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哲史重点(完整版)

2020-09-14 来源:步旅网


马哲史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引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上的各种哲学学说,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条件为前提,为表达和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它所处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转变时代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物质前提:18世纪中期以工具机的发明和使用为起点的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技术质的飞跃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历史实践把唯物主义的发展推到更高阶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客观依据

2、阶级基础: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资产阶级,同时也创造了无产阶级,作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他们之间始终存在着阶级对立和斗争,随着无产阶级不断的斗争实践,工人已提出自己独立的政治要求,这就需要用科学理论去指导他们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创立的

3、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最重要的成果是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这些成果不仅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且使人们有可能根据自然科学提供的事实去说明自然界的过程,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显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据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1、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1)它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以经济学的形式对劳动作为主体活动的创造能力的肯定

(2)古典经济学家们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分工问题

(3)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对立状况进行了经济上的分析

2、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圣西门、傅里叶;【英】欧文)

(1)他们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发展的一个阶段,必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2)空想社会主义者触及到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问题,试图用社会经济状况来说明政治制度

(3)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中,也提出不少合理的思想

3、复辟时代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理论(梯叶里、基佐、米涅)

(1)他们突破了把历史发展归结为个别杰出人物自觉活动结果的英雄史观,提出应当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他们结合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对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做了具体的考察

(3)他们不满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政治机构决定社会生活的理论,试图证明财产关系是社会政治制度和统治思想的现实基础

4、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1)它把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来研究

(2)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就,是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了辩证的发展观,从世界观的高度用辩证法代替了形而上学

(3)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在历史观上提出少有深刻的、有价值的思想,即“世界历史”的思想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握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曾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

1中学时期

追求真理、向往自由

2波恩大学时期

波恩大学期间马克思把哲学和历史的研究放在首位,曾一度倾向于康德、费希特哲学,把应有和现有、理想和现实对立起来,用应有批判现有,用理想批判现实,而不注意研究现有和现实本身。

3柏林大学时期:

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绝不应任意分割他们,事物本身的理性应当作为一种矛盾的东西展开,并在自身中求得自己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由康德、费希特哲学转向对应有和现有作辩证了解的黑格尔主义,阅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4、《博士论文》

马克思致力于研究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哲学,并于1841年3月写了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的博士论文,尽管马克思还是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者,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但是对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论文体现出马克思勇于突破旧说的独创精神。(why研究古希腊哲学:出于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斗争的政治需要,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这三个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都是自我意识哲学家,而自我意识哲学是当时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武器;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也适合马克思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学的需要。)

(1)马克思在论述人与现实环境的关系时,强调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人的自由

(2)马克思把自我意识看做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强调哲学在改造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在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上,他强调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

(3)马克思坚决地用自我意识去批判宗教,否定神的作用,肯定人的作用,他认为反对宗教神学也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4)马克思很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高度赞扬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揭露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及其根源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思想,不仅同黑格尔哲学有重大差别,而且也已开始超过青年黑格尔派。

5、青年恩格斯

接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强调在理性转化为现实中实践的作用。

6莱恩报时器:对现实的反思(1842——1843)

这一时期,马克思一方面继续坚持自我意识和自由理性的立场,另一方面又遇到了与这一理论相矛盾的现实问题,这促使他进行了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他主要关注的重要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书报检查令和出版问题,一个是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个是摩塞尔河沿岸农民的贫困问题。在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中,马克思表明了这一时期自己的哲学的观点。

a、继续坚持自我意识与自由理性的立场

1、国家、法律的基础是自由理性。

2、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出版是人民的精神的慧眼。

3、书报检查制度是对出版自由,即对自由理性的不合理的限制和扼杀,因此必须取消。

b、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1、物质利益问题和等级问题决定人民对待事物和法的态度。不同的社会等级有不同的利益,这决定着他们指定法律的态度。

2、客观关系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一些客观的关系与制度所决定的。在评论书报检查制度时,马克思就指出,人们往往只注意

个别人和检查官,而忽略了决定他们行动的社会制度问题。其实个人的行动与制度是一致的,仅改变个人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一些客观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改变政治制度而不是撤换某个执行官。

3、强调哲学要走出自身,成为一种现实的批判的力量,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4、哲学是世界的本质。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利益及客观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但是他依旧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质。真

正的理性存在于人民之中,而出版物与哲学是这种理性的集中体现。

c、市民社会

A:最初是指僧侣阶层和封建贵族之外的第三等级之中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因此它有时同资产阶级社会具有同样的意义。

B:市民社会的引申含义是指财产关系、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尤其是指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关系。

7克罗茨纳赫时期1843.5-1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思想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地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使自己的观点沿着唯物主义的方向深化。

(1)黑格尔把国家看做自在自为的现实的理念,家庭和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在马克思看来,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的方式

(2)黑格尔认为政治国家支配着私有财产,使之服从国家的普遍利益;马克思认为不是政治国家支配私有财产,而应该是私有财产支配政治国家

(3)马克思从方法论上揭露了黑格尔的泛逻辑神秘主义,指出这是黑格尔玩弄的从本质领域到概念领域的逻辑推演,把“绝对观念”视为创造一切的神

(4)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初步批判和改造,认为黑格尔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处处都承认矛盾的存在,其主要错误在于把现象中的矛盾理解为本质中的理念中的统一,因而主观任意调和矛盾,取消对立面的斗争。

马克思没有从市民社会划分出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并且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把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形式视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或客观化,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国家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但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即转向从市民社会探究政治国家的根源,从而开辟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

8、《德法年鉴》时期1844年

它是一个马克思等人于1843年在巴黎创办的,旨在联合德国和法国革命者的刊物

(1)马克思在其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表明他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首先、马克思指出宗教并不是世俗狭隘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

第二、马克思认为产生社会压迫的根源不在宗教,而在现实社会关系中,进而阐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区别。政治解放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集团即资产阶级的解放,它要求取消国教,承认信仰自由,取消财产资格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限制等,虽然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但它是一种不触犯社会大厦的支柱即私有制的革命;而人类解放触动社会大厦的基础即废除私有制,使全部人类获得解放。

第三、马克思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地位决定了只有彻底解放全人类才能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第四、马克思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关系,认为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任务,就必须把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2)第一恩格斯在其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表明,研究政治经济学是恩格斯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恩格斯从社会主义立场出发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它预先假设私有制是人类生活中天然合理和唯一可能的东西,这是伪善的和不道德的,还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垄断、竞争、周期性商业危机以及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等,指出这都是私有制统治造成的,要用消灭私有制的办法结束这些现象

第二恩格斯发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论述批判宗教的意义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首先、恩格斯批判了卡莱尔的宗教观。卡莱尔把英国社会的腐败、人们思想的空虚等归罪于无神论,认为建立一种新的宗教

才能消除这些弊端;恩格斯认为只有彻底克服一切宗教观念,坚决诚心地回到自己本身,而不是回到“神”那里,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人性

其次、恩格斯批判了卡莱尔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论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卡莱尔从泛神论宗教观出发认为“英雄”

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则是“无理性”的群氓;恩格斯批判了他的这种

错误观点,强调劳动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标志着恩格斯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世界观的探索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于1844年,直到1932年才第一次全文公之于世,在其中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从哲学进到经济政治学

1、异化劳动理论

(1)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生产劳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由此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首先、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其次、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人在劳动中感觉到的是折磨和压迫

再次、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但资本主义把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生存的手段,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最后、人与人相异化。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关系,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既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也是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

2、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

(1)由于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因而就自然地把生产劳动看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社会性,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的缺陷

(3)马克思提出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思想

(4)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外部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揭示了实践活动的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

3、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是同异化劳动理论密切结合的

(1)在黑格尔看来其对象化或外化的主体是包含有内在矛盾的能动的主体,但其理解的主体却是抽象的绝对精神;马克思把能动性归之于感性存在的人,把主体理解为能动和受动的统一

(2)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就是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异化只是纯粹思辨的过程;马克思把人的对象化理解为客观的物质活动,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为异己对象时就是实践,因此,扬弃异化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3)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把劳动看做是物质生产活动

4、共产主义的论证

(1)马克思首先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批判地研究了各种科学社会主义想说,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

5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

首先、其实际思想内容作为说明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未摆脱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

其次、就其与旧哲学的关系来看,马克思自己的哲学思想还未从哲学体系上同费尔巴哈区别开来

6、《神圣家族》

恩格斯与马克思合写的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性著作,表明二人的理论探索以进一步向唯物史观接近(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1)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看做最高原则和创造世界的力量,马恩揭露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

(2)马恩指出鲍威尔一伙的谬论不过是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庸俗化的复活,他既

否定了自然界,也否定了作为自然存在的人本身,把自我意识变成了绝对的创造主体。

(3)马克思深刻揭露了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指出思辨唯心主义通过诡辩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把个别事物抽象出来的一般当做独立存在的本质

(4)马恩还揭露了思辨唯心主义在实践上的危害性,鲍威尔等把历史变为精神的发展,把一切外部感性的斗争变成纯粹观念的斗争,认为只要在工人头脑中铲除资本、雇佣劳动等范畴,就能改变资本主义的现实;马恩批驳其说法违背工人运动实际,认为只有用具体实际客观的方式来消灭资本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问世

1、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标志

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1846年马恩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两篇论著表明马恩在新世界观的探索中发生了质的飞跃

(1)在这两篇著作中他们创立了唯物史观;

(2)在这两篇论著中,马恩已公开树立“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出来,他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指出实践的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这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人要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3)马克思认为实践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并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统一于实践

(4)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分析世俗基础本身,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和克服宗教弊端的正确途径,并深刻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社会关系,指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正确解释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根本上批判了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践就是世界本源,自然界仍然是优先存在,人在实践活动中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

补充1: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过程

a博士论文期间,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实践的力量来自本身自由的理性,实践的作用是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b《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转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

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实践主要是指政治批判和推翻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对人的本质分析中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

d马恩合著的《神圣家族》把物质生产看做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

e《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补充2: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A、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

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B、这样做的要害在于,它没有理解到现存的社会是一种自我分裂的社会,它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只有揭示了异化劳动这一世

俗分裂的根源,才可能通过扬弃劳动的异化性质而建立起属于人的世界。

C、自我分裂的社会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而属人的社会则要以对象化的劳动,即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为基础。对实践的不理解

使这些学说不能革命地批判地对待现存的世界,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

3、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1845年9月到1846年夏初,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清算了黑格尔派,首次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恩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指出历史发展的要素,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其次、满足新的需要的再生产,就是说物质生产过程也是产生新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再生产的过程

第三、人口生产,即增殖

第四、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意识以物质活动、物质关系为基础,为它们所决定,因而也必然随着它们的变化发展

而变化发展。总之,是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所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生产改造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人们为了生产而联合所产生的交往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历史上的不同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决定的。

另一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规律,是人类历史最深刻、最一般的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运动

经济基础乃所有人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上层建筑是指政治国家和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决定作用,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而有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4)阶级、国家和革命

阶级的存在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高的状况决定的,阶级对立的状况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阶级就会消亡

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来调节社会关系以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革命的实现不是主观想象,而是具有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两部著作未能正式出版,所以马恩就把不久后发表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作为他们新世界观的初次科学表述和问世的标志

(1)《哲学的贫困》批判蒲鲁东主义,阐发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蒲鲁东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提出“财产就是盗窃”的著名论断

A蒲鲁东主张用“互助制”来“改善”资本主义,而不需要进行任何阶级斗争,马克思批判其为“小市民的幻想”,指出阶级社会的根本矛盾表现为阶级对抗和斗争

B蒲鲁东把经济范畴看做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认为经济关系是经济范畴的表现和化身,马克思指出这是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经济范畴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

C蒲鲁东机械地把对象划分为“好、坏”两个方面,认为解决矛盾就是保存其好的方面,消除其坏的方面,马克思指出其不懂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违背了辩证法

D蒲鲁东宣称历史是“普遍理性”的自我表现,理性支配历史发展,马克思指出他把历史当成了观念的历史,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哲学的贫困》虽然是一部论战性著作,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的科学表述,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2)《共产党宣言》的哲学意义

首先、《宣言》贯穿着彻底的唯物主义。它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

第二、《宣言》闪耀着历史辩证法的光辉。它用唯物辩证法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第三、《宣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它指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运动则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私有制而建立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分析了最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实践、科学性和革命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度统一,《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的产物,它的问世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指南。

5马克思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伟大革命,这一革命的实现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是它的创始人参加革命实践和进行艰巨理论研究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恩经历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经历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新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武器,同时也开始了在社会实践中运用验证和发展的新历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问世后怎样认识和分析世界形势

从哲学上正确分析形势,不仅可以了解事变的来龙去脉,了解事变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可以从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作出理论概括和理论总结,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原理和结论,或对原有理论作出检验、补充和发展,这不仅是从思想上领导无产阶级推动历史前进的需要,也是从理论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1对1848年革命的哲学分析

(1)革命是马恩一生事业的突出的中心点;

(2)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a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b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c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对历史人物的科学分析:批判了那种把革命发生归咎与少数人的“煽动”,或者几个领袖人物偶然的行动和动机的唯心主义观点。也就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发展、从受这一矛盾制约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发展,以及各阶级状况中去考察、分析,才能给以正确的说明。

(5)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新发展:a充分估计革命的作用;b尖锐地提出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c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和总体上作出了不断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论断。

2对1848年革命失败后形势的哲学分析

44年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矛盾不断暴露和激化,无产阶级力量和工人运动不断增长和发展,正确分析革命高潮到来之前的形势和任务,是马恩面临的新使命。

a对欧美大国重大政治事件的哲学分析:战争的性质、革命制止战争;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分析

b对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哲学分析:中国革命;印度起义

总之,马恩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844年欧洲革命后,进一步把目光从欧洲扩展到美洲非洲和亚洲,把研究欧洲各国的阶级斗争扩展到研究各种类型的革命斗争,继续以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工具,分析革命形势、发展革命理论、预测革命前途,为工人阶级如何面对正在发生和即将来临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二、《资本论》(为什么说《资本论》使唯物史观从科学假设变成了科学理论)

为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基本规律,以便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科学理论武器,1843-1883年马克思历时40年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所获得的巨大科学成果《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的伟大著作,可以说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

马恩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唯物史观,阐述了基本原理,但当时在理论形态上暂且只是假设,因为它所揭示的只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必须通过对特定的社会形态的全面分析而对它加以科学验证。资本论伟大的哲学意义首先就在于它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1、《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验证以及丰富与发展的表现:

(1)论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基本方面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必然性,认为资本关系的产生过程就是劳动者和他们劳动条件的所有权相分离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论证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依赖关系,指出意识形态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表现了一定社会中人们的利益、意志和愿望,并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马克思着重研究了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权力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指出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3)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

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时,就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

(4)论证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是无法调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都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必然为共产主义所代替也根源于此矛盾

(5)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

马克思科学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是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自然历

史过程,提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

马克思运用逻辑分析和历史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内在的矛盾的运动发展,论证了其必然灭亡并被未来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2、《资本论》的科学方法论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大量经验材料的研究和概括,形成各种科学概念或范畴,并根据它们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连贯性将它们逻辑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具体的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2)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论原则

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进程是和现实的历史过程相符合的

(3)《资本论》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

第一、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矛盾分析法,从而展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马克思………………………………过程中,还运用了质量统一的分析法,阐明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第三、马克思………………………………过程中,深刻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恩格斯的军事哲学思想

1why研究

恩格斯的军事哲学思想,是他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哲学分析和哲学思考,是他研究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恩格斯在军事理论和军事哲学上作出开创性的贡献不是偶然的,是同他所处的时代,同他本人的经历、素质、毅力和学识分不开的。

a战争实践成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德国工人武装起义和克里米亚战争、60年代美国内战和70年代普法战争);b恩格斯在军事科学上有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2贡献:

A、科学的战争观和研究、处理军事问题的方法

(1)唯物辩证地研究战争和军队

战争和军队是军事科学中两个相互联系的极为重要的问题,进行战争不能没有军队,而设置和建设军队又是为了进攻或防御战争和军队是逐渐演变和发展的,由近距离格斗发展到海陆并进,由单一的步兵发展到多种兵种协同作战

(2)全面论述战争和军队的各种因素关系

只有正确了解并善于处理战争和军队的多种复杂因素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驾驭战争

(3)从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上阐明夺取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

正确指挥战争,既要研究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要夺取战争的主动权,要妥善处理主动和被动、集中和分散、进攻和退去、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批判唯心主义战争观,对战争做科学的预见

(1)批判唯心主义战争观

唯心主义战争观代表人物之一蒲鲁东,把战争的原因归结为“贫困”,认为战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从人口稀少的“黄金时代”

进入了人口众多的贫困时代,唯心地认为这是造物主的选择;杜林宣扬暴力论,认为暴力是“历史上基础的东西”,一切经济现象和历史活动都可以由暴力来解释;恩格斯指出战争爆发的基础是经济,经济比暴力要“基础”的多

(2)预见未来战争和战争前景

恩格斯透过局部战争的假象,做出战争将逐步发展为欧洲战争甚至世界战争,那将是一场浩劫和悲剧,但同时又有可能引起国内变革

恩格斯预测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没有必要再设常备军,他热切期待欧洲各国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抗而斗争,从而实现共产主义

四、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公社前后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有什么贡献和发展)

1871年3月18日爆发的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及其所建立的政权,即巴黎公社,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和具体的形式,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质上有力的验证。虽然只存在了72天,却使马恩能够以无产阶级群众运动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开展理论工作,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和深化理论,及时写出了《法兰西内战》等光辉的历史文献

1、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公社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伟大成果

巴黎公社的实践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首创精神,有力证明了无产阶级不仅能够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且能卓有成效的建立起暂新的国家机器,即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真正民主的工人阶级政权

(2)以人民的武装代替反动的军队

公社的第一条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和警察,建立由工人组成的国民自卫军

(3)以公社的公仆制度代替官僚制度

公社取消特权、废除官僚制度,实行真正的普选制,代表对选民负责,规定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只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水平,提出“社会公仆”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官民关系,

端正了国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思想

(4)摧毁精神压迫的工具

公社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剥夺一切教会所占有的财产,废除反动统治对人民进行精神压迫的工具,同时将所有学校免费开放,使人人都能受教育

(5)致力于无产阶级的经济解放

公社伟大的目标是解放劳动和改造社会,以大规模的节约把政治改造和经济改革统一起来,废止征兵制、改革教育、释放政治犯等

2、马恩对公社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

马克思为总结巴黎公社经验而撰写的《法兰西内战》是一部不朽的理论著作

(1)政治、组织上的教训

公社不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组织领导上的松散、不统一,使革命事业失去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关键时刻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领导不力、犹豫不决

(2)思想、理论上的教训

公社的领导者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重视革命理论,不组织和发动广大群众,不推进社会经济改革,使得各种资产阶级思想乘虚而入,侵袭革命队伍,危害革命事业

(3)公社失败的哲学分析

历史发展和革命发展的进程当然有它本身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偶然性并不是不起作用,然而又不是能完全预见的。对待巴黎公社要像对待历史必然性那样充满信心,但是也要看到巩固和发展公社的曲折性,公社倒下了但其原则会永存,革命策源地会遍布全球

3公社失败后为继续坚持、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斗争(未整理全)

失败后,工人运动和革命出于低潮,欧洲进入相对和平时期,各种机会主义思潮和派别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展开进攻,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马恩着重批判了德国党内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最有影响的巴枯宁主义和拉萨尔主义,为新形势下继续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斗争。

a批判巴枯宁主义,阐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同反对一切国家、放弃一切政治的无政府主义谬论密切联系)

b批判拉萨尔主义,制定过渡时期理论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拉萨尔主义是德国工人运动中的右倾机会主义流派,通过和平和合法的道路,依靠普鲁士国家帮助实现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路线,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展望,阐述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

拉萨尔宣扬社会主义的分配决定论,主张公平分配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和最终目的,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程度把共产主义社

会分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及其在欧洲的传播

一、《反杜林论》(《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杜林以折衷主义哲学和庸俗经济学为基础,创立反马克思主义的杜林主义,宣扬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于1878年出版《反杜林论》,清算了杜林主义及其影响,捍卫了工人政党的世界观。该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彻底批判了杜林主义,还百科全书式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1、从实际出发还是从原则出发

(1)批判杜林的原则在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科学论述了关于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原则与实际的基本理论(2)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科学论证了“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批判杜林的物质存在形式上的错误观点,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和运动观

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客观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但客观物质世界中的每个具体事物在

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无限的世界由有限的事物和现象组成,无限寓于有限之中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批判“终极真理论”,论述认识的辩证法

杜林在世界观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决定了他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和非辩证性,杜林吹嘘他的哲学是“终极真理”,是不受时间、条件限制的

恩格斯辩证地分析了人的认识能力,认为个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非至上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统一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就人类认识反映对象、揭示对象的规律性来说,认识具有绝对真理性,但是揭示对象规律性是一个深化发展的过程,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认识又具有相对真理性,相对中包含绝对,相对真理无限接近绝对真理

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能认识并利用其为人类服务,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即认识规律并有计划地使规律为自己服务,人的自由总是相对的,人们只有认识了必然才能自觉地创造历史,争取更大的自由

3、反对形而上学,论述辩证法的理论及其基本规律

(1)恩格斯指出人类思维发展史上从来就有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局限性,是把事物看作是孤立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

对象,而辩证法是从它们的联系、运动中去考察

(2)恩格斯论述了辩证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指出辩证规律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思维的辩证法是客观事物辩证法在头脑中的反映

(3)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歪曲辩证法的本质和功能时,系统阐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即矛盾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扬弃:即否定、克服、消灭事物发展中的消极的、衰亡的因素,肯定、发扬、保存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积极的、新生的因素,使事物向更高级的的方向发展,此间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式把它消灭,而是辩证的否定。4、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1)杜林认为研究社会应当把社会分解为最简单的要素,按照最简单的公理推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恩格斯说历史唯物主义始终坚持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研究社会历史

(2)杜林宣扬浅薄而拙劣的统治阶级的道德和平等观,恩格斯阐明无产阶级要求彻底消灭阶级,从而得到人类真正的道德和平等(3)杜林从唯心史观出发,宣扬政治暴力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恩格斯指出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关系

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完善化中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1、《自然辩证法》

1873年恩格斯就已决定撰写一部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著作,1876年恩格斯说关于它的最终全貌和清晰轮廓已经形成,由于反杜林和整理《资本论》的原因,它最终未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自然辩证法》手稿大体的结构如下:

(1)导言:恩格斯通过对自然界本身发展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物质的形态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第一次系统总结自然科学发展史,论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必然性

(2)揭示和表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论证辩证法的普遍性、客观性,阐明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揭示了辩证逻辑和认识论的基本理论

(3)提出物质运动形式的学说,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社会和思维

(4)揭示了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最后决定作用

2、关于自然界的辩证发展向人类社会飞跃的理论

恩格斯论证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辩证转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论断,实现了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突破。

人类远祖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类人猿,类人猿的生活需要和劳动推动了从猿到人的转变。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于是人和猿区别开来。手的专门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意味着生产。

3、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规律,归结为:质量转化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的否定规律

恩格斯把辩证法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对立运动的反映,二者服从于同样的规律

三、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早期社会的研究,对寄送和发展唯物史观有什么意义)

1、马克思晚年笔记内容

(1)关于原始公社制度的历史命运

现在世界上遗留的原始农村公社痕迹与古代原始社会的原始公社是不同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但其共同点是都建立在血缘关系上,一切归公社所有。各大洲的农村公社具有“二重性”,即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

(2)关于原始农村公社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预测

马克思对农村公社的前途提出两种可能性,一是在资本主义侵袭下迅速瓦解或蜕变,二是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即走向非资本主义道路。究竟实现那种可能,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具体的条件

(3)关于氏族部落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

马克思指出最古老的组织是以氏族、胞族和部落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4)反对把西欧发展的模式搬到东方社会

马克思反对把社会发展的某种概念僵化和模式化,主张从实际出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5)批判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研究原始公社问题的反历史观点

马克思晚年笔记的意义

马克思把对原始公社问题的研究和东方革命形势结合起来,是在探索东方国家能否像俄国一样,在条件成熟时使这些公社的发展越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向社会主义,正因如此,马克思晚年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2、恩格斯揭示人类早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填补了在原始社会研究方面的空白

(1)两种生产理论

历史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生产和在生产,生产本身又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种的繁衍,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其下的社会制度又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是劳动的发展阶段,一是家庭的发展阶段。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2)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规律

恩格斯指出血缘关系是人类早期社会的基础,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恩格斯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3)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经常性的商品交换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剩余生产,进而出现了占有他人劳动的可能,出现了主人和奴隶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生产率的不断增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价值,奴隶的成为普遍现象,奴隶制成为社会制度的本质内容,文明时代开始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标志着奴隶制生产方式的最后确立,氏族制度被国家所代替,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集团出现了

(4)国家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趋势

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在经济利益的冲突斗争中,不致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便是国家

3、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恩格斯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系统总结马克思主

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阐明了它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

(1)无产阶级哲学革命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恩创立的新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无产阶级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伟大革命变革,它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即黑格尔的辩证法

(2)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规定及其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首次在《费尔巴哈论》中提出来的。有人认为,这一命题的直接意义,就是为理解分析费尔巴哈哲学而提出的一个“工作假说”或理解框架。恩格斯并未把它提高到极端重要的地位上。不管恩格斯当初怎么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在恩格斯提出它之后是不断升高的,它也的确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不仅仅限于一个简单的“工作假说”。

a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形态

恩格斯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上共经历了三个形态:

1、远古时代: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远古时代,人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不能解释自己的梦境,就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可以分离的。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同时,由于人们不能解释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原因,就导致了自然力的人格化,这样就产生了神的观念,宗教就这样发展起来。

2、中世纪: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精神与自然界谁是本原的问题也起了巨大的作用。问题的形式往往是这样:世界是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

3、近代以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完整而成熟的形态,只有在近代才能被提上日程。以前的两种形态都只是萌芽状态而已。

▲b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

哲学基本问题分为两方面:

1、第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根据这个问题,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恩格斯指出,这两个名词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否则就会导致混乱。(唯心主义两种形态即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各种不同形态,朴素、机械和庸俗,基本共同点是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从哲学基本问题上具体分析其主张,才能判断其哲学基本立场,才能不会在意识形态斗争中迷失方向)

2、同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能否同一,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阵营。

黑格尔是唯心主义可知论的代表。但他认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能认识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认识就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绝对观念的存在是黑格尔哲学的预设前提。这就是黑格尔的思维存在同一性的实质。不可知论的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他们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认为,因果联系是习惯性的联想,我们不能经验到因果联系,所以,我们实际上是不知道因果联系的实质的。康德认为,我们的理智能认识

的只是现象,而不能认识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

恩格斯认为,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武器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如果我们能自己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自在之物”就被驳倒了。(否认同一性,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能动的反映论,主张思维和存在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新康德主义在理论和历史上是一种倒退)

(3)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一、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人们的愿望和行动只有符合社会规律才能达成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研究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满足他们的最大利益和要求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由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引起阶级斗争,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作为经济关系是第一性的,它决定作为第二性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a经济基础决定国家和法b经济基础决定哲学和宗教

4、恩格斯晚年通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19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了党内机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挑战,一方面,德国教授巴尔特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把马克思的理论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和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出现了反对派,即所谓“青年派”,代表人物为恩斯特。它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化、庸俗化,宣扬机械论。这表明了在许多人心目中,马克思主义和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唯物主义还无法划清界线。恩格斯晚年在一系列的通信中,回击了这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捍卫和发展了唯物史观。(1)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首先,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总之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随时调整其服务的功能

(2)关于历史发展中的“合力论”思想

首先,历史是人们创造的,而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以往的历史服从客观规律的支配

其次,人的意志愿望在积极地影响历史的进程,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不同,它既受社会物质因素的制约,也受人的意识在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形成一种单一的力,许多人的愿望形成多种多样的甚至冲突的力,并参与到社会的总过程中,就形成了总的合力,许多按不同

方向活动的愿望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3)恩格斯针对“青年派”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套语和标签的歪曲理解,再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批判西方马克思哲学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歪曲

第四章20世纪上半叶马哲在俄国和苏联的传播和发展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如何评价普列汉诺夫在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

1、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理论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和领袖,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1883年他同俄国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创立了劳动解放社,竖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著有《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等,培养了整整一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影响很大,他是俄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先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普列汉诺夫在哲学上的贡献

(1)肯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独立地位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

(3)深入阐发唯物辩证法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不可知论

(5)辩证地论述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地理环境作用于社会的途径;b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是一个可变的量;c地理环境对社会作用因历史条件不同而不同。)

(6)创造性地提出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第二、被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第三、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政治制度;第四、社会中人的心理;第五、

反映这些心理的思想体系

(7)科学地论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反对英雄史观,指出个人作用不仅受时代的限制,也受群众状况的限制(a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b时势造英雄,历史发展的潮流决定个人才能的发展;c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3评价(在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

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是俄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伟大先驱,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在哲学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很多独创性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俄国革命,客观上推动了俄国革命,但是在哲学研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明显的缺点是对现实问题研究不够,未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研究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未能作出正确的回答,马克思主义进入一个新阶段,未能承担新阶段的历史任务,这一切都限制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二、列宁在理论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列宁批判自由民粹主义

2、列宁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

3、列宁批判经济主义

4、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为了澄清党内哲学思想的混乱,列宁对马赫主义哲学作了系统的、详尽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花了一年时间于1909年出版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创造性地宣传和发展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提出哲学党性的学说

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主张批判经验,清楚经验中的客观因素,是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

列宁指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在本体论上区分唯物和唯心,第二方面是在认识论上区分唯物和唯心

列宁提出哲学党性的学说,他认为全部哲学流派只能区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这些基本派别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后面体现着哲学上党派的斗争

(2)提出实践观点和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列宁提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第一、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

第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绝没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即指出认识是主体对自在之物的反应

第三、在认识论上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即要去分析怎么样从不知到知,从不确切的知到完全的知

实践是“不确定的”,但又是“确定的”,故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和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说明人的认识过程之所以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接近的辩证的过程,是由实践标准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3)剖析“物理学危机”,阐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列宁指出物理学危机问题不在物理学,而在哲学,列宁提出完整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指出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联系:

一是自然科学对哲学的决定性影响,自然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一,唯物主义必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

二是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反作用,物理学的发展被看做是物理学危机,就是由于他们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武装,导致他们无力应对唯心主义利用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所发起的挑战

(4)在反对召回主义和取消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意义

列宁指出召回主义和取消主义都是以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来指导其理论和行动的,是错误的政治路线

三、列宁对唯物主义的发展

列宁哲学研究和他的革命活动联系

列宁在大战期间之所以专门研究辩证法,首先是为了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制定新的革命策略和批判社会沙文主义的需要,同时许多材料说明列宁有意在批判继承哲学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科学成果,建设和发展唯物辩证法,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1、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1914年9月至1916年6月,列宁阅读其他哲学著作,共计做了8本笔记,称之为《哲学笔记》,其原因和背景,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a、战争和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b、同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的诡辩论斗争的需要

c、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需要(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其原则贯串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各种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

(1)提出了建立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原则和雏形

马克思在1858年1月14日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很愿意用两三个印张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存在的合理的东西阐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列宁很注意马克思的这一愿望。但马克思终于没有实现这一夙愿。恩格斯对此作过一些具体的努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系统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他也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辩证法体系。列宁在认真阅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高度评价其辩证法思想,对其关于如何建立哲学思想体系的思想甚为赞赏。他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发挥了这些思想,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设想。

A原则

a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统一。列宁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宇宙观、逻辑学、认识论,三者是同一的。b哲学体系的起点是最抽象、最简单的东西

c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辩证法的核心或实质的概念,是建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根本原则之一。辩证法的核心即辩证法的最根本规

律,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B体系

辩证法要素十六条。列宁提出了若干对辩证法体系的具体设想,最为详细的是《辩证

法的要素》16条。(具体看最后一页)

(2)进一步完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的认识论体系

(3)提出了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的理论

(4)从哲学上有力批判了形而上学和诡辩论

2、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1)提出帝国主义理论

(2)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3)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理论

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苏联哲学(如何评价苏联建国后的哲学争论)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革命胜利后苏联仍然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于是革命后苏联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十月革命的历史合理性问题;二是新生的苏维埃如何让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新使命就是对这两个重大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

1、十月革命合理性中的哲学思想

(1)科学理解历史发展规律中一般与特殊之间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

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势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并且是以此为前提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上率先取得成功,就是历史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来的特殊性

(2)要善于从现实发生的历史大事变中把握历史机遇,不可为死守所谓历史规律而错失良机,十月革命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才取得历史性突破

(3)对于历史发展中的“固定道路”,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作出相应的改变

(4)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便见分晓。世界历史的发展常常不是争论出最后结果之后才干,而是基本看准了就干

2、十月革命后列宁的主要哲学思想

(1)生活的公式高于书本的公式,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

(2)提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论述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提出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

(4)前进与后退、直接与间接、革命与改良的辩证法

(5)列宁的哲学遗嘱《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

3、(然后评价)苏联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

如何评价苏联哲学工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作

苏联建国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涌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并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学和研究队伍,著名的有布哈林、阿多拉茨基、梁赞诺夫等,他们在整理、出版、研究马恩、列宁的著作,编写教科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普及、应用和发展等工作中均作出了贡献。

(1)布哈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有关争论

苏共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其著作多,涉及面广,其观点随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支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拥护新经济政策,提出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从保护社会生产力出发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多比例平衡关系等富有见地的思想。斯大林批判布哈林:阶级斗争熄灭轮(工人阶级总路线应当是利用资产阶级,到一定时候用经济排挤的方法战胜它、对反抗无产阶级予以镇压、重点是同资产阶级有合作有斗争地发展经济,通过经济手段壮大国有经济,排挤和消灭资产阶级及其经济形式)、长入社会主义(长入过程中阶级斗争不是没有了,而是改变了自己的形式,成为以经济斗争为主的形式)和平衡轮(用平衡与不平衡的动态变化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要平衡工农业生产,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直接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对社会有益的职能,实际上注重阐发了事物在对立统一运动中的统一性的一面,这对于从革命时期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苏联社会是极为重要的思想认识),斯大林左倾错误危害更甚,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易帜,感受到布哈林独立思考的宝贵

(2)机械论和辩证论之争

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它活跃了学术气氛,突出了

当时哲学思想界存在的认识上的分歧,使人们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宣传和普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客服了要取消哲学、取消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倾向,但是另一方面,论战造成了把学术之争混同于政治斗争的先例,使苏联学术界变为沉闷,极大地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本身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4、(如何评价)二战前斯大林在哲学上的贡献与失误

斯大林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对列宁有关思想的捍卫和发挥,但是也产生了一些片面性和失误。其主要的哲学著作《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其内容上的一些失误对哲学理论的发展产生广泛的不良影响,正确认识斯大林在哲学上的功过,对于正确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些经验教训有直接意义。

(1)贡献:

斯大林对列宁思想的捍卫和发挥首先表现在关于列宁主义的定义问题上,指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鲜明的指出列宁主义的时代性、国际性以及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关系;

斯大林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镇压国内外剥削者的反抗,保卫国家;二是保证无产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巩固工农联盟;三是组织社会主义,消灭阶级,向无阶级社会过渡。

斯大林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仅是暴力,还是对农民实行领导和对整个社会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工作方法

(2)失误:斯大林对列宁思想的继承有其片面性。他在阐发列宁主义和苏联经验的国际意义的同时,忽视其应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从而在对待或处理别国社会主义运动时有强加于人的错误做法;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有强调集中忽视民主,重视政治手段而忽视经济手段,理论上承认阶级消灭,实践上强调阶级斗争甚至扩大化等错误。

哲学著作《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简明通俗易懂的形式阐述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但是存在一些原则性失误,最大失误是忽视辩证法,忽视对立统一规律,实践观点,否定之否定概率,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表现,提倡个人崇拜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的曲折经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次曲折

马克思的学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斗争。从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伯恩施坦派提出来对马克思学说的修正,,很快在第二国际中占据统治地位;同时又产生了以中派面目出现的考茨基主义,然而正是马克思主义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揭开了无产阶级新的革命斗争的序幕。

1、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篡改

(1)第二国际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起过积极作用

第一、恩格斯在国际内部领导开展对“左”的无政府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第二、第二国际活动时期,涌现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如梅林、拉法格、普列汉诺夫等

(2)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有以下特点:

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队伍内部的一种反对派,采取跪着造反的方式,即在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下阉割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第二、借口时代发生变化,打出“反对教条主义”的招牌,企图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认为马克思主义完全过时了

第三、高喊“批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把社会民主党变为主张改良的民主政的自由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首先,资产阶级用高额利润中的一小部分收买工人政党领袖和部分熟练工人,培植了一个特权阶层——工人贵族,他们是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

其次,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而加入无产阶级队伍中,这为修正主义的泛滥提供了土壤

再次,资产阶级统治策略方面的改变,为修正主义的猖獗制造了合适的气候

最后,巴黎公社后的相对“和平的”时期给修正主义提供了养料

(3)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首先,新康德主义是伯恩施坦哲学思想的直接来源。新康德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在德国产生和流行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主要任务,它扩张唯心主义先验论、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竭力攻击唯物史观

其次,以英国资产阶级学者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是伯恩施坦哲学思想的另一个直接来源。提倡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以及庸俗进化论

(4)伯恩施坦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进攻

伯恩施坦攻击唯物主义,实质上宣扬唯心主义,表现在:

第一、歪曲人类意识的本质,

第二、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在认识论方面,伯恩施坦宣扬不可知论;用庸俗进化论代替辩证法,并集中批判对立统一规律,反对事物发展中的质变

(5)伯恩施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篡改

首先,他把唯物史观歪曲为“庸俗的经济唯物主义”,批评马克思过分强调技术和经济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思想和道德的作用,得出“人的观念的力量是历史发展的‘正当原动力’”

其次,伯恩施坦将唯物史观歪曲成“历史宿命论”,他把人仅仅看成历史力量的活的代理人,认为人的意识能够限制“历史的铁的必然性”

再次,伯恩施坦鼓吹非阶级的国家观,断言“国家是一种共同生活的形式,是一种管理机关”,进而赞美资产阶级的“纯粹民主”制度,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2、考茨基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背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的哲学根源)

(1)第二国际内的中派主义

中派主义即考茨基主义,考茨基主义派别的特性是以马克思主义派自居,自认为负有同各种右的和“左”的倾向进行斗争,维护社会民主党统一的使命

(2)考茨基主义的“超帝国主义”论

“超帝国主义”论,他认为帝国主义只是金融资本情愿采取的一种政策,是工业国家兼并农业国家的一种企图,是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只要帝国主义变得聪明起来,联合起来互相达成和平协议,会出现一个持久和平的新纪元,即超帝国主义

(3)考茨基背叛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考茨基分析革命时避而不谈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没有提出民主的阶级性、民主和专政的相互制约性,以及无产阶级国家和

资产阶级国家的原则区别。打出经济分析的幌子论证俄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不成熟,不应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问题: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思潮泛滥,如何从侧面说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曲折性,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及其哲学根源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变为现实,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并未停止,右倾机会主义贬低列宁主义的国际意义,左倾幼稚病犯有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摆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思想的主要代表:德国共产主义工人党、英国社会主义联盟等

(2)错误:教条主义、冒险主义、无政府主义

(3)根源:其革命性是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而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只凭革命的愿望和激情,无视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不懂得革命的基本规律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划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

1920年前后中、西欧一些国家相继效仿十月革命的模式举行无产阶级的起义,但都陷于失败,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开始探讨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认为是由于第二国际的“经济主义”,他们批评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只讲客观规律而不讲主观因素,他们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口号,试图建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研究主体和客体相互规律为唯一对象的历史辩证法,以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新马克思主义”,即“西方马克思主义”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特征

(1)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看做是一种哲学,特别轻视以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2)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整体,否认或贬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为一种历史理论

(3)批判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歪曲成唯心史观

(4)把恩格斯、列宁同马克思分割开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指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什么贡献,而且有许多歪曲

(5)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基本原理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处于危机之中,而拯救马克思主义的有效途径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某种西方哲学思潮结合起来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1)主体-客体辩证法。

他的所谓辩证法不包括自然辩证法,提出辩证法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之中,其中心内容就是论述历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即人与人所创造的社会世界的相互作用

(2)总体性理论

总体性指的是全面地把握社会现实的方法,要求把社会现实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总体加以考察,不仅要把握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且要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趋向

(3)物化理论

卢卡奇把物化定义为人自己的活动和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

第六章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二、五四三次大论争

(1)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

胡适是美国实用主义杜威的忠实信徒,1919年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鼓吹一点一滴的改良,企图用改良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邓中夏、方志敏等人积极参加了论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反驳胡适把“问题”与“主义”割裂开来的错误,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指出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的解决,但是不能用改良手段,必须采取阶级斗争的方式进行

“问题与主义”这场论争,在政治上是采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方法,还是采取彻底的革命改造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论争,在哲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还是采取实用唯心主义的论争。

(2)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

张东荪、梁启超等人公开鼓吹英国新实在论者罗素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即社会改良主义学说,他们认为中国实业不发达,劳动阶级不存在,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认为要发展协社(资本主义经济占支配地位的合作社)逐渐到达社会主义。

李达、李大钊、蔡和森、周恩来等对其进行了坚决的反击,指出中国工业是不发达,但是无产阶级是存在的,且在不断发展壮大,要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并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他们进行阶级斗争,中国就能实现社会主义,所谓先发展资本主义再谈社会主义,实质是帮助资本主义而取消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实质是在中国究竟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

(3)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

刘师复等人系统介绍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他们以“左”的面目出现,反对一切国家和权威,反对建立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主张实行和平主义、人道主义,主张“绝对自由”

陈独秀、李达与其进行论争,指出剥削阶级总是利用反动的国家机器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无产阶级要求翻身和解放,就必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虽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没有国家的,但是在阶级消灭之前,我们却需要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三次大论争的实质和意义

这三次大论争实质是中国革命要不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的问题,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思想前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干部条件。

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地位)

1、初步形成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抵制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但在反右倾的时期,党内部分同志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犯“左”的错误,他们指导中国革命时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从第三国际的“指示”出发,为了反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于1930年撰写《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一文,阐明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

实践活动中如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防止和反对主观主义

(1)它从辩证唯物反映论的高度反复论说了调查研究的意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口号

(2)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僵化的教条,它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同实践的密切结合,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它提出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4)它还论述了调查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和技术

《反对本本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认识论上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第一篇著名哲学论文,通俗而又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应该怎样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做了范例。这篇著作已孕育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色,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2、毛泽东在研究战争中对哲学的独特贡献(《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哲学意义)

毛泽东、朱德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长征到延安毛泽东于1936年12月写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总结了红军战胜敌人的基本战略战术原则,深刻地论述了研究战

争的方法论,具体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及其根本规律。它是人类军事思想史上最优秀的军事著作之一,全书充满了辩证法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军事理论和哲学思想浑然一体,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形成

(1)战争的规律是发展的,研究战争应着眼其特点和发展

(2)研究战争规律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3)战争中全局和局部的相互关系

(4)战争实践是认识战争规律的基础

(5)揭示战争规律的辩证认识过程,第一阶段是制定军事计划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实行军事计划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归实践的过程

(6)在尊重战争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

(7)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革命同时存在顺利和困难的条件

(8)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进攻和防守、兵力的集中和分散、包围与反包围、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

3、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1)《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实践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相关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为中心,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发挥了能动的革命和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揭露了中国共产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一、论述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首次把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规定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第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第三、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理性回归实践的意义

第四、阐明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五、科学地概括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综上,《实践论》仅仅抓住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辩证关系极其矛盾运动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并以此为中心深刻揭示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辩证法简要的归结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系统而深刻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完成了列宁提出的说明和发挥的任务。

第一、深刻发挥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第二、阐发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理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第三、论述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第四、发挥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处于一个统一体,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第五、“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新论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贯穿于矛盾学说的各个方面

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1、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刻论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和发展)

1941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内容的整风运动,这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一次反对唯心主义好形而上学、宣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运动。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献中,揭露和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论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概念的科学涵义

他指明实事求是并不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要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中,用心寻找其中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以指导革命实践。

(2)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全面的、发展着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有的放矢,是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两个侧面。

(3)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4)调查研究是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方法

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法、分析与综合方法、材料充实与抓住重点的方法开调查会的方法等

2、对战争中哲学的深入分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正确指导抗日战争,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写下了《论持久战》等军事文献

(1)运用客观的全面的观点分析、揭示抗日战争发展的根本规律

(2)阐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战争是政治的暴力手段的继续

(3)战争中客观规律性和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战争有其客观规律性,战争本身

并没有胜负,只有加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分清胜负

(4)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第一、进攻和防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本质,只有大量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第二、持久和速决、内线和外线,“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外线中的内线”

第三、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战争的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的作战方针

(5)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在于群众之中

3、《新民主主义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贡献)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丰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1)揭示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一、政治纲领,是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第二、经济纲领,是实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和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三、文化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阐明革命发展论和革命阶段论的统一

第一、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革命的两个阶段,它们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第二、中国革命发展要有阶段之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的长,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决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第三、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与民主革命的行动纲领,共产主义对中国革命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的指导是不可能成功的,应把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新民主主义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

(4)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法

一定的文化史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有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4、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证

5、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国家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究竟建立什么性质的国呢?毛泽东为了答诸如此类问题,于中国共产党成了28周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完整地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

(1)阶级、政党、国家逐步消亡是客观规律

毛泽东指明阶级是要消灭的,政党和国家是要逐步消亡的,还指明了阶级、政党和国家的消亡是一个过程,是要有时间和条件的(2)人民政权中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必须把对敌人的专政和对人民的民主高度结合起来,对人民内部必须实行民主,对反对派必须实行专政,而这互相联系,这就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法

(3)人民政权的历史任务与社会各阶级在人民政权中的历史地位

三方面的任务:

第一、强化国家机器,对内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对外防御外国敌人的侵略和颠覆;(专政)

第二、在人民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民主)

第三、组织经济建设,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经济)

社会各阶级的地位: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是国家政权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最有远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

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资产阶级,一方面有同它建立政治联盟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不应在国家政权中占据主要地位

综上所述,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学说,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七章战后苏联与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曲折

一、战后初期的探索与迷误(1945—1953)(战后初期苏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左的失误)

20世纪下半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世界历史逐步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苏联与东欧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崭新的历史条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曲折。

在这一阶段的初期即40年代中后期到5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探索从战争走向和平的一系列新问题,但是由于未能根本摆脱苏联僵化模式和左的教条主义束缚,贻误了战后体制转轨与观念转变的改革最佳期。(总体性表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最初年代,即从1945年大战结束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这10年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阶段,其典型特征是世界历史面临着一个新的巨大转折时期: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战时体制走向平时体制,从以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开始转向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在这一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探索与迷误复杂交错,左的教条主义有所抬头(具体性表述)

1、哲学走向活跃的新苗头和1947年全苏哲学讨论会

战后初期,苏联哲学界乃至整个思想界、文化界,开始出现了日趋活跃的思想苗头。

A亚历山大洛夫主编的《西欧哲学史》是这一思潮中的浪花,在当时条件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哲学成果,尽管没有完全摆脱教条主义的简单化,尤其缺乏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联系的分析。

B日丹诺夫对其形而上学方法进行批判

C 1947年全苏哲学讨论会,思想倾向带有两重性,社会后果也带有两重性。

斯大林、日丹诺夫主要倾向是反右,要求哲学界紧密服从社会主义现实需要,实质上是服从阶级斗争的政治需要,服从两大体系斗争的政治需要。

凯德罗夫等一大批要求解放思想自由探索的理论家,主要倾向是反左,矛头指向思想僵化,要求哲学界更加活跃、开发、自由,从理论思维高度推动社会主义走向现代新型文明

1947年全苏哲学讨论会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新苗头,也表现出了左的教条主义的抬头

2、战后改革初潮及其逆转

战后社会主义不仅从一国走向多国,而且从相对贫穷的俄国走向较为发达的东欧国家,基于这种原因,战后最初3年东欧各国一直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最具代表的是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和南斯拉夫的铁托,斯大林本人起初也曾一度支持东欧国家的这种新探索,但是到1948年国际形势的改变,客观和主观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斯大林和苏联领导层在指导思想上发生重大逆转,斥责铁托等人为“帝国主义走狗”,强行遏止其独立探索。苏联模式由原来在苏联一国范围内到此后被强行推广到众多国家

3、斯大林晚年两部著作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评价)

1950年和1951年,斯大林先后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两本书,主题是从理论思维高度探讨战后世界历史发展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问题,以便解决指导思想中的一些全局性问题。在这两部著作中,理论贡献与历史局限、新的探索和左的迷误、体制创新和模式回归,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1)贡献:

A探讨语言学中的哲学问题,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B探讨社会主义建设中质变的新形势、特殊性;

C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为反对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的盛行提供了重要哲学论据

D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的提法,承

认矛盾的存在

E区分了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2)局限:

斯大林这两部著作存在两个主要局限,既是历史的局限,更是观念的局限。

一、在对世界历史的时代主题看法上,他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在不断加深,战争不可避免,世界历史还是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忽视了正在变化的世界形势;

二、在社会主义具体体制的看法上,他把商品限制在个人生活消费品生产领域内,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限制在流通领域内,把外贸市场限于社会主义各国内部。这就从根本上阻塞了体制转换的道路,导致对30年代备战体制的回归和强化。

从斯大林个人来讲晚年两部著作代表了他一生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试图独立的做出新探索,从理论思维高度正面探讨一些重大的时代主题,比较而言晚年著作难道更大,意义更大。

二、战后中期苏联哲学的研究状况(战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新发展:应该加上前面的初期)

战后中期,主要是指50年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30多年间,缓和是这一阶段世界形势的历史表象,这一时期,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辩证法、认识论、

历史观这几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

A:50,6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苏联哲学研究的重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是马哲史中最为重大,最为复杂的头等课题。(拉宾的《青年马克思》、奥伊泽尔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等)

B: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否认自然辩证法,承认社会历史辩证法,对此,出了一套辩证法史丛书)C: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重点。(深入研究列宁笔记)

2、围绕辩证法研究的争论

争论主要是直接围绕如何理解列宁的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原则展开的

(1)“本体论派”强调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的基础在于本体论

(2)“认识论派”强调三者统一的基础在于“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

(3)“综合论派”(本体论和认识论派)强调三者统一在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有机综合

(4)“发展论派”是从“综合论派”中派生出来的,他们认为三者统一的核心是发展

争论的进一步扩大:

第一、集中表现在哲学对象、辩证法对象问题上

第二、表现在哲学体系、辩证法理论体系、总体结构的问题上

第三、争论焦点是辩证法的叙述方法

第四、争论也体现在哲学和辩证法的功能问题上

3、认识论研究

70、80年代,认识论成为苏联哲学的热点

(1)认识论主线问题。列克托尔斯基把主体关系关系问题作为认识论展开的基本线索和贯穿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从深层上触及了认识论展开的根据问题

(2)认识论的理论基点问题。列克托尔斯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再概括:主体观、意识观、反映观

(3)认识本质的中介性问题。在主客体之间往往存在一系列中介环节,实践本身就是社会性和中介性的活动

(4)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关系问题。解决课题知识和自我意识相互依赖的二律背反,最终取决于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

4、历史观研究

历史研究有三个方面的测量尺度:自然历史过程方面、人的主体活动方面、人道主义价值方面

所谓全球性问题,指的是那些涉及整个世界,影响全人类利益,并且只有通过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得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际关系的人道化问题;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优化问题

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这期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发展,但是始终未能克服两大根本缺陷:一是教条主义加实用主义的学风,未能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二是脱离社会主义体制转换的时代课题,未能找到适合新时代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

三、苏联战后新时期的大曲折(1985-1991年)(马哲在战后苏东发生大曲折的主要历史教训)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掀起了改革新浪潮,但是在苏东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曲折,根据对苏联70年历史的全面考察,得出苏联解体的四大根源

1、苏联解体的四大根源

(1)思想片面化、极端化、教条主义、观念僵化与否定阶级观点、鼓吹抽象人道主义同时存在,这是根本的思想根源

(2)体制过时,30年代形成的备战体制,到80年代迟迟未改,这种僵化模式是根本的历史根源

(3)经济失调,备战型、争霸型的经济结构,很难适应和平发展、科技革命时代的需要,无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是深层的经济根源

(4)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但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沿袭了斯大林的错误做法,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由于改革指导思想严重失误,导致社会动乱,这是直接的政治根源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和平主义加政治民主化的改革纲领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形成阶段,形成标志是《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发表。

戈尔巴乔夫通过简单的移植抽象人道主义、和平主义,提出“全人类生存高于一切”的原则,提出了一个“和平纲领”加“政治民主化”的改革纲领。

(2)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提出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蜕化质变阶段,标志是《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戈尔巴乔夫通过简单抄袭西北欧社会民主主义,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目标模式,迈出了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旗帜的决定性一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旗帜换成了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纲领。

(3)全盘私有化的纲领

“哈佛计划”主旨是从1991-1997这6年间,在西方发达国家资助下,以苏联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化和私有化为基础,完成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纳入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

3、对新思维的评价

A新思维的发展

a经历了3个阶段、3种形态:

《改革与新思维》为代表的和平主义加政治民主化的改革纲领;

《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为代表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纲领;

哈佛计划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化的纲领

b不同的思维结构和思想重心

重心:第一阶段重心国际政治新思维,第二阶段重心国内政治新思维,第三阶段重心国内经济新思维

结构:最高层次国际政治新思维,第二层次国内政治新思维,第三层次国内经济新思维

B从思想路线上看,是一个唯心主义、主观主义、脱离国情、脱离实际的典型;

从政治路线上看,是一条毫无原则、毫无党性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从社会经济上看,是一个以改革为名,行私有化之实的资本主义复辟纲领、和平演变纲领。

C“新思维”作为改革的理论纲领,根本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精髓,缺少对苏联国情与当代世界的具体分析,没有抓住改革的重点,给苏联乃至东欧带来了思想混乱,它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直接理论导因

四战后东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讨

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这30多年间,以战后社会主义改革为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国际背景,东欧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更具特色的理论探讨。在东欧各国哲学中,存在着具有不同倾向、不同色彩的三大流派、三大思潮:一派受苏联影响较大,一派受西方思潮影响较大,一派具有本国文化历史传统的色彩。

(1)匈牙利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卢卡奇几乎是最有特色又是最有影响的一位,他开创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代表了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主流。

社会存在本体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和历史观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哲学观点,即存在应该区分为两大类型——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前者是前提,后者是飞越。

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提出是晚年卢卡奇的思想飞跃,具有三层深意:a是对一生中的哲学探索做出反思和升华;b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做出深层的开掘;c是对匈牙利等东

欧国家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寻求改革之路做出理论奠基

(2)南斯拉夫实践派和辩证唯物主义派的争论

两派的哲学争论主要围绕下述3个问题展开:

a实践论和反映论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本体论的关系问题

c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3)保加利亚巴甫洛夫对认识论的研究

认真吸取信息论等现代科技革命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开辟了一些新的哲学研究领域

(4)波兰沙夫等人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争论

人的问题是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注视焦点,形成了2大哲学流派:一派是带有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色彩的波兰哲学人文学派;另一派是马克思主义人论学派

(5)捷克斯洛伐克等其他东欧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两种思想倾向:一派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比较密切,另一派同西方现代思潮有着思想上的联系。

(6)总结

在战后东欧各国中往往存在着两种哲学倾向、两大哲学思潮:一种受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影响比较大,常常居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另一种思潮比较多偏向西方,手西方现代流行思潮影响比较大,特别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两大流派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另一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这两种哲学倾向的共同的根本缺陷是未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高度深入探索本国国情、民主传统、文化特点,根本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新文化,始终未能突破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根本问题。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战后西方社会面临的挑战

1怎样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划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是二战后主要流行于西欧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从阶级观点上,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共生,并最终趋同于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从哲学上看,它主张的是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道主义。

(1)民主社会主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a新康德主义的伦理社会主义,用康德伦理思想修改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学说;否认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道德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原动力

(2)抽象的人道主义:把人的尊严当做行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即从人的本性出发,把实现人权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人的本性指的是自由、平等、正义、友爱、互助,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实质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3)超阶级的国家观:从抽象的人道主义出发,把国家看作是超阶级的正义力量

(4)折衷主义的趋同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彼此接近,融合成为一种本质上同一的最优社会

(5)批判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有关科学方法的理论,在自然科学范围内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波普把批评理性主义扩大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时,把唯物史观作为批判的主要目标

2欧洲共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的得与失

(1)“欧洲共产主义”,一般而言,是指以意大利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为代表(法国共产党常被误认为支持欧洲共产主义,其实该党最初强烈反对)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新思潮和运动。它于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世界颇有影响。它主要是一种政治理论,但这种政治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2)从哲学角度对欧洲共产主义的国家观、民主观以及策略路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