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
(一)个别(此意为“单个,单独”)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三)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3000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作“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作“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1
(五)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柁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作“举架”。屋顶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缓和的弯曲面。
(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七)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如额枋、梁架、柱头和斗拱,无论外部内部都如此。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八)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例如:梁头做成“桃尖梁头”或“蚂炸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的装饰效果。 (九)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装饰浮雕,砖墙上也加雕刻。这些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征。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榫卯和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最显著特征的部分。所谓榫,就是小于构件断面的凸出部分;所谓卯,就是构件上的开口或穿眼。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件,例如柱、枋、檀、斗拱等,就是利用这种榫卯严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斗拱是用短小的木块、木枋组成的悬挑结构,它主要起支撑屋顶出檐和减少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一般地说,方形的木块叫斗,弓形的短木叫拱,斜置的长木枋叫昂。斗是用以固定上下两层或拱昂的构件。拱起前后悬挑和左右拉接的作用。昂起前后悬挑的杠杆作用。斗、拱、昂因在整组斗拱中所处的部位不同,它们的名称也不一样。一般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大部分。斗拱的大小和出挑的层数成正比,层数越多,斗拱越大,等级也越高。
2
斗拱从形状到组合经过艺术处理之后,不仅成为从屋顶向檐柱过渡的重要形式,而且使整个建筑增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摘编自许树安﹑郑春苗、王秀芳《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1.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物的整体特征,可以从立体构成上看,也可以从平面布局上看。从立体构成上看,中国建筑物分为下、中、上三部分。
B.屋顶的坡度主要由梁架上两层梁之间的矮柱决定,随着矮柱(或花墩)的逐渐加高,屋顶由缓和逐步走向陡斜,形成缓和的弯曲面。
C.中国古代的匠师们特意把屋顶的四角做成翘起的样子,是为了突出它的装饰性,四角像鸟的翅膀凌空飞起,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壮观美丽。
D.中国建筑在使用颜色方面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庭院或天井在一所房子中是最主要的,因为这所房子的所有建筑都是围绕着它建造的。 B.房身的主要构架由柱和梁构成,一间一间的房子首先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梁架搭建起来的。
C.由立柱承担房顶重量的这种设计,我国先人在3000多年前就应用了,值得国人骄傲。 D.榫卯是我国古建筑主要构件的连接方式,如斗拱等部件就是用榫卯严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3.下列对材料一的说明艺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介绍了中国建筑九个方面的特征,(一)(二)介绍总体特征,(三)至(五)介绍结构特点.,(六)至(九)介绍局部特征。
B.材料主要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由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由局部到整体,由主到次,让读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C.材料介绍中国建筑中的屋顶,使用了作比较和引用说明两种说明方法,盛赞“像翼舒展”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D.材料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脊吻、瓦当、门环、角叶等,经过加工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4.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具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不超过70个字。(含标点)。
3
5.两则材料都对“斗拱”进行了介绍,内容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其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幙挡严。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凤姐听了道:“既这么着,老太太,太太且请回房,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园中悉赖凤姐照理。一时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
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幙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像,富贵风流。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模,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
4
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换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邢夫人等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又有贾妃原带进宫去的丫鬟抱琴等上来叩见,贾母等连忙扶起,命人别室款待。母女姊妹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斋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肯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赐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滋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休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贾政又启:“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请别赐名为幸。”元妃听了宝玉能题,便含笑说:“果进益了。”贾政退出。贵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因问:“宝玉为何不进见?”贾母乃启:“无谕,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选自《红楼梦》,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鼓时分,贾府就忙碌起来了,贾母等有爵位者按爵位等级换好官服,大观园的一切也布置妥当,静静等待贾妃的到来。
5
B.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贾府中这些重量级的人物都走出家门远迎贾妃回家,这主要是对贾妃急切的思念之情所致。
C.清流岸上柳杏诸树的花叶和池中的荷荇凫鹭,这些植物、动物的造型全部由人工制作,由此可知贾府为迎接贾妃的到来颇费心思。
D.薛姨妈、薛宝钗﹑林黛玉因外眷无职,未敢擅入;即使是身为弟弟的贾宝玉,也因无谕,不敢擅入,与贵妃相见处处受限,可见皇家等级森严。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借贾妃的视角将园中的景象描写得真真切切:初进园已觉豪华奢侈;登舟游船,两岸更是火树银花,金碧辉煌;弃舟上岸,建筑巍峨,气度非凡。
B.进入正殿,礼仪太监跪请贵妃升座举行受礼大典,有秩序地接受亲人的跪拜行国礼,这是本次省亲活动中最为庄严的时刻,使情节达到高潮。
C.小说擅长细节刻画,受礼仪式结束后贵妃才和祖母、母亲真正相聚,此时的她已是两眼垂泪,两手搀着两位至亲,谁都无语而泣,传神地描写了亲人团聚的场面。
D.贾政在帘外向贾妃问安,感皇恩,表忠心,并嘱咐其勤谨奉上,让人感觉生分又客套,但贺政为人父又为人臣,其言论也可谓是有理有据。
8.文中的画线句子地如何描写贵妃归省时盛大的场面的?计简要分析。 9.有人说,省亲的元春令人敬佩又令人怜惜。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6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②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注】①智、勇、辩、力: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②槁项黄馘(guó):指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之乱A虽成于二世B然使始皇知C畏D此四人者E使不失职F秦之亡不至G若此H速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门,相对于前文中的“公室”而言,在此指皇亲国戚,即指穰侯和华阳君。
B.负,指辜负,与《齐桓晋文之事》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负”词义不相同。 C.失职,文中指失去常业,现在则指没有尽到职责,本词的古今含义有所不同。
D.饥渴,指使……饿着、渴着,与《鸿门宴》中“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以“昔”字引出缪公等秦国先君,陈述了他们起用客卿使秦国逐渐发展壮大的事实,揭示了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
B.惠王重用张仪,不仅使秦国的版图再次扩张,而且拆散了六国结成的合纵,故李斯认为秦国统一天下,张仪的功劳最大。
C.苏轼认为先王与智﹑勇、辩、力四种人同享富贵,是因为这些人大多不会委屈自己去奉养别人,而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
D.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大肆毁坏名城,杀掉豪杰,将百姓中优秀而又有特殊才干的人遣散还乡,他对待客卿态度大转变,视客卿为无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7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14.苏轼为什么说“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回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上岳阳楼,不说喜,也不说忧,只说“昔闻”“今登”,含蓄蕴藉。 B.颔联所绘景象,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颈联写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转移到了孤舟之上,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凄凉落寞之情。 D.诗人“凭轩涕泗流”,主要是因为面对外族入侵、百姓危难的情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16.请从“小”和“大”的角度对这首诗做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描写了人们在春天到郊外游玩时的情景。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出了秦人对从六国搜集来的珍宝的不重视,视其为石头土块等。
(3)苏洵《六国论》中“ , ”两句,揭示了诸侯一味地贿赂秦国,遭受的侵犯会更厉害的事实。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
8
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18.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用三个“如此”有着怎样的意味?请简要分析。
20.下列句子中的“竟”和文中加点的“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B.他竟日默默在此。 C.他的一句话,竟惹出这么大的一个祸端。 D.有志者事竟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在家自己烤面包或者饼干,从来没用过食物香氛,也会闻到和面包店一样的味道。面包本身就非常香了, A ?
①刚出炉的面包的确会自带浓烈香气,②这种香气与来源于面包烘焙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有关,③主要包括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④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在氨基酸和还原糖之间发生的,⑤它使食物表面呈金黄色或深褐色,⑥并且散发出独特香味,⑦其对温度非常敏感,⑧通常在140~160℃时反应速度会迅速增强。⑨煎炸、烧烤、烘焙等烹饪方式由于温度较高且受热时间较长,⑩美拉德反应会更剧烈,产生的香味物质会更多。⑪除了面包,烤肉、炸薯条、焦糖、咖啡等常见食物的香味都是美拉德反应的杰作。
但这种香味并不持久。从化学角度看,所谓“香气”,其实是芳香类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相较于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易挥发或易气化的特性。面包出炉后几小时内,这些化合物就会逐渐消散,诱人的香气也会随之减淡。尤其是一些疏松、多孔径的面包, B 。所以,对一些想留住香气的商家来说,除了现场烹饪食物,使用食物香氛成了新的选择。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9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总书记在一次考察时勉励年轻研发人员说:“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人可以在多个方面有所成就,也有的人在某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一定能做到事事精通、面面俱到,但可以葆有“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在自己的岗位上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B 4.①由一个建筑群落(或:由若干座单独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②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③左右呈轴对称;④主要房屋朝南;⑤有户外的空间。
5.①两则材料都介绍了斗拱是什么和斗拱的作用。②材料一侧重介绍斗拱的整体作用和装饰性;材料二侧重介绍整组斗拱的各个构件及其作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特意把屋顶的四角做成翘起的样子”错,材料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四角翘起是由屋顶的形状决定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庭院或天井在一所房子中是最主要的”错,根据材料一,庭院或天井只是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说明手法的能力。
B.“主要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错,应为逻辑顺序;“由局部到整体”错,应为由整体到局部。
6.B 7.B 8.①通过写“半日静悄悄的”,人们静静等待迎接,来渲染皇家的威势。②出场层层铺垫,先是马队开道,再是众仆从导引,最后八抬版舆;应用器物非凡,如销金提炉、
10
曲柄七凤黄金伞、金顶金黄绣凤版舆,尽享皇家气派。 9.①元春贤孝德淑、真诚朴实,令人敬佩。看到贾府的奢华,她默默叹息;与亲人团聚,她真情流露;看到牌坊题字太过张扬,她忙命人换掉;长辈要给自己行国礼,她都让免去。②元春虽身为贵妃,但不得自由,令人怜惜。元春与亲人相见,本应诉说衷肠,却因身份限制,不得不遵守各种繁杂礼仪;与亲人团聚,本应高兴,却自始至终泣涕涟涟。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这主要是对贾妃急切的思念之情所致”错,这主要是国礼使然。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使情节达到高潮”错,这只是归省仪式的高潮,本文情节的高潮应是与亲人的团聚。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场面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环境渲染:“半日静悄悄的”是一句环境描写,前面说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通过写“半日静悄悄的”,表现人们静静等待迎接的环境,来渲染皇家的威势。
②对贾妃出场作层层铺垫:先是“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马队开道,再是“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众仆从导引,最“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八抬版舆;应用器物非凡,如销金提炉、曲柄七凤黄金伞、金顶金黄绣凤版舆,尽享皇家气派。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元春贤孝德淑、真诚朴实,令人敬佩。“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看到贾府的奢华,她默默叹息;“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与亲人团聚,她真情流露;“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看到牌坊题字太过张扬,她忙命人换掉;礼仪太监引贾赦、贾政、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要给自己行国礼,传谕曰:“免。”她都让免去。
②元春虽身为贵妃,但不得自由,令人怜惜。元春与亲人相见,本应诉说衷肠,却因身份限制,不得不遵守各种繁杂礼仪,先是下舆更衣,进入行宫,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等;与亲人团聚,本应高兴,却自始至终泣涕涟涟。贾母等俱跪时“贾妃满眼垂泪”,贾母、王夫人与她见礼时“只管呜咽对泣”,对她的父亲贾政说话时“隔帘含泪”。
11
10.BEF 11.A 12.B 13.(1)假使这四位君主拒绝宾客而不接纳,疏远这些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得不到富强丰利之实,而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了。(2)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令来管理,认为官吏不一定有才华,选用能够遵守我法令(的人)就够了。 14.①秦朝时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出自客卿,秦始皇认为客卿无用,依靠法律便可以治理国家;②秦始皇驱逐客卿,为后来秦国的变乱埋下了祸根,这种做法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朝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在位之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使他们不失去常业,那么秦朝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 “成于二世”是状语后置句,其后B处断开; “知畏此四人者”是动宾结构,其后E处断开;
“使不失职”是“使(之)不失职”的省略,是兼语句,其后F处断开。 故选BEF。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能力。 A.“在此指皇亲国戚”错误,应指权贵大臣之家。句意: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
B.正确。“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负”词义是“背着”。句意: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行走了。 C.正确。句意: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
D.正确。“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也是使动用法,使……活,救活。句意:任由上百万头虎狼在山林里却使它们饿着、渴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故李斯认为秦国统一天下,张仪的功劳最大”错,“功施到今”的意思是“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而非功劳最大。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向使”,假使;“却”,拒绝;“是”,这。 (2)“恃”,依靠;“不必”,不一定;“守”,遵守。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12
①由原文“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可知,秦朝时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出自客卿,秦始皇认为客卿无用,依靠法律便可以治理国家;
②由原文“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可知,秦始皇驱逐客卿,为后来秦国的变乱埋下了祸根,这种做法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听说官吏们在商量驱逐客卿,我私意认为这是错误的。过去秦穆公访求有才干的人,在西边从戎地收用了由余,在东边从宛地聘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和公孙支。这五位先生,都不是出生在秦国,但是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于是称霸于西戎之地。秦孝公实行商鞅的新法,转移风气,改变习俗,人民因此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富强,老百姓乐于为国家效力,各国诸侯都归附听命,(秦国)战胜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至今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攻取了三川之地,向西兼并了巴、蜀两国,向北获得了上郡,向南取得了汉中,吞并了九夷之地,控制了楚国的鄢、郢之地,在东面占有了成皋这样的要隘,割取了大量肥沃的土地,于是拆散了六国结成的合纵,使他们向西臣服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任用范雎,罢免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一步步侵占诸侯各国,使秦国成就帝王的基业。这四位国君(的大业),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假使这四位君王拒绝宾客而不接纳,疏远这些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得不到富强丰利之实,而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了。 材料二: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客卿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官吏的选拔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出身,隋唐到现在是由科举考试出身。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客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才停止。吞并天下以后,就认为客卿是没有用处的。于是便信任法令而不信任人才。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令来管理,认为官吏不一定有才华,选用能够遵守我法令(的人)就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百姓中的优秀而又有特殊才干的
13
人,将他们遣散还乡,从前就食于战国四公子、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面黄肌瘦的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在位之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使他们不失去常业,那么秦朝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任由上百万头虎狼在山林里却使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是要吃人的,世人认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相信的。
15.C 16.①“小”,诗人记述自己登岳阳楼这件事,其中包含自己的孤舟老病之身世。②“大”,这首诗意境开阔壮丽,写出了洞庭湖浩渺无边的气势;这首诗抒发的胸襟博大,诗人自己孤苦伶仃,却依然对国事忧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由近及远”错,视线由洞庭湖转移到孤舟,应是“由远及近”。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小”,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诗人记述自己登岳阳楼这件事,其中包含自己的孤舟老病之身世。
②“大”,从意境看,这首诗意境开阔壮丽,诗人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从思想情怀看,诗歌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诗人忧虑国事,胸襟博大。
17. 浴乎沂 风乎舞雩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沂、舞雩、鼎、铛、砾、弥。
18.①逗号让画横线部分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这三个行为起到了强调作用;②描绘出人们准备福礼的忙碌情景,突出了人们为准备福礼虔诚的心理。 19.“如此”指前文所提到的与“祝福”相关的情形。“年年如此”指时间久远,“家家如此”指范围之广,“今年如此”指现状,三个“如此”连用,揭示了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统治的深远与广泛,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状没有改善的反感。 20.C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①“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用三个逗号分隔开“杀鸡”“宰鹅”“买猪肉”三件事,三个行文各自独立成句,有强调语意的作用。
14
②“杀鸡”“宰鹅”“买猪肉”描绘出人们准备福礼的忙碌情景,用逗号停顿,停顿时间较长,突出了人们为准备福礼虔诚的心理。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如此”是像这样的意思,指代前文所提到的与“祝福”相关的情形。
从内容看,“年年如此”强调“年年”,指时间久远;“家家如此”强调“家家”,指范围之广;“今年自然也如此”强调“今年”,指现状。三个“如此”连用,更有强调意味,表明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统治的深远与广泛,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状没有改善的反感。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竟”和C项中“竟”都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A.动词,完成; B.形容词,从始至终; D.副词,终于。 故选C。
21.A:还需用食物香氛来增香吗 B:其香味的挥发速度会更快 22.语句②;删去“与”“有关”或“来源于”。语句④;在“发生的”后面加“化学反应”。语句⑧;将“增强”改为“加快”。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前面说人们在家自己烤面包或者饼干,从来没用过食物香氛,也会闻到和面包店一样的味道,此处是问句,针对食物香氛增香之事,应填:还需用食物香氛来增香吗。
B:前面说面包“这种香味并不持久”,具有易挥发或易气化的特性,一些疏松、多孔径的面包强调挥发更快,应填:其香味的挥发速度会更快。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②为句式杂糅,“与……有关”和“来源于”是两套句子结构,保留其中一种;
语句④为成分残缺,“反应是一种在氨基酸和还原糖之间发生的”缺宾语中心语,在“发生的”后面加“化学反应”;
语句⑧为搭配不当,“反应速度会迅速增强”主谓不搭配,将“增强”改为“加快”。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