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生
1949年3月,原保存在山西赵城广胜寺的佛教经典《赵城金藏》 辗转运到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日寇侵华时期,日军企图将《赵城金藏》抢掠运到日本,为避免这些珍贵经卷落入敌寇手中,八路军在当地老百姓配合下将其转移,藏在一个废弃的煤矿坑中。《赵城金藏》虽然保留下来,但因为保存环境恶劣,有不少经卷受潮后长满黑霉,整个经卷的所有纸张都粘连在一起,从外观上看像木炭;硬得像木棍,亟待整理修复。
《赵城金藏》修复用工和用时:
《赵城金藏》的修复工作开始于1949年。开始只有一个人修复。1956年,随着《赵城金藏》的修复日益引起关注,北京图书馆的领导同志增加了修复专业人员,前后10余人参加过《赵城金藏》的修复,最后,由4个人坚持到1965年修复工作全部结束,前后共用了近16年。
《赵城金藏》修复材料的选择
1949年就开始《赵城金藏》修复材料的筹备工作。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业待兴,资金非常困难。为解决《赵城金藏》的修复材料问题,当时驻香港、澳门的一些民间团体动员了宗教界的知名人士,在港澳等地广泛募捐,然后在贵州采购了一批当地出产的皮纸,运到北京,保证了《赵城金藏》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赵城金藏》修复工艺:
蒸:将因霉变粘在一起的经卷包上毛巾、外面再裹上纸,放在特制的笼屉里蒸。
揭:将蒸过的经卷外面的纸轻轻揭开,直到揭不开为止。然后再蒸,再揭,直到书叶全部揭开为止。
托:在揭开的书叶背面粘贴一层纸,上墙绷平。 裁方:将托好的书叶裁成四方形。 接纸:将书叶按顺序粘连在一起。 上褙:在书叶背面粘上褙纸,上墙绷平。 轧光:在褙纸上打腊,用石头轧光。 裁齐:裁齐经卷的上下两班。
装天地杆:在经卷首尾两端加装天地杆。
《赵城金藏》修复的得与失:
《赵城金藏》修复工作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省时省力。这些全是因为《赵城金藏》的数量多所决定的。《赵城金藏》共4814件,其中有很多受过潮、 长了霉的卷子急需修复,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把全部经卷的四边都镶上绫子或绢等丝织品,装裱成精致的手卷,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当时人力物力都非常紧张的条
修复前后的《赵城金藏》
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由于采用了工序简单的方法来修复《赵城金藏》,一方
面提高了《赵城金藏》修复速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操作难度,使在社会上找寻技术工人不再是困难的事。由前两个优点决定,省时省力也就是必然的了。正因如此,以区区4个人的力量,10年时间,完成《赵城金藏》全部修复工作才成为可能。
《赵城金藏》在修复过程中,也有些教训值得吸取: 部分经卷被换掉了褙纸。
《赵城金藏》当时是靠民间募捐经费印制的,自金皇统九年起至大定13年止,前后历经20余年。由于印制时间长,《赵城金藏》的用纸并不很统一:有的很厚,印完以后直接粘在一起即成;有的卷子用纸很薄,3-4层裱在一起。由于印制年代久远,加上受潮,卷子粘裱纸的浆糊失效,裱纸松脱。这样的卷子,在修复时有的就没有严格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将褙纸照原样复位,而是被揭掉,换用了新纸。
很多经卷全卷托裱。
《赵城金藏》经过蒸揭,全部托裱,托裱之后,很多经卷纸张加厚一倍以上。从《赵城金藏》现在的情况来看,有些经卷虽然受潮生霉,但被霉菌侵蚀后的纸张破坏程度并不严重,完全可以不用全卷托裱的方式照原样修好。
经卷的上下两边被裁齐。
经过托裱的经卷,卷子上下两边全被裁切整齐。这样,经卷原来的纸张宽度就受到了损失,对后人从造纸学方面来研究《赵城金藏》的用纸非常不利。当时只要在托经卷时在经卷上下粘上一个纸边,就可以使《赵城金藏》的信息量少损失一些。
部分经卷的天地杆被换下。
《赵城金藏》原来有不少经卷上装有天地杆,但因为有些变形,在修复时被换下。当时如果能采取一些简单措施,对这些变形的天地杆进行处理,取直后再装回去,修复效果就会更好了。
修复期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
这一点非常可惜。前后10多年的修复工作,经手4000多件珍贵文物,前后没有留下一个字的工作记录和档案,这对于国内第一个大型文物修复工程来说,不能不说是遗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