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卷第 1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10年第 1期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¹语文教学/泛人文性0批判 谭 庆 蕾(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摘 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 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越来越突出。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的出现, 既有社会文化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也有语文教育内部的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与目标的模糊表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只有在坚持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的的前提下, 启发学生的智德, 才能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泛人文性;唯工具论
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对语文教学“唯工具论 ”的批判和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倡导步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1997年《北京文学 》刊登了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 》、丽的《中学语文教育手记》、薛毅的 《文学教育的悲哀》三篇批判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文章,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语文教育界、学术界开始普遍关注和正视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对语文学科蕴涵的人文性达成了共识, “人文教育的缺失 ”也就成为社会各界对现行语文教育的一种普遍的忧虑。2001年颁布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是受到了这次语文大讨论的影响。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坚持了“文道统一 “的传统思路, 但在实际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对语文课程与教学中人文性的张扬显然是占了上风的。当今情形是:哪位语文教育研究者倘若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便是“不知秦汉, 无论魏晋 ”的老古董; 哪位语文教师倘若不在公开课中彰显一下课文的人文性,突出情感教育的目标,便是跟不上课程改革形势的落伍者了。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人文性泛化问题已经日益显现出来。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民族语的教育, 其根本目的只能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脱离或忽略语言工具性特点的语文课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从我国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的百年历史看,还没有哪个阶段的语文教育水平已经高到需要批判语文的工具性的程度。”[1]
对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过分强调实际上必然要扰乱语文教学的秩序,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教育中的人文性泛化现象有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 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一、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产生的根源
(一 )对”唯工具论 “的矫枉过正
20世纪末的语文大讨论主要是在为语文教育寻找病根,这一时期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语文教学中的唯工具论、语文标准化考试等几个方面。这场语文大讨论的占据主流的意见是对语文工具性的批评和语文人文性的提倡。人们认为,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是指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语文学做人,抽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就要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 就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讨论认为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语文教学, 在唯工具论和高考指挥棒的合力之下,本该生动优美、富有灵性的语文课堂变成了肢解文章的纯“工具”化的 “双基训练 “课,在”狠抓语言因素教学 “的口号下, 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步入排列组合语言文字的游戏怪圈。而语文教育应有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思想意志的陶冶,兴趣个性的培养等等纷纷失落。这样,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灌输,机械地钻牛角尖,不仅不能真正具备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不能从语文教育中学会怎样做人。”唯工具论”使语文教育失去了教育的人文价值,现出强烈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沦#147#为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杨东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 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2] 39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由于对当时语文教学效果的普遍不满意,唯工具论的危害已经凸显出来,对语文课程与教学人文性的呼唤很快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应当看到,当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批评主要是就唯工具论而言的,提倡人文性,实际上并不是反对工具性。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把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曲解成为/唯工具论 0,对这种错误方向的批判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由对唯工具论的批判发展到对工具性的否定, 并进而发展到唯人文论,则又是对唯工具论的矫枉过正了。
(二 ) 5语文课程标准 6对语文课程性质与目标的模糊界定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5语文课程标准 6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0事实上,这一表述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5语文课程标准 6一方面用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0的 /语言文字 0来解释 /语文0,另一方面又用 /属于文化的范畴 0的 /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 0来解说 /语文 0。这两个 /语文 0存在明显差异。前一个 /语文 0指的是汉民族的语言,后一个 /语文 0指的是汉民族共同语的运用过程和结果,而这二者都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语文课程。把语言和言语的特点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有问题的。
应当说,语文课程标准是主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 但在实际的表述中,却明显的突出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性的一面。5语文课程标准 6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0;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0。[3]1-2然而,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体现在语文之中,语文教学又应如何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等问题却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 一些人却误读、曲解、滥用这一主张,甚至脱离语文本体谈人文。
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 即母语教育。0[4]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汉语,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以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科学认识。人文性一旦离开了语文因素,脱离了语文学科特点,那就不是我们语文教育真正需要的人文精神, 因为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所独有,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 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对课程目标的设计极度泛化,语文素养外延的无限扩大, 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5语文课程标准 6设计了10条总目标,考察前 4条,如果去掉目标里面的 /语文 0两个字,其实可以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成了一种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无边无底、虚无缥缈的目标:既有道德品质、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又有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 既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又要吸收人类文化营养;既要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又要养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本身所设计的课程目标没有能够凸显出语文课程的本质, 语文素养内涵的无所不包,正是语文教学中语文本体迷失的理论上的根源所在。
(三 )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
社会文化领域内的人文主义思潮,是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二战以后,人们就开始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思,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文主义的思潮再度高涨, 并逐步影响到教育、哲学等领域。随着语文教育问题的逐步显露,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开始关注语文教学。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关注本身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好事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正是社会学者广泛关注和参与的结果。但是,由于这些学者教授往往不是从语文教育的规律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学术领域出发来思考语文教学的问题,文学家强调文学教育,美学家强调语文的美感教育,社会学制强调生活教育。这些芜杂的观点要进入语文教学还需要有一个修正和吸收的过程, 对这些观点无批判的吸收,实际上造成了语文教育研究的混乱,也间接造成了语文教学中语文本体的迷失。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泛人文性0现象的表现
(一 )语文教材完全按照社会生活主题组织单元
从 90年代开始出版的课本、读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话题结构,即以人文话题为核心,选择文章、组成单元。从以文体为主组织单元到以生活主题为主组织单元, 显示出语文课程理念的转变。这种教材编写体系倾向于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都指向文本的人文内涵,而 /语文 0本体极易淹没其中。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但语文不等于生活,生活更不等于语文。这是我们应该谨记的。
(二 )课堂教学目标模糊
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的模糊。语文课该教什么? 过去是教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几乎完全无视文本的人文内涵;现在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着眼于 /为人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 0,教学内容几乎完全脱离文本的语言,集中于文本的思想内容,甚至引申开去,架空分析。把语文课搞得 /四不像 0,可以像曾经出现过的文学课、政治课、路线斗争课,甚至可以像历史课、地理课、天文课、数学课、生物课, 唯独不像语文课, 走向 /纯工具课 0的另一极端 /纯人文课 0。一堂语文课, 忙忙碌碌, 好像什么都干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干。
(三 )满足于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语文公开课往往是语文教师的表演课,执教老师为了追随语文课改张扬人文性的新理念, /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正反方辩论,一会儿课本剧演出,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148#¹参见王文彦著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6,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第 63页。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 更是茫然不知答。0/近年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 -读图 .,几乎取代了 -读文 .的训练,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0[4]为了体现课堂的人文性,老师热衷于让学生自由讨论,而实际上往往并不能使讨论充分展开,这样的语文课,表面上很热闹, 但是学生真正读书并不多,对课文的深入思考也谈不上。这种包装亮丽但华而不实的课正在作为一种 /范式 0而被众多的语文教师仿效着,影响越来越广泛。
三、/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0
应该如何看待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实际上还是文道之争范畴内的问题。自古至今,人们一般是认同文道统一的观点的,但在实际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出问题。
最早对语文课程性质作出较为严密的表述的是 1912年的 5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6, /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 兼以启发智德。0[5]522这一表述已经把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而把 /启发智德 0作为语文教学的次要目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语文教学的教育也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思路。蒋伯潜认为: /国文教学目的有二: (一 )正目的 ))) 国文一科所特具的教学目的, 是使学生对生活所需的工具 (国文 )能运用,能了解,且能欣赏。(二 )副目的 ))) 国文科与其他学科共同的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固有文化之一部分 (学术和文学的流变 ); 2.使学生明了我国固有道德的观念及修养的方法,并培养或训练其思辨的能力。0[6]255- 256宋文翰也认为: /别的学科重在知识的传授;国文科重在传授知识的文字的运用的训练。0/国文教学的特目标是: (1)阅读, ( 2)发表;一般目的是:涵养德性,启发思想。0[7]485- 486正如饶杰腾所总结的, 本时期的语文教育家都认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主要的,但又不赞成以语文的本身为国文教学的唯一目的。
建国以后的语文教育研究波折较多,但在教学秩序较为正常的时期,一般也是主张文道统一的。1961年 12月 3日 5文汇报 6社论5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6指出: /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应当是:使学生正确、熟练的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和感染,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观点、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品德。0社论批评了忽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训练的倾向,指出: /学生在语文课上
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手段,学会 -手段 .恰恰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言文字这个 -形式 .恰恰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0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本来是很清楚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再明白不过: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0以达到 /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0的目的。语文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民族语。读和写 (包括听和说 ), 作为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民族语的主要实践方式,其中 /读 0又是基础,是根本。
工具性和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两者结合在一起,是统一体的两面。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工具性更多关注的是语文的形式,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更多关注的是语文课程的内容。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读写听说中紧扣语文的本体, 始终关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学习其他学科,语言只是一种媒介,只有语文学科的学习才需要研究与探讨语言本身,即不仅要理解它表达了什么,还要研究它是怎样表达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表达。从学科特点而言,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文化传承工具的语文,对它的掌握并臻于熟练始终不能脱离语言的工具性,重视语言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换句话说,脱离或忽略语言工具性特点的语文课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王文彦教授曾以极为准确的语言概括了 /泛人文性 0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弊端: /目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都出现了-泛化人文性 .的倾向,这造成了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异化, 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教学评价的世俗化, 教学主体的表象化。0[ 8]
韩军先生有句话说得好: /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0[9]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但这必须是在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在坚持把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0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的智德,才能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 9] 韩军. 新语文教育: / 除新布旧, 返本归根0 [ J]. 语文教
学通讯, 2005, ( 7): 33- 35.
责任编辑:樊建莹
#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