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风帆
一
一首歌没有雄壮激越、慷慨悲凉,也没有轻松活泼、趣味盎然,听了让人热血沸腾、意气风发,却使人久久沉醉,忘掉了自我、忘掉了身外的世界、甚至忘掉了歌者是在歌唱,任思绪在蓝天下、海面上自由飞翔,任情感的波涛在深沉的旋律中翻滚、汹涌、飞溅„„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歌者完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游离于技巧之外而又超越了技巧,轻轻诉说,低低吟唱,深深祝愿,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腔都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滚烫灼热的音符,是对人类和平友谊的渴望与赞美,是所有人共同的情感家园。
亲情、爱情、友情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也不会因为沧海桑田而改变。《风帆》这首歌就是因为热情讴歌友谊而使主题得到了诠释,意境得到了升华,情感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记得《情陷南通(之三)》写完后,双老在给我的回复中这样写道:“情谊、情意、情义、情溢!”寥寥八字,蕴含了人世间最朴素的哲理。
二
唐人诗歌中要数李白的诗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首首潇洒飘逸、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瑰丽、浪漫的诗篇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所以李白称诗仙,与诗圣杜甫并驾齐驱,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在李白众多的诗中关于风帆的描写屡见不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早发白帝城》堪称神品,令人叹为观止!千里江陵任船多么飞快是不可能一日到达的,因为运用了夸张、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化腐朽为神奇,赋于了诗永恒的魅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令多少后人为之愁肠万结,百感交集,潸然泪下。不只是诗句的优美,意境的辽远,送别的难舍,那种人生况味、难以言状的惆怅、无奈、悲凉„„,就在黄鹤楼头,就在柳絮飞舞的三月,被定格在空旷的长江、一叶扁舟和友人消逝的背影中„„。泪眼朦胧极目远眺,只见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已分不
1
清哪是天哪是水,只有长江滚滚东流——神马都是浮云,在岁月之河的荡涤下一切终究会烟消云散,只有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才是恒久的。
所以林则徐与邓廷桢分别时无限感慨,家国零落,风雨飘摇,时事艰难,个人的荣辱沉浮是不记在心上的。虎门滚滚的硝烟,定海隆隆的炮声,一个民族的觉醒、呐喊、抗争,远去的风帆感动了整整一个世纪。
无独有偶,“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珠联璧合,殊途同归。同样是眺望长江,视角不同,一个是站在孤舟中,一个是立于楼台上;一个是动中有静,一个是静中有动。大自然的杰作被诗人赋于了灵性,就要抵达天门山了,心境也变得轻松起来。
三
俞伯牙于汉水之滨鼓琴,樵夫钟子期闻声叹曰:“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伯牙大喜,遂成至交。后来钟子期不幸早逝,俞伯牙痛不欲生,在钟子期坟头抚琴一曲,最后将琴弦割断,用尽全力将琴摔碎于一块石头上,终生不再鼓琴。这就是流传了两千年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每每读到这一段春秋往事,心情就变得铅一样沉重!不是为琴,亦不是因为钟子期英年早逝,钟子期再也听不到美妙的琴声了,静静地躺在荒郊野冢中,任凭千年的风吹雨打、日出日落;可是俞伯牙却痛在心上,叹息世无知音,那种孤独、伤感、失落,思念之苦又何尝不比子期?“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所以北朝诗人庾信一首《枯树赋》感伤了一代又一代人„„
四
剑秋下个月就要飞往太原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