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两首
一、语境识字,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
寒冬là yuè( )天,他居然hún shēn( )湿漉漉地从河边回来,妈妈顿时起了yí xīn( ),难道这孩子去摸鱼了?真是胆大包天啊! 二、辨别同音字填空。
lǐng ____导 云____ 山____ ____袖 ____取 fēng 山____ 蜜____ 刮____ ____峦 险____ cè ____身 检____ ____所 ____面 ____验
三、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 )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 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缘由 B.缘分 C.因为 四、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的两首古诗都是宋代的苏轼写的。( ) 2.“题西林壁”中的“西林”指西林寺。( )
3.本文的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于写景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五、根据诗句的意思写出学过的诗句。
1.(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这重峦叠嶂的深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的时候。忽然看见柳阴深深,鲜花明艳,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题西林壁》,并理解填空。
跟我学: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读古诗,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
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这个道理。
2.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的感觉。
3.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七、默写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诗人以“______”字贯穿全诗。
2.我认为诗中“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的盛情。 八、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①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②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③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②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③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1.解释下列词语。
闻说:________________ 只缘: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相近的句子后画“√”。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3.你还知道哪些蕴含哲理的古诗?请搜集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妙笔生花。结合语境选填诗句。
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当我的朋友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会用这句话来鼓励他:( )
2.我们走到山前,只感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不禁吟起了诗句:( )
3.小明上课不专心,因为贪玩,时常无法完成作业,我想送他一句诗劝勉他:( ) 4.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用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教导我们写作时不要千篇一律,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
5 古诗两首
一、腊月 浑身 疑心 二、 领 岭 岭 领 领 峰 蜂 风 峰 峰 侧 测 厕 侧 测
三、1.B 2.C 四、1.× 2.√ 3.√ 五、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3.C 七、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农民 丰收年景 款待客人 游 2.足 八、1.听说 只因为 2.(2)√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九、1.③ 2.④ 3.① 4.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