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余姚的由来

2023-03-14 来源:步旅网


余姚的由来

较早的地理书籍《山海经·南山经·句馀山》(成书于战国时期)条下载:“又东四百里曰句馀(句字读gou。唐代之后句馀山改称之为四明山)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晋代的大学问家郭璞在此条下作注说:“今在会稽馀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成书于公元6世纪)中也说:“江水又东经馀姚县故城南,县城为吴将朱然所筑,南临江津,北背巨海……秦始皇南游会稽,途出是地,……因其句馀山以名县。山在馀姚之南,句章之北也。”至于姚字,今已失传的古籍《五帝系》一书中就有记载。汉代应劭曾读到此书,说:“姚水见《五帝系》,固不始于夏之无馀矣。”姚水边有姚邱,这在《太平环宇记》一书中曾说到:“舜生于姚邱。”(出生于诸冯姚丘,即现有的马渚渚山)姚邱又因在姚水之旁而得名,说明在舜出生之前已有姚邱之地名,故此宋代写的《元丰九域志》中也说:“馀姚有姚邱山。”由北可知,馀姚之名即裁取了句馀山之“馀”字,姚水之“姚”字,合称之为“馀姚”。 解放后改用简体字,把“馀姚”改写为“余姚”,沿用至今。

低塘的由来

低塘曾有低仰堰、低仰镇之名。低塘境内堰闸集中,上、中、下河的船只过堰时产生一低一仰,谓称为低仰堰。堰分3处,即后堰、南堰、新堰,统称低仰堰。低塘驻地在省塘基上,北1公里处有大沽塘(大古塘),曾为姚北一带居民的保安塘。相传宋宝元元年(1038年)7月,连日大雨,海水内溢,溺民害稼,百姓遭受重大灾难。庆历七年(1047年)余姚县令谢景初征集工役万余,率民筑海堤大沽塘,自上林至云柯全长2800丈:庆元二年(1196年)县令施宿征夫役六千,费缗钱一万五千,修筑从上林至兰凤大沽塘4200丈,改土堤为石堤,并置田千亩,作为修堤资产。几次修筑海塘后,百年未遇大害,使当地人们免受海患之苦,是一项惠民而又浩繁的工程。省塘与高而坚固的大沽塘相比就成了低塘,原低仰之名便自然而废,易名为低塘。

省塘的由来

省塘,位于大沽塘南面约一华里处,东起云柯乡漾山,西至罗家山,全长30华里,它是姚北最早的一条海塘。自从大沽塘建成,省塘即废,但它作为东西交通要道,要这条堤塘里仍依次发展了好几个市肆,东侧有低仰堰(即低塘)、塘堰、廊厦(今朗霞)之西,有第泗门(今泗门)、湖堤戚家新市。

朗霞的由来

随着海涂上涨,海潮推北,大沽塘后逐渐涂老地淡,不能再滤卤煮盐。于明朝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大沽塘北侧3华里处又新筑了一条潮塘。自此,原有涂滩变为沙地,且宜种植棉花。由于明代视棉花种植与桑麻并重,规定种植棉桑的土地,可按“额外垦荒”条例,率蠲其税。由此,棉花种植业在此得到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手工业工场也逐步涌现。

明末清初,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大成里中心地段的省塘两侧,在徐家大房的前后厦开始有人设摊买卖,逐步形成了商品交易的市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17世纪下叶),此地就有了徐家廊厦之称。

随着大沽塘后海涂继续上涨推北。于雍正二年和十二年(公元1724年和1734年)又先后兴建了榆柳塘和利济塘。盐、渔业北移,植棉业扩大。宁绍等地的工商业者陆续于此经营,市肆更加兴旺起来,到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廊厦街市已基本形成。在东起省塘头、西至淡池头的700米长的街道上,商贾云集,百业俱兴,大大改变了原来徐家廊厦的市貌,由此,地名开始简称“廊厦”。

到了清代中后期,杭州湾海涂加速上涨。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在利济塘(又称四新塘)北面又先后修筑了晏海塘、永清塘等堤塘四道(西侧有五道),并由山阴等地不少移民来此定居。同此,廊厦的人口和耕地不断增加,辖地向北延伸至八塘前后,直至与周巷西三盐场和泥墩潭接壤。

民国初期开始改称廊厦乡。邑中名流、清代举人杨儒鸿视“廊厦”字眼太俗,取其谐音,改为“朗霞”,自此遂有了沿用至今的地名朗霞。

泗门的由来

泗门古时又称四门、第四门。境域西南原有汝仇湖,水面达十万亩,汝仇湖堤东开四门以便放水灌溉,四水为泗,故称泗门。

备注:汝仇湖是古代余姚面积最大的湖泊,有近十万亩水面(约60平方公里)。它东至泗门,南依九龙、鸡鸣诸山,西抵临山,北隔谢家塘与大海相望。据浙江大学地理系陈桥驿教授考证,汝仇湖是泻湖,形成于汉唐。

黄家埠的由来

黄家埠是绍兴府余姚县北部沿海古埠,据地方谱碟,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本邑梁弄黄姓者,螯居兰风一都二里,其嗣因货运等泊船装卸,砌埠建码头,以姓命埠,以利海运。后人以埠为村命镇。随着海岸线北移,老丘、二丘等土圩塘陆续围筑,沿塘始有人定居,并相继增多。

兰风的由来

南宋《嘉泰会稽志》(成书于南宋嘉泰年间,由陆游于嘉泰元年(1201)十二月作序。)载:当时余姚县城外15乡、70里,兰风乡属余姚县,黄家埠属兰风乡。据《六仓志》列载姚北山脉皆发源于夏盖山,上承天台,四明,屈折至兰芎,分为二,其一东至牟山湖由马渚东为风山……,当时是根据山的支配走向划分的,乡名“兰风”取“兰芎、风山”之首字。(全文由三师傅供稿)

临山的由来

临山原名庙山。相传唐时有姚娘,善理财,富而好施。卒后,为之建庙于北门山,遂名其地曰庙山,。明初,倭寇侵扰沿海州县。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大将军汤和上言:“余姚控引大海,宜于在北边置卫所,以备倭寇。”于是筑城防御,以其面山背海,环卫皆山。名曰临山。按明制,军队

驻地称卫,故又称临山卫。清初名士陈古铭,以临山远近有龟山,龙山,风山,独无麟,遂改临为麟,故又有麟山之名。

梁弄的由来

梁弄原名梁冯,乃梁、冯二姓族居之地,后梁、冯两姓渐衰,因多弄,易为梁弄,现梁、冯两姓族人均已不多。

河姆渡的由来

河姆渡: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避居浙东,死后葬于姚江南岸山上,该山后称黄墓山,姚江渡口称黄墓渡,至清末才称河姆渡

马渚的由来

马渚,渚,意为水中的小洲。相传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屯兵渚山,饮马于潭,故此得名马渚。有饮马桥等遗迹。

四明山的由来

四明山又名句(音gou)餘(余)山,分布在宁波市西部的余姚、鄞县西南和奉化,平均海拔100-300米。因其大俞山峰顶有个“四窗岩”,日月星光可透过四个石窗洞照射进去,故称“四明山”。唐刘长卿曾以“苍岩依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珑开窗牖,落落四明目”就是来描写四窗岩,四明山由此得名。因四明山镇地处四明山腹地,以山为名,得之四明山镇。

小曹娥镇的由来

相传为当地人慕上虞县百官曹娥孝女庙及其神之灵,光绪二年(1876年)仿建其殿于此。《六仓志》载:“孝女殿在朗霞乡利济塘下。”因名其地为小曹娥。镇以驻地得名。1949年与朗海乡、镇海乡及海南乡一、五村合并为曹海乡。1958年三乡分,为曹娥管理区,1961年改曹娥公社。1979年仍划归余姚县。1983年改为曹娥乡,1986年7月改建为曹娥镇。1992年4月,撤小曹娥镇、朗海乡、镇海乡建制,并入小曹娥镇。

三七市的由来

三七市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三七市,县西二十五里,月逢三、五、七、十市,故名”。

丈亭的由来

《夏侯曾先地志》载:“慈溪江分流处,有石矶十七八丈,筑方丈室其上,为老尉廨宇,旧曰丈亭。”

姚、慈两江交汇处,俗称三江口,丈亭镇老街建于此。据夏侯曾先《会稽地志》记载,这里有石矶十七八丈,上面筑有一丈见方的亭室,作为老尉廨宇(古代军令尉的办公住所),所以叫“丈亭”。夏侯曾先是陈、隋间人,可见丈亭之名至少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浙东姚江与其最大支流慈江的交汇处,有一个渡口,叫丈亭渡。旧时姚江为潮汐河,丈亭乃南来北往,东西过客的集散地,不少名人逸士也留有许多咏亭歌潮的诗篇,例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发丈亭》。丈亭旧时为会稽、明州两府水陆通道上的重镇。

大隐镇的由来

大隐一名由来已久,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按《四明山志》,大隐以大里黄公墓所得名。”《四明谈助》记载:“大隐山本名句章,以大里黄公居此,故称大隐。”又据《宋宝庆四明志》载:“夏候曾先《会稽地志》云:大隐山口,南入天台。北峰为四明,东足乃谢乐炼药之所也。晋虞喜三

召不就,遁迹此山,因以为名。”

东晋文学家王康琚《反招隐》诗句曾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旧指身在朝市而无利禄之心的高士,意谓真正的隐者。由此可见,大隐最早曾是汉代“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隐居之地。自后又相继有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等众多名士均循隐于此,遂为大隐凝聚起深厚的历史底蕴。

陆埠镇的由来

陆埠镇旧名兰溪市,今讹兰溪,《余姚光绪志》载:“兰溪市,又名陆家埠。”光绪《慈溪县志》云:“兰溪发源于江际,夹岸藤萝,色深可染,因以名之”。后陆姓氏族聚居于此,商肆渐盛,遂改称陆家埠,兰溪之名乃废。

鹿亭的由来

鹿亭乡据《余姚光绪志》记载:“齐孔佑隐居是山,有鹿中矢来投,佑养其创,愈而去,因建鹿亭于寺宇之侧,因而得名鹿亭”,又唐鹿龟蒙鹿亭诗有“时令白鹿过”句,因而得名。

新建路的由来

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明代教育家、哲学家,28岁中进士,因劾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丞。后复起,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被封为“新建伯”(今余姚城区的新建路,由他封号命名)。总督两广军务,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作哲学的探索,创“致良知”学说,指出“知行合一”,把中国的哲学思想提高了一步,还流传到日本。了广收门徒,随处讲学,形成“姚江学派”,世称“阳明先生”。

梨洲街道的由来

得名黄梨洲。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梨洲(宗羲),既是王(阳明)学的正宗传人,又对王学进行了修正。

黄梨洲(1610-1695年),明清思想家、史学家,父为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19岁入京为父讼冤,曾以铁毙伤魏阉同党,后为东林子弟推荐,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斗争,险遭残杀。清兵南下,在浙东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兵败后,入四明山结寨,后驻守舟山的鲁王封为左副都御史。明亡后,隐居故里,悉心讲学、著述,清廷朝他掌翰林学士,编修明史,因辞不就。学问极博,对史学、哲学、国政、天文、算术、乐律等,无不研究。著作甚多,所著《明夷待访录》,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对王、朱、黄、世称“三先哲”,加上严子陵,历史称“余姚四历史名人”,宁波又称“四大圣贤”。

肖东的由来

肖东,女,原名董鹤棣,又名阿菊、菊芬,1919年出生于浙江鄞县和益乡(现属姜山镇)前董村。她在小学读书时,品学兼优。受到地下党员教师的教育,思想进步很快,“七·七”事变后,她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入党后,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在家乡发动、组织雇工罢工斗争。后又在奉化大桥、方桥及鄞县凤岙等地以任小学教师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2年受党派遣打入家乡附近的敌军内部任报务员,向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

1944年,肖东任上虞肖绍站联络员。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后,历任区委书记、区武工队指导员、虞东县特派员等职。在此期间,她积极发动群众,抗丁抗粮,动员青年参军,壮大自己的武装,恢复和扩大党的组织,建立“三线支部”,多次粉碎敌人的“清剿”。还在永和、朱巷、谢家桥、南山一带进行民主建政,建立民主乡政府,同时还开辟了虞西新区。她关心群众疾苦,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困难,当地群众把她当作亲生女、亲姐妹。

1948年6月22日下午,由于叛徒出卖,肖东等6位同志不幸在鸭塘湖被捕。在狱中83天,尽管敌人严刑逼供,肖东始终坚贞不屈,不吐一丝真情。她在狱中写信给党,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切都好,请妈妈放心,我一定为妈妈争气,决不辜负培育之恩。”这是烈士对党无限忠诚之言。9月

12日,肖东在姚北横河游源岙被G·M·D军杀害,壮烈牺牲。时年29岁。

为了纪念肖东烈士,她生前工作过的凤亭乡改名为“肖东乡”。建国初,烈士家乡人民将烈士遗体由余姚游源岙村迁到茅山北麓,与烈士胞弟董槐安烈士遗体安葬在一起。1989年又由茅山北麓迁此安葬。肖东烈士墓位于鄞州区姜山镇茅山初级中学右侧的白虎山上。烈士墓整体坐西朝东,中有红字墓碑一通,墓碑两侧是原鄞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所立的烈士纪念碑,墓周翠竹掩映,松柏环绕,环境静穆。

大岚的由来?

四明大岚山,牛粪当早饭。大岚镇源于境内的大岚山而得名。大岚原名大兰,是中国“四大名兰”的原产地之一。后因山高雾大,取名大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