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讲解]

2021-06-20 来源:步旅网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

就叫左滑 断层;向右就是右旋

或者说,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是右旋,逆时针是左旋 【 在 imcinderella (Cyndi|小心火烛)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 那太好了~~ : 我搞不懂那个左旋和右旋的问题。。

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 远离

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

正如第8章课件上说的,高耸建筑物受低频震荡的影响较大,而低矮建筑受高频

震荡的影响

较大.所以,汶川的高建筑倒塌的少,低矮的建筑夷为平地.北京CBD震感强烈,北大却没有什 么感觉.

为什么面波衰减得更慢,就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更大呢?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时面波很强啊

,高层建筑对面波本来就敏感阿.至于具体的物理机制,跟共振有关系.

顺祝学祺!

【 在 daerduo (我想要一个马甲)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关于近震远震的问题„„

: 老师讲过,远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更大,近震对低层建筑的影响更大„„

: 原因是不是因为面波随着距离的衰减比体波更慢呢?可是为什么面波衰减得

更慢,就对高

: 层建筑的影响更大呢?我好象不是很清楚 : 谢谢老师~!

很简单的,因为两盘相对错动了,所以断层面和其垂面把地球分为四个区域,两个是挤压

区,初动方向向上冲,用黑色记;另两个是舒张区,初动向下凹用白色记。图案就像bea chball.

【 在 tothepast (十月二日,深巷酒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四章震源辐射图案那块听的不是太懂,四个区域的方向是怎么回事?

: 还麻烦赵老师解释

第一个,老师上课讲过

第二个,看懂书61页的图 和 那段话 ,这题就是送分的~ 【 在 imcinderella (Cyndi|小心火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学期试卷填空题第2题,想请问一下是怎么做的

: 还有同一张卷子那道画图表示震相的传播路径,是像老师PPT里那样每个震相单独画出来,

: 只是意思一下呢,还是像卷子参考答案里一样所有震相都画在一起,要比较精确地画出谁

: 近谁远呢(这个问题比较弱,见谅见谅)? : 谢谢~

: ps.复习地震概论还蛮好玩的~^o^

就是

1,先画两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r,R 2,画出小圆的一条半径 3, 做出此半径在小圆圆周那一点的切线

4,小于180度的那个小圆的圆心角记为 sita (约等于103度)

5,应用三角函数关系搞定 6,结果为r=R*cos(sita / 2)

就是这样的吧

累死我了~~ 自己画画图应该没问题吧~

【 在 imcinderella (Cyndi|小心火烛)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二个问题我搞定了~

: 但是第一个问题我就是因为当时没搞清楚才问的嘛。。。

地震仪记录的是位移,也就是地面运动量,这个量是矢量,相当于三维空间里面

的一个矢

量。三分量记录是指地震仪分别记录了三个垂直方向上的地面运动量的投影,即东西分量

,南北分量和垂直分量。解答这道题需要些空间思维,但是不难,相信你可以搞定。

【 在 haer (做人要厚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学期考试最后一道题,那个单台地震定位原理还是不怎么明白,那个三分量记录指得是 : 什么?请赵老师解答,谢谢!

这个区域没有射线出射,因为切线是极限范围,到142度,又有了,但这是其他路径来的 射线。

【 在 haer (做人要厚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题干中所说的“空区范围:01:103度—02:142度”是什么意思呢?

很高兴你想到这个问题。震级只有一个,衡量地震的大小或者规模的,一个地震

的大小当

然是确定的了。但是分为:体波震级、面波震级、地震矩震级,例如里氏震级属于体波震

级.这些震级都是与一定范围(大小)相适应的,也有远近震之分.一般说,同一个地震如果用

不同方法测定是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汶川大地震就如此,震级修订了.例如温度,当然

一个时刻只有一个,但是摄氏和华氏就得到不同的值。说震级一个,是指用某一种震级测

定只会有一种结果,多数是与烈度对比而言的。向社会公布的震级当然要统一,可以是体

波、面波的,矩震级多是地震学家使用。 明白了没有?不明白再言一声。 【 在 ScorpioeL (月底)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讲义上看到震级有里氏震级、面波震级、p波震级、地震距震级。而且至少,地震距 : 震级和面波震级的值是不同的。

: 但是我上课好像听到老师说过多次: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 这是怎么回事?

我越俎代庖一下:

1,东三区当时的时间是10月18日4时4分

因为西八区和东三区差11个时区,即11个小时 再因为东区在前(左西右东),因此时间早一些 即17 + 11 - 24 = 4时 但天数多了一天~~ 得证。 2, 我认为是同一个意思。 这个需老师确认一下~~

【 在 changying (長纓居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老师: : 1.下面这句话问什么是错的?“1989年10月17日17时4分旧金山(西八区)附近发生里氏

: 6.9级地震,位于东三区的地震台发布的报告说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0月16日4时4分。” : 2.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是否有两种命名方法?一种是『分离型、汇聚型、平错型』,一种 : 是『扩散边界、汇聚边界、转换边界』,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么?

: 谢谢 !

1、射线参数里各种微积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和平层介质是有区别的,

多出一个 r。

2、勘探地震学只要求大概知道。课堂说的很清楚。

这样,问问参课的同学,以便高效率复习。我也不便重述一遍,希望你理解。

【 在 yusiyu (yu) 的大作中提到: 】

: 1、第五章球对称介质中的snell定律中为什么r1sin(i1)/v1=r1sin(a1)/v2呢?感觉

: 这里和射线参数好难,但射线参数里各种微积分,是不是就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了呢?

: 2、第九章勘探地震学需要掌握到何种程度?课件上密密麻麻都是字„„T_T„„

补充:

低频:周期长 穿透力强 传播远 高频: (相反)

lz,这个你认可吧~ (不认可没法继续了)

然后还得知道共振的条件----物体的固有频率 和 波的频率 差不多时。

最后,高频波传得远之后损失较大,杀伤力弱。

低频波。。。。。。。。小,杀伤力相对前者强。

综上,考虑高房子 跟 矮房子的固有频率分别为 低,高。

老师课件有那幅图的。即,低频高房子倒,高频低房子倒~~~

ps:图见附件

【 在 cryaciccl (星云|CCME06|最后的晖曜)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震高频波相对强 矮房固有频率高 所以共振幅度大

: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因为沿着表面传播啊,所以叫面波。如果均匀介质,没有勒夫波,在层状介质中,P、S波 来回反射,耦合成勒夫波。

勒夫波和SH波的示意图是一致的,都是界面平面的运动,但是不一样:SH波是纯粹在界面

平面上垂直波传播方向的运动,是单一的波,勒夫波不是这样的,表现上是质点在界面平

面上垂直波传播方向的运动,但是这个表现是综合的结果,即P、S波来回反射,耦合成勒 夫波。

在界面平面上表现一样,但是机理不同。SH波是体波,具体是S波的一个分量;勒夫波是

面波,有频散性质。勒夫波只在表面上存在(而且必须非均匀或者层状介质的表面),S H波任何情况都有。 现在清楚否?

【 在 fluorine (杭州的光光小朋友|我给大家煮茶喝)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赵老师

: 我不明白的是:作为体波,P波与S波的传播路径不受限制,既然勒夫波由P波与S波耦合而 : 成又为什么会变成面波呢? : 在讲义第16页勒夫波和SH波的示意图是一致的,都是由质点在界面平面上垂直波传播方向

: 的运动而产生,为什么性质上会出现差异呢? : 勒夫波

是P波与S波在界面处发生耦合时产生各种方向的质点震动而所有垂直于界面的分量都抵消

了,于是就形成了如同SH波的形态,但性质上和SH波不同!

【 在 fluorine (杭州的光光小朋友|我给大家煮茶喝)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了:亦即P波与S波在界面处发生耦合时产生各种方向的质点震动而所有垂直于界面的

: 分量都迅速衰减于是就形成了如同SH波的形态,然而性质上不能和SH波等同:-) : 谢谢赵老师

全球性的地震带有三个。全球尺度的地震带有四种,是指具体的地震地点,板内

地震带的

地震不集中(比三大地震带),范围大,不是条带状的,所以严格说,不能叫地震带,应

该叫地震发生位置。板内地震带既然被人用起来,那也就继续这样说。单说全球地震带,

就是下面三个,而不是上面四个。 【 在 interchelsea (大青蛙)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义上25面上说,全球尺度的地震带有四种: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大洋中脊地震带、板内地震带

: 而26面说,全球性的地震带有三个: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即欧 : 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 这两种表述有什么区别?

(1)所有给出的各类型断层的图示中,左边的图示都是断层受力和滑动的情况,右边的 图示是震源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震源机制解,俗称为“西瓜皮”。

左图中,实线表示的是实际的断层面,虚直线表示的是断层的辅助面。箭头

表示的是

断层的受力方式。根据受力方式,判断这个区域是膨胀,还是压缩。C:表示该区域是压

缩,D:表示该区域是膨胀的。将左图表示的断层面及受力情况(走滑断层受力示意图,是

俯视的,正逆断层的受力是侧视图)向地表做投影,就得到了右边的震源球。右图中黑色

对应压缩的区域,白色对应的是膨胀区域。

从震源球中,即可获得断层的几何参数和受力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得到断层的滑动方

式,从而判断出断层的类型。

(2)正断层和逆断层图中标的度数是断层的倾角,也就是断层面和地表的夹角。

(3)正断层、逆断层的震源机制解的画法和走滑断层的画法是一致,都是根据震源机制 解在震源球上的投影画出来的。

【 在 xyzchenyy (Y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一个问题,左右旋断层和正逆断层(见图)画成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正断层

: 和逆断层那里标的度数是什么意思?正和逆断层的震源机制解的那几个图是怎么根据断层 : 的图画出来的?

两个题有什么区别?答案没有区别,当震中距较远时,P波、S波也相当于从下面垂直出射

的,所以,先颠簸后摇晃。都是用p波、s波、面波先后到达的理论来解释的,你理解正确 。

P波、S波搞懂后,第二个问题就好办了,从震源直接向上传播的波用小写字母标示p、s;

而向下的波翻转到地面就用大写字母表示P、S,所以该题台站接受到的是SP。

当然不弱。地震概论是北京大学最大课程,强强合作--最强的学生配备了最强的

教员。何 弱之有?

【 在 daerduo (我想要一个马甲) 的大作中提到: 】 : 处在强地震震中区会感到(先颠簸后摇晃) : 当震中距较远时,我们感受到地震的振动方向是(先上下和水平)

: 我想问下这两个题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都是用p波、s波、面波先后到达的

理论来解释呢 : ?

: 还有一个题是从震源出发,先向下传播,然后在地表反射一次,反射前后分别是横波和纵

: 波,问被台站接受到的是______。这个题我不太明白„„„„厄,是不是很弱„„„„

1、地震时的地面运动方向问题“先上下颠后左右晃”,是用体波P,S来解释的。地面滚

动说明瑞利面波到了,勒夫面波感觉和S波类似。顺序是先上下颠后左右晃,再滚动。 2、不要求

3、题目:22、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

现象有:(1)小地震活动;(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

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

8)地磁; (9)重力; (10)动物异常反应; (11)地声; (12)地光。属于宏观异 常的是( )。

A、(1)(3)(11)(5) B、(4) (10) (11) (12) C、(2)(6)(9)(12) D、(7)(8)(11) (12) 这里的“宏观”是指肉眼可辨、五官可觉的范畴。我不解什么是“维度”。4、10、11、

12当然都是宏观异常;而其他不是人可以不借助仪器而觉察到的,属于微观异常。

【 在 yusiyu (yu) 的大作中提到: 】 : 1、关于地震时的振动方向问题“先上下后左右”,是只用面波p,s来解释的吗?关于地

: 震时的“摇滚运动”,顺序应该是p—s-勒夫-瑞利,就是应该沿着上下-左右-左右-上下 : 的顺序是么?

: 2、弹性常数极其推导应该不属于老师要求的常识性内容吧„„

: 3、上学期试题第22道,选项中的正确答案应该不止4、10、11、12几个吧?

是否除了小地

: 震、地电、地磁重力都是呢?这里的“宏观”是一种什么维度呢?指的是“宏观地震学” : 一章的意思么? : 谢谢老师!

发信人: kczhao (多元文化), 信区: IntroEQ

标 题: Re: 求问Love波与SH波的区别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12月27日20:09:07 星期六) , 站内信件

我不太把握你要问什么问题,但是也按我的理解回答你的问题:勒夫波是不均匀的或是成

层的介质所产生的,本质上是p波s波的叠加和耦合形成的。而SH波是S波的一个分量,或

者说一部分,是S波平行于界面的位移分量。 性质吗?勒夫波是一种面波和SH波是体波的一个分量。 不知道你满意否?如需要进一步说明,请再言一声。 顺祝学祺!

【 在 fluorine (杭州的光光小朋友|我给大家煮茶喝)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不是很明白,勒夫波和SH波都是平行介质表面传播的横波,它们的产生机

理和性质有什 : 么区别么? : 盼解答,谢谢关注:-)

静校正(static corrections): 通常震源和检波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需要校

正高程和 风化层造成的影响。

动校正(dynamic corrections),正常时差校正( NMO corrections): 对某一反射震 相时差的补偿。 球对称介质SNELL定律考试不作要求,但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答疑并不是为 了考试,有问题就问呗

【 在 loveforfree (^我是我是我是我是我_^)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不记得课上讲过呀 : PS:球对称介质SNELL定律需要掌握吗

那个断层回跳怎么解释呢?

就是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断层两盘发生移动,把应变势能放出来,断层两盘象是“回 跳”到应变势能为零的位置。 断层回跳是不是就是“弹性回跳”中的回跳? 断层回跳就是“弹性回跳”中的回跳。 【 在 zhaoyan (九州孤客)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断层回跳怎么解释呢? : 断层回跳是不是就是“弹性回跳”中的回跳?

1、B

2、找地震对(即不同时间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地震)的地震记录(地震图)作比较,

因为起始点相同,所以假如没有差异转动,记录应该一样的;但是有差异转动时就不同,

因为内核非均匀(尤其边界),有的震相(如穿越内核的地震波)就会相应超前或延迟,

把两个地震图放到一起比较就可以看出,从而推断存在差异转动。

本题要求很严格,注意地震是天然地震,如果说人工地震,则不行。用不同点的

观测来判

断是不对的,因为地球内部的不确定性太多。 3、同一个

【 在 newtriangle (三角地化身~) 的大作中提到: 】

: 1,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它们的分界面是()的不连续界面。

: A 温度 B速度 C密度 D压力

: 2,地球内核存在差异转动,固体内核的转动速度比地球本身快。

: 请您用地震学原理说明怎么证明地球内核存在差异转动。

: 地球内核是固体,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 : 3,阿尔比斯--喜马拉雅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是同一个吗?

很简单的事情:时间是三段相加,中间一项为y/v2,第一项为左三角形斜边(勾股定理) ,注意有根号,第三项为右三角形斜边(勾股定理),注意也有根号。

根据极值条件,时间对y导数为零,所以,得到右边三角形上面的锐角的正弦值

为v1/v2,

左边也一样,只是时间对x的导数为零,利用时间对y导数为零的关系,也得到相同的结论

。就证明了这种极值情况就是上边的首波。 这些复杂的微积分不作为测试的要求,尽量少看为好。 【 在 dandaneasy (Squirrel) 的大作中提到: 】 : 通过费尔马定律证明出什么之后可以证明首波的存在呢? : 求那个路径射线的走时,再求极值,得出的是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 不好意思,纯文科生„„

根据费马原理,时间要最短,所以走下侧。

【 在 clarissa (Clari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分层介质里的直达波、反射波、首波的走时方程里面,首波沿分界面传播的那一段为

: 什么速度是算下面的那层(即V2),而不是上面一层呢?。。。呃。。算一个很弱的问题 : 。。

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方程适定求解一个未知数,大家都很熟悉了;二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呢?当然可以解出两个未知数;三个也相似;现在是四个方程(四个P波到时),一般可

以定出四个未知数,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震源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后者一个未知数,前者 三个,包括经纬度和震源深度。

如果学过线性代数那就没有问题了,就是有唯一解得情形。没学过也没关系,上面的过程 可以理解吧? 具体怎么实现解方程的,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此处不宜作细致讨论。

就这样?

【 在 ZSH (小毛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模拟题二的问答第二题,不知道是怎么测定震源深度的?

1、说明体波衰减快没有了,只是剩下面波了,当然要相当的距离。

2、低速层时就不对。

3、书上的确没有详细分析,但是课堂提过,动力学的东西难于理解,我们这次不涉及动

力学方面的内容。但是震相在不同情况下的标记是要求的,如sP,PPS等。

【 在 clarissa (Clari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1.“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感到颠动很轻,只有晃动,可以判断地震里我们很远。” : 以上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 2.“在上地幔中,地震波速度由浅到深一直都是逐渐加快的。”这个为何是错的?

: 3.模拟题二里面的“如何识别震相”的问题在书上哪里讲过?这个我觉得特别难,也要考 : 吗? : 谢谢解答~

你分析得对。青藏高原会无休止地升高,但是现在还在升高。何时停止(或者倒塌),还

没有研究清楚,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相当有难度的课题。 【 在 wendy (浣溪沙||不想管太多)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课件上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应该是不会吧,记得看过一种说法,说山的高度达到多少之 : 后(ms十几千米?)就会因为自身重力而倒塌~~不过不太确定

: 求问准确解答~~thx~~

走滑的交点在中心,正逆的交点在极点上(象西瓜皮),走滑是两者的结合,交点在极点

和中心之间的位置,当然四象限也不对称。可以直观地理解吧?

附言:你若很感兴趣,我们可以在(所有)考试后,闲时约个时间给你讲解,很

复杂的震

源理论问题。现在,各科都在复习,你要做的事情很多,暂先不要研究这个问题啦,这是

选读内容,考试不涉及。实在急于知道,言一声。 【 在 yusiyu (yu)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何用四象限法表示斜滑断层呢? : 谢~

纵波是压缩波,运动方向平行传播方向,传播方向是垂直地面向上,所以引起的是上下震

动,就是颠簸。横波是剪切波,运动方向垂直传播方向,所以是左右摇晃么~~~

【 在 CleanerZ ( 。。。)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模拟题一选择的第7题

: p波是纵波,比较快,s波慢,这样想是不是应该先摇晃后颠簸啊?~

: 糊涂了

: 谢谢

1、可以

2、6.1-6.4都可以,(不精准)

3、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岛弧和海沟是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相互碰撞,而大洋

地壳倾没于大陆地壳之下的结果。太平洋地壳(大洋板块)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

又相对地低,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东亚大陆地壳(大陆板块)相碰撞,而太平洋地壳

俯冲于东亚大陆地壳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同时大陆地壳的继续运

动使它前缘的表层沉积物质相互迭合到一起,形成了岛弧。这两种地壳的相对运动速度越

大,海沟的深度就越大,而岛弧上峰岭的高度也越大,于是造成了高低悬殊的地形,鲜明 地在同一地区内出现。正是由于大洋地壳与大陆的地壳的碰撞和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的俯

冲,同时引起了地震和火山活动。

在我国的东面,中国海与太平洋之间,隔着一系列象串珠状分布的岛屿。这些岛屿北起阿

留申群岛,向南有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尼群岛等

,好象亚洲陆的外围屏障。任何一本地图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弧形分布,因此称为岛弧。岛

弧后方地壳常因张裂而陷落形成弧后盆地。

正逆断层不能一概而论。现在没有定论,是一个研究课题。一般说来,岛弧后方多为正断

层,海沟处多为逆断层。但是我们模拟题目中强调海沟的某些位置有拉张作用,反而容易 形成正断层。

4、被?奥,是背吧,或者备?怎么说,不需要死记硬背的(如三宝),但是常识要求的

,重在理解,考试有填充题目,地震概论是北京大学最大的课程,是自然科学的典型。

【 在 yusiyu (yu) 的大作中提到: 】

: 1、关于左旋和右旋不置可否这样理解:在如课件4.3.1震源辐射图案中,顺时针旋转的是 : 右旋,逆时针旋转的是左旋。

: 2、课件4.6中写最大的水库地震是1962.3.19的新丰江6.4级地震,但似乎应该是6.1级?

: 3、海岭和岛弧有什么区别?似乎都应该是受挤压形成的逆断层,为什么海岭是正断层?

: 4、需要被一些科学常识之类的东西以备填空么?比如说“地球内核的发现者是莱曼”之 : 类„„

你说的是,标准答案是要体现出速度变化对弯曲方向的影响的,所以考试中要略作注意。

否则,完全相反就不对啦。 应该不是很难,画时留意就是。 【 在 covergirl (5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次考题里的填图里边的pkikp似乎和ppt上的在曲线弯曲方向上有一点出入,

: 并没有体现出速度变化对弯曲方向的影响, : 2画准确到达的位置 就可以了?? : 谢谢老师呀~~~:)

就是类似课件里面的t-X图,时间随震中距的关系曲线。【 在 sg (清心寡欲,闲人免近)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三大题

: 那个定性地画出他们的走时曲线„„ : 应该怎么画„„

θ1和θ2指的是从震源(地球表面上的点)到接受信号的台站(地球表面上的点)的大圆

(就是过上面两个点和地心的平面和地球面交得的圆)上的弧度,其实就是用弧度表示的

震中距。如果是pi(180度),就是直径。 【 在 lingzilv (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空区范围θ1-103度 θ2-142度„„这个θ1和θ2指的是什么啊?在第五章课件里看到那 : 个图了可是不大明白

还有提醒同学注意一下。。。大小写问题 因为p/s/i大小写有不同含义的 呵呵 【 在 covergirl (5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次考题里的填图里边的pkikp似乎和ppt上的在曲线弯曲方向上有一点出入,

: 并没有体现出速度变化对弯曲方向的影响, : 因此复习时是不是只要求做到 : 1区分p波和s波 : 2画准确到达的位置 就可以了?? : 谢谢老师呀~~~:)

问答题1的答案就是简单啊,只要要点,不要长篇大论。判卷子时候也是踩点给分。

7个、六个都对。关键是否把两个美洲合一。 【 在 CleanerZ ( 。。。)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答题1的答案是不是写的太简略了,到底板块构造理论怎么解释的没说啊„„

: 假如判卷子的话只写答案上的那些是不是得不了全分? : 还有,关于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里究竟把地球分为几个板块?

: 看平台上的资料“第四章课件2”第79页里写的是七大板块,“第四章课件

4”第10页写的

: 是六大板块,这是怎么回事儿„„附图

有些混乱。出题时单一为了弄清楚正逆断层的机理。不合适的,以后去掉就是,

就当没有

这道题。现在这个问题都还没有定论。 考试的题目都是堂堂正正的、明确的,大家放心就是。 【 在 skyer (sky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1套模拟题的17、18的答案和震源机制解那次课的课件里的第33张是反的啊,课件里的

: ridge不是中脊么?那个不是正断层么?谢谢老师。

发信人: kczhao (多元文化), 信区: IntroEQ

标 题: Re: 什么叫延迟线?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12月30日15:55:42 星期二) , 站内信件

延迟线本来是无线电中一个衰减有关的概念。地震学里面的延迟线就是指地球介质刚性体

的深度,地震时,刚性体会破裂成断层,断层的深度自然就是延迟线的厚度了。所以,延

迟线越厚,衰减得越慢。举个例子:未名湖,延迟线就是冰的厚度,越厚,当然越结实, 振动衰减得越慢。

【 在 zhaoyan (九州孤客)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标 题: Re: 第五章ppt的p30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12月30日16:13:07 星期二) , 站内信件

1、没有问题

2、斜滑断层也有正逆之分,只是我们示意的都是逆冲的斜滑。

【 在 JeY (凝||心愿)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比于29图上多了D这一段长度,那下面的t和X的方程里面难道不应该加一项麽„„ : 还有一个第四章的问题:斜滑断层有没有正逆之分?还是只有逆的才算?因为看到给出的 : 图都是逆的„„ : 谢谢~~

1、一样 2、都可以,不是很精确的 3、都可以,一般以三级为界

4、Ml是里氏震级,开始时是为了计算南加州的地方震的大小,用的是题波,虽然没有规 定用什么波,后来Ml就指体波震级,而如果用面波,就是面波震级了。

【 在 hypnos (睡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1,讲义p4 和 p26 讲的地震带是一样的吗? : 2,浅源的深度 讲义课件 一个是70 一个是60 : 3,有感地震的范围是多少 课件上是2~4 讲义是3~4.5

: 4,上学期的试题,选择题第六 Ml为什么是体波计算的震级?

: 讲义p31说 Ml是里氏震级,所用波形没有限制

慢(外核是液态核)

【 在 loveforfree (^我是我是我是我是我_^)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问题2:为什么天然P波和爆破P波的初动方向不一样呢: thx

那我解答失误了,真对不起啊,应该是:love波的运动方向和分界面是平行的;love波的 运动方向和传播方向是垂直的 【 在 covergirl (5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回老师解答的是: love波的运动方向和分界面是垂直的,和sh波一样

: 但讲义p55下面写“love波是横波,其质点运动与分界面平行”。。。

: 望老师指教:)

是地面运动的东西、南北和垂直分量

【 在 Kller (我是个好人~~)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题的Ux,Uy,Uz是什么东西?

上学期最后一道大题。。。在哪里涉及到了?P波初动。

在画震相的时候,s、p应该怎么画啊?ps向上,PS向下的。

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1201年上埃及或叙利亚不可考证,所以。。。你看地点都含 糊

【 在 ywwhite (night||学—术!@@)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上学期最后一道大题。。。不是很明白,请问在哪里涉及到了?

: 作为一个文科生,这两年完全没碰数学,真的不是很懂。。。

: 很担心明天最后一道大题做不出来啊。。。哭,因为ms之前选过的理科同学认为这道题很 : 简单。。。我崩溃啊。。。

: 嗯,还有,在画震相的时候,s、p应该怎么画啊?书上看的不是很清楚

: 还有,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不是1201年上埃及或叙利亚发生的吗?在

讲义后面的表 : 里面看到的

可以

【 在 covergirl (501) 的大作中提到: 】: rt~~

: 讲义里是向下的 我觉得向上顺手一点 可以反过来吧?: 谢谢老师啦:)

脆性。

就像玻璃杯破了,你把它拼起来一样~

可以这样理解吧

【 在 interchelsea (大青蛙) 的大作中提到: 】

: 弹性回跳理论解释地震时,断裂的岩石会回到原位。: 但实际上此时岩石发生破裂。 : 那么震源处的岩石是发生弹性形变还是脆性形变?

可以这样想,首先,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也不在一条二次曲线)上的点可以确定震中,然

后,当知道地震p波的传播速度时就可以通过第四个台站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用记录到 地震波的时间减去传播的时间)。 【 在 tuzidao (tuzid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怎样列

GC直达波,DC反射波,DE首波。

曲线GC和DE的交点是临界点,首波超过直达波而真正成为首波,即最先到达。

【 在 xiaoxiaoling (各种论文) 的大作中提到: 】

: 5555,老师,最后再问一个: : 各段曲线DC、GC、DE代表什么?曲线GC和DE的交点有什么意义?

说的估计是初始是向上的吧 在远处的话不是向下走弧形路线传播的么

【 在 cherish (骄傲,或者逃离)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前面有人提出的问题: : 在画震相的时候,s、p应该怎么画啊? : 老师的回答是:ps向上,PS向下的。

: 向上向下是什么意思呢?书上不是说的“一般以小写字母ps分别表示反射点比较靠近震源 : 的纵波和横波”么? : 多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