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具体指导两点阈

2022-02-28 来源:步旅网
肤觉两点阈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1学会使用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具体做法如下:(1)主试从预备实验过程中选项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2)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到200次;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4)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的次数。

1.2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

使用两点阈量规在被试的皮肤上进行测定。实验序列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验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到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点化为1毫米。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数字表排列顺序。

1.3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

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人身体上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是不同。一般来说,身体的

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小腿部分两阈最大。本实验采用手背和手臂两部分进行实验。

2、实验仪器与材料 两点阈量规、记录纸、笔 3、实验程序

3.1 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A区)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背面又分为二个区(B,C区)。测量前,在各区内标上蓝印或划出圆圈,刺激在圈内进行。

3.2 在使用游标卡尺进,必须垂直接触皮肤,对两个尖点施力均匀,接触时间不超过2秒钟.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3.3 正式实验时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可以按照预备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大致在7-15毫米的范围内取5个点,每点变化在1毫米左右。每种间距做20次,顺序随机安排。

3.4 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有两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

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 3.5 主试者对被试者的指示语必须这样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当被试者感觉到是两点时说:―二‖;当被试者感觉到一点时说:―一‖。被试必须在两点和一点中做出判断,不能判断说不知道。 3.6 主试者在每次刺激前先发出预备信号:―注意‖,在被试者做出反应,要记录下来。主试要在被试做出判断后,方能把两点阈量规移开。 4、实验结果及处理 4.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 被试A: 刺激(毫米) 报告两点19 0 1 2 3 1 2 3 4 5 11111111A区 C区 19 5 5 16 17 19 5 11 17 18 1的次数 报告两点4778847589的百分5% 5% 5% 0% 5% 5% 5% 5% 5% 0% 数 被试B: 刺激(毫米) 报告两点的次数 报告两点的百分0 13 13 3 16 10 11 12 13 18 119 0 1 12 13 11 12 13 14 15 1A区 C区 47788556695% 5% 5% 0% 5% 0% 5% 0% 5% 0% 数 被试C: 刺激 7 (毫米) 报告两点的次数 报告两点777777686885 15 15 14 14 15 13 16 13 16 17 18 9 0 11 12 11 12 13 14 15 1A区 C区 的百分5% 5% 5% 0% 0% 5% 5% 0% 5% 0% 5% 数 分析: (1)被试A在A区的两点阈,用直线内插法可计算得。 Xa–9 50–45 ———— = ———— X=9.17 10–Xa 75–50

同理可得被试A在C区的两点阈为Xc=12。

(2)被试B在A区的刺激感觉,恰有一个刺激的判断次数为50%,所以被试B在A区的两点阈为9毫米,同理,被试B在C区也恰好有一个刺激的判断为50%故被试B在C区的两点阈为11毫米。

(3)被试C由于在各个刺激的判断次数都有超过50%是感觉到的,因此根据阈限的操作定义,两点阈为50%的次数被感觉到的那个刺激的大小。因此就无法计算到被试C的两点阈。

通过进一步数据计算可知,被试A在A区的两点阈与被试B在A区的两点阈的平均数为9.08毫米,而被试A在C区的两点阈与被试B在C区的两点阈之间的平均数为11.5毫米,9.08毫米<11.5毫米,说明实验中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是不同的,此实验就表明手背上的两点阈比手臂上的两点阈要小。

4.2 误差分析

4.2.1 经过上述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在这个实验中是存在很大的误差的。虽然被试A和被试B都能测得他们各自在手背上和手臂上的两点阈,但从严格的实验要求来看被试A与被试B所以测的数据也是很不合理。他们不符合刺激的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也不符合刺激的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

可能性不高于5%。而且两个被试偏离标准的程度也是很大的。造成这方面误差的存在,有两主面的原因。一是主试在实验之前没有选定恰当的刺激。没有按要求去选择最大刺激强度是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所选最小刺激强度应为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二是被试的虚报。虚报可能是肤觉后象产生,也可能是疲劳与练习误差造成的,也可能是被试做实验时态度不够认真。

4.2.2 从被试C的数据分析可知,被试C的实验结果并没有我们所预测的结果。被试C在最小刺激强度与最大刺激强度之间的刺激的判断次数没有一个递增的趋势,而是平稳,在一个次数上下波动而且还会出现反弹的现象,即在刺激强度大下所做出的判断次数比在刺激强度小下作出的判断次数数还要小。且手指的两点阈与手臂的两点阈相差不明显。从中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可能影响因素:(1)被试的肤觉阈限可能比较低,即使是在很低的刺激下也能有较高的判断次数,这一点也是与实验前是否选定恰当刺激有关。(2)主试没有适及的调整被试产生的两点后象(3)被试在试验过程中态度认真,对实验不能保持持久的专注而产生虚报。(4)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不够多,因此实验结果就会不够全面。(5)被试在实验操作中不够规范,如游标卡尺没有垂直降落等。(6)当被试感觉模糊时,倾向于报告两点的多。

综合被试A、B、C的误差分析,我们归纳有以下几点:①实验之前没有选定恰当的刺激。②主试用力不均,没有使游标卡尺垂直降落。③在实验前部分,被试区分一点与两点的感觉有些模糊。④在

实验后部分,被试出现疲劳误差和练习误差。⑤主试某些行为影响被试的判断.如主试发出吧气、笑声、说话等。

为防止误差的出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实验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选定刺激。

②当被试报告出现较多的误差时,应让被试进行适当的休息,然后再继续实验。

③每次测量需要隔一段适当的时间,防止产生肤觉后象,特别是连续用一个刻度或一个点时,需要足够间隔。

④主试应按操作要求严格进行实验,态度要认真严肃。 5.问题及讨论

5.1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是否有不同?为什么?

经过实验分析可知,不同部位的肤觉阈是不同的。本实验中手指的两点阈就比手臂的两点阈要小,在被试A和被试B的手背两点阈是9.08毫米,而同样的A、B被试手臂的两点阈的平均数为11.5毫米。并且从很多实验也能证明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部,大小腿部分两点阈最大。因为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接触点、冷点、温点和痛,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是不同的。

5.2练习、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所进行的测量是比较多的,所以在后部分实验中会产生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经过多次的练习,会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提高,从而使两点阈降低,而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会使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降低,从而使两点阈升高。随着实验的进程,这两种误差是必然会产生的。为降低误差当出现这两种情况时,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的刺激,测验被试者是否有这种后象。

5.3实验过程发现有哪些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影响因素:在主试方面,(1)游标卡尺是否垂直地降落以及两个尖点是否同时均匀地接触皮肤对被试影响很大。如果主试没有使游标卡尺垂直降落和没有使两个尖点均匀接触皮肤,被试会感觉到有先后地接触皮肤,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被试肤觉的正确感觉。(2)主试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如主试在被试作出判断之后发出叹气、说话、笑话等。也会干扰被试的真正感觉,在主试的叹笑及笑声中,被试有可能是把自己真正的肤觉感受加以修改之后才报告来。因此在实验中,主试要一直保持严肃的态度,不能轻易言笑。(3)被试能否适时发现和调整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疲劳误差和练习误差。被试方面:(1)被试自身的特质,如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在实验中我们是几个小组在一起实验,实验环境有时是比较难控制的。此时被试是否能认真专注于实验之中而而尽量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2)被试的配合程度。被试是否积极配

合主试是实验顺利准确进行的前提条件。额定变量方面:(1)外界环境是否安静,舒适。(2)仪器本身是否准确无误。如刻度的清晰度,两个尖点是否平行等。

3.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

表1 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

刺激/mm 报告“两点”次数 报告“两点” 百分数 4 9 45% 5 12 60% 6 12 60% 7 14 70% 8 15 75%

3.2根据平均Z分数法计算被试两点阈值。

表2 平均Z分数法计算两点阈值

刺激/mm 4 5 6 6 7 8 P .45 .60 .60 .60 .70 .75 Z -0.125 +0.253 +0.253 +0.253 +0.524 +0.674 ÷3=+0.127 5mm平均Z值

÷3=+0.484 7mm平均Z值

X+0.127SD=5 X+0.484SD=7

得SD=5.602

X=4.289mm 4.讨论

4.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从预备实验中根据最强刺激(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和最弱的刺激(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选取固定刺激,这样就保证了刺激的有效性,保证效度。选取的固定刺激呈现次序是随机的(可按抓阄的方法确定),而且在试验中加入侦察实验来保证实验的信度。

4.2根据平均Z分数法计算被试两点阈值,比直线内插法求两点阈值精确,因为直线内插法求两点阈值,要根据报告“两点” 百分数来做图,画图的随意性较大,所以不精确。

4.3比较不同的被试两点阈值不同,因为每个被试的感受性不同,还与被试的性别,当时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有关。还会受到测定时主试的影响,比如主试给定刺激时的强度,选取给定刺激时的位置等。最后随着时间增加被试产生的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积极性降低也会影响结果,用平均差误法让被试亲自参与可提高被试积极性。

第12组实验数据: 5 9 5 25 13 10 50 17 18 90 21 17 85 报告两点的6 次数(次数) 报告两点的百分数30 (100%) 注:单位是厘米,每一刺激呈现的次数为20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