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如何利用电子表格制作学生成绩表
如何利用电子表格制作学生成绩表
虽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我们教师还是经常和学生成绩表打交道。而这又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如果完全用手工操作,任务量巨大。现在,有了电子表格,我们就完全可以利用它,制作成一份自动生成统计结果的学生成绩表,工作效率就可以成几倍的提高了。
在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完善,制作成了有自动计算各科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功能的学生成绩表。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只要将学生的各科分数输进去,往下的一切就全部由电脑自动生成了,根本无须我们去干预。现将自己的做法简要的介绍如下:
一、如下图,打开Excel电子表格,建好成绩表基表。当然,科目等项目可以自己酌情增减,以适用为要。
在设计表头时,经常要用到“合并单元格”。方法是拖动鼠标选
中目标单元格,然后单击“合并单元格” 按钮。如果看不到,可以单
击菜单栏右面的倒三角进行查找。
二、计算总分公式的填写
在计算分数时,为了快速准确,一般是利用自动计算功能进行的,这就用到了求和公式。方法一:单击激活第一位学生的“总分”单元格,然后点击工具栏里的“求和按钮”,然后将编辑栏括号里的参数(即告诉电子表格要计算哪些单元格的数值)改对,最后回车确定就行了(如E4是该生的英语成绩,E4:H4就是数学、语文、自然、英语四科的成绩)。选中第一位学生的各科成绩(当然现在是空格)。方法二:单击激活第一位学生的“总分”单元格,然后输入“,SUM(E4:H4)”——请注意,任何公式都要
用“,”开头,而SUM表示求和函数。方法三:单击激活第一位学生的“总分”单元格,然后依次输入“,E4+F4+G4+H4”,最后回车确认。
第一位学生的求和公式输入正确后,其他同学的可以利用自动填充功能来完成。方法是:单击激活第一位同学的“总分”单元格,然后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待指针变成实心十字时(学名叫填充柄)按住鼠标左键并向下拖动,
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将左键松开即可。
三、计算平均分公式的填写
同样,计算平均分也有多种方法。方法一:单击“插入”—“函
数”,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找到并单击选中“AVERAGE”,单击“确定”。然后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单击“确定”----如果此时记不住到底要计
算哪几个单元格的平均值,随便输入一个参数(如“F4:H4”)就行了,然后再单击激活刚才输入计算公式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选中刚才输入的错误参数,删除后直接输入正确参数即可。方法二:直接用总分单元格除以科目数,如该生的总分在第3行第F列,而考试科目一共有4科,则平均分计算公式为“=F3/4”。这种方法非常简便。
方法一
方法二
第一名同学的平均分公式输入后,其他同学就可以用自动填充功能进行填充了,方
法与自动求和相同。
三、单科总分与单科平均分的计算
单科总分与单科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与学生个人的总分与平均分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参数设置成相应列中的单元格即可。然后横向自动填充。
四、统计考试人数
统计函数公式为“=COUNT(E3:E104,\">=0\")” ,其中的“E3:E104”表示统计范围从E3单元格到E104单元格,“\">=0\"”表示统计条件是所有大于或等于0的对象,中间用逗号隔开)。单击激活每一科的考试人数单元格,然后单击“插入”—“函数”,找到“COUNTIF”并选中,然后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单击“确定”。同样,如果此时记不住到底要统计哪些单元格中的数值,随便输入一个参数(如“F4:H4”)就行了,然后再单击激活刚才输入计算公式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选中刚才输入的错误参数,删除后直接输入正确参数即可。其它科目可用与自动求和相同的方法自动填充。
五、统计优秀人数与优秀率
(一)统计单科优秀人数与优秀率
单科优秀人数比较好统计,与统计参加考试人数相类似,只要把计算公式改成“=COUNTIF(E3:E104,\">=80\")”就行了。而计算优秀率时只要用参加考试人数去除优秀人数即可。如参加考试人数在E105单元格,而优秀人数在E108单元格,则优秀率计算公式为“= E108/E105”。一个学科设置好后,其它学科用自动填充完成。
(二)统计所有学科优秀人数与优秀率
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更简便的统计所有学科优秀或及格的学生人数的方法,所以采用了一种间接的统计方法,即先用逻辑判断函数判断出某一个学生是否全优或各科全部及格,然后再统计全优学生或各科全部及格人数,最后再计算出优秀率或及格率。方法是:
1、在考试成绩表的右侧空白位置建立一个与成绩表相对应的副表,其中一列用以判断该名学生是否全优,公式是“=AND(F3>=80,G3>=80,H3>=80,I3>=80)”;另一列用
以
判
断
该
名
学
生
是
否各
科
全部及
格
,公式
是
“=AND(F3>=60,G3>=60,H3>=60,I3>=60)”当然,这里只设置了4个科目,如果科目不同,只要相应的进行增减即可。第一名同学的计算公式完成后,用自动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计算公式填写。在相对应的单元格中,“FALSE”表示“否”,即不符合判断标准;“TRUE”表示“是”,即符合判断标准。在没有输入分数之前,所有学生都显示为“FALSE”,这是正常的,只要分数输进去,系统会自动更正的。
2、统计合乎判断要求的学生人数。
刚才我们只是对每一名同学的成绩情况进行了判断,还要进一步进行统计,然后才能计算出优秀率与及格率。所以,在副表的下面还要设置一个单元格用来统计合乎要求的学生人数,公式是“=COUNTIF(L3:L104,\"=true\")”,当然这里的“L3:L104”依旧指的相对应的单元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引用统计结果。 3
引用统计结果即把副表中的数值引用到成绩表中。如果副表中全优人数在L108单元格,而成绩表中全优人数在J108单元格,则在J108单元格中输入“= L108”。这样两个单元格中的数值就会同步变化了。全部及格人数的数值引用与此相同。
4、计算
优秀率的计算与单科优秀率的计算相类似,只要把计算公式相应地进行修改即可。如参加考试人数在J105单元格,而优秀人数在J108单元格,则优秀率计算公式为“=
J108/J105”。及格率的计算与此相同。
六、建立成绩分析表与各成绩段人数表。
建立成绩分析表与各成绩段人数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一 ) 建立成绩分析表
1、设计成绩分析表。
2、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公式与统计参加考试人数相似,如统计90分以上的学生人
数,公式即为“=COUNTIF(D4:D33,\">=90\")”;当统计80分以上学生人数时,把“90”改成“80”即可,以下以此类推。下图表格里面的数字与其它的东西也是公式自动显示的结果,当有数据填充时会相应变化,暂时不必管它。
3、计算各分数段人数比。
计算各分数段人数比与计算优秀率、及格率相同,只要用参加考试人数去除90分以上人数即可。如参加考试人数在E105单元格,而90分以上人数在L124单元格,则90分以上人数所占比值为 L124/E105。一个学科设置好后,其它学科用自动填充完成。
(二)建立各成绩段人数统计表
、设计各成绩段人数统计表。 1
2、统计各成绩段人数。因为各成绩段人数为下一分数段人数减去上一分数段人数所得的差,如80至90分人数为80分以上人数减去90分以上人数的差,所以各成绩段人数计算公式以此设置即可,格式为“=M-N(其中的M代表下一分数段人数所在的单元格,N代表上一分数段人数所在的单元格)”。
3、计算各成绩段比值。
计算各成绩段人数比与计算各分数段人数比方法相同,在此就不再一一叙说了。
当然,因为考虑得不够成熟,这里的“分数段”与“成绩段”的描述还不够准确,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总之,用好电子表格,会让我们成绩登统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教学,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