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不是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哲学,从认识论上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本质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社会,而马克思的结论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由如下: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首先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必然产生人与人
的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相互制约,共产生与生产实践党的过程中。在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政治的、观念的社会关系。
第二,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领域包括制造社会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
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
第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在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
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发生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2. 怎样理解“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事
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当人的活动,当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句话的理解如下: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把与人活动无关的客观客体看做只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对象,没有看见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离开实践否认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而马克思则把他当成人的活动,当成实践去理解,从人的主观方面去理解。这段话说明实践的重要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不到实践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也认识不到实践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和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既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更不同于唯心主义认识论。
3. 《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哲学依据 第一, 实践是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基础; 第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二) 学习马克思关于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论述,全面认识影响人的发展的
社会因素
(三) 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 第二,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第四,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
(四) 学习马克思关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论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
1. 恩格斯科学道德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 学习恩格斯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述,深刻的阐述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恩格斯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述,阐明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作用,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 学习恩格斯关于平等问题的论述,充分认识无产阶级平等观与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对
立。
首先,恩格斯概述了古代社会平等观念的历史演进;
第二,恩格斯深刻的剥削了资产阶级平等权的阶级内容和实质; 第四, 恩格斯着重揭示了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基本内容。
(三) 学习恩格斯关于自由问题的论述,正确解释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自由依赖必然,不受必然制约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只是承认和认识客观必然性,人们才有可能获得自由;
另一面,必然转化为自由,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认识和利用必然性,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获得自由。
2. 你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哪些思考?
3.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何意义?
(一)准确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有利于人们认真学习、掌握并尊重、遵循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特点的认识和运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客体虽然都有各自的思想观念,教育活动朝向的目标,运用的内容和方法虽然具有主观形式,但这些主观的因素并不是人们头脑中纯粹主观想像的产物,而是来自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可控性影响,并非随意性的,完全主观性、绝对自由的,它必然要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性的限制。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自由必须以必然性为前提,人们只能认识、掌握必然性,而不能改变它,同时,恩格斯还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支配。对客观必然性认识愈深,能力就愈大,对问题的判断就愈是自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实现自由,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对教育客体的本性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进行研究,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所创设和利用的教育环境,所传授的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规范要求,所实施的教育方法,符合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功能得以产生与发展。
恩格斯又认为自由不仅在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更重要的还在于依据这种认识去支配外部世界,即有效地改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承认客观必然性独立存在,认识客观必然性及其作用,无非是为了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只有当人们在实践中运用客观必然性支配外部世界,达到预期目的时,才标志着人们是自由的,才实现了自由。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中,不但要求教育主体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形成规律,而且必须针对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的实际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遵循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教育客体发出思想信息以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 (二)准确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有利于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认识和实践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自由当然也就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所获得的自由只有相对意义,它还要随着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而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完善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它明确地体现并指示着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价值取向。我们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应看到,面对新形势下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也显出诸多的不适应。如内容陈旧、方式单一且偏重经验型、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还有诸多如覆盖不到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作为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探索,用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精神文化,塑造人、开发人、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主体性;必须迅速冲破封闭的樊篱,更新观念,面向世界,积极继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国的有益文化,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继承和借鉴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鉴别,吸收其积极有益的因素,抛弃其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方法,实现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更新适应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命活力。
(三)准确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应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就个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是个人潜力和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就是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就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即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关和劳动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和进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自由发展的意义,而人的自由发展既受自然界和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受人类自身体力和智力发展的限制,可见,人的自由发展程度,离不开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是人自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程度的确证。人只有充分具备自由发展这个条件,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每个人普遍得到全面发展,人类才能真正获得驾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由,成为自由发展的人。以上论述充分说明人的才能多方面发展同时受到多种客观条件制约,人的才能多方面发展的唯一源泉是人的能动性的自主性活动,这种自主与外部环境的统一,就是个人能力的充分自由发展。因此,准确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人们的全面发展与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既适应现代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又适应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教育对象,满足人们发展、提高的需要,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使人的自由个性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道德的进步协调一致,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实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增强教育客体的创造意识,开发其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必然走向自由。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 简述《纠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纠正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古田会议决议》——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即工农红军建军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开创了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在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的方针,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质和作风。 现实意义:第一,赋予新的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经验。
第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新的对策与方法。 第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第四,善于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多学科知识与方法参与思想政治教学。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1、试论《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一)作用:
第一,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革命的两个
历程;
第二,实事求是地真确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第三.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 济、文化纲领,为从新民主主义过度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的具体行动纲领。 (二)丰富:
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思想; 第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态的理论。 2、《新民主主义论》的文化创新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资产阶级顽固派对文化的理解。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专制主义;表现在文化上: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具体表现:抑制工农在政治上和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 二、新旧文化的区别
根本区别是:看是否以马克思列宁为指导思想
看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 、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旧文化的根本标志。 毛泽东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那么文化战线上的斗争也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与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产生了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与社会革命观。
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形式。
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毛泽东强调民族性,突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个时代的主题。这种民族性必须建立在充分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
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强调的是这种文化内容的科学性。
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毛泽东认为,在反帝反封建迷信的事业中,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及自然科学家们建立起统一战线,去完成五四以来的启蒙事业。毛泽东还提出了对待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强调这种文化的民主性。 这种文化应该为占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这种民主是同资产阶级文化专制主义对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文化工作者必须接近民众、深入民众、了解民众
3.《新民主主义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正确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政治教育对经济、文化方向路线的坚持,坚持“六个为什么”; 第四,对共产主义本质与内容的了解,理想、信念教育;
第五, 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要批判与继承、先进与广泛性相结合。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正处》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启示?
这篇讲话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确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了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确方针的继续和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启示:第一,为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思路。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2、《正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概念。
第二,阐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总目标。
第三, 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毛泽东认为“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
务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四,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六条标准”
第五,第一次提出了全社会都来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 第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思想: 1.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2.规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是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
三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教育。
四是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的教育。 第七,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针 一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二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三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四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八,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是民主的方法。 二是积极引导的方法。 三是批评教育的方法。 四是自我教育的方法。 五是比较鉴别的方法。 总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为: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 2、怎样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以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开放是为了更好的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技术和文明成果,缩小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对党长期积累的经验所作的科学概括,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政治保证作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造成社会的动乱,改革开放就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来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可能变成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就不能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两个基本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 》
1、 讲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 第一,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大优势。
第三,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四,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坚持讲政治。 第五,讲政治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 2、讲政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江泽民概括的讲政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讲政治方面的历史经验,更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应当认真按照这些要求来加强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从而更好地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3、讲政治应划清哪些界限?
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 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
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
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
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媚外的界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 4. 讲政治的意义
第一,在政治上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三,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环节。 胡锦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1、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有哪些? (一)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二,科技革命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的复杂影响 第三,经济体制转轨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大学生道德品 质观念、情感和行为的双重影响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和碰撞,加剧了 大学生思想变化发展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第五,网络信息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偏颇和失误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乏层次性 第二,课程内容枯燥空洞,缺乏时代感,不贴近生活现 实和学生实际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缺乏新意 第四,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 第五,师资队伍不稳、素质不高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一,家庭教育目标出现偏颇。 第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第三,父母的不良行为对孩子影响极大。
第四,特殊家庭存在较大的成长隐患,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 (四)大学生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第一,单一直观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第二,心理素质的不成熟性导致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无序性 第三,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充分加剧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矛盾性 第四,一部分大学生不重视自我修养,思想上松弛懈怠,不求上进 2、怎样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1.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二,教育内容和大学生需求相适应 第三,教育方式与大学生要求相适应
2.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的重要战略任务
第二,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第三,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
(二)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坚持全面育德 1.坚持全员育德 2.坚持全方位育德 3.坚持全过程育德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 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从两个层次科学把握理想信念的目标要求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第一,爱国主义是贯彻中华民族精神从古至今的一条极其鲜明的主线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第三,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三)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纲要》
第二,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第三,要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
(四)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第一,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二,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有哪些?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二)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第一,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第二,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第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准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重视培养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第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第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第一,加强心理常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二,切实推进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三,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心理健康创设良好外界环境 (五) 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一,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空间 第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第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学生干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 (七)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第一,客观性原则 第二,教育性原则 第三,科学性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