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2023-04-15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由国层药等 2002年第4卷第1期【总第l6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牵方 (河南省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六内科,郑州450052) 20世纪80年代初期,心血管疾病有~个重大进展, 即学者们在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学研究中证实:在破 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台并血栓形成是不稳定性 活化T淋巴细胞产生 .干扰素.使平滑肌增殖及表达间 质胶原酶的能力减弱,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胶原酶,组织溶 解素以及弹力溶酶,使纤维帽支柱退变和变薄,致使斑块 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 机制。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形成了谓之“急性冠状动脉 综合征”(acute corolmry syadrome,ACS)这一新概念“ 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0波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 死及心脏缺血性猝死。近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 对其成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尽管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不断地进步,但是ACS仍是 工业化国家首位的死亡原因。在美国ACS每年死亡50万 人,其中50%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 在日率每年约有5 万例心肌梗死发作,其中34%的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或 住院过程中死亡…。在我国尚缺乏详尽资料,但是北京、 河北等省市的抽查资料显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 梗死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今后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 高龄化,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所以预防 ACS的发生,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意义重大。 1.ACS病理生理学特征 1 1易破裂冠状动脉斑块的组织学性状 冠状动脉斑块由: ①平滑肌细胞、巨嗜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细胞成份; ②以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为主的脂质成份(粥样物质); ③胶原纤维等细胞外间质成份(硬化组织)等三要素 构成 动脉硬化斑块的微观改变包括中层附近的基底部, 富含脂质的核部,覆盖其表面的纤维被膜(纤维帽)以及 连接于正常内膜与偏心性内膜肥厚部之间的肩区等。斑 块组成成份是其是否容易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由 胶原和蛋白多糖组成的纤维性斑块较坚硬和稳定,称之 为稳定性斑块或“硬”斑块;富含脂质的斑块容易发生破 裂.称之为活动性斑块或“软”斑块:引起ACS的易破裂的 软斑块有一大而松软的脂质池,伴少量胶原并被一薄的 纤维组织所覆盖。中央脂质池含有丰富的充满脂质的巨 嗜细胞(泡沫细胞),因此最为薄弱,易发生被动性斑块破 裂。巨嗜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或分泌蛋白的溶解酶如胶原 酶、弹力纤维酶等蛋白酶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而使细胞 外基质降解,斑块变弱并易破裂:易破裂粥样斑块往往伴 有重度炎症反应,使细胞外基质(结缔组织)合成减少.蛋 白分子降解加速,斑块处平滑肌生长受抑制,导致斑块结 构变薄,易发生破裂:病损处的重度炎症与泡沫细胞内的 氧化的LDL水平升高有关。泡沫细胞具有细胞毒陛,促发 免疫源性,抑制内皮NO的生成。主要的病损内高浓度的 更加松散而破裂,发生ACS: 1 2急性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机制目前仍以Virchow的三要素理论为 基础: ①血管壁改变(内皮细胞损伤,抗栓功能减弱); ②血液成份改变(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 白形成); ③血流改变(血流缓慢或停滞,形成漩涡)。涉及ACS 血栓形成的具体过程如下:由于血管壁的损伤 粥样硬化 斑块发生破裂暴露出含有大量致血栓的I型和Ⅲ型胶原 蛋白的内皮下斑块组织,并激发血小板粘跗反应:首先是 血小板膜糖蛋白(glcoprotei:t,GP)I b与血管假血友病相关 因子( ̄on.Willebrand factor,vWF)结合,在冠脉狭窄处遭受 剪切应力的作用,促使vWF构型改变;再与其受体GPⅡ b/Ⅲa结合,使血小板活化而发生凝聚反应,同时释放出大 量血小板活化剂,如ADP,5_HT,TXA2.以及凝血酶胶原,又 进一步活化血小板膜GP 11 b/Ⅲa受体,形成vWF-纤维蛋 白原.GPⅡb/lli a复台物,进一步加剧血小板凝聚反应,最 终形成血栓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纤溶性降低伴纤溶酶原 活化物抑制剂(PAI)水平升高使患者病损不稳定。斑块脂 质池中组织因子(TF)是一强烈的促凝固子,受巨嗜细胞调 节,一旦与血液接触便可刺激血栓形成。因此有人提供出 ACS患者存在着细胞介导的血栓形成。 2.ACS的临床表现 血栓形成后,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从不稳定性心绞 痛到心脏缺血猝死均可发生=其决定因素在于血栓阻塞 冠脉血管的程度,完全闭塞的时问,迅速开放侧支的能力 以及心肌对氧的需求等方面。心肌血流减少仅}【起短暂 缺血症状.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起不稳定性心绞痛的 血栓80%是非完全闭塞的,主要由 ̄-'/b板组成,为白色血 栓。有些患者可能闭塞远端血管,使其供血区域的心肌发 生坏死,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胸痛时间短暂,相应心电图表 现为卯段压低和T波倒置。自然溶解的短时间闭塞性血 栓或远端侧支血管形成引起轻度心肌坏死则发生非0渡 心肌梗死。非0波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与不稳定性心绞 痛相似,75%为斑块破裂伴附壁血栓形成,其余25%的血 栓可以完全}i3塞血管.但远端的心肌可由懈支循环供 应。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通常胸痛时间较长,最常见的心 电图改变为sT段压低。在未形成丰富的远端侧支循环情 况下,完全闭塞性血栓常导致0波型心肌梗死,引起心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 Chinese JournaI of MedicinaI Guide 2O02 Volume 4 N0.1(Serial No 16 梗死的血栓系富含纤维蛋白网的红色血栓,临床上患者 出现剧烈的持续性胸痛,心电图出现相应的心肌坏死的Q UAP进行危险分层并指导治疗策略的较好指标 。。 3.2 ACS的影像学诊断 波及EFT动态演变。缺血性心脏猝死则是由损伤快速进 展所致的血栓造成的突然完全冠脉闭塞的结果,其中室 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原因。没有侧支循环建立的患者 血栓闭塞冠脉后骅死的机率增大 。 3.ACS的诊断 3.1 ACS的临床诊断 3 1.1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诊断 根据WHO标准,UAP分为: (1)初发(≤1个月)劳力型; (2)恶化劳力型(包括卧位型); (3)静息型。 改良的Braunwald分类法刚分为: (1)进展型; (2)静息型; (3)梗死(≤1个月)后型。 临床一般认为静息型和梗死后型属于高危亚型 在 UAP的诊断中,应强调急性发病的症状是首要的,极端重 要的诊断依据。胸痛发作时心电图阳性可支持诊断,研究 发现心电图对UAP的诊断符合率为92.8%,但心电图阴 性不可轻易否定诊断 。不明原因的胸痛应按心绞痛处 理,进一步检查以证实或排除。 3 1.2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同时结合心肌酶改变= 对人院前心电图研究发现,12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很 高,AMI的特异性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2.8% :O Rourke等经过对505例胸痛发作24小时内发生AMI的2l 例患者的心电图分析,提出诊断标准: ①相邻的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lmm(V ̄~ ≥ 2ram); ②至少一个导联有对应性的 段压低≥0 5mm; ③典型“损伤型”或“坏死型”图形。 这些标准联合应用,其诊断AMI敏感性为71%.特异 性为98% 。因此,对于胸痛患者应尽可能记录l2导联心 电图,与既往心电图比较,并应重复记录。 3 1.3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丁文惠等观察了246例UAP患者胸痛发作时标准12 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发现自J点后80ms测量盯段的偏 移,sT 改变是指至少两个以上相邻导联出现: (1)sT段压低≥0.5mm; (2)ST段抬高≥lmV或v 、 导联明段抬高≥2mY; (3)T波倒置≥lmV。根据ECG改变将患者分为sT段 压低、sT段抬高、T波倒置和无ST-T改变4组结果显示sT 段压低组AMI和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为19.8%,均显著高 于sT段抬高组、T渡倒置组和无ST-T改变组,因此而得出 结论:胸痛发作时盯段压低是UAP患者近期内发生AMI 或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ECG是除生化指标外对 3.2.1冠状动脉造影 迄今为止,ACS诊断的金指标是冠状动脉造影,用于 判断动脉硬化的程度,但对其性状的诊断还有一定欠 缺。动脉壁的不规则及溃疡像是不稳定粥样斑块(易破裂 斑块)的间接征象。Ambrose等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冠脉 造影所见分为向心性、偏心性及多发性不规则病变三 型。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向心性改变占15%,偏心性改 变占71%:此外,从ACS发病时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来 看,病变处平均狭窄不到50%者占65%,狭窄50%一 70%者为,0%,狭窄70%以下者占大半,狭窄70%以上者 仅15%。说明多数病例的发病是中度乃至轻度的冠脉狭窄 发生了急剧进展,但血管内造影只是以造影剂显示营腔内 阴影。而得不到更多的资料来诊断斑块破裂,对于诊断易 破裂斑块,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显然不高 。 3 2 2血管内超声检查(tvvs) IVUS检查即可以估测管腔内的狭窄程度,又可以对 血管壁的性状做直接观察。即富含胶原纤维的组织在超 声下反光强,而脂肪组织反光弱,因此不稳定粥样斑块为 软斑块,而稳定性粥样斑块为硬斑块。IVUS对于长期以 来的冠脉造影管腔直径改变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 金标准”进行了猛烈的冲击。最新证据显示,冠心病不是 冠脉管腔内的病变,而是血管壁的病变。 3.2.3血管内镜检查 血管内镜较之IVUS能更敏锐地检查血栓或内膜翼 片,还可评价血管壁的色调等性状,但不如IVUS之处是 仅能评价血管壁表面,也不便作定量评价,而对于准确辨 认可能破裂的粥样病变却是优良的检查方法 稳定性心 绞痛的镜下所见多为白色,而ACS则多为黄色粥样斑块 及附着于其上的血栓。内镜下见粥样斑块呈黄色,这是由 于纤维帽过薄以致透过它看到的脂质核。这种镜下所见 多提示为易破裂的粥样斑块: 3 3 ACS的生化指标 3.3.1心肌标志物的检测 目前各种心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心肌钙蛋 白T(eTnT)、心肌钙蛋I(eTn1)、肌红蛋白(MG)、肌酸激酶 同工酶MB(CK-MB)作为AMI诊断的血清生化标志物得 到广泛重视。心肌标志物的单独检测不能满足诊断全部 要求,应加以组合分析。NACB推荐使用两种标志物作为 AMI常规诊断,及早期标志物(发作6小时以内):肌红蛋 白;决定性标志物(发作6—9小时以后):cTnT或cTnl。肌 红蛋白比CK.MB出现更早,cTn在血中出现较CK-MB稍 早或相同,特异性高且能保持异常4~10日,它将取代 CK-MB成为AMI新的“金标准 I。大多数研究认为cTnT 和cTnI对AMI诊断作用几乎相同“ 。近来有研究认为 nI在评价心肌挫伤后损伤程度比cTnT和CK具有更高 的准确性” 。UAP患者有1/3左右确实有非O波微小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巾田瞳药导朔 2002年第4卷第1期(总第16期) 35‘ 死,当前应用cTnT和(或)I评价UAP患者危险性和预后 的报道较多,普遍认为低浓度cTnI或T增高,预示病人有 较大危险性,短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Harem等报道 顽固UAP患者cTnT水平异常组用阿昔单抗治疗,其半年 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比用安慰剂治疗显著下降,提示 cTnT在指导AC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作用” 。cTnI系 列检测和早期冠脉造影对鉴别AMI的灵敏度相似,两者 降低60%,两年降低52%。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阻断ADP 诱发的血小板聚积及GPⅡb/Ⅲa转化为同血小板高亲和 力状态,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25嘶墙,2/d,使不 稳定性心绞痛6个月的病死率降低57%,心脏死亡率及非 致死心肌梗死降低46%,疗效在用药10天后出现,可作为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患者的替代用药:Tirofiban为一非肽类 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许多的研究中证明 有抗血栓的特性,具有剂量依赖的出血时间延长和抑制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积作用。现已有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研究已证实,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使ACS的各种危 结合为ACS患者危险度判断提供更多更特异的信息 。 3.3 2炎性指标 高敏感度C反应蛋白(hs.CRP)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 分泌的细胞因子(IL6)诱导,在肝脏内合成,作为炎症的 敏感指标广泛用于临床。有报道在UAP患者、CRP 及 其它急性反应蛋白均上升,从而认为ACS是一种炎症。 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ClIP的升高成为不稳定粥样斑块 存在的指标131 ̄ 3.3 3其它指标 凝血系统括化的指标(如组织因子)和氧化应激亢进 的指标都可能成为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指标,目前正在进 一步的研究当中。 4.ACS的治疗 2O世纪6O年代ACS治疗重点是处理致命性心律失 常。冠心病监护病房主要是发现和通过除颤和起博治疗 室颤和房.室阻滞之类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还用 于预防室颤。而后治疗重点转移到应用口一阻滞剂、硝酸 酯和钙拮抗剂以降低心肌耗氧。除p一阻滞剂外,这些药 物不能确切防止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心肌梗死或改善某 些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近15年来,在有力的抗栓和抗 凝基础上开展了再灌注疗法:目前,通过溶栓或PTCA治 疗AIM的价值已经肯定,但PTCA和外科手术干预不稳 定心绞痛的适应证和时间仍有争议。 4.1 ACS的药物治疗 4 1.1抗心肌缺血治疗 包括限制活动,静注硝酸甘油或吗啡以止痛。硝酸甘 油可防止无症状缺血,降低血压,改善左室功能,通过调 节细胞内巯基储备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硝酸酯类和吗啡 镇痛类药物可以减轻症状,但对降低病死率无作用 0.阻 滞剂降低心绞痛阕值,防止心肌梗死后复发性缺血及死 亡,对 LL,动过速和高血压的患者特别有益:有资料显示B 阻滞剂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降低ACS的病死率… 。卡维地 洛是新型的非选择性p一阻滞剂具有双重阻滞作用,同时 阻滞0和a 受体,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重构,治疗 ACS可能有良好前景: 4.1 2抗血栓形成治疗 血栓形成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它是多种疾病的 病因或并发症。抑制血栓形成是预防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 要目标。抗血小板药物能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 和缺血心肌的供血状态。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使急陛 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降低71%,3个月 险性降低30%,故是一类极有发展前景的抗血小板药 物 “:循证医学证实,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副作用小, 一般无需检测血APTT,等效或优于静脉给普通肝素。 4.1.3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应用药物人工地激活纤溶系统,争取在 组织坏死前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方珐。UAP 的溶栓治疗目前尚无肯定疗效,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考虑 原因在于: ①如果缺血相差冠脉通畅而未完全闭塞,溶栓治疗 对狭窄程度改善很小; ②瓶近完全闭塞性病变对溶栓反应好,但其在u^P 中出现率仅为lO%一20%; ③任何溶栓药物均同时具有溶解血栓和激活凝血系 统活性的双重作用; ④UAP的冠脉内血栓大多是浅表性,富含血小板而 不是AMI相关血管内富含纤维蛋白的红血栓,溶栓药物 的针对性差; ⑤溶栓可能将一部分斑块表面浅表性血栓溶解使其 斑块破裂处及异常内膜粗糙面更多裸露,短时间内产生 更多血栓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因此目前多主张对非Q渡UAP和心肌梗死病人不 应用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尤其是在最初 的1—2小时内进行,能使可逆性损伤的心肌得到再灌 注,最大限度地挽救额死心肌,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左 LL, 室功能及降低AMI早期及远期死亡率=临床研究表明,溶 栓疗法开始的时间与梗死面积、左心室功能及死亡率具 有相关性。AMI初期100分钟是最佳治疗时间 。 4.2 ACS的介入手术治疗 当前的资料提示对于ACS药物治疗、经皮或手术干 预具有互补作用,选择治疗的方法依据危险度来确定。对 禁忌溶栓、心电图改变不符台溶栓治疗标准,药物未能控 制症状或并发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应首选腔内经皮冠 脉血管成形( cA)及置入支架,TIMI3级血流达90% 95%,高于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冠脉开通的患者,不推 荐即刻PICA,因死亡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增加。溶栓后冠 脉造影显示血管未通的AMI,如有临床症状可做补救PT- CA。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选择性PTCA后的生存率、 心室射血分数同药物治疗患者没有差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 2002 VoRmle 4 No 1(SetiaI No.16) TIMI3B试验对1 47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别进行 了内科治疗和PTCA:住院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 无差别。PTCA组可早期出院,再入院少,用药量减少;内 e,aHt ̄Lance c 1996;M7l9001}561—568 10 OR0u M,CookA.Ga[agherD.et1 Electreardiographic diag ̄oslsof ̄'ole- ingmyocardialinfarctionwithouttelemet ̄for prparanwdic—initiated pmhcepi- talthmmbolysis.GAM Coil Cardlo1.1991 17 33l^ 科组57%住院中需冠脉造影.40%需要血运重建。因此. 考虑到费用节俭、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等,对高危病人早 期进行冠脉造影进行血运重建为妥。 11藤井崇史.松崎盏德.急性冠征候群0概念 病态生理 日本临床. 1998:56(10):7—12 12 Wu^HB.AppleFS GibfarWB.et NationalAeed ̄yofCliniealBi ̄henr istry Stand ̄ds ofLab啪ton P c cice:mcommendatinnBforthe uBe of cardiae rk in coronar ̄arte ̄d….ClJn Chem.I99g0;45 1104—112l 美国每年有45万人接受PTCA治疗,并有大约相同 数量的病人接受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欧洲每年Pr_ CA和CABG分别为18.5万例和25万例。CABG适用于左 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特别是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病 变。PTCA等各种介入治疗后常发生再狭窄,6个月后再 狭窄发生率为30%~50%=国内外学者们正在从不同方 面研究再狭窄的治疗和预防。 4 3他汀类药物在ACS早期应用的价值 13 WuAH Aeompais ̄afcardif ̄tmpeinnTandcardiactrot ̄nJnlinpatientswih tacute coronary syndromes.C0mnArteU Dis.199;10(21:69—74 14 BeMincham JP,RobertE.Po[ge^.elal 1e时e kineticzofcardiactrepoBinland cardiact ̄poninIand cardiactmponinTinemuentafromisolated ̄dusedrabblt hearts after graded experimental my ̄ardiM eonmslon.J Tn一474—480 l5 WuAH.FordL Rel ̄e of cardinetmponinla,nisu re…chemia or ̄ecrosia:Clin ChimActa.1999;284:161—174 f6 一CW He ̄hen C.GaldⅢ一岍.1999;47: syndromes:l B et Benefit afabc 咐binImtlenls w】由 FabA  ̄fraclory unstable a g inrelationtosemmtrolmninTlevels.t佃Aronow教授等人的PURSUIT试验入选3 700例病^,回 顾性分析表明:无 段抬高的ACS患者出院时开始他汀类 治疗,6个月死亡率明显降低;治疗开始60天内生存率即高 tipint ̄letTherapyinUnstableRefractory.tngi ̄ICAPTURE}StudyIn v ̄tiga- 1a NEn JMed,1999;340:1623~1629 17 KoBtosMC,Jes RL.Ande ̄on FP.et aI Campafi ̄n ofmy ̄ardia[perfitsinn itna#ng and cardiactmponlnIinpatients admittedtothee ̄rgeneydepartment w1h tchestpain Cimul on.1999;99:2073—2078 18 Sasaki Y Tak 鹊h1 T Tanaka I et aI Expression d pr ̄lacyc]Jn ̄ceptsr in 于对照组 ,主要机制是稳定斑块而非缩小斑块。他汀类药 物结合介^治疗可能是目前ACS早期治疗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I Fu8t町v.BadimonI Bad artery dise ̄.rJ et The patho—genesis・'f… En J humanm唧k cvc .Blaed.1997:90(3):1039 platelet 19 Simpfendoder C.Kottke—Marefomt K Luw6eM et aI Fir8I ch…g]yeopmteinⅡ Ⅲainte n bl ̄kade A r ̄domized.placebocontrolldpielot sudy oft xemiatliban in unBtabla ̄gina…th 1l …… ink B tions CimulatioB.I997:96【【):76 29 KaidaT.M山…H iwaM etal Antiplatelat eff ̄t ofFK633 aplatelat g[yc ̄ and the a口恤c ̄Bary syndromesltimt of two P^sI Med.[992:326【4I:242—250 proteinⅡb m a antagonist.帆thmmbusfommtion and v ̄cular pateney after hmmbo[tysls in the inju ̄d hmrt+ter c盯 rdⅡJ怔 Thmmb Haem皓I.1997: 77(3 J:562 21 OhmmtEM.Klelm ̄NS.Jaei ̄hG al Corobinedaceelaratedtissue一口l廿 2 Da ̄es MJ The mhi of p/agne pathology Ln eomnmy Ih ̄mbosis ClJn Cardi 0L1997.20(Cu1 ̄1 1):l 2 3秋田穗束.横山光宏I998:S6(10):13—18 ACS0诊断・治疗学0进步 日本临床. er[hagen activator ̄d platelatglyeoproteinⅡb,Ⅲ&inte …with IntgrOlaa in ̄cute rav ̄ardJa[in:[ ̄tion Results 姗d  rM0ck e 钟d plac ̄ 4丸山征郎血液凝固・纤溶系日本临床,1998;56【10):30 34 .5 Kk[man NS Primary and s ̄ondarv safetyendplints from IMPACT H Inte- itn to Minimize Platelet Aggregation Corona ̄Throrob ̄is Am J '.bo一 ̄ntwlald.dose—r ̄gingtl4sl Cimulation.1997;95(4)846 22胡太~.顼志敏.不稳定心绞痛溶栓治疗的评价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6;24(3)165一】66 23 LladererT.Seirod ̄R.ArfntzFR,日aI I ̄ehospitalthrombol s Beneicif eE Card[o1.I997.80(4A J:29B 6 Teheng.re Impact of eptlfibatide 0n eadv isehemla eveDts in ute i ̄bemic …nn syndromes:A ravin"oftheIMPACTⅡtrial1irte linto …nti f50fve early13-eatmentoffinfarct日i andleft ventticm盯funcfon JAmC Cardin[.I993.22:1304—1310 D e aggla ̄ationandcomBary th ̄mbosis AmJ Cardio1.1997;80(4A1 2m 7 AufderheideTP,HendlayGE.Thak ̄rRK.et a1.Thedignosticimpact0f口mh0} pttal 12一lead electmcadJogtaphy Ann En ̄rgMed.1990;19:128(I一12B7 24 White HD Unmettherapeutic in the managen ̄mofacuk ischem AmJ Cazdi- o1.t997:8叭44)如 25 Mi ̄no K.Satomura K.Miyamta A et al AngSoscepic evduation of co忡 B丁支惠.田洪森.王燕萍等,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预后的预测价 值:200O年度心血昔病学术年会论文{[编.中华医学尝北京分会. 2000】2:66—68 9 Fragmin during instabihty n ̄mnary a ̄ery id…【FRISC)gtudy group 儿a —arterythmmbiin u№combat3,syndro ̄s NEn JMed.1992;326:287 26贾三庆+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音症早期应用的价值.中国医药导刊. 2OOI:3(1l 61—63 I ̄bwnoLecular—we ̄ht heparin durirg instability in…nB m 口di ̄ (上接20页) 1 P2YI一种受体参与两方面活动:即 些通路之间的“对话”有最大可能产生同时调节InsP3和 AdC(PPADS一不敏感)的抑制和PLC(PPADS一敏感)的激 由环化腺苷酸介导的多路信号网。 注释:【c ]i:细胞内钙离子浓度{GIm C6:神经胶质瘤c6 细胞;PLC:磷脂酶C;InsP3:1,4,5一三磷酸肌醇;ADP二磷酸 肌苷:ATP:三磷酸肌苷;UDP:二磷酸尿苷;UTP三磷酸尿苷; 2MeSADP:二甲硫基一ADP;2MesAlrP:二甲硫基一ATP{2CL ̄TP: 活。 2 第二种可能是在Ghn C6中存在2种ADP受体:与 PLC偶联的克隆P2Y-受体和尚未克隆的与腺苷酸负偶联 的P2Y 样受体。两种ADP受体设想是存在于血小板中.其 一经由Gq与PLC偶联,另一种与Gi偶联并与AdC缔合。 结论:本研究表明,在Ghn C6中表达出P2Y 和P2Y 这些同题尚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2一氦一ATP;PPADS:磷酸吡哆醛一6一偶舞苯一2’4’一三磺 酸;PIP2:磷脂醯肌醇一4.5一二磷酸;AdC:腺苷酸环化酶; 两种共存的受体,均与PLC和细胞中Cd 释放有联系。 ADP是前者的激动剂,AIP和UTP则是后者的激动剂。 ADP在这些细胞中有两种活动:兴奋PLC和抑制AdC。过 PKA:蛋白激酶A;PKC:蛋白激酶C;PTX:百日咳毒素;TPA; 十四烷醯13一醋酸佛渡酯 (郭荣惠摘译自Br J Pharmaeol,2001; 132(2):393—402 王振婀审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