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主题——“在路上”

2020-09-29 来源:步旅网
第34卷 第1期 Vo1.34 No.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0U INSTITUTE 0F EDUCATION 2018年1月 Jan.2018 试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主题 黄盼盼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在路上" [摘要]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作品当中,哲学形而上的思想一直贯穿其中,主人公特蕾莎 和托马斯在灵与肉、“轻飘”和“沉重”的生活当中一直反复踟蹰,虽然二者对于灵肉和生命的看法各有不同,但两人均 走在同一条永无止境的生命之路上,因此“在路上”也成为这部作品的一大重要主题。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将从简单介 绍米兰·昆德拉及其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入手,分别从男女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探究该作“在路上”这一主题。 [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在路上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8)01-0040-02[收稿日期]2017—07—26 在世界文学史上,法国捷克裔作家米兰·昆德拉 于他来说,专注在一个人身上而放弃万千所爱,无疑 所著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直闪耀着熠熠夺目 是可笑的。但其与特蕾莎的爱情是真挚而美好的,而 的光辉。其也被人们誉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 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当中,托马斯逐渐产生了一种罪恶 一,作者运用哲学的思辨方式,对人类的根本生存问 感,对于其众多情妇而言,托马斯对特蕾莎这种“单 一题进行深入探究。而目前有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 ”的爱无疑是罪恶的,而对于他本人来说,在与特蕾 轻》的主题研究,大多集中在灵与肉、遗忘和背叛等, 莎的婚姻当中反复出轨,也是罪恶的 。作品中的男 因此本文将另辟蹊径,选择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主人公托马斯其实就是人类认为应当全部放弃传统 中的“在路上”主题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米兰·昆德拉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价值、义务、责任,只为追求生命之轻的一类人,而与 之相反,女主人公特蕾莎代表的则是人类当中认为应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法籍捷克作家米兰· 当肩负起一定传统价值的义务责任,必须背负生命之 昆德拉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 重的一类人,虽然托马斯在和特蕾莎的婚姻当中反复 名。故事发生在作者的故乡,即捷克的首都布拉格, 出轨,但当特蕾莎真正离开托马斯时,其仍然感觉难 事件发生在冷战时期,男女主人公分别为托马斯和特 以接受,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特蕾莎的身边。这也意味 蕾莎。托马斯年轻、英俊、多金,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 着以托马斯为代表的想要追逐生命之轻的人,其最终 生,但其生性放荡、追求自由,在其看来人类的灵和肉 也无法彻底摆脱生命中的责任、义务等重量。 能够相互分离,男女双方可以互不干涉,无需为对方 托马斯渴望获得“轻飘飘”的生命,没有任何压 负责,生命应当完全的轻盈,不能有任何重量。而特 力、道德束缚和价值观念捆绑的生命,因此其可以毫 蕾莎是一名餐厅女服务生,与托马斯则完全不同,在 无顾忌地和上百名女性发生性关系,但他这种不被社 特蕾莎眼中,男女双方必须因为爱而结合,双方均需 会主流所认可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使得托马 要对彼此负责,灵与肉无法分离,生命必须承担一定 斯必然会遭受到人们的嫌弃、嘲讽,因此托马斯是孤 的重量。但戏剧性的是,坚守不同信仰的两人互相爱 独的,这也是导致他最终决定回到特蕾莎身边的直接 慕并选择结婚,但向往生命之轻的托马斯在婚后难以 原因,没有特蕾莎,托马斯将彻底被整个世俗社会抛 承受特蕾莎的生命之重,因此也使得两人一直在生命 弃,只有特蕾莎在身边时,托马斯才算一个真正的人、 的轻重之间反复徘徊¨J。 上” 才算是过着真实的生活。而在回归特蕾莎身边时,做 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题——“在路 的追逐一位娴静姑娘的梦,其实也是托马斯回归牧歌 生活的暗示。但其在决定回归特蕾莎身边,甚至在已 经回到特蕾莎身边之后,托马斯也并未完全放弃其追 (一)在路上的托马斯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虽然一直在 逐生命之轻的欲望,直到两人双双因车祸而离世。因 追逐女性,但其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欲望, 此我们可以说,托马斯的一生都徘徊和纠结在生命的 享受感官之乐,而是受到一种类似于征服世界的欲念 轻与重之间,而当他决定彻底回归现实生活、愿意承 驱使,托马斯通过追逐女性,从而完成对世界的认知 担生命之重的时候,也代表托马斯人生的彻底结束。 和征服,并由此实现对一种永恒真理的探索。因此对 (二)在路上的特蕾莎 [作者简介]黄盼盼(1990一),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第1期 黄盼盼:试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主题——“在路上” 41 与托马斯完全不同,特蕾莎一直坚信灵与肉应当 回到特蕾莎的身边,因此虽然两人一直走在不同的生 完全统一,人的生命当中必须承担包括义务、责任等 命之路上,但特蕾莎其实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将托  在内的“重量”,而这一点在人们普遍追求生命之轻的 马斯引向自己所在的生命之路上。现代社会显得难能可贵,因此特蕾莎其实一生都走在 现实社会通往田园牧歌生活的路上。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米兰·昆德拉在《不能 承受的生命之轻》当中,还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用于表 但无法否认的是,现实社会与理想中的田园牧歌 现特蕾莎和小狗卡列宁之间的爱。特蕾莎与小狗卡 式生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因此特蕾莎 列宁之间的爱是最纯粹的爱、最无私的爱,小狗卡列 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 宁完全不懂得人类灵与肉的选择困境,其对于特蕾莎 值,也必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并由此而产生“眩 就是一种单纯的依赖,因此特蕾莎与小狗卡列宁在一 晕”、迷惘和彷徨,但特蕾莎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通往 田园牧歌生活的路上,所以其一路都在与各种各样的 阻碍和困难战斗、反抗。首先是特蕾莎与母亲的反抗 之路,在特蕾莎的母亲眼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女儿,均 处于缺乏羞耻感、缺乏自尊心的巨大“肉体”当中,在 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当中,青春、美貌毫无意义,而身 处于这一世界中,人都是一个个毫无灵魂的“空壳”,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人们的肉体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但其实人们根本没有灵魂。因此长期以来,特蕾莎只 能一直从镜子中凝视自己,企图摆脱母亲对其产生的 干扰,而在特蕾莎与托马斯相识之后,立刻被其追逐 生命之轻的状态所吸引,特蕾莎认为自己在托马斯的 身上看到了“灵魂”,因此她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母 亲、选择彻底离开她长期以来的生活 。 但这种逃离是短暂的,在与托马斯结合之后,其 反复的出轨和对婚姻的不忠行为,使得特蕾莎再次陷 入一种精神和现实的困境当中,此时特蕾莎觉得自己 和母亲口中肉体近似、毫无灵魂的女人一般无二,但 在面对强势的托马斯时,特蕾莎只能利用其“虚弱”的 特点与之反抗,通过三番五次的眩晕,要求托马斯的 时刻扶持,以及在噩梦中对托马斯的不忠行为进行强 烈控诉,而又选择紧握托马斯的手寻求安慰。在这一 行为之下,使得托马斯开始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 对生命之轻的追求产生怀疑和负罪感,因此即使在反 复离开特蕾莎、追逐其他女人之后,托马斯最终还是 选择回到特蕾莎的身边,但托马斯在所做的梦当中, 最终追到了一位娴静的姑娘,并和她一起前往了一个 理想的世界,可见从灵魂深处,托马斯还是渴望获得 毫无任何重量、能够彻底摆脱各种束缚和限制的生 命。但在作品当中,米兰·昆德拉曾经描绘了特蕾莎 经过两人所住别墅窗子下的场景,在这一场景当中, 特蕾莎孑然一身,孤独地停留在人行道上,向楼上的 托马斯投去了悲哀、柔弱的目光,而这道目光显然是 拥有极大分量的,托马斯在特蕾莎的目光之中,深切 地体会到了特蕾莎的无助、悲伤和痛苦,而这道目光 也彻底激发出了托马斯的同情之心,使其不得不再次 起时最为开心,展口使其在后来梦到托马斯死后变成了 一只小兔子,但特蕾莎并不感到悲伤,反而觉得非常 幸福,其认为届时托马斯已经到达了自己的理想世 界,不会再逃跑和逃避,此时的托马斯将真正和特蕾 莎永远在一起,实现灵与肉的和谐统一,而这也正是 特蕾莎一直所期望的生活与爱情。 特蕾莎虽然一直坚定地认为灵与肉应当完全统 一,但在托马斯的反复出轨之下,其也曾经对自己的 坚持有所怀疑,并做出了追求生命之轻的尝试,但在 尝试过后却使得她变得更加恐慌,她陷入了另一个巨 大的困境当中。因此现实社会与特蕾莎所向往的田 园牧歌式生活之问的落差,成为特蕾莎的“生命之 重”,其“非如此不可”的宿命,也使得特蕾莎终其一生 都走在追求牧歌生活的路上。 三、结语 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 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终其一生都徘徊在一条永无止境 的生命之路上,特蕾莎坚持灵肉统一,但却始终无法 和想要拥有身体的轻的托马斯相分离,虽然两人因其 不同的选择而陷入到各自的困境当中,但这也从本质 上体现出两人的悲剧命运。即虽看似其一直在挣脱 生命的桎梏,但其实始终重复前行在这条无止境的 “生命之路”上。 [参考文献] [1]赵自云,刘思嘉.存在之圃——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 轻》中关键词解读[J].名作欣赏,2016,(30):l17一l18+123. [2]张巧欢.存在的轻与重——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女性 代码的再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126—129. [3]熊俊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人物特色解读[J].语文建 设,2017,(6):29—30+56. [责任编辑:白彩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