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 先声夺人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开讲,起着对整堂课“定向”的作用,犹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又好像下棋,第一着的出动,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输赢。”(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教师讲课导入的好,就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一位优秀教师应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动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好的导入艺术设计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 直入主题式导入
直入主题式导入是一种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一上课老师就围绕课文教学主题导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不加任何雕琢修辞,简洁明了直入主题,这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但比较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俗世奇人—泥人张》的导入“同学们想想擅长表扬口技的人和擅长雕刻的王叔远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泥人张》的主人公有
什么相同之处?学生:都是手艺高超的人,都可以称作为“奇人。教师追问:泥人张又’奇’在何处呢?”。 二、 悬念式导入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初中生明显的心理特征之一,如果能够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转化成为学习动力,那么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或疑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诱导学生探索新知。如:《藤野先生》一课中,“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的老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一个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一下鲁迅的这位老师”(出示文题和作者)。 三、 生活实例式导入
联系实际生活或结合时事,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读懂,进而更好的感知课文。如:《再塑生命的人》一课中,让学生观看《千手观音》,请学生谈谈节目背后的故事(学生会发现这些表演者都是一些残疾人),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告述给一个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的人,你打算怎样对他说呢?(同学们进行讨论,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同学们一定感觉很为难,可是在19世纪美
国的莎莉文老师就创造了一个奇迹,她培养出了海伦凯勒这位世界名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证这个奇迹(出示文题和作者),最后引入主题。
四、 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既能复习到以前学习的内容,又能从中品味出新的知识。教师先带学生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引入到新课题。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我就就采用的是这种导入方法,具体就是:“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二上学期学过的一篇文章吗?‘变色龙’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善变……),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也讲述人善变的小说”(出示文题和作者)。 五、 提问式导入
提问式导入是以一个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老师设置的场景之中,通过问题,使学生的思路紧紧的跟随在老师的话语中,一步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最后把学生引入到文题之中。如:《有月亮的晚上》一课中,以“你们见过月亮吗?这一设问句开头,既与课文内容有关,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人们都见过月亮,可是我却以这个看似低级其实起到抛砖引玉的问题问学生,学生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疑惑——“老师为什么这么问呢?”进而产生探究原因的欲望,成功的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文题中来。后面又接连问了“月亮是什么颜色?”、“有月亮的晚上美吗?”、“美在那里呢?”三个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具
有很好的衔接性,学生的思路一直在跟随着我,一步步把学生引入到文题之中,最后以“那么在这么美好的夜晚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王连明《有月亮的晚上》,感受一下他笔下‘有月亮的晚上的美’。”引出文题和作者,取得了良好的导入效果。 六、 情景式导入
平常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很大区别,因此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江畔独步寻花》和《丰乐亭游春》两首古诗鉴赏中,将花盆错落有致的摆满讲台,让学生欣赏一番后,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什么?”学生看到满目花朵,自然而然的想到那个春意盎然的春天。最后点明春天象征的含义,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感受一下春意之美。(出示文题和作者) 七、 背景式导入
介绍与作者或作品相关的背景式导入,让学生对作者作品有初步的了解,进而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中,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含义,又能深化对人物和文本的认识。如《世说新语》三则一课中,《世说新语》亦称《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集子中有许多作品,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善于通过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深远,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世说新语》三则故事,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塑造人物的独特语言风格。(出示标题和作者)
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决不能生搬硬套,要与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教材的实际特点相结合,灵活运用,同时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3—5分钟之内。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和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的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非常必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