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两级分化现象逐步显现,数学学习也不例外,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更为明显。我的教龄有1年多了,我发现我的学生有以下问题。
1.学习意志薄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比较薄弱。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一开始掌握的知识不系统、不连贯,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而言,初中的数学教材更显逻辑性。特别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就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不好或未理解的话,就会直接影响深一层次内容的学习,影响技能的形成,就会造成知识脱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在加在自身的毅力薄弱。其结果往往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放弃数学的学习。一般表现在他们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的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继而是放弃。遇到问题不会积极思考,畏难情绪时有发生。另外,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一般只限于思想教育和物质满足,对于学生的意志,毅力,情感,耐力等教育都不够,因此孩子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不想办法克服,而是放弃数学。
对于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如果表现好就给他一些鼓励,激励他能继续努力学习。
2.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无兴趣或兴趣低
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好数学,导致基础不好,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基础不好必然得不到好的成绩;成绩不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没有学习兴趣,势必降低学习效率,使基础更加不牢固。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不感兴趣的学科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则兴趣越低。一部分学生还认为 “学了没用”。有些学生感到数学学了没用,既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又对自己将
1
来的“前途”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打不起精神来,往往以“得过且过”宽慰自己,结果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这也会导致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
对于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上课时穿插着一些小故事、小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养成听课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3.阅读能力差
长期以来,阅读能力的培养似乎仅限于语文学科教学。现在,大多数同学只是认为学习数学只要多做题就行,很少去认真阅读教材。然而,在数学教学方面,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阅读是强化自我识记的重要手段,阅读数学课本的关键是读通、读懂、读会、读通,即阅读后了解某节课文的全貌;读懂,即阅读后理解有关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公理、引论、结论等;读会,即阅读后掌握某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学会应用这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读数学书同样要提倡逐字、逐句读。
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数学题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了,题目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要求也在提高。那么,同学们要想取得更优异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大量练习自己的阅读能力。
4.提出问题的意识差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对于目前现在的大多学生来说,他们只能够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而对于已经了解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欠缺。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
2
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的,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诸能力的“问题数学”的将十分必要。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