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危害分析
2021-10-07
来源:步旅网
・5086・ 染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 应以抗病毒为 ,不宜使用大量抗生素。 2.3.2 重复用药:复方制剂巾有某些成分卡n同而导致重复用 药。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品种繁多.且大多为复方制 剂,医师对药物中的具体成分不lr解丽开具了含有相同成分 的处方;抗菌谱相同抗生素的重复使用,如阿莫西林联用头孢 拉定,不但治疗效果起不到相加作用.而尉.增加了毒性.甚至 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 2.4 用药时间过长:《处方管理办法》 一一般急诊处方为3 d 用药量,门诊处方普通药最多不超过7 d用药量,慢性病最多 为2周用药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医师必须注明理由后经 患者签字,而有些处方用药已超过2周或更长时间的Ⅱ土未注 明理由。 3防范措施与建议 3.1 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组织医师、药师认真学习 《处方管理办法》,对所有的医师定期组织学习处方书写规定 及管理办法,医师在准确诊断疾病的基础上,要加强合理用药 的学习与应用。 3.2加强处方管理、审核:药师应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和用药 情况调查,结合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慢性病防治所的 药物利用情况、用药趋势进行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单位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定期对处方进行考评.将不合格处方分 类归纳,并提出正确方案供医师药师学习参考。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危害分析 崔亚萍(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 它不仅指药 物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 发性反应等…。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 用抗生索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 。 1过敏反应 1.1 过敏性休克 j:此类反应属I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 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索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 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问还可发生交叉过 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 1.2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 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 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 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m性贫血 1.3 血清病、药物热: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 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嗣水肿及 吉林医学2010年lO月第3l卷第29期 4讨论 处方是药物治疗的书面凭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 果。处方必须书写清楚、正确,内容完整、无缺、无误才能调 配。处方如有修改,应由处方医生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 日期,药师在调配、核对、复核完处方后,应由配方人和发药人 双方签名,以示责任。不合格处方不仅会造成患者往返,药师 发错药、退药等不良后果,严重者会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特 别是糖尿病患者用错胰岛素后易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可见规范处方书写与管理,提高处方质量是促进合理用药,保 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故建议医师应以严谨、科学的态度 正确诊断和设计药物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 相关用药要求的规定,认真书写,避免出现不合格处方。药师 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药学科 研上来,严格按照“四查十对”操作,减少或避免药物差错和药 源性损害,促进合理用药水平。 5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处方管理 办法(试行)[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 [2]吴蓬,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7:100. [3]李俊.临床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8:179. [收稿日期:2010—07—23编校:王丽娜] 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 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过敏反应: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 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其他:有皮疹 J、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 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 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 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 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 2毒性反应 2.1 神经系统:抗菌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多方 面,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损害,有神经症状、亦 有精神病样发作,多见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 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吉林医学2010年10月第31卷 29 19 ・5087・ 2.2 肾脏毒性:药物通过肾小管分泌排泄,或药物与水分一 起被重吸收,故肾小管细胞内药物浓度远较其他器官高;肾脏 本身血管丰富,故药物含量高 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 物经肾脏排泄,肾脏最容易受损害。。肾损害大多可逆,停药后 可望迅速恢复。 与抗凝药合用,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 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 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 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与茶碱类 药物合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 2.3 肝脏毒性 :抗菌药物可通过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 过敏反应而造成肝损害,或二者兼而有之。病变可呈胆汁淤 积性或细胞变性、坏死。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 林可霉素等 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 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 浓度降低。与降糖药合用,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 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 2.4血液毒性:氯霉素对造血系统的毒性最为常见,可引起 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与利尿剂合用,氨基糖苷类 红细胞生成抑制所致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 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 兼有毒性作用及过敏因素,主要见于氯霉素、链霉索、庆大霉 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 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 2.5免疫系统毒性: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 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 霉素和四环素 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恢复。 2.6 胃肠道毒性: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常见。多种抗菌药物口 应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 服后可致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主要由药物的直接化 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 学性刺激所致,但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的后果。多见于四 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 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 到了解患者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 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 -10]。一旦出现不良反 素、头孢氨苄等。 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 2.7 心脏毒性: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 都是行之有效的。 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 律失常。 6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M].沈阳: 3特异性反应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 [2]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J].实 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 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 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人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 [3]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J]. 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一lz 抗感染药学,2004,1(2):49. 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 [4]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 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 可导致 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变性血红蛋白症。 [5]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J].药物流 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 4二重感染 [6]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 亦称菌群交替症。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菌群相互拮抗制 合杂志,2004,13(13):1793. 约下处于平衡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后,敏感细菌被 [7]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J].黑 抑制而未被抑制者乘机繁殖,在机体防御机能低下时可引起 龙江医学,2004,28(12):925. 二重感染。年老、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有严重 [8]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慢性病或血液病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代谢药 [J].中国医院,2004,8(8):19. 物者更易发生二重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检查口 [9]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J].内蒙古医学,2005,37 腔黏膜和定期送咽拭、痰、尿、粪便标本,作细菌和真菌检查, (11):1056. 如有阳性发现宜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10]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 5药物合用应注意的问题 】 控系统的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 [收稿日期:2010—05—30编校:杨宇]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 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