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蜜:是蜜蜂的主要产品,含大量的葡萄糖.果糖.酶.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天然饮料可直接被人体所吸收。
2.王浆:是青年工蜂的王浆腺分泌出来,用于饲喂蜂王和蜜蜂幼虫的一种特殊分泌物,是一种高营养物质。
3.花粉:是蜜蜂从植物花蕊上采集回来的雄性生殖细胞,是蜜蜂食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4.蜂蜡:是工蜂蜡腺分泌出来的脂肪性物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合成的酯。
5.蜂胶:蜂蜜采集植物树胶混合蜜蜂口器分泌物及蜂蜡等合成的。 蜂毒:是工蜂毒囊分泌的,目前主要是通过电击蜜蜂排毒而采集的。
6.蜂蛹:主要是由雄蜂蛹经水煮等法加工而成的一种新产品,富含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7.工蜂幼虫:是4-5日龄的蜂王幼虫,主要是蜂王浆生产时的副产物。 8.复眼:蜜蜂复眼有一对,由多个小眼组成,小眼一般呈六角形。 9.单眼:蜜蜂单眼有三个,排列呈倒三角形。
10.蜂王:由受精卵发育成的,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 11.雄蜂: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蜂群中发育完全的雄性个体。
12.工蜂:也称职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产卵的。
13.蜂巢:是蜂群繁衍生息.存贮饲料的场所,是工蜂用其腹部蜡腺分泌的蜡鳞片修造巢房组成巢脾构成完整蜂巢。
14.发育起点温度:能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叫起点温度。用某一时期的实际温度减去发育起点,叫做有效温度。有效温度与这段时间的乘积,叫有效积温,这一法则叫有效积温法。用公式表示:K=N(T-C)15.交叉互补:-+
16.营养杂交:采用中华蜜蜂的蜂王浆饲喂意大利蜜蜂工蜂小幼虫17.分蜂:又称自然分蜂,蜜蜂属的群体中由产卵蜂后带领部分工蜂飞离原群,在新址重新筑巢的过程。
18.闹巢:新蜂都在晴暖午后,成批涌出巢门,进行认巢飞翔。飞翔时,头朝巢门,时高时低,或在巢箱周围绕圈子,圈子越绕越大,从而逐渐识别蜂巢环境。每群新蜂喧闹一阵以后,又纷纷归巢,安静下来。因此,养蜂术语上又称为‘闹巢’ 19.蛹便:蜜蜂成虫从蛹羽化后最初排泄的物质
20.胚动: 在胚胎发育中胚胎的位置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动的现象叫胚动(blastokinesis)。 21.贲门瓣:蛹末期蜕皮前两天,前胃的后部形成环形折迭细胞,向前伸长成贲门瓣开端,隔板中央细胞液化溶解,折迭下端向下外翻,进入中肠与中肠隔膜残基形成双层壁管状贲门瓣下端,以此形成贲门瓣。
22.幽门瓣:蛹期结束后不久,中肠隔膜中心细胞溶解,开口进入后肠形成幽门瓣。
23.蜜胃:是食道后端膨大部分。没有胃功能是非通透性食物囊袋,主要是承载收集和吐回食物等。
24.马氏管:主要是对尿酸盐类和钙质等地排泄作用。 25.雄蜂聚集区: 26.半蛹:
27.辅博器:头部主要有触角基搏动器官囊;胸部主要有翅基膜,足基膜以及腹膈前端等;腹部主要有背膈和腹膈。
28.复脾:由数片至十数片与地面垂直、互相平行、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巢脾构成,而且蜂巢都筑造在洞穴内,洞穴具有一个直径1~2cm的出入口。
29.三型蜂:蜂王、工蜂、雄蜂30.级型:雌性蜂受后天获取蜂王物质王浆的量不同而导致生殖器官发育正常与否的情况。即蜂王和工蜂的产生。
31.二倍体雄蜂:高度近亲交配的蜂王产生的受精卵,在人工培育下也能发育成雄蜂(即二倍体雄蜂)。
32.净角器:前足具有刷净触角的特殊构造,称为净角器,它由基跗节基部的一个深半圆形缺口和胫节端部可活动的小扣针状叶片组成。
33.蜂王物质:蜂王上颚腺的分泌物,外激素的一种。
34.交尾标志:它是螫针腔后一小段白色线状物,此乃雄蜂的褐色几丁质和白色粘液排出物凝固形成的(意蜂);而中蜂的交尾标志则是一小段白色粘液和角囊外层橙色粘液及膜凝固而成,们都不是雄蜂生殖器的残余。
35.吸泵:蜜蜂的吸泵是一个伸到颈孔的大肌肉囊,其缩窄的上端与食道连接,由口前食窦和后口咽结合而成的。
36.花粉钳:后足的上部边缘胫节和跗节之间的深缺口称为花粉钳,它是将花粉从花粉刷转移到花粉筐的中间装置。
37.急造王台:在蜂群失去蜂王一段时间后,工蜂也会把巢脾上有小幼虫的工蜂房地方,急速改造成蜂王台,即所谓的‘急造王台’
38.雄蜂性成熟区:意蜂雄蜂出房后,通常须经7日才能飞翔,在这以后的第5~20天之间是交尾最适宜的时期,也称雄蜂性成熟期。
39.气囊:气囊是非常薄壁的管囊状体,没有螺旋丝结构,只有大量的内膜皱折和不规则的内膜增厚组织,使得内表面变得粗糙。
40.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有多对神经节和神经连索组成,神经节是类似脑的神经细胞集合结构,神经索是神经节与神经节之间的连接物(神经)
41.蜂路:各片巢脾与地面垂直、互相平行、纵向悬挂排列,两脾间均保持一定的距离叫蜂路。
42.雄蜂无群界:在繁殖期,外界蜜源丰富时,雄蜂得到特别的照顾,并且可以自由出入其他蜂群,即所谓‘雄蜂无群界’
盗蜂(robber bee):进入他群或贮蜜场所采集蜂蜜的工蜂
冬团(winter cluster):冬季整群蜜蜂在巢内集结形成的烽团 巢脾(comb):构成蜂巢的单位
产产卵工蜂(laying workers):产未受精卵的工蜂 卵圈(brood nest) :蜂王的产卵范围
采集飞行(foraging flight):工蜂出巢采集生活物质的活动。 封盖子(sealed brood):蜜蜂巢中封盖巢房里幼虫及蛹的统称。
蜂巢(bee nest) :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食料的巢窝,由工蜂泌蜡筑造而成。 花粉刷(scopa):蜜蜂刷集黏附在体表花粉粒的一种构造。位于工蜂后足基跗节内侧,由9~10排整齐的刚毛所组成
婚飞(mating flight):某些昆虫在飞行中进行交配的生理现象。
交配囊(copulatory pouch,bursa copulatrix):又称交尾囊。雌性昆虫供交配用蜡镜面积(wax-mirror area)工蜂腹部第三腹板上第一对蜡镜的大小。通过测量第一对蜡镜的长(WT)与宽(WL),按椭圆形面积公式计算其大小。这一指标反映工蜂的泌蜡能力的特化囊状构造
蜡腺(wax gland)昆虫体内分泌蜡质的腺体 迷巢(drifting)归巢蜜蜂误入他群的现象。
蜜蜂告警信息素(bee alarm pheromone)蜜蜂受侵扰时所释放的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
蜜蜂引导信息素(bee attraction pheromone)工蜂臭腺(纳氏腺)分泌的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
蜜蜂幼虫(bee larva)又称蜂胎、蜂子。蜜蜂的卵孵化后3~4天发育阶段的幼虫。 蜜囊(honey sac)蜜蜂体内贮存花蜜等液体物质的嗉 囊
酿蜜(ripening nectar)工蜂将采集到的花蜜转化、浓缩成蜂蜜的过程 排泄飞行(cleaning flight) 蜜蜂在飞行中排泄粪便的行为。
群势(population of a beecolony)蜂群内工蜂及子脾的数量状况。通常以框计。 认巢飞行(orientation flight)蜜蜂识别蜂巢的方向位置、颜色及其周围环境的飞翔活动。
王台(queen cells)蜂群中培育新蜂王时所筑造的一种临时性巢房 子脾(brood comb)巢房内有蜜蜂卵或幼虫与蛹的巢脾
育虫节律(brood rearing rhythm)蜜蜂育虫能力的周期性变化。 营养腺(food gland)又称王浆腺。工蜂分泌王浆的一对腺体 围王(balling of queen)工蜂包围蜂王而形成小蜂团的现象。 涎腺(salivary gland)又称唾液腺。蜜蜂分泌涎液的两对腺体。 简答
1. 中蜂、意蜂产卵及其区别?答:中蜂失王以后,容易出现工蜂产卵,快者只需3天。工
蜂产的都是未受精卵,只能培育成小的雄蜂。
2. 国内关于蜜蜂的期刊?答:蜜蜂杂志;中国蜂业;中国昆虫学报;昆虫知识;中国农业
科学;遗传学报;昆虫分类学报 3. 蜂群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
4. 分蜂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答:分蜂过程
工蜂出勤骤减,在巢门上方形成\"蜂胡子\",这是分蜂的前兆在新蜂王出房的前几天, 工蜂很少出巢采集,很多丁.蜂在巢门处和箱底来回爬行,守卫松散。由于巢内没有幼虫哺育,大多数工蜂无事可做,喜欢在大白天悬挂在巢门上方形成\"蜂胡子\",有利保存实力,延长蜜蜂的寿命, 为以后找到新巢培育幼虫蓄积体力。在蜂群发生分蜂当天的某个适合飞行的时段(温度适宜,无雨无大风〗,蜂箱前异常混乱,一部分工蜂先飞离蜂巢,随后老蜂王被工蜂拖出巢外(因为大多数蜂王均不愿离开原巢),大量的蜜蜂开始飞离蜂巢,在原巢不远处的上空集聚发出嗡嗡的声音,寻找新的筑巢地点。蜂王起飞后,大约一半的工蜂和部分雄蜂饱食蜂蜜后随它飞出原巢,在预先选择好的地方建造新的蜂巢,将原巢留给即将出房的新蜂王。
有时,分蜂群飞出原巢后,没有直接飞向新巢,而是在合适的场所临时结团。先到结团地点的工蜂,为了招引其他同伴,就撅起腹部,振动翅膀进行气味发散活动。至蜂王落人分蜂团时,其他工蜂就象雨点一般飞落在分蜂团上。当蜂团静止时, 分蜂团中央内陷形成一个缺口,使蜂团通气。从分蜂群开始飞离原巢到结团结束,整个过程一般为20min。在形成分蜂团后,有数百只侦察蜂马上出去寻找新巢址,往往有数十只侦察蜂同时找到适合蜂群生活的巢址,它们会在分蜂团表面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寻找的新巢信息。·
5. 蜜蜂的发育阶段及分工?
论述题
1. 三型蜂发育历程及其特点? 2. 中、意蜂的区别?
答:中蜂与意蜂的区别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蜜蜂在形态、蜂巢结构、群势、习性、行为、抗病性、抗逆性和生产性能方面的主要区别如表 1 所示。 表1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主要的区别 特征和特性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蜂 上唇基 具三角斑 无三角斑 后翅中脉 分叉 无分叉 蜂王 13~16mm 16~17mm 大小 工蜂 10~13mm 12~13mm 雄蜂 11~13mm 14~16mm 蜂王 黑、枣红 桔黄至淡棕 体色 工蜂 灰黄 淡黄 雄蜂 黑 金黄有黑斑 吻长 4.5~5.6mm 6.2~6.7mm 肘脉指数 4.0(3.1~4.6) 2.3(2.1~2.8) 巢房蜂王 Φ6.00-9.00mm Φ8.00-10.00mm
大小 工蜂(对边距) 雄蜂(对边距) 雄蜂房蜡盖 群势 蜂王产卵力 繁殖情况 扇风行为 4.81-4.97mm 5.25-5.75mm 笠状,具孔凸出 1~2kg 400~1000粒/日 能根据蜜源调节育虫 5.20-5.40mm 6.25-7.00mm 盖平 1~3.5kg 800~1500粒/日 春季育虫早,蜂群发展平稳,夏季群势强 抽气型(头朝内) 鼓风型(头朝外) 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和南方的冬季蜜采集情况 善于采集持续时间长的大蜜源 源,能采集浅花冠的蜜源 分蜂性 强 弱,易维持大群 耐寒性 群体一般,个体强 一般 饲料消耗 少 较多 泌蜡造脾力 善咬毁旧脾,爱造新脾 泌蜡力强,造脾快 产浆性能 差 好 采集利用蜂胶 不采 较多 蜜房封盖 干型,白色 中间型 温驯情况 易螫,怕光,提脾时蜜蜂易出现慌乱 温和,提出巢脾时蜜蜂安静 工蜂产卵情况 失王后工蜂易产卵 失王后工蜂较不易产卵 盗性 强 强,卫巢力强 清巢性 弱 强 抗螨性 强 弱 抗巢虫能力 弱 较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