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客座主编: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副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城市经历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期,部分城市建设用地近年来已接近“天花板”。面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总量的刚性约束,不少城市已进入存量开发为主的内涵增长、创新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功能转型,工业遗产再生将成为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
以上海为例,自19世纪开埠以来,黄浦江作为重要的水路交通支撑、孕育了两岸繁荣的工业经济,工业产值曾一度占全国工业总额的一半之巨(1933年,上海的工业资产总额约占全国40%,产业工人约占全国43%,工业产值约占全国50%),新中国成立后其工业水平继续发展,产生了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工业建筑群。码头、工厂和仓库等占据了从今天的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浦西段的大部分岸线,是上海城市历史的重要研究文本和市民集体记忆的类型学要素,也是上海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工业企业从中心城区的大量迁移,导致厂房、仓库等建筑闲置、废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尤其上海在2002年申办世博会成功后,以此为契机,黄浦江两岸的工业用地置换进一步加快,推动了两岸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城市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从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型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转型中的迫切需求与重要任务。以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发展历程的黄浦江两岸为例,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提出“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突出中央活动区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将进一步把封闭的生产岸线转变为开放共享的生活岸线。黄浦江两岸的滨水地区将成为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这将对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城区中的滨水工业遗产空间转变为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潜力巨大,对市民日常性的休闲、娱乐、观光、健身等活动贡献极大。与此同时因其优越的地段呈现出特有的土地价值,成为各级政府和各大地产商眼中的稀缺资源。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中,以“文化”作为城市更
新模式研究的核心概念,将丰富城市建成区的保护与更新尤其是工业遗产再生的理论,对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前的滨水空间研究主要聚焦在滨水空间环境研究和滨水历史空间研究、滨水空间环境研究方面,代表性成果如张庭伟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和刘滨谊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书中对滨水环境的空间景观提出了诸如生态化、人性化的设计方法,但对历史区域的设计探讨较少。对滨水历史空间研究,代表成果为邵健健的《城市滨水历史地区保护研究——以上海苏州河沿岸为例》和刘开明的《城市线性滨水区空间环境研究——以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为例》,前者探讨了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前景,并分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方式对遗产“有机更新”的影响。这些成果从城市角度分析了历史遗存与现代空间交融的因素和方法,尝试建立旧工业区更新为文化性场所的相对完整的城市设计框架。近年来,建筑学界及相关领域对城市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再生的相关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范围内较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对此议题常有涉及。对该领域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成果的解读,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