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初级中学初三语文学案(一)
课题: 古诗鉴赏之体会思想感情与意境
命题人: 王汝霞 审核人: 祝志花 2015年3月5日
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经典考点:领悟情感、体会意境、赏析技巧、品析语言
体会思想情感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通常会将诗歌景、人与诗歌情感结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描写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情感类型:
(1)生活杂感世面 ①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 昔盛今衰感慨 《乌衣巷》(刘禹锡)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苏轼《水调歌头》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
(2)思乡怀人
① 羁旅愁思 如:〈早行江上有怀〉孟浩然 ② 思亲念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③ 边关思乡《渔家傲》范仲淹 ④ 闺中怀人 如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
(3)忧国伤时
①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春望》(杜甫),《望月》(白居易) ②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悯农》
③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 《过华清宫》(杜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④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⑤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4)建功立业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 报国无门的悲伤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
④ 山河沦丧的痛苦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示儿》陆游
⑤ 壮志未酬的悲叹 如:辛弃疾的《破阵子》
(5)长亭送别 ① 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王维《渭城曲》
②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方法宝典一:
一、读题目,明范围 :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有的形象地表现中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歌里的事件;虞世南的《蝉》点出了创作对象;杜甫的《春夜喜雨》表明诗歌表达的情感是喜悦的。
二.从直接表情达意的关键字词入手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 “愁”表达游子漂泊在外的离愁别绪。
3
三.从尾句(关键句或主旨句)入手
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在鉴赏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时,从尾句(联)入手,可以做到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四、找诗眼,明中心: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如陆游《书愤》中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深刻点明本诗主旨——抒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2.具有概括性、极为生动形象。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竞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表达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如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五、读作者,知背景
4
作家的思想往往通过作品流露出来,在欣赏诗歌时,一般要了解作家的思想、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等。
例如孟浩然积极入世的思想通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露出来。
作家的思想和他的经历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李白本想积极入世,却又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在政治仕途受挫后抑郁不平而又感到茫然,有时又因之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了解了他的这些思想和经历后,我们才能准确地解读他的《 行路难》《 将进酒》 等作品的思想内涵。又如李清照的作品南渡前后判若两样的风格与思想,就和她在这前后的经历和遭遇直接有关。
六.读注释,解难点
• 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
七.从用典入手
用典,指的是对前人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应用。从用典入手,有助于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八.从意象入手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是诗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意境是通过一系列相关意
5
象的组合所构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艺术境界。
分析意象意境就是要求大家从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景入手,把握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例如2007年福建卷诗歌鉴赏题要求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回答问题时如能抓住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中的“梅花”这一意象,自然就能想到诗人的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莲—爱的象征 。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豆—爱情或相思
6
红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青鸟—信使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 (4)其它 如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鹧鸪——离愁别绪 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练习:
1.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问题:试简析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
体会意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7
意境是诗歌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结合,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冷落、衰败。
{意境特点常用词}
(1)写景状物诗:幽冷 清幽 宁静 静谧 闲适 恬静
(2)边塞怀古诗:苍凉 雄浑 苍茫 辽阔 高远 壮阔
(3)即事感怀诗:萧瑟 凄凉 暗淡 萧条 荒凉 冷寂
{分析答题步骤}
8
(1)找出诗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摹画面;
(2)点明意境的特点;(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即: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结合诗歌具体描绘),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意境),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体会意境”练习:
1.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3.旅夜书怀 杜甫
9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4.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5.邓纺、张彻落第 白居易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寒松无妖花,枝下元人行。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6.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10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4分)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