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荔波县乡土瑶族民间进校园的尝试与探索
摘要:贵州荔波作为地球同纬度上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赢得了享誉世界的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称。
荔波是我们贵州之行的第二站。贵州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多山多树多水多瀑布。“地无三里平”,到处都是山,而山上满满的、密密的都是树;“天无三日晴”,经常下雨,自然就到处都是水;有山有水,自然就到处都是瀑布。在荔波,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在黄果树的时候,这条瀑布实在盛名如炽,从入景区就一心奔着瀑布去,反而忽略了一路上的美好。在荔波就不同了,荔波不靠一处景点,而是靠整体的山水风景,这样,就可以一路慢慢领略她的美好了。处处是美景,需要一处一处品。因而没有了直奔目的的急躁,可以静下心来慢慢赏。
关键词:研究荔波;乡土瑶族民间;文化;校园
越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尽管贵州的瑶族人口比例不大,但贵州瑶族的民族民间文化却独具特色。荔波是贵州瑶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本县的瑶山乡、瑶麓乡、洞塘乡、茂兰镇等,人口大约6000余人。千百年来,荔波的瑶族同胞一代又一代地生活在崇山峻岭和密林之中。荔波瑶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粗犷豪迈的猴鼓舞、强劲霸气的陀螺竞技,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和与众不同的节日庆典反映了瑶族与众不同的精神岁月和传统习俗。内容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是荔波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作为地方学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传承好。
一、荔波瑶族拥有独特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代表
1、教育意义的瑶族民间传说故事 荔波瑶族的民间神话故事、斗争故事、人物传说、民俗故事、动植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其中神话故事有《十六个太阳十七个月亮》、《喊太阳》、等;斗争故事有《人与老虎》、《贪心下场》、《射岩箭》;人物故事有《姚娘滴智破九牛婚制》等;民俗故事有《幽岩葬的由来》、《忌雷》等;动植物故事有《谷种从什么地方来》、《狗与黄鹿》等,他们是荔波瑶族的口头文学,也是这一民族的启蒙教材,应当加以整理,作为校本教材推广。
2、瑶族盛典不可或缺的民间经典乐曲和舞蹈 荔波瑶族喜好乐器和舞蹈。瑶族有铜鼓、皮鼓、独弦胡、飘里列等。其中铜鼓是瑶族的珍贵乐器与神物,铜鼓多用于丧葬椎牛时敲击,瑶山地区在春节时也有敲击为乐的习俗,表示瑶族人展示喜庆哀伤,同时也是表达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载体。瑶族的舞蹈是以打猎舞最为精彩,别具民族风格。旧时用于丧葬椎牛祭祀和夜间守灵娱乐,由男子8至12人各持一长2米木棍相互敲击,配以舂米、生产、模仿各种动物动作等舞姿进行敲击,融舞蹈与棍术于一体,其动作刚健有力,紧张而激烈、粗犷,扣人心弦。瑶族猴鼓舞则流行于瑶山白裤瑶人中的一种舞蹈。舞时,众人围成一个大圈,皮鼓立于圈中,另一侧悬吊着数面乃至10多面铜鼓。铜鼓声中,皮鼓手围着皮鼓一边敲击,一边摹仿猴子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舞姿柔中有刚,轻重分明,充分体现了瑶族人民剽悍英武的形象。这些瑶族的舞蹈极富表现力,能够展示瑶族人豪迈的气概,深受瑶族的喜爱,至尽仍有极强的感染力,尚在民间盛行,仍有众多粉丝。作为学校,应当站在艺术科学的高度,加以提炼和总结。
二、荔波瑶族地区汉文化教育与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优势互补 由于荔波瑶族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学习和借鉴瑶族民族民间文化的外族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瑶族地区深灰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荔波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荔波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成功后,瑶族的文化逐渐被世人所青睐。许多外来的汉族同胞,将瑶族舞蹈的长处加以提炼,不断打造出既有瑶族特点又有汉民族特点的艺术,将其推向全国。比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电视台就来到荔波瑶山,采用民族音乐的形式,拍摄《夷了》这样的瑶族红歌MV。《夷了》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展示出我省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
跨越的志气和信心。歌声美、曲调美、画面美、场景美是她的又一特色。它是一部巨型、恢弘、经典的红色交响,是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跨度架构,是用无数个永不枯竭的红色音符凝结,它奔涌着红色的记忆,悠扬着红色的浪漫,彰显了贵州各族人民正以“团结奋进、更快更新、共建和谐”的蓬勃姿态,高唱着对党的90华诞的祝福,最终获得了全国金奖。又比如瑶麓小学的民族舞蹈《打猎舞》通过当地老师的加工创造,融入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最终在荔波县第三届教职工运动会暨第四届中小学艺术节表演赛中,双双荣获荔波县颁发的“特别奖”。再有荔波瑶山乡的陀螺比赛,经过借鉴云南、广东等汉民族地区的陀螺比赛技巧,瑶山学生最终获得了全省、全国陀螺比赛的大奖。所有这些事实表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互补。
三、荔波瑶族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尝试与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在荔波县委、县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荔波瑶族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到了加强。各校在谋划学校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发展地方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2006年6月6日,贵州省教育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评选活动以后,荔波县教育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瑶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先后组织当地教师认真学习省教育厅、省民委的有关精神,在瑶麓小学开设了“瑶族猴鼓舞”课程,有当地老师精选内容,精心排练。他们利用假节日,抓住各种迎宾活动,大力宣传瑶族舞蹈,宣传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多次获得了省、州领导的好评,多次为荔波赢得了荣誉。2004-2009年间,荔波瑶山中学抓住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开拓创新,积极挖掘本地本校资源,精心编写了一本22首当地民歌“乡土校本教材”,反复在学校教唱。既增强了全校师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此基础上,瑶山中学还利用省、州的有关政策,大力发展校园民族体育文化。学校通过积极争取,最终成为“贵州省陀螺竞技体育实验训练基地”,并编写了《瑶族竞技体育陀螺校本教材》在全校使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瑶山中学的学生在全省、全国的中小学生陀螺比赛中夺的了大奖。
总之,尽管荔波瑶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要更深一步地挖掘与研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整理瑶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编制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从而使民族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重塑适合民族成员生命成长的学校文化场域,学校可结合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充满民族特色的活动“场域”中亲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和完善民族成员的生命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