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再思考
2020-11-13
来源:步旅网
2017年第3期 No.3,2017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年5月 May.2017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创新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再思考 周运源 【摘 要】从新时期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念出发,结合粤港澳科技发展的实际,分析 粤港澳经济发展取得的坚实基础以及港澳持续合作发展赋予的特殊使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发 展理念、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思考:发挥粤港澳科技现实基础,促进合作发展;把握“一带一路” 的战略机遇,推动合作发展;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推 进粤港澳科技合作;建设粤港澳创新圈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合作发展;设立粤港澳科技协调发展 委员会,促推合作发展;以广东良好环境与港澳人才技术金融资源为优势互补基础,促进粤港澳人 才技术等紧密合作。 【关键词】创新发展粤港澳科技合作再思考 【收稿日期】2017-01—1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7)03-0005-06 含量产业,并以此促进多元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无 疑是香港今后继续保持多个国际经济中心发展的 重要内容。 一、新时期粤港澳经济发展赋予的坚实基础 有资料显示,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向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转移,美国国内出现失业率升高及高贸易 赤字等问题,因此美国提出并实施工业回流发展战 略。当然,这不再是发展原有那种层次的加工业, 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2016年5月9日的资料 显示,2015年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额达1 225.6亿 美元,香港是内地第一大服务贸易伙伴。其中,内 而是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继有资料显示,中国在 全球技术领先领域中总体上只占19%左右,同步的 也只有四分之一,在世界关键技术领域中54%的技 地对香港出口551.6亿美元,香港是内地第一大服 务贸易出口目的地;内地自香港进口674亿美元, 香港是内地第二大服务进口来源地。从服务类别 术还处于跟随状态。①由此可见中国通过加快科技 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任务艰巨。**同志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 技强则国家强。未来要把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十三五”规划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 看,自港进口以旅游业为主,进口金额占自港进口 总额的66.8%;对港出口以运输业、加工服务业、专 豫南学术 @纪念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研业和管理咨询服务业为主,出口金额分别占对港出 口总额的26%、14.8%、14.6%。2015年,内地与澳 门服务贸易额为237.6亿美元,澳门是内地第七大 服务贸易伙伴。其中,内地对澳门出口37.1亿美 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元,澳门是内地第11大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地;自澳 门进口200.5亿美元,澳门是内地第五大服务贸易 进口来源地。2015年,内地共批准港资项目13 146 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 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 引领作用。曾有不少有识人士认为,香港自1997 个,同比上升8%,实际使用港资863.9亿美元,同比 上升6.3%,占内地利用境外投资总额的68.4%,香 港为内地最大投资来源地。截至2015年底,内地 年回归中国以来,尽管一度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有 所缓解,然而考虑产业多元化仍然不足,特别是在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 产业方面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在世界经济日益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原有的金融、航 运、贸易和旅游产业优势发展的同时,发展高科技 累计批准港资项目386 213个,实际使用港资 ①周天勇:((2016--2020:未来五年的五大挑战》,载《学习参 考)2016年第2期。 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 8 333.3t'L美元。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 额的50.7%。内地累计批准澳资项目14 398个,实 际使用澳资127.9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内地累 计进口香港CEPA项下货物95.1亿美元,关税优惠 52.8亿元人民币。香港共签发134 860份原产地证 书,货物离岸价总值为748.5亿港元。累计进口澳 庭,港澳地区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在全面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 条件下,未来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被赋予了新的发 展要求。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指出:支持港澳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一带一路” 建设,鼓励内地与港澳企业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 种方式合作走出去。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推 门CEPA项下受惠货物9 578.6万美元,关税优惠 4 929.5万元人民币。澳门共签发3 787张原产地证 书,总出口额6.7亿澳门元。在服务贸易方面,截至 2015年底,香港工贸署共签发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 书2 970份,其中运输服务及物流服务共签发证明 书1 369份,占核发总数的46.1%。澳门经济局核 发“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书”592张,主要涉及货 代、物流、运输、仓储、会议及展览等领域。截至 2016年1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387 149个, 实际使用港资8 390.1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 计,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0.7%。 内地累计批准澳资项目14 161个,实际使用澳资 127.5亿美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资料显示, 截至2015年底,在内地的港资企业有13.6万户,占 境外企业投资的28%,实际投资占外商投资总量的 51.95%。仅2015年广东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 长15.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42.7%,超过217 亿美元,其中吸收港资增长48.3%,吸收澳门投资 增长222.2%。到2015年年底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 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企 业总量超过1.1万家,技术自给率、科技进步贡献率 分别提高到71%和57%。①实际上,广东与港澳合 作走向深度合作层面,面临劳动成本日益上升的瓶 颈制约,以及世界经济激烈的全球发展的竞争。早 在“十二五”时期,广东省就提出加快从传统的劳动 密集型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广东“十三五”规 划要求抓住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龙头”,突 出广州、深圳的“双核”作用。深化粤港澳合作,大 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这实际上是对新时期加强粤 港澳科技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时期粤港澳持续合作发展的特殊使命 众所周知,广东与香港、澳门分别属于不同政 治社会制度下的特殊地区。1997年7月1目和 1999年12月20日,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大家 动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升级。 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加快两地市场互联互 通。加深内地同港澳在社会、民生、文化、教育、环 保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内地与港澳开展创新及科 技合作,支持港澳中小微企业和青年人在内地发展 创业。支持共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加快前海、 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支持港澳在泛 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 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新时期广东对深 化粤港澳合作也做出新要求。2015年9月29日,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 同意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等八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要 求广东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珠 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创 新政策的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 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 整体效能,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努力把 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开放创新先行区、 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 区。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广东省 要初步形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 态,综合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R&D投入占地 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2.8%,技术自给率超过 7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因此,科技领域 的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 代经济合作发展的竞争中,科技发展特别是科技发 展中人才的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在新 时期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中,应该制定和实施 相关的特殊政策,建立和健全灵活多样的柔性人才 引进机制(如“人才绿卡”制度等),大力引进科技创 ①王鹤:《广东粤港澳合作走向深度合作层面》,载《广州13 报》,2016—03—03。 周运源:创新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再思考 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 随行家属提供签证居留和通关便利等。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报 告》中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国 家“十三五”规划的工作,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充分 发挥香港作为国家“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加强香 港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的联系与多元交流合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带领香港社会各界凝聚发 展共识,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抓住 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机 遇,进一步谋划和推进香港长远发展。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2016年发表题为 “促经济、重民生、稳发展”的财年施政报告中指出: 要把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与依托祖国坚强后盾结合 起来,充分把握祖国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把握国家 “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以及内地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提升特区在国家经济发 展、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创造更多有 利的条件,增加澳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不断 深化粤澳合作和区域合作,拓展国际交流,积极参 与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加速建设“一 个中心、一个平台”,促进澳门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三、创新发展理念。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 香港在全球经济发展竞争中,实现了经济卓有 成效的发展,但在整体经济转型和发展高新科技上 仍有不足。因此,创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发展高 新技术、把创新科技发展作为新时期重中之重的发 鸯叠嚣展战略,并开展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澳门科技领 域合作,可能是香港未来继续保持多个国际经济中 心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这样,新时期落 实广东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 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 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落实粤港合作构架协议 和粤澳合作构架协议,继续全面深化粤港澳区域合 作特别是创新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一)夯实粤港澳科技现实基础,发挥创新能 力,促进合作发展 截至2015年底,广东累计批准香港投资项目 134 592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385.08亿美元。 仅2016年1至5月,广东对香港协议投资66.2亿 美元,实际投资额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9%。 按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安排, “十三五”时期广东要抓住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个“龙头”,突出广州、深圳的“双核”作用;抓住高 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建设好广东国家大科学 中心、省科学院,实施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 划,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及重点学 科建设;培育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 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 领军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 签证居留和通关便利;加强对内对外创新合作,积 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据统计,2015年全省高新区 实现工业总产值2.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l 546.62 亿美元;全省高新区以占全省0.2%的土地面积,创 造了全省1/6的工业增加值、1/6的出口额、1/3的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到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共有 高新区2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1家,省级高新 区12家,成为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有力支撑。广东省“十三 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广东省要初步形成开放 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综合指标达到 创新型国家水平,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 低于2.8%,技术自给率超过75%,科技进步贡献率 超过60%。广东将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 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企业技 术中心,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 点学科建设。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争取在计算 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 。 @纪念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研究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 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 源汽车电池与动力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3D打 印技术等九大领域突破~批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形成独特优势。① 有研究香港问题的专家认为,香港由于长时期 实行重商主义,因此对于培养科技人才、发展高科 技重视不够,当然,香港回归后有所改观。然而发 ①徐静:《广东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1.5万家》,载 《广州日报》,2016-03-28。 7 己 ‘ }口广rt_一 一 日Il一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 展高科技的动力仍然不足。①尽管香港回归后的特 区政府在2000年成立了创新科技署,201 1年成立 了香港科技园发展公司,2012年设立资讯及科技 局,但一直以来的发展不尽人意,高科技接力发展 的后劲不足。因此,2015年11月20日香港特区政 府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局,旨在推动与全世界最顶尖 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智能生产和研究发展适合香 港为基地的工业,创造优质和多元的就业机会等统 筹协调香港创科发展,这使新时期粤港澳科技合作 有了广阔发展前景。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报告中 巨 指出,为进一步鼓励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 青 院校进行更多中游及应用研究,政府预留20亿港 元给创科局,用投资收入资助院校进行研究。众所 |1c 周知,香港世界级的各类专业人才众多,而改革开 放以来粤港经贸联系活动密切,这为粤港科技合作 提供了新动能。早在2004年5月17日和2005年 1O月6日,中国科技部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科 技委员会签署协议,共同成立“内地与香港,内地与 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以加强香港澳门与内地在 科技及其产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香港澳门科 技产业的调整、提高和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2011 年1月25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澳 门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实验室内的高 科技设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推动中医药科研 走向国际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201 1年3月《粤 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正式拉开了粤澳两地政 府紧密合作的崭新序幕。同年4月,根据落实《粤 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 业园作为共同开发横琴的首个项目正式启动,并于 2011年11月与横琴新区“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 司”组建“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负责园区的建设、经营、运作及管理。这些充分说 明粤澳科技合作具有一定的动力,并为未来继续加 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推动合作发展 就今后区域发展大势,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 中提到创新及创新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这 对港澳地区的发展同等重要。因此香港澳门应把 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加强与内地创新科技合 作发展,继续按“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积极落实国 家“十三五”规划有关香港澳门要求,把握国家创科 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推进创新科技的发展以提升 地区整体发展。2015年底,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 罗范椒芬认为,香港基础科研已达世界水平,但关 键是未能将基础研究带到市场,发展成新产业。香 港有人才,也有科研实力,但发展创新科技需要政 府部门相互配合,成立创科局有助统筹创新科技发 展,联系人才、资金和市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 同时,也要考虑重新发展香港工业,建议政府重建 工业邮,兴建多层大厦,配合科研成果发展。香港 于高增值产业创新科技发展上,已落后邻近城市, 例如深圳、新加坡等,因此香港人的思维应当更新, 创新科技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出路,要抢先“储弹 药”,待将来“一带一路”的基本建设完成后,沿路的 发展中国家将会是创新科技产业的大市场。可见, 按“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积极落实国家“十三五” 规划有关香港的内容,全面把握国家创科发展的有 利机遇,加强与内地创新科技合作发展,有助于新 时期提高香港整体国际竞争力,保持香港持续繁荣 发展。 (三)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推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推进粤港澳科技合作 众所周知,香港人多地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 香港经济整体发展,使香港本身赖于进一步发展的 地理空间有所缩小,而一旦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以 后,所需要的大量生产场所仅在香港则难于满足, 这就需要依靠内地尤其是广东等地来提供,这成为 新时期粤港科技合作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 有资料显示,香港建立的科学园发展规划中,把医 疗、机械人和智慧城市三条主线作为今后的发展方 向。2016年年初香港特首的《施政报告》指出,在 东九龙试验建造首个“聪明城市”,利用年轻人的创 意发展创新科技,已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 略。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推出“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要求,为广东和香港在未来创新科技等方 面的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广 东深圳在无人机、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 效,这十分有利于推动粤港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 2016年4月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 ①王辑宪:《香港经济为什么感觉不行了》,载《广州文摘 报》,2016—05—23。 周运源:创新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再思考 到惠州考察港资企业发展情况时指出,惠州取得了 很大的发展进步,希望港惠两地进一步加强交流合 作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繁荣 发展。 (四)建设粤港澳创新圈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 合作发展 实际上,在新时期面对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带来 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联合建设粤港澳创新圈作 为科技创新平台,必然成为新时期三地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促进科技园区合作发展重要的内容。近 年来,广东省实施《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 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取得显著成效。据相关资 料显示,截至2015年8月底,广东省属企业拥有国 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机构 22个,省级科研机构72个,其他科研机构54个,拥 有高新技术企业42个。近5年来,省属企业累计 获得各类授权专利1 490项,获颁国家或行业标准 96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414项。广东2016年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 000 家,使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同时,珠三 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发挥创新要素相对集聚 的优势,通过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孵化育成体系, 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加大力度培育创新企业,实 现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战略目标。以建 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核心区为广东省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重点 开展高新区对高新区、孵化器对孵化器,不断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广东省要求到2020年,大中 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于 岭南粤水 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创新型骨干企业科 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建成 一批行业领先的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其 中国家级50家、省级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 过200家①;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科 学院、大学和重点学科,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 计划,在广东建立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总规 模超过160家。 香港科技园发展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通 过l5年的发展,在包括电子、资讯及通讯科技、绿 色科技、生物医药、物料与精密工程等科技领域,为 协助科技公司孕育意念、创新及发展,带领香港成 为地区的创新及科技枢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 新时期仍然存在继续发展的空间,正如香港科技园 公司董事局主席罗范椒芬所说:“只要香港各界加 强联系及齐心合作,每一个科创界的‘如果’便有机 会变为社会及下一代的美好‘成果’。”因此,全面落 实创新科技驱动战略,加大力度扶植战略型新兴企 业发展,瞄准国际产业变革的方向,抢占产业制高 点,通过充分运用粤港澳三地科技资源的优势,特 别是科技资源的优势,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粤港澳 科技创新圈作为创新平台,促进三地科技合作发 展,应当成为新时期促进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的重 要内容。 (五)设立粤港澳科技协调发展委员会,促推合 作发展 基于未来发展更广阔的视野,突出粤港澳三地 科技发展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的权重,通过落实 更为切实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三地产业结构转 型升级,推动粤港澳三地科技合作发展。当然,尽 管在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以及泛珠三角(9+2) 的合作发展协议中,也分别都赋予了相关三地开展 科技合作内容的发展要求,然而,毕竟那些并不是 其中重中之重的发展事项,因此,把粤港澳科技合 作发展事项单列出来加大权重以大力推动发展,可 能是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尽管早在2003年和 2004年,广东省与香港澳门政府已分别签订科技合 作协议并成立了“粤港高新技术合作专责小组”和 “粤澳科技合作专责小组”,但是发展仍不尽人意。 事实上,早在2005年10月就成立的“内地与澳门 @纪念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研究科技合作委员会”,到2015年11月已经先后开了 九次会议,并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运作活动。为 此,建议由广东、香港和澳门科技部f-j协调组成粤 港澳科技协调发展委员会,通过建立类似联席会议 制度,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落实粤港澳科技合 作发展事宜。主要包括:结合三地科技发展的实 际,制定一定时期(如五年或十年科技发展的要求) 粤港澳科技专项合作发展规划;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发展态势的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粤港澳科技 人才的异地交流合作发展;粤港澳常态化科技项目 ①黄颖川:((2020年广东省属高新技术企业将超200家》,载 《南方日报》,2o15一l1—04。 9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 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粤港澳科研合作发展基金会的 设立与运作,以及粤港澳创新科技成果的发布和奖 励等。总之,通过设立粤港澳科技协调发展委员 会,开展三地创新科技领域全面合作,提升合作新 水平,促进粤港澳科技合作的新发展。 (六)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粤港澳人才技术等紧 密合作 **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 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 源。”早在香港回归前的1997年初,笔者曾作为主 要成员参与国家科委(现为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 § 究计划项目“香港科技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的 £ 工作。该研究成果认为,香港回归后实施一国两 C 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必 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建议香港制 定和实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以 内地科技力量为依托;以粤港高技术产业合作为重 点;以政府扶持为主要推动力。具体有:制定香港 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实施内地一香港科技合作政 策、科技投入政策、人力资源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开 发政策和设立高技术产业园区政策等。①香港回归 以来,尽管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等的科技合作有所 开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科技合作发展并不 如意。众昕周知,包括人才在内的入力资源,是推 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原动 力,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发展,就必须寻找和拓展这 一新动能。粤港澳地域毗邻,在人才合作方面的地 缘与入文优势明显。据伦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公司公布的亚洲大学排名,2015年香港共有四所大 学进入前十名。在科技与金融方面,香港与澳门也 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其中,充分运用国家赋予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里率先创新外国人才 来粤工作就业管理、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外国人 才分类管理等人才政策,以及其他科技创新先行先 试政策,实现粤港澳区域人才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 动。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建立和健 全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打造粤港澳创新创业人才高 地。实际上,科技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 争,而新时期引进新的创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是 重中之重。从2016年开始广东将以“人才绿卡”制 度为基础,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 签证居留服务和通关便利措施。与此同时,联合港 澳设立产学研创新联盟。鼓励粤港澳科技交流,科 技人员允许办多次往返签注。促进粤港澳技术、人 才、产业等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加快粤港科技创新 走廊、深港创新圈建设。实际上,经过发展香港世 界级的各类专业人才众多,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 贸联系活动密切,因此,广东应该把握机遇,以日渐 完善的创业创新环境及配套设施更好地吸引港澳 地区的高层次人才来广东创业创新,更好地引入现 代高科技成果与技术等。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措 施扶持粤港澳青年人发展创新创业,通过三地科技 人才交流合作,为青年人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 新环境。将广东日益完善的创业创新环境,与香港 澳门的人才技术金融资源等优势互补,创新粤港澳 科技合作新融合机制,实现“一国两制”下互利互惠 共赢发展新格局。 (作者简介:周运源,广东五华人,中山大学港 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特 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于尚艳】 ①参见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现为省科技厅)、中山大学港 澳研究所、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主编:《香港科技 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