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科新护士专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2-08-10 来源:步旅网


儿科新护士专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儿科是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科室,患者病情变化快,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因此对护理要求较高。新入科护士的专科知识比较局限,技能和综合分析观察能力相对欠缺,为了尽快让其进入角色,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结合带教经验不断摸索和实践,现就儿科新护士专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新护士因素:①专科理论知识缺乏:新护士在校时不重视儿科理论学习或选择性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实习时在儿科时间较短,有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新护士来说是空白。入科前没有系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所以大多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极为缺乏。②主动性差:进入21世纪后,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护士在不断壮大,其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及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绝大部分新护士不愿意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其沟通技巧和工作适应能力也差。

带教老师因素:儿科护士相对年龄较年轻,学历不高,理论知识较薄弱,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对带教任务认识不深,这些都影响了新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教学质量。且儿科工作高度紧张,劳动强度大,锁碎细致,个别老师为了防止护理纠纷和差错或嫌新护士动作慢,一般只给新护士做一些基础性护理工作,不让新护士动手参与专科技术操作,从而降低了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社会因素:①独生子女患儿与家长对儿科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儿科患者90%以上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几乎对小儿没有伤害的护理体检项目,家长一看到婴儿哭闹便不让实施,从而使新护士失去更多的动手机会,进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②课程安排与教育不能满足新发疾病的需要:《儿科护理学》对最新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肠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流感、性传播疾病等缺少描述,且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各项正常值都有不相同,而各医学院对《儿科护理学》的学时、实习时间的安排上,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有些不足。③临床教学中的法律问题:在我国法制尚未健全,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尚未普遍开设的情况下,带教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另一方面,新护士多数没有资格证,随着患儿家长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增强带教老师及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对 策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做好心理护理:通过请医生讲解儿科病理、生理、诊断等,高年资护士讲述专科护理心得,并要求新护士自学专科护理理论知识,使新护士对儿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护理有系统的认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经常提问,使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记忆。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提问,提问内容为教学计划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在临床观察力方面的培养:

因为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接触最多,如果善于及时观察、及时分析、及时处理,就会给患者赢得抢救的机会。而且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病情观察更显重要。在临床带教中,老师更应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充分利用自身积累的经验指导新护士。对患者应观察什么,重点观察什么,是否对每个细节都观察到位,怎样观察才能得当,使新护士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观察病情的技巧。儿科是一个对专科护理技术要求极高的学科,特别是穿刺技术,成功率往往不够理想,以致使儿科的新护士都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所以在新护士刚进行专科性强的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在旁协助,并以自己的经验加以指导,令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增加自信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儿身体稚嫩,耐受力差,一旦病情需要住院,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而且又亲眼目睹其他小朋友接受注射等治疗,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新护士的专科心理知识局限,所以一定要尽快了解住院患儿的心理特点。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和性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不断满足患儿和家属的心理需要,消除他们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和检查,為新护士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新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加强入科教育: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详细讲解科室环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种、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以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儿科环境和设施;讲解各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医用垃圾分类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护等。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新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儿科新护士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新护士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的根本保证。因此,选择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护师以上职称人员为带教老师,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

探索新的带教方式护理带教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传帮带,更讲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以症状护理为主线,解决课程内容和结构问题:以实例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课内容按照临床常见症状的护理归类:即以“常见症状-常见疾病-主要疾病-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思路设计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教育的目的。②体现“人性化”带教:人性化的带教要求带教老师既严格按照带教计划执行带教任务,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生,对护生的从业态度有正确引导作用。我科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学生实习。带教老师应通过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权威化的教师角色模式,强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③采用双向评价法:即通过定期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新护士对教师,教师对新护士进行教与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聘用前带教老师及科护士长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

进行安全护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在临床带教中,从新护士第1天踏入病房就对其加强安全教育,并根据儿科特点强化易引起失误的要点。结合实际案例向

新护士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在临床工作时,注意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依法做事的思维或行为习惯。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给带教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患者对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断总结和改进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水平,可使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培养儿科新护士的过程中,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和临床相结合,使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儿科护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