和自由的向往,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往往通过模 人们的管束,他们是自己的世界的主人,他们按照他 仿或扮演成人的活动来实现自己超越有限、走向无 们自己制定的生活法则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 限的冲动。席勒认为儿童的这种游戏从本质上讲仍 是自由的代言人,他们自由的生存空间无疑会让在 是一种物质游戏,人要想实现真正的自由离不开想 现实中经常受到成人的约束的儿童感觉艳羡不已。 象力的支持,人的更高形式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只 作者往往赋予这些顽童超常的能力,爱丽丝可以变 有当精神赋予无形式的东西以形式时,人才是真正 大变小,皮皮力大无比并且有花不完的金币,彼得・ 独立的人,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席勒说:“只有 潘会自由的飞翔并能和海盗胡克一决雌雄,正是拥 当人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于他自己的身体或观赏 有了这些能力,顽童们才征服了客体,使客体合目的 世界时,他的人格才与世界分开,对他来说才出现了 地与主体产生和谐,从而达到精神上洒扫庭院般的 世界,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构成一体……在人赋予物 自由欢畅。在游戏中,顽童不再局限于艳羡成人的 质以形式的情况下,而且只要人赋予形式,物质的作 能力,而是全身心地实际参与,不再是去听取成人的 用就侵害不了人;因为任何东西都不能侵害一种精 谆谆教导而是去体验一种情感的释放,不再是去仰 神,除非是那种夺去了精神自由的东西。精神给无 视一种高不可攀的梦想而是去实现一种当下的自由 形式的东西以形式,从而表明它自己的自由。”…也 生命的活动。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儿童向往自由的梦 就是说,当儿童懂得模仿或扮演成人的行动时,他就 想,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儿童自然会感受到本能冲 因为把自己和成人的世界分开而体认到了自己的世 动和社会性压抑感的被暂时悬置和放逐的快乐,体 界和成人的世界的区别,从而获得了对自己的身份 味游戏给他们带来的自由幸福的快感。 地位的确认,也就是说,他认识到了自己拥有独立的 三 目前中国儿童文学更应注重文本性和娱乐 人格,他可以作为人而独立地存在周围的事物中。 性 在他赋予自己的行动以形式时,他就获得了一种精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便会发现,这种幻想 神的自由。 精神的相对匮乏并非是一时的现象。从《诗经》、《古 在现实世界中,周围的许多客体都超出了儿童 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元曲,现实主义的精神传统一 的认识能力范围,儿童往往不能与客体达到无目的 直是中国文学的正宗。汪洋恣肆的李白只有一个, 的合目的的统一和和谐。儿童思维的独特性使儿童 四大名著中也只有《西游记》一本属于幻想文学,并 获得了和周围客体产生和谐的能力。皮亚杰在研究 达到了中国幻想文学的巅峰。从更深层来看,这是 儿童心理时发现,儿童的思维是一种“我向型思维”, 中国自秦汉以来确立的儒家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传 对于周围所不能把握的事物,儿童往往采取“同化” 统在文学中的体现。直至今日,中国人仍然推崇清 的手段把主观意愿施加在客体身上,赋予客体以形 醒的思考而排斥无边际的幻想。“不要胡思乱想!” 式,从而达到主体的精神的自由。皮亚杰说:“游戏 也是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成人呵斥孩子的话之一。却 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他想要的东西,从而使他 不知,这让多少孩子从此压制了自己的想像力,制造 的自我得到满足。他重新生活在他所喜欢的生活 出多少面目严肃的小大人。因此,单纯责怪中国的 中,他解决了一切冲突,尤其是他借助一些虚构的故 作家下功夫不够也有所偏颇,要知道,他们成长的环 事来补偿和改善现实世界。”儿童的这种思维方式有 境缺乏这种自由幻想的基因。这使中国原创儿童文 原始思维的痕迹,列维・布留尔称这种思维为“原逻 学多年来陷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它既不受到正统文 辑思维”,这种思维是靠“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 学界的重视,同时也缺乏儿童文学应有的游戏、娱乐 的互渗……来彼此关联的。”儿童往往把自己的行为 和幻想的精神,而是成人文学的一个变种。当社会 和思想渗透到客观事物身上,万物有灵就是儿童的 变化,孩子们开始渴求个性时,这些面目严肃的作品 原逻辑思维的表现。当儿童确认无法同化客体时, 就失去了他们的青睐,使外来作品大行其道。 他就使用顺应的手段与客体达到和谐,从而使自己 儿童文学自它诞生以来,就分为两大系列。“纯 处于主体的自由状态。 文学系”和“娱乐系”。“纯文学系”的作品强调作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心灵小宇宙的敞开,重视文学语言的锤炼、文本的结 以“叫好不叫座”、之所以在销量上走麦城、之所以未 构、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等等;而“娱乐系”的作品则 能敌过《哈利波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能分 强调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口味,重视创意的新颖、情节 清“纯文学系”与“娱乐系”的界限,写出来的文本与 的设计、桥段的构造、人物的类型化特征等等。当 真正的幻想文学或魔幻文学差之千里。 然,也有一些作品,处于中间状态,文学性与娱乐性 当一个成人作家将这类深层的心理能量投射到 俱佳。但有中间状态存在并不意味着可以抹煞和模 文学操作上,将原生性的心灵附会在文学想象的快 糊“纯文学系”和“娱乐系”的界限,可以放弃真正的 感上,在创作的心向中享受着无意识心底的原始冲 “娱乐系”作品的发展。从世界儿童文学作品的产量 动感和超然无羁的随意感,那他也同样在很深的程 和影响力来看,“娱乐系”作品总体上高于“纯文学 度上重回到了童年情感的“玩”的游戏精神。中国儿 系”作品。但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娱乐系”的作品 童文学的下一步发展,应当是在保持“纯文学系”作 远远低于“纯文学系”作品,其影响力也远不及“纯文 品纯洁性的同时,也要重点扶持与发展“娱乐系”的 学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了 类型文学。 近100年,至今没有产生像江户川乱步那样真正意 义的少年侦探小说作家、布热齐纳那样真正意义上 【参考文献】 的少年历险小说作家、斯坦那样真正意义上的少年 [1]刘绪源.儿童文学三大母题[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 恐怖小说作家、罗琳那样的真正意义上的少年魔幻 社。1995. 小说作家、赫洛维兹那样的真正意义上的少年间谍 [2]康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小说作家……。大多数写这类作品的作家,一般都 [3]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M】.南宁:广西人 是在写作“纯文学系”作品的闲暇时间偶尔为之,写 民出版社,1989. 出来的作品,也是既像“纯文学系”作品,又像“娱乐 [4]黄云生.人之初文学解释[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 系”作品的四不象——基本上没有把握住甚至完 [5] 高方等.生命的文学完成[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全不了解类型小说的写作规律。21世纪出版社在 [6]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哈利波特》进军中国之前就举起了“大幻想文学”的 [7]朱敬先.健康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旗帜,这无疑是具有先见之明的壮举,但是,它之所 Spirit of Games-一the Free Nature of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SONG Yun——yun (Fundamental Education Facultyof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010,China) Abstract:Literature for children needs spiirt of games,which is theorigin of man’S aesthetic conceptions.Games are the basis of aestheticsof humor as well asof weirdness.Spiirt of games in litreature for children shows more freedom and fantasy.In this es— say,I have explored the inner nature of spiirt ofgames and even suggested that Chinese literatures for children at present skIuId at— tach lnol ̄emphasis on its textual nature and recreational nature. Key words:spiirt of games;aesthetic characters;nature of freedom;textual nature recreational natu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