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詹思延流行病学简答1

2024-05-21 来源:步旅网
流行病学复习宝典简答

流行病学工作范畴 1、病因学研究与评价; 2、诊断试验研究与评价; 3、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 4、疾病预后研究与评价; 5、临床决策分析;

6、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学研究与评价。

散发: 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爆发: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流行(epidemic) 指一个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偏倚: 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样本人群所测得的某变量系统地偏离了目标人群中该变量的真实值,使得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偏差,这是由系统误差造成的。 选择偏倚:研究人群在一些重要因素方面与一般人群或待研究的总体人群存在差异,而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 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在获取暴露、结局或其他信息时所出现的系统误差或偏差。

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与所研究因素和结果均有联系的第三因素在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分布不均衡,混淆了研究因素和结果间的真实联系。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描述性研究:生态学研究、病案报告、横断面调查; 2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3试验性研究:现场试验、临床试验、社区试验; 4理论性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1前瞻性研究

2有干预措施:实验法而非观察法 3设立对照组

4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 1、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2、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3、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4、选择能将试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5、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1

流行病学实验确定实验现场的原则 1、人口相对稳定,且有足够的数量

2、所研究疾病在该地区发病率较高且稳定 3、该地区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4、该地区领导重视,群众愿意接受,有较好的协作配合的条件

5、评价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疾病流行的地区

流行病学实验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1、干预实施前后人群中研究事件的发生率 2、Ⅰ类错误出现的概率 3、Ⅱ类错误出现的概率 4、单侧或双侧检验 5、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流行病学实验随机分组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每个实验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任意一组中。

包括: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

流行病学实验中常用的对照类型 标准疗法对照 安慰剂对照 空白对照 历史对照

不同剂量组对照 自身前后对照 交叉对照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类型

现场试验:在现场环境下,以个体为单位对某人群进行干预的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在现场环境下,以群体为单位对某人群进行干预的试验

临床试验:是以个体为对象来判定药物或疗法是否安全、有效的医学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常用的设计方案 随机同期对照实验 历史对照实验 交叉实验

前-后对照实验

流行病学实验中止实验的标准 出现显著的差别 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

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点

1、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定实验设计,能够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干预因素和 结果的分析判断进行标准化。 2、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提高了可比性。

3、实验为前瞻性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步进行比较,最终能做出肯定结论,论证强度较高。

流行病学实验的缺点

1、整个实验设计和实验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较大。 2、受干预措施适用范围的约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外推到总体。

3、研究人群数量大,实验计划实施研究严格,随访时间长,因此依从性不易做好。 4、有时涉及医德问题。

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相同点 1属于前瞻性研究

2要求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两组间要有可比性 3在研究的起点时研究对象是“健康”的

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不同点 是否随机分组 是否施与干预措施

观察环境是在人为控制的现场条件下,还是在自然状态下

因果联系的方式 单因单果型 单因多果型 多因单果型 多因多果型

Mill准则 1、求同法; 2、求异法;

3、求同求异并用法; 4、共变法; 5、剩余法。

因果关联须排除哪些关联 1偶然关联:随机误差

2

2虚假关联:本来两事件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的某些错误或机遇,使得两者之间表现出了统计学上的关联。

3间接关联:又称继发关联,是指两事件之间本来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由于两事件的发生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关,从而导致两事件间出现统计学上的关联。

病因推断的标准 联系强度

联系的时间顺序

联系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 联系的特异性 分布的一致性 剂量反应关系 实验证据

生物学的合理性

现况调查的特点: 一般不设对照组

特定时点或期间,确定因果联系受限 收集信息量大、效率好

对不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 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分析和评价指标一般为患病率

疾病的人群分布

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种族和民族、婚姻状况、行为、流动人口。

疾病的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1 短期波动; 2 季节性; 3 周期性; 4 长期趋势;

联合实验的影响

1系列试验: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但降低了灵敏度,假阴性率升高,容易造成漏诊。 总灵敏度=灵(A)×灵(B)

总特异度=特(A)+特(B)-特(A)×特(B)

2平行试验:只要有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但同时降低了特异度,假阳性率升高,容易造成误诊。 总灵敏度=灵(A)+灵(B)-灵(A)×灵(B)

总特异度=特(A)×特(B)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 1、平行试验 2、系列实验 3、提高患病率

4、联合试验的多元分析

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1、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 2、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3属于观察性研究

普查的优缺点 优点:

1、确定研究对象较为简便;

2、可提供疾病分布状况、流行因素或病因线索; 3、可发现特定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4、可普及医学和卫生知识。 缺点:

1、工作量大,设计的工作人员多,组织工作难度大,容易出错或遗漏,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2、需要较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成本高; 3、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

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1、节约时间、人力、物力

2、工作易做细致,调查质量易于保证; 3、获得结果较快。 缺点:

1、设计与实施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

2、不适用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和患病率很低的疾病。

决定现况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

现患率、显著性水平、和调查获得的阳性率与预期的阳性率之间允许误差

现况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1、常用抽样调查,结果有较强推广意义;

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

3、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缺点

3

1、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不能进行因果推断; 2、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3、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定为正常人。

随机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2、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个研究对象抽取一个样本的方法;

3、分层抽样:将研究对象的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若干组,然后再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

4、整群抽样:以具有某种特征的群组作为抽样单位,经随机抽样后,对抽到群组中的所有成员都进行调查的方法;

5、多级抽样。

队列研究的特点 1、属于观察法; 2、设立对照;

3、观察方向由“因”及“果”;

4、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论证强度较高; 5、可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累积发病率。

队列研究的类型及各型特点 1、前瞻性队列研究:

优点:资料真实可靠,偏倚较小,所得结果和结论可信。缺点:需要观察的人群数量较大、观察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可行性较差。

适宜于短期效应的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出结果快。

缺点:资料的偏性较大,而且由于对影响暴露和结局的混杂因素难以控制,从而使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受到影响。 适宜于诱导期长和潜伏期长的疾病,也经常用于具有特殊暴露的职业人群的研究。

3、双向性队列研究:兼有以上两者的优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两者的不足。

适宜于评价对人体健康同时具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暴露因素的研究。

RR与AR的区别与联系:

RR与AR均为表示联系强度的指标,彼此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意义有所不同。

RR说明暴露对于个体增加发生危险的倍数,而AR是危险性特异的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RR具有病因学的意义。AR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

上的意义。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

2、直接计算发病率及RR,因而论证强度高,易确立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3、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强。 4、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

5、可获得多种疾病预期以外的结局资料,分析一因与多1、研究目的(提出问题),研究设计

2、检索文献(Meta分析要求数据全面,无遗漏)

3、文献选择(须指明文献纳入和排出标准)及质量评价 4、数据提取、统计学处理 5、敏感性分析 6、结论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和联系

1、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种疾病的关系。 缺点:

1、不适宜发病率低的疾病 2、易产生失访偏倚

3、研究费时费力,任务艰巨 4、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有一定难度

5、随访中对象某些变量的改变会影响结果 6、每次只能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

影响队列大小的因素

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 暴露人群的发病率P1 或RR α值 把握度(1- β )

匹配的目的

1、提高研究效率,检验效能。 2、排除匹配(混杂)因素的干扰。

Meta分析的特点

1、提高统计学检验效能

2、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或矛盾

3、发现单个研究的不足,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路4、具有处理大量文献的能力

5、Meta分析的原始数据是单个研究的结果

Meta分析的用途

1、研究重大的健康问题;

2、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3、病因研究中因果联系的评价; 4、疾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评价; 5、疾病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 6、卫生服务评价;

7、卫生决策、卫生管理评价; 8、干预效果证据中最佳。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

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

2、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

3、患病率反映人群对疾病的负担程度,一次调查既可获得,不能反映出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多用于慢性病 4、发病率需要至少两次调查才能获得,描述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

5、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移民流行病学的原则

(1)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2)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1、属于观察法 2、设立对照组

3、由“果”及“因”: 疾病暴露

4、探索、检验病因假说,不能确实证明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优点:

1 特别适用于罕见病,样本需要量小 2 省时省力,易于组织实施

3 适于潜伏期长的慢性病,出结果快 4 可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和某疾病的关系,特别适合探索性病因研究

5 可应用于病因的探讨、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初步评价。

4

缺点:

1 不适于暴露率低的因素 2 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3 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4 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较弱

5 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一般只能计算OR值估计联系强度。

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选择性偏倚 无应答偏倚 幸存者偏倚 报告偏倚 回忆偏倚 测量偏倚

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入院率偏倚

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检出症候偏倚 时间效应偏倚 回忆偏倚 调查偏倚 混杂偏倚

队列研究中的偏倚 选择偏倚 失访偏倚 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

常见的选择偏倚 1、入院率偏倚;

2、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3、无应答偏倚和志愿者偏倚 4、检出征候偏倚 5、易感性偏倚 6、排除偏倚 选择偏倚的控制

1、研究者应充分了解该项研究工作中各种可能的选择偏倚来源,并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

2、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使研究对象能较好地代表其所出自的总体;

3、为了避免存活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如果病例组选择新诊断的病人,则对照组不应由慢性病病人组成;如果对照所患的慢性病严重地影响暴露,则更不应作为对照; 常见的信息偏倚

5

1、回忆偏倚 2、报告偏倚 3、诊断怀疑偏倚 4、暴露怀疑偏倚 5、检出偏倚 6、诱导偏倚 信息偏倚的控制

1、研究者对拟进行的研究要制定明细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

2、尽可能采用“盲法”收集资料; 3、尽量采用客观指标的信息;

4、严格调查设计和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 混杂因素的特征

1、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不找出或不避开,所得的研究结果可能不是研究因素造成的; 2、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

3、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或中间变量。

平行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

1、设立同期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同等时间、条件下进行研究,对效果差别的评价科学、有力;

2、随机化分组:使得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均衡性好,增加了可比性,同时排除了研究因素外的干预因素的影响,平衡了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基线混杂因素,减少了偏倚; 3、通常,在随机对照研究中,设计者使用盲法原则,从而避免了由病人和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产生的偏倚。

平行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 1、由于实验对象的高度选择性,对结果的外推受到限制; 2、由于研究设计严格,病人有入选标准并要书写知情同意书,所以试验的实施有一定难度;

3、可能出现医学伦理问题,由于试验组、对照组的处理不对等,有可能违背医学伦理。

交叉对照试验的优点

1、交叉设计兼有异体和自身配对的优点,减少了个体差异,从而增加了两组之间的可比性;

2、相对于同等的随机对照试验,所需样本量小,统计效率高;

交叉对照试验的缺点

1、所使用的疾病种类有限,主要适用于一些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的疗效的研究;

2、洗脱期不易掌握,有时试验时间会拖得很长,不易控制其他可变影响因素。

治疗性研究评价的标准

1、是否是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 2、是否报告了全部临床有关结果

3、报告的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 4、是否考虑了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5、研究对象是否明确限定

6、防治措施的具体内容是否切实可行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查询证据 3、评价证据 4、应用证据 5、后效评价

疾病预后研究的评价原则 1、样本是否有代表性 2、研究零点是否明确 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 4、是否随访了全部对象

5、是否采用了客观的预后指标 6、是否采用盲法

7、是否调整了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医院感染的特点

1、病原体种类多,来源广泛 2、大多为耐药性菌株,治疗困难 3、污染环节多,控制难度大 4、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

问答题:

1.试述编制调查表时一般要注意的原则(回答其中6项即可)

答:⑴目的原则:不要的项目一个都不能要,需要的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⑵题量适度原则 ⑶不列入原则:所列问题不能引起被调查者反感与难堪

⑷易回答原则:所用语言要准确、简练、通俗易懂、不易引起误解

⑸中性原则:问题不能带有暗示性或引导性 ⑹一事一问原则:避免双重装填

⑺具体化原则:尽量使用客观、定量指标,避免抽象问题

⑻敏感问题的迂回原则

⑼问题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性

2.试简述如何将流行病学方法用于社区卫生实践

6

⑴ 以用现况调查了解居民的健康和疾病状况,分析

高危家庭和个人状况

⑵ 可以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居民健康和疾病状况

的影响因素

⑶ 用定群研究或试验流行病学的方法验证因素与

疾病的关系

⑷ 流行病学现场干预试验可以观察某项预防措施

的效果

⑸ 流行病学筛检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疾病

3.简述在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内容

⑴确定调查目的及具体的目标 ⑵确定调查的方法 ⑶确定调查的对象

⑷确定调查的内容:一般通过调查表形式 ⑸确定调查方式:一般有自填和访谈

⑹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人、财、物的准备,时间进度安排,调查员的选取和培训,经费预算以及质量控制

⑺进行预调查 ⑻预期的结果

4.试述疾病呈现地方性分布的主要原因

⑴统计学地方性疾病主要由于社会环境比如经济地位、生活水平、卫生保健等的差异造成地方性

⑵一些民族和宗教团体居于某地,有独特的遗传、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也会造成地方性

⑶自然地方性疾病由于自然环境中存在一些生物学因素:如动物宿主、昆虫媒介、病原体及特殊植物等 ⑷地方病是由于地球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如微量元素的多少,雨量、氧压、放射等

5.简述在社区卫生调查中收集资料的方法

⑴利用现有资料和医学检查记录:如统计报表、经常性工作记录、以前做过的调查

⑵定性调查:如参与和非参与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法和选题小组讨论法

⑶定量调查:如应用结构式访谈法、自填法进行问卷调查等

6.试述在社区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偏倚的控制方法

⑴调查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且目的不能太多 ⑵调查表设计要遵循问卷设计的理论和原则,可进行预调查

⑶资料收集方法考虑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征选用自填法、访谈法等

⑷选用适当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⑸对于选择偏倚,应尽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增强样本代表性,特别是病例对照研究

⑹定群研究和社区干预试验分组遵循随机化原则 ⑺定群研究和社区干预试验,尽量减少失访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