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途径思考

2023-08-02 来源:步旅网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途

径思考

摘要:新时期教育改革关注“五育并举”,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红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关注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所以对于当前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教师应该革新教学理念,合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从而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打造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笔者通过研究茂名市信宜市地区的本土红色文化,探索了将其融入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中小学;劳动教育;融入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力度,也更加关注对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所以在进行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任,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巧妙融入红色文化资源,从而锻炼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探索的精神和品质。

1 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对于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多数就是进行劳动知识讲解,之后组织一些简单的劳动操作,这样由于开展活动的空间限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学校应该注重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场所,这样的劳动教育空间就会扩大,比如就可以依托当地的本土红色文化,打造富有红色教育意义的劳动基地,这样学生会更积极的参与劳动,并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宝贵精神[1]。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地区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比如,思贺村是信宜第一个农民协会思贺寨岗农民协会成立的地方,这是革命志士梁本荣故里。作

为一名共产党员,1925年12月初,梁本荣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在思贺寨岗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宣传红色革命思想,揭露地主恶霸和军阀的罪行,使得农民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再比如,还有革命老区怀乡镇,这里是粤西地区早期的革命根据地,朱也赤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震惊粤西地区的怀乡起义就在此地打响。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以“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参观革命遗址,参观红色主题展览,或者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社会生活,可以慰问致敬英雄模范,还可以社区提供公益服务。在这样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这都会使劳动教育开展更加卓有成效。

2 开设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校本课程

对于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应该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通过高质量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所以学校应该深入挖掘这些宝贵教育资源,开设独具特色校本课程,比如对梁本荣英雄故事的专题研究,开展“学习革命烈士,辛勤动手劳动”的劳动实践活动。

3 学校文化理念建设的合理融入

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学校是主阵地。学校管理层面要将有关红色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到文化理念建设当中,让红色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要促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劳动精神,传承红色文化[2]。例如,对于语文学科教学,可以要求学生搜集红色文化故事,坚持写劳动日记,写关于学习新时期传承红色文化的作文等。在美术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劳动主题和革命英雄的绘画作品,或者进行一些小制作。通过多种学校劳动的开展, 组织学生认识劳动、参与劳动、感受劳动,学习革命英雄的钢铁意志,真正成为敢担当、能吃苦的新时代青少年。

4 丰富劳动教育具体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应该注重讨论研究劳动具体形式,借助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确保劳动教育取得预期效果。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学校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学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红色文化展览室,宣传红色文化,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定期清扫红色展览室,或者让学生尝试红色文化讲解服务的研究。教师则需要经常性的组织劳动活动,可以是集体劳动,也可以是轮流劳动,最终促使学生在劳动中学习革命家的红色精神,真正确保“红色文化进校园”取得显著成效。

5 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确保劳动教育取得预期的良好成果,也使得红色文化真正得到良好的融入。有一些学生并不喜欢参加劳动教育活动,存在抵抗情绪,没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对于红色文化更加不去了解,所以就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这样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他们向劳动榜样和革命英雄学习[3]。第一,可以建立线上劳动打卡平台,记录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状况,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体会,这样一方面起到了监督作用,对劳动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定期奖励,评选“劳动之星”、“红色模范”,另一方面也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关注和赞赏,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会更高。第二,可以进行线下跟踪反馈,班主任可以借助班会开展劳动分享交流会,可以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的竞赛活动,设置“农田榜样”、“叮当小厨神”、“环保之星”、“勇敢小军人”等荣誉称号,还可以让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传授其他同学劳动技能,这样有助于加大评价奖励覆盖面,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

结语

总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教师、家长都需要对这方面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深入挖掘当地的本土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形式多种的劳动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劳动活动的机会,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等优秀品质,也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刘雪. 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中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路径[J].生活教育,2020(05):79.

[2]达煜琪.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08):52-53.

[3]严倩倩.让劳动成为新时尚——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2020(03):125.

邮寄地址:广东省信宜市实验学校 黄星容(收) 150****2185 2021年度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红色资源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一一以信宜地区和信宜市实验学校为例》,项目编号:2021GJ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