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武松1

2021-12-21 来源:步旅网
鲍鹏⼭新说⽔浒之武松1 怒虎神⼈

演讲⼈:鲍鹏⼭

讲师简介:上海电视⼤学中⽂系中⽂系教授,硕⼠⽣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潜⼼研究先秦诸⼦数⼗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化和⽂学研究,出版《寂寞圣哲》、《后⽣⼩⼦-诸⼦百家新九

章》、《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灵》、《先秦诸⼦⼗⼆讲》、《说孔⼦》《中国⽂学史品读》等⼗余部著作。

内容简介:在《⽔浒传》的⼀百零⼋位英雄好汉中,武松可以说是知名度最⾼的⼀个。武松景阳岗打虎、怒杀潘⾦莲、⾎溅鸳鸯楼等等精彩段落,给千百年来的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其后⽆数戏剧、⼩说对于武松的刻画,更是让他⽆畏的光辉形象变得不可动摇。但是今天当我们重新打开《⽔浒传》,重新再与武松⾯对⾯,武松就真的是⼀个⽆畏的打虎英雄吗?⽽我们⼀直认为的武松在景阳岗上打死了吃⼈的⽼虎,为民除害。在⼩说的字⾥⾏间中,武松果真是要明知⼭有虎,偏向虎⼭⾏,⽽去为民除害的吗?他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呢?上海电视⼤学中⽂系鲍鹏⼭副教授,将在种种细节中精辟分析武松打虎的复杂⼼态,颠覆性的揭⽰这个打虎英雄的真实⼼路历程。全⽂:

在《⽔浒传》的⼀百零⼋位英雄好汉中,武松可以说是知名度最⾼的⼀个,武松景阳岗打虎、怒杀潘⾦莲、⾎溅鸳鸯楼等等精彩段落,都给千百年来的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其后⽆数戏剧⼩说对于武松的刻画,更是让他⽆畏的光辉形象变得不可动摇。但是,今天当我们重新打开《⽔浒传》,重新再与武松⾯对⾯,武松就真的是⼀个⽆畏的打虎英雄吗?⽽我们⼀直认为的,武松在景阳岗上打死吃⼈的⽼虎,为民除害,在⼩说的字⾥⾏间中,武松果真是要明知⼭有虎,偏向虎⼭⾏,⽽去为民除害的吗?他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呢?

  武松在《⽔浒》⾥⾯的出场算是⽐较晚的⼀个,在到第⼆⼗⼆回才出场,在⾦圣叹的本⼦⾥⾯那就是⼆⼗⼀回了。当时武松在他的⽼家清河县和⼈发⽣争执,⼀拳过去,打得那厮昏沉,也就是把对⽅打昏迷了,武松以为把这个⼈打死了,吓得就赶紧逃⾛,逃到了江湖上躲在柴进的庄上。后来他打听到那个⼈没有死⼜救活了,于是呢他就准备再回清河县,因为清河县还有他的⼀个亲⼈,他的⼤哥在那个地⽅。所以我们可以讲,武松出场的第⼀场精彩不是在清河县打⼈,⽽是在景阳岗上打虎。这也是武松出场的⼀个和其他的⼈不⼀样的地⽅,你⽐如我们可以来⽐较⼀下鲁智深和林冲的出场。鲁智深出场的第⼀场,他最精彩的出场是他打了⼀个⼈,那就是拳打镇关西,⾯对着欺男霸⼥的镇关西,鲁智深忍⽆可忍,三拳两脚就把他打死了,是鲁智深出场的第⼀场精彩。⽽林冲的第⼀场精彩是什么呢?是不打。他不打的也是⼈,是谁呢?是他的顶头上司⾼太尉的养⼦⾼衙内,那⾯对着顶头上司的养⼦,林冲不敢打,不得不忍⽓吞声,所以这两个⼈出场,可以讲是与⼈有关,所以这⼀出场第⼀件事情,我们就能够感觉到作者对这个⼈他有⼀个基本的评价。

  ⽐如说,写鲁智深⼀出场是打了镇关西,他是要突出鲁智深这个⼈的仗义⾏侠的品格,是写他的道德。⽽写林冲⾯对着调戏他妻⼦的⾼衙内,林冲⼀看是他顶头上司的养⼦,忍⽓吞声,举起的拳头⼜放下了,不打了,这写什么呢?写林冲的性格。所以我们说鲁智深第⼀次出场我们就知道他的品格,⽽林冲的第⼀次出场我们就知道他的性格。那武松的第⼀次出场是打虎,那作者要让我们知道什么呢?作者要突出的、要强调的是什么呢?是武松的武艺。我们可以做⼀个不⼀定很准确的⼀个⽐⽅,写鲁智深⼀开始就写他⾏侠仗义,是想把鲁智深写成⼀个圣⼈;写林冲在强权⾯前不得不委曲求全、忍⽓吞声,是想把林冲写成⼀个凡⼈,虽然他是英雄,跟我们凡⼈⼀样,有很多很多的委屈,有很多很多的不得已,有很多很多的弱点,把他写成⼀个凡⼈;武松⼀出场,是打死了⼀只猛虎,作者是想把他写成什么呢?是想把他写成神⼈。所以⾦圣叹在武松打虎的这⼀回回前的这个总评⾥⾯,他就讲到了,说打虎这⼀篇啊是“⼈是神⼈,虎是怒虎——⾦圣叹”。⽼虎是发怒的⽼虎,⽽打虎的⼈呢那真是神勇之⼈,就是个神⼈。但是这个地⽅还有⼀个⼩⼩的问题,我们说鲁智深打镇关西那是不得不打,因为镇关西欺男霸⼥,对鲁智深这样性格的⼈来说,他是决不能容忍,所以是不得不打。⽽林冲对于⾼衙内他是不得不忍,因为是顶头上司的养⼦,他是不得不忍。⼀个是不得不打,⼀个是不得不忍。⽽武松要打虎难道也是不得不打吗?我们的答案是,是也不是。

  鲁智深的该出⼿时就出⼿,以及林冲的不得不忍都让我们觉得⾮常符合这两个⼈的性格。但是,武松⼀直以来在我们⼼⽬中,就是⼀个⽆畏的打虎英雄,难道他还有什么畏惧和⽆奈吗?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武松打虎的整个过程,我们来看⼀看。⾸先我们讲,武松确实是不想打

死这只⽼虎,他不想打,他没有打算打。他在柴进的庄上知道了⾃⼰没有打死⼈,于是准备回清河县去看望⾃⼰的哥哥,⽗母亲已经双亡了,只有兄弟⼆⼈相依为命,他准备回家去看亲⼈。在路上⾛了好⼏天,⾛到了阳⾕县的地⾯,正当中午的时候就看到前⽅有⼀个酒店,这个店招上⾯是写着五个字。这五个字的店招也特别传神,叫“三碗不过冈”。我们说现在有很多商店的名字⼀定要取得好,这个名字就取得⾮常好,“三碗不过冈”,那什么意思呢?我的酒好,喝完了三碗酒以后,你就过不了前⾯的景阳冈了,那武松进去了以后,他可不管这个酒店什么三碗不三碗的规矩,软磨硬泡、死缠烂打、软硬兼施、连威吓带恐吓,逼着这个店家拿出酒来,他⼀连喝了18碗酒。

  有些本⼦上写15碗,这15碗是写错了,把整个武松喝酒的过程喝了多少碗,⼀点点统计下来,正好是18碗,所以后来⾦圣叹就改成18碗了,这个数字是对的。喝了18碗酒,喝完了以后,⼿提哨棒就⾛,所谓的哨棒就是⼀个短棒,随⾝带着防⾝⽤的⼀个⽊棒。店家⼀看就从店⾥⾯赶出来了,赶紧叫住了他,告诉他景阳冈上最近出现了⼀只吊睛⽩额⼤⾍,⼤⾍就是⼤⽼虎,吊睛就是双眼突出的,额头是⽩的这么⼀只⼤⽼虎,形象很恐怖。晚上出来伤⼈,已经坏了三⼆⼗条⼤汉的性命了,所以你不能⼀个⼈过冈去,你必须在我的店住下,等到凑齐了⼀群⼈以后再过这个冈⼦去。武松呢。⼀听并不相信,我刚才讲了武松打虎如果说有理由的话,确实有理由,因为这个店家已经告诉他了,这个⽼虎伤了三⼆⼗条性命,如果武松真有⼀种⾏侠仗义这样⼀种⼼胸,那好,我去为民除害去那不也可以吗?

  可是武松没有这么想,他⾸先是完全不相信,他笑着跟这个店家说,这个时候他也有⼀点醉了,醉了以后也有⼀点以酒装疯,醉了以后胆⼦⽐较⼤,中国有句话叫酒壮怂⼈胆,武松当然不是怂⼈,但是酒醉了以后胆⼦可能更⼤⼀点。他就跟这个店家说“我是清河县⼈⽒,这条景阳岗上少也⾛过了⼀⼆⼗遭,⼏时见说有⼤⾍?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便有⼤⾍,我也不怕!——《⽔浒传》第⼆⼗⼆回”。这句话分两层意思,第⼀不信,第⼆不怕。不信是真的,不怕是吹⽜。他真的是不信,然后⼀想,我既然是英雄,你说有⽼虎那我也就摆摆架⼦,我不怕!武松有⼀个特点,他跟鲁智深跟林冲相⽐有⼀个什么特点呢?他好吹⽜、好显摆、好炫耀、好逞能,这就是武松的特点,所以他说不怕,等到他⼀意孤⾏⾛到了景阳岗上,上了⼭冈以后⾛了不到半⾥多路,看到⼀个败落的⼭神庙,在这个⼭神庙的墙上贴着⼀个印信榜⽂,就是官府贴的⼀个榜⽂,上⾯写着这个地⽅有⽼虎,这个榜⽂的内容和店家所说的内容完全⼀致。这个时候武松已经相信了,这个地⽅确实有⽼虎,那到这个时候我们说武松,如果他想为民除害或者他对⾃⼰特别⾃信,⽤⾃⼰的武功把这个⽼虎打死,那这个时候⼀听说真有⽼虎了,那应该是⽃志昂扬,应该是抖擞精神,应该很兴奋才是,事实是什么样⼦呢?事实不是这样⼦,武松在打虎之前我们必须要明⽩,他是不想打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想打呢?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不敢打⽼虎,虽然他对酒家的⼀番好意两次都吹⽜,说真有⼤⾍我也不怕,其实他是怕的。

  在我们过去⼀贯的印象中,武松打虎的豪迈与⽓魄那是⽆可⽐拟的,这样⼀个打虎英雄,怎么会有退缩和害怕呢?这样的反差巨⼤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武松在酒家⾯前讲的两次不怕,实际上是不愿意在酒家⾯前露出⾃⼰内⼼中的胆怯,因为他好⾯⼦。武松是⼀个在内⼼⾥⾯把⾃⼰当成英雄的⼈,我们每个⼈都把⾃⼰看成是凡⼈,所以我们做什么我们都给⾃⼰预先有了原谅⾃⼰的理由,我是凡⼈嘛。但是假如你想你在内⼼⾥⾯你就认为你是⼀个英雄,你要拯救⼈类,你⾯对所有的艰难困苦你都⽆所畏惧,这个时候你能原谅⾃⼰的理由就很少了,尤其是在别⼈的⾯前,你⼀定要装着⼀点。所以⼀个⼈⼀旦把⾃⼰当成英雄,他也就不能像普通⼈那样害怕了,他内⼼可能是怕的,但表⾯上⼀定要不怕。但他独⾃⼀⼈在景阳岗下⾯的树⽪上看到那⼀⾏字,说⼭上有虎的时候,他⾃⾔⾃语那⼀番话很明显的,是⾃⼰给⾃⼰打⽓,他⾛到了景阳岗上,在⼭神庙上⾯看到官府贴的榜⽂,知道真的有虎的时候,他有三个反应,他的第⼀反应是转⾝再回酒店,这是最为直接的,最为有⼒的证据,证明了他不敢打虎,但是为什么他⼜不回去呢?因为他还有第⼆反应。他的第⼆反应是什么呢?说我现在要是回去了不要让他耻笑吗,让他耻笑了那就不是好汉,所以我回不去了。所以我说,⼀个⼈⼀旦把⾃⼰当成英雄的时候,他对⾃⼰的要求就会⽐别⼈⾼;⼀个⼈如果特别好⾯⼦,有的时候这个⾯⼦就会⽐性命还重要。所以,为了不让别⼈耻笑,我宁愿冒性命之忧。还有第三反应,想回去不能回去,回去怕被别⼈耻笑,那怎么办?

  还得给⾃⼰打⽓。所以第三反应就是⾃⼰给⾃⼰打⽓,站在那地⽅发了半天的呆,想了⼀想,⾃⾔⾃语⼜说了⼀句话,说“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浒传》第⼆⼗⼆回“。怕什么怕啊,上去再说。这⼀句话很显然是在⾃⼰给⾃⼰打⽓,他硬着头⽪⼀步⼀步在上景阳岗,这个时候《⽔浒》上有⼀段描写,因为他是往东边⾛,⽽太阳在西边,所以背后的太阳⼀点⼀点落下去了,武

松回头⼀看太阳快要落⼭了,渐渐地就要坠下去了。⾦圣叹在这个地⽅有这么⼏句批,他说“骇⼈之景(说这真是很怕⼈的⼀个景⾊,⽽且⾦圣叹还有这么⼏句话),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哭。——⾦圣叹”,如果我⼀个⼈⾛在这⼭冈上,太阳快要落⼭了,即使没有⽼虎,我也会吓得⼤哭,这确实是写得很可怕的⼀个景象。在这个时候,武松⼜⾃⾔⾃语说了⼀句话,说“那得什么⼤⾍?”

  ⼈⾃怕了,不敢上⼭——《⽔浒传》第⼆⼗⼆回”。哪有什么⼤⾍,是因为那些⼈都害怕,他们不敢上⼭。你感觉感觉这样的话说出来有什么意义吗?唯⼀的意思,唯⼀的价值,就是⾃⼰给⾃⼰壮胆,⾃⼰安慰⾃⼰,⾃⼰欺骗⾃⼰,⾃⼰怎么样呢?给⾃⼰⿎⿎劲⼉,我们⾛夜路的⼈喜欢吹⼝哨,为什么他在⾛夜路的时候他要吹⼝哨?那吹⼝哨不是因为不怕,恰恰是因为他怕,他通过吹⼝哨来给⾃⼰壮胆,所以武松这样⾃⾔⾃语的说话,实际上就是⾃⼰给⾃⼰壮胆。那么我们这样说下去,⼤家就觉得武松打虎,我们原来觉得他很英雄,给你这么⼀讲,他⾸先不想打,没有为民除害的想法。第⼆,他⼜不敢打,对⾃⼰有没有⾜够的信⼼,是不是会有损于他的形象?我们说这不会了,作者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武松形象的可信、真实。武松⼜不是打虎专业户,他从来没有打过虎,⾯对这样的⽼虎都伤了三⼆⼗条⼤汉的性命这么⼀只⽼虎,他怎么可能有必胜的把握呢?⾯对这样的⼀个⽼虎,他怎么可能毫⽆畏惧呢?他怎么可能满怀信⼼呢?所以这样写⾮常真实。

  既然武松不敢打虎,也没有⼈逼着他必须去打虎,继⽽为民除害。这个此时此刻在景阳岗⽑⾻悚然的夜⾊中,⼼中充满恐惧的武松,逃⾛便是了,为何偏偏⼜有了后来的打虎壮举呢?

  这个答案是武松已经没有退路了,我讲这个没有退路是在什么时候呢?当武松在景阳岗上,那只吊睛⽩额的猛虎猛然随着⼀阵狂风出现在他⾯前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武松和⽼虎⾯对⾯,你死我活,不可能有逃⽣的机会,除⾮你打死它,要不你就被它吃掉,只有这两种选择。你⼀个⼈跑,能跑得过⽼虎吗?所以到这个时候,应该说他真的是没有退路了,但问题是在上景阳岗之前,甚⾄上了景阳岗那⼀段时间,⽼虎在没有出现之前,他都是有退路的。那么他这⼀段的退路,是谁把它堵住的呢?我们说这⼀段堵住他⾃⼰路的是他⾃⼰。是什么东西堵住了他⾃⼰的退路呢?第⼀,这个⼈太⾃负,武松这个⼈太⾃负,⾸先我们说武松是⼀个极度⾃我欣赏和⾃我肯定的⼈。我说,⼀个⼈要做⼤事,你必须要⾃我欣赏和⾃我肯定,但是⼀个⼈要做傻事也往往是因为⾃我欣赏和⾃我肯定。那我这样说,倒不是说武松此时此刻要做傻事,要做蠢事,但是我也不是说武松做的不是傻事,不是蠢事。你说你怎么说的这么拗⼝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它就是这么拗,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傻事,什么是聪明事,还真难说。

  ⼤家都认为是对的事情,⼈⼈都去做,所有的⼈都去做⼤家共同认为是对的事情,这个事情⼀定就会变成傻事了。那反过来,⼀件⼤家都认为是傻事这么⼀个事,没有谁去做,当时就有⼀个⼈,就他⼀个⼈⼀意孤⾏在那⼉做,到了最后他竟然把这个事情做成了,那这个傻事就变成什么事了呢?就变成好事了,就变成正事了,就变成⼤事了,甚⾄做成了⼤的事业了。武松此时此刻就是这样的情景,⼀开始他看起来是傻事,但是最后他把傻事做成了,所以武松是⼀个很极度⾃我欣赏的⼈,我们来看⼀看他第⼀次对酒家劝他的时候,他就说了⼀句话,他说“便有⼤⾍,我也不怕!”,第⼆次酒家说,你到我房间来看⼀看,我没有骗你官府有⽂件的,他⼜说了⼀句话“便真个有虎,⽼爷也不怕”。我们注意这两句话,不怕是共同的,还有⼀个不相同的,第⼀句话说,我也不怕。第⼆句话,我就变成什么呢?变成⽼爷了,这是⼀种典型的⾃我提升,本来是我这个很平常的称呼,到了第⼆句话,我就变成⽼爷了,⾃⼰给⾃⼰提拔了⼀级,然后⾃⼰还给⾃⼰打⽓,我是⽼爷我怕谁?

  这就是很典型的⼀种⾃我的欣赏和⾃我肯定。第三次在景阳岗下⾯看到⼤树⽪上告⽰的时候,他⼜说了⼀段话,他说“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便去那厮家⾥宿歇,我却怕甚么鸟?——《⽔浒传》第⼆⼗⼆回”。注意,他⾸先认为这是酒家诡诈,酒家⽤这样的办法吓唬⼈,吓唬什么⼈呢?注意,吓唬那等客⼈,什么叫那等客⼈呢?就是普通⼈,平庸的⼈,凡⼈,然后他⾃⼰怎么说的呢?我却怕甚鸟?就是我可不是那等⼈,说⽩了我可不是凡⼈。那么此时此刻,他就带着这么⼀个⾃我期许、⾃我肯定、⾃我欣赏、⾃⾼⾃⼤,然后⼀意孤⾏,⼀路⾛来,决不回头。所以⼀⽅⾯⾮常⾃信,另⼀⽅⾯不相信别⼈,这是他把⾃⼰的退路堵住的⼀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还不是全部,他堵住退路的不光是他⾃信、⾃负。还有⼀点是他太傲慢,武松是⼀个很傲慢的⼈,我们看他在酒店⾥⾯,包括最后酒家劝他不要上景阳岗的时候,他和酒家的对话,你能明显感觉出酒家每⼀句话都说得很真诚,⽽武松的每⼀句话都说的居⾼临下,总是⾼⼈⼀等的教训⼈的⼝⽓。武松是没有平等意识的,这⼀点和鲁智深、和林冲都不⼀样,鲁智深在五台⼭下⾯在⼩铁匠铺⾥⾯,他竟然请铁匠铺的⼩铁匠,说我们俩来⼀块⼉喝酒去吧,和这样普通的打铁的⼈,他还请他⼀起喝酒。林冲在朱贵的酒店⾥⾯,在不知道朱贵酒店的底细之前,他也把那个⼩伙计喊来,你来,我俩⼀块⼉喝喝酒,何等平易近⼈。这种

情景在武松的⾝上,你不可想象。武松⾃恃太⾼,他有英雄⽓质,他也有英雄素质,但他⾃⼰觉得是英雄的时候,他很难和这些普通的⼈能够平起平坐,他总是俯视众⽣的姿态。所以他受到这么多的警告,受到这么多劝说,他总是拂⽽去之,然后带着⼀根哨棒,⼀颗骄傲的⼼,独⾃⼀⼈⾛上景阳岗。  武松最初的⾃信和他对店家的不信任,在景阳岗的事实⾯前已经化为乌有,武松终于相信,在这⽆边的夜⾊中,真有⼀只饥饿的⽼虎在注视着他。不过,他现在还有机会赶快退回来保全性命。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武松依然偏向虎⼭⾏呢?

  ⾯⼦问题,武松太好⾯⼦了,像他这样⾃信⽽⼜骄傲的⼈,往往也是特别好⾯⼦的⼈,他本来是想回去的,但是⼀想到回去要被别⼈耻笑,他宁愿冒着性命之忧。所以我觉得孔⼦曾经讲过⼀句有名的话,叫苛政猛于虎,我们套⽤这⼀句话来说武松此时的⼼情的话,也可以讲耻笑猛于虎,被别⼈耻笑⽐被⽼虎吃了还可怕。他特别好⾯⼦,⾯⼦⽐性命还重要,我们看这可能是中世纪⼀个共有的特⾊,西⽅的中世纪,⽆论是贵族圆桌骑⼠,包括西⽅的⼀些绿林强盗、好汉也⼀样把名誉看作⽐性命还重要。梁⼭上的好汉也同样如此,把名誉看得⽐性命还重,那是⼀个好⾯⼦的时代。我们说⼈类社会往往有这样⼀种现象,有⼀些优点会让⼈觉得可怕,但是有⼀些缺点,会让⼈觉得⾮常可爱。好⾯⼦是⼀个缺点,但是它却是⼀个⾮常可爱的缺点,什么叫好⾯⼦呢?简单的说好⾯⼦就是要脸。所以你说好⾯⼦好不好?那就是问要脸好不好,你说要脸好不好?我不回答你,我只反问你⼀句,不要脸好不好?那不就明⽩了。所以我们说好⾯⼦固然可能是弱点,可能是⼀些缺点,但是它往往包含着⼀些正⾯的东西。武松就是很好⾯⼦的⼈,为什么?

  因为好⾯⼦,为了不丢⾯⼦,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要勉为其难的做⼀点事,这事⼉我做不了,但是为了⾯⼦我不得不去做,这样⼈们就怎么样呢?就不得不逼着⾃⼰去做⼀些有难度的事⼉,逼着⾃⼰去做⼀些有难度的事⼉⼀旦成功了,那你不就把事情做成了吗?所以好⾯⼦它是有⽤处的,它往往能够给我们没有退路,为了⾯⼦我们不得不逼⾃⼰,⼈有时候是要逼⾃⼰的,你只有逼,才能逼出⾃⼰的潜能,你不逼怎么知道你能做多⼤的事呢?⽐如说武松,如果他不是逼⼀下⾃⼰,他怎么知道他能打虎呢?如果武松不是⼀个很好⾯⼦的⼈,他⼀看到真的有⽼虎,那就回去,回去有什么了不起,⼤不了他笑话我呗,那他不就回去了吗?这⼀场惊⼼动魄的这么⼀个打虎的英雄壮举,不要也就没有了吗?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讲,对吧?武松在此之前本来有退路,但是后来⾃⼰弄得⾃⼰没了退路,但是让⾃⼰没有退路以后,等于说是逼着⾃⼰去做⼀件⼤事,⽽且最终他把这个事做成了。当然把这个事做成了不光是我们前⾯讲的,⾃信、⾃负、骄傲的个性,还有好⾯⼦。还应该有两点,第⼀点有实⼒,第⼆点还要有正确战术。你没有实⼒,哪⼀天你听说有⽼虎你也上去,那不是活笑话吗?

  要是听说有⽼虎,假如我上去,那只能让⽼虎给我们减肥了,减到最后⼀点⾁没有,全是⾻头。所以⼀定要有实⼒,武松他是有这个实⼒的,这⼀点很重要,我们要特别提到,不能没有实⼒我盲⽬⾃信,盲⽬狂妄⾃⼤,你还认为这是⾃我欣赏,那不⾏,有的时候要客观的认识⾃⼰。在逼着⾃⼰做⼤事的同时,还得要看⼀看⾃⼰的能⼒和⼤事之间到底有多⼤的距离,这⼀点很重要。那么第⼆就是,要有正确的战术。武松在打虎之时,他是使⽤了⾮常正确的战术,他的打虎实际上分成⼏个阶段。第⼀个阶段,躲闪。⾯对着来势汹汹的对⼿,他没有仓皇失措,也没有贸然出击。他⾸先是惧怕,是谨慎,是寻找对⽅的破绽。

  武松硬着头⽪去挑战这只结果了太多条⼈命的⽼虎,虽然他有实⼒,也有战术。但是⼈与虎较量毕竟不占优势,更何况武松内⼼中还充满了恐惧。那么,这个武松究竟是如何打死了恶虎呢?其中⼜有着武松怎样的性格呢?

  ⾸先,敌进我退,⽼虎⼀上来,三招:⼀扑,⽼虎从半空中扑下来,武松吓出⼀⾝冷汗,酒都做冷汗出掉了,这时候⼀下⼦完全清醒了,但是他⼀闪闪到了⽼虎的背后。⽼虎的背后没法看⼈,⽼虎使出第⼆招,⼀掀,前⽖着地,后⽖⼀下⼦掀起来,相当于像马踢⼈⼀样,武松⼀闪⼜闪在⼀边。⽼虎⼀看第⼆招⼜不管⽤,然后竖起⾃⼰的尾巴,像铁棒⼦⼀样的尾巴,猛然⼀扫,《⽔浒》的写法叫⼀剪,什么是⼀剪?就是⽤尾巴来扫,那个铁柱⼀样的尾巴扫到你也是不得了的,武松⼀跳⼜跳得很远。所以⽼虎⾸先就使⽤了三招:⼀扑、⼀掀、⼀剪。⽽武松只⽤了⼀招,躲闪,也可以说先叫退避三舍,等⽼虎这三招⽤完以后,⽼虎已经⽓性先⾃去了⼀半,⽼虎的⽓⼒也损失了⼀半,⽼虎的威风也去了⼀半,⽽武松能够躲过这三招,他⾃⼰的⾃信⼼也会⼤长,所以这三招下来以后,可以说武松是⼤灭了敌⼈的威风,⼤长了⾃⼰的志⽓。

  现在该武松⾃⼰出⼿了,等到⽼虎再吼⼀声转过⾝来的时候,我们知道武松⼿上是有⼀根哨棒的,使尽平⽣⼒⽓对着⽼虎砸下去了,可是只听得⼀声响,不是打在⽼虎⾝上的响声,是打在树枝上,树枝被打断了,同时他的哨棒也折断了。本来武松靠这⼀棒⼦想⼀下⼦就置敌于死命了,没想到

没有打着,反⽽⾃⼰随⾝的武器还没了,这本来是⼀件很紧张的事,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武松在打虎的时候确实是很紧张的,⾮常紧张。我刚才讲他⼜不是打虎专业户,天天在家练打虎,对吧?他是第⼀次打虎,也是⼀辈⼦唯⼀的⼀次打虎,⼀辈⼦⼈能打⼏次虎呢?所以你说这种事没有经验可寻的,他都是临时随机应变。那么这⼀棒⼦下去,对武松的⾃信⼼是⼀个很⼤的挫折,应该说这⼀次是⼀个平添的⼀个波澜,从⼩说的⾓度来说读到这个地⽅,我们会很紧张。但是我们紧张不要紧,问题是武松那个时候他是性命交关,但是武松这个时候没有紧张,等到⽼虎⼀兜,兜回来再向他扑过来的时候,武松⼀跳跳出⼗步开外。这跳出⼗步开外,你不要以为这武松很厉害,⼀下能跳那么远,这不是他厉害,是他被吓坏了,跳得那么远,⽼虎正好扑过来,没扑着他,但是⽼虎正好把前⽖就搭在他的前⾯,武松这个时候⼀下⼦就,⼿就伸过去揪住了⽼虎的顶花⽪,就把它按在地上,双⼿抓住了⽼虎的顶花⽪,腾不出⼿来,只好⽤脚去踢。所以我们说武松打虎有⼏个阶段,先是躲闪,然后棒打,棒打不成以后怎么样?脚踢。不管是什么⾯门,是眼睛、是⿐⼦、是嘴巴就这么样的⼀顿猛踢,⽼虎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了,⼜被他这么⼀顿猛踢,⽼虎⾃⼰倒反⽽⽤⽖⼦把它⾃⼰的头下⾯挖了⼀个泥坑。

  这倒是恰恰帮了武松的忙,武松就把⽼虎的头按到这个坑⾥⾯。这个时候,武松已经感觉到⽼虎的⼒⽓就更⼩了,于是他腾出右⼿来对着⽼虎连打了五七⼗拳,打得⽼虎⿐⼦⾥⾯,⽿朵⾥⾯,眼睛⾥⾯全部都出⾎了。⽼虎只有出的⽓,没有进的⽓了,这个时候,武松才松开⽼虎,再把半截的棒⼦找回来,他⽣怕⽼虎不死,万⼀半天⼜苏醒过来怎么办?拿着这个半截的棒⼦把⽼虎再痛打⼀顿,彻底打死才放⼼。所以我们看,最终他还要有正确的战术。先躲闪,再棒打,再脚踢,再拳打,最后再⽤棒⼦彻底的解决问题。实际上我们说,武松打虎的真正的最有意思的地⽅,最激动⼈⼼的地⽅,最让我们读起来⼼⾥⾯悬着为他担⼼的地⽅,当然是在景阳岗上碰到⽼虎的那⼀段。当时最有意思的地⽅恰恰是在他没有碰到⽼虎之前,武松的那个性格,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要碰到⽼虎?

  他为什么这个不想打⽼虎的⼈,却偏偏不得不去打这只⽼虎?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主要的把这个前⾯当作重点来跟⼤家讲,后⾯打虎的这⼀段,施耐庵写得⽐我讲的精彩多了。⼤家可以看原著就⾏了,我们只是把它分了分,做了⼀个总结,把它分成⼏个打虎的阶段⽽已,那么武松打死了这个⽼虎之后,受到了阳⾕县知县的抬举,做了阳⾕县的步兵的都头。什么叫都头呢?相当于今天县刑警⼤队的⼤队长,我们说这个对于武松来说确实是⼀个命运很重⼤的转折,他本来以为打死了⼈是个逃犯,现在因为打死了⽼虎,⼀下⼦摇⾝⼀变变成了县公安局刑警⼤队的⼤队长。很有⾝份,很有威风,也很得意,⽽且还很感恩,于是他就在阳⾕县呆下来了。他本来不是要到清河县去看哥哥的吗?现在当了刑警⼤队⼤队长,⼯作忙了⼀时⾛不开,看哥哥的事情也就往后推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去看哥哥。但是我们说,天有不测风云,⼈有旦⼣祸福,就在武松对⾃⼰此时此刻的处境⾮常满意的时候,在阳⾕县他碰到了⼀个⼈,⽽因为这⼀个⼈⼜引着他⼀步⼀步,打虎的英雄最终⼜杀了⼈。杀了⼈之后,⼜变成了囚犯,这⼀段⼈⽣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