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事故案例学习
一、M101-P10井井喷事故
M101-P10井井喷事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故?答:2005年12月30日20:30左右。
M101-P10井井喷事故是哪个油田发生的事故?答:冀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大修二队。
M101-P10井井喷事故是在哪道工序发生的?答:在进行封层补孔下防落物管柱作业过程中,由于处置措施不当,致使该井发生井喷事故。
M101-P10井基本情况?答:该井为油藏构造高部位的一口水平井,完井方式为筛管完井,于2005年5月钻开盲板首次投产,初期日产液23.8方,日产油22.3方,日产气4290方,至本次作业前,产量降至日产液10.3方,日产油4.5方,日产气696方。本次作业,要求桥塞封目前生产层,油管输送射开8#层生产。
M101-P10井井喷事故经过?答:2005年12月24日,冀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井下公司大修二队搬至M101-P10井,进行卡堵水作业。至29日,先后完成了泡沫洗井、起泵、打捞防落物管柱、探砂面、刮削、通井、井口试压、桥塞卡水、射孔等工序。
29日,起出射孔枪后,下防落物管柱。在下管过程中,每下一根油管都有井筒液体从套管排出,当下至第22根立柱(第44根油管)时井口突然发生井涌。该队马上停止作业,按抢喷程序取小自封坐油管挂未成功,于是立即抢装油管旋塞阀、关防喷器、关旋塞阀,井口得到完全控制。
大修二队队长错误地判断造成井涌只是一股气,只要洗井就可解决,于是又在现场指挥接反循环洗井出口管线,打开旋塞阀洗井脱气,洗井约10分钟后出口出气量越来越大,遂停止洗井。队长又指挥打开套管闸门向40方大罐放喷,约半分钟后油管迅速上窜至九米,接箍卡于防喷器闸板处,出口天然气量猛增,
反洗井出口高压管线弯头刺漏。
队长立即组织切断井场电源并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分别向值班调度和井下主管生产副经理作了汇报。井下公司抢险队伍到达现场,立即成立了现场领导指挥部,研究抢险方案,统一指挥抢险。
经过周密的准备,按照抢险方案实施,泵入5方压井液后,喷势逐渐减小直至停喷,总泵入比重1.25压井液45方,至31日7时28分压井成功,转入正常作业。起出井内管柱,换250采油树井口为350采油树井口,下管2000米,座井口,装采油树,安装油、套压力表,油、套压力均为零。
M101-P10井井喷事故原因分析?答:事故发生后经过深入分析认为,造成本次井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应急程序执行不力。大修二队未严格执行应急程序,在抢关防喷器、关旋塞阀后,在井已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没有严格按照应急程序规定装压力表测油、套压力,不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擅自错误地采取反循环洗井,从而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有以下间接和次要的原因对造成本次事故起一定的作用。1、起射孔管柱前的洗井,没有认真观察,洗井是否有漏失,漏失量是多少不清楚,存在洗井不彻底的可能。2、起管过程中现场采用400型撬装泵向井筒灌液,由于撬装泵排量大,给判断是否真正灌满了井筒造成了假象,现场人员观察分析不够,实际上每次都不一定灌满。3、本井没有及时发现溢流,特别是下管过程中,套管有水溢出,误认为是井筒满的情况下油管体积所占的容积排出的水,没有及时进行静止观察。 4 、在没有座上油管悬挂器的情况下,没有采取防顶措施。5 、本次事故的发生也反映出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有所欠缺,在制度的执行上不到位。
二、黄26-34井井喷着火事故
黄26-34井井喷着火事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答:2006年2月4日3时05分。
黄26-34井井喷着火事故是哪个油田发生的?答:辽河石油勘探局。
黄26-34井井喷着火事故是哪道工序发生的?答:调层作业施工时,发生一起井喷着火事故。
黄26-34井基本情况?答:黄26-34井是一口生产井,附近地质对比同层位的井有四口,单井产量最高为:产油5.5 m3/日,产气606 m3/日;最低为:产油0/日,产气0/日,属于低产层位。
黄26-34井井喷着火事故经过?答:2006年1月31日8时,作业队组织搬上。首先用清水45m3反洗井至油套压力平衡。经过前期施工后,于2月3日11时30分,测井公司四分公司射孔16队到达施工现场。
2月4日2时30分,射孔队开始施工准备,电缆车摆放在井口北部,距井口20多米,计划共七炮。2时54分,点火起爆,开始上提电缆。
2时56左右,电缆提出100多米,射孔队井口工发现井口井涌,副队长马上到井口准备剪断电缆。
2时58分,副队长开始剪电缆,班长和一岗人员抢关放炮闸门,同时通井机熄火,切断电源,这时井内喷出液柱高达2米左右.
3时左右,在一岗人员的帮助下,将电缆剪断,副队长、一岗、二岗同时抢关放炮闸门,此时液柱高度约10米左右,随着喷势越来越大,放炮闸门难以关闭。3时05分左右,井口南侧着火。副队长与同班工人一起撤离井口,随即井口也着火,到集合点后,副队长首先清点人数,确认全班工人已经撤出井口。
3时05分至3时07分,作业队副队长用手机报火警,同时向队长做了汇报,队长向作业区汇报,作业区向处调度室汇报。
消防队于3时18分到达井喷现场,测试井口附近喷出气体不含硫化氢和有毒有害气体, 3时22分,救火战斗展开。
3时40分,油田总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立即上报勘探局和油田公司领导,局领导决定立即启动《石油勘探局突发特别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向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
20时,三台压裂车组用60 m3压井液(清水),携带橡胶球80个(直径15mm)和胶皮等堵塞物进行压井,最小压力1 Mpa,最大压力14Mpa。 压井成功,成功制服井喷。
黄26-34井井喷着火事故原因分析?答:一是井喷;二是井喷失控着火。 井喷是因为地层压力大于井筒液柱压力,而井筒液柱压力取决于井内液体密度和液柱高度是否足够。
井喷失控着火一是因为井内喷出的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二是因为有火源,而火源的形成原因是南侧套管喷出天然气掀起地面砂砾打在井口或抽油机上,产生火花。调查组认为,这次井喷着火有测井解释的不准确和射孔方式选择不恰当等原因,作业队在施工作业中也存在着很多人为因素,总体上有以下几方面:
(一)客观原因:
对地质情况认识不足,所射开的层位实际上是黄金带油田未开采过的层位,保持着原始地层压力,测井解释为油层,射开后该层为气层。
(二)主要原因:
1、安全意识不强。未按照设计要求用比重为1.05的卤水替净井筒内低密度液体(实际用密度1.15g/cm3的卤水15m3替入井内),不能准确保证井筒内液柱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作业人员未履行岗位职责,配合不力。一是射孔过程中没有指派专人观察井口液面变化;二是井喷预兆出现后,施工操作人员配合不协调,行为不果断,未能及时掐断射孔电缆。
3、井口装置安装不标准,保障措施不到位。一是射孔前未对井口试压,没有对射孔闸门进行检验测试,不能保证及时、有效地控制住井喷;二是没有连接压井管线和放喷管线,不能及时压井、放喷,导致控制井口不力。
(三)间接原因:
1、执行制度不落实。一是未执行施工许可批准书制度;二是未建立作业施
工方案设计与分级审批程序,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三是井控日常演练没有落到实处,井控培训效果没体现出来。
2、队伍素质不高。一是作业系统员工井控知识掌握不够,对处理井喷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应变能力不强,导致井喷初起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酿成事故扩大;二是基层技术骨干、管理干部流动频繁,人员素质跟不上。
3、监督不到位。基层安全监督管理干部配备不足,存在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现象,职责不明确,管理有漏洞。
三、塔中823井井喷事故
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答:2005年12月24日13:00。 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是什么哪个油田发生的?答: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胜利钻井公司(塔里木第六勘探公司)以总包的形式承钻。
塔中823井井喷事故发生经过?答:2005年12月24日13:00该井开始试油压井施工,先反挤清水90m3,再反挤入密度为1.25 g/cm3、粘度为100s的高粘泥浆10m3 ,随后反挤注密度1.25 g/cm3粘度50s的泥浆120 m3 ,此时套压下降至0 MPa 。18:00正挤注清水24m3、密度1.25g/cm3粘度50s的泥浆35m3 ,此时油压、套压均为0MPa。观察期间套压上升2至4兆帕,往油套管环空内注入泥浆三次 ,共注入泥浆27m3 ,其中26日6:30-6:55往油套管环空内注入泥浆17m3,套压由4MPa下降至0 ,开始将采油树与采油四通连接处的螺丝卸掉 。7:05时,油、套压均为0,无泥浆或油气外溢迹象。吊起采油树时井口无外溢,将采油树吊开放到地上后约2分钟井口开始有轻微外溢,立即抢接变扣接头及旋塞,至7:10抢接不成功,此时泥浆喷出高度已经达到2m左右。 到7:15重新抢装采油树不成功 ,井口泥浆己喷出钻台面以上高度。井队紧急启动《井喷失控应急预案》,全场立即停电 、停车。并由甲方监督和平台经理组织指挥井场和营房区共 71名作业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塔中823井井喷事故处理经过?答:塔里木油田公司接井喷报告后,立即按
程序向中油股份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做了汇报,并迅速启动了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立即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抢险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26日中午,组成抢险小组携带H2S监测仪和正压呼吸器进入井场,勘查现场情况,制定了两套压井作业方案,并报请股份公司通过。
先进行清障作业,清除井口采油树,推副井场,准备4台2000型压裂车组,储备水200方、密度1.30g/cm3泥浆400方,从油管头四通两侧接压井管线并试压合格。于12月30日进行反循环压井施工作业,共泵入密度1.15g/cm3的污水110m3,压稳后抢装旋塞。然后,正反挤1.30g/cm3的泥浆173m3,事故解除。
塔中823井井喷事故原因分析?答:通过对事故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本次事故在地质和工程方面存在一定的意外因素:
1、地质原因。该井地层属于敏感性储层,经酸压后沟通了缝洞发育储层、喷、漏同层,造成压井泥浆密度窗口极其狭窄,井不易压稳。
2、工程原因。按照目前国内的试油工艺和装备,将测试井口转换成起下钻井口时,需要卸下采油树,换成防喷器组。因此,井口有一段时间处于无控状态,这是目前试油工艺存在的固有缺陷。
3、人为责任因素:(1)井队未严格按照试油监督的指令组织施工,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试油监督在12月23日下达的《塔中823井压井、下机桥、注灰作业指令》中明确要求了挤压井的工作程序,和挤压井完后的具体观察的要求,即“压井停泵后,观察8-12小时,在观察过程中,在时间段内记录静态下地层漏失量,出口无异常”后,方能拆采油树。而井队从6:30~6:55井队往油套管环空内注入泥浆17m3,套压由4MPa下降至0,--7:05井队值班干部便指挥班组人员起吊采油树,严重违反了监督指令的要求,是造成此次井喷失控的主要原因。
(2)井队对地下情况认识不足,在井口压力不稳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拆装井口作业,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3)拆卸采油树之后,未能及时抢装上旋塞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另一直接原因。
(4)井队在拆装井口过程中,未及时通知试油监督和工程技术部井控现场服务人员,使整个施工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指导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5)井队技术力量薄弱,井队施工作业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四、3.30事故
3.30事故是在哪口井发生的?答:庄58-21井。
3.30事故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答:2005年3月30日凌晨0时。 3.30事故是哪个单位发生的?答:井下作业技术服务处庆阳长庆盛源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盛源公司)试油171队六机组。
3.30事故是在哪道工序发生的?答:在进行爆燃压裂后投产作业过程中。 3.30事故死亡几人?答:发生3名作业人员气体中毒死亡的重大工业生产事故。
五、山26-6井井喷事故
山26-6井井喷事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答:2003年5月25日19:00左
右。
山26-6井基本情况?答:山26-6井属南梁作业区一口注水井。
山26-6井井喷事故是在哪道工序发生的?答:根据设计要求修井公司修井21队于2003年5月21日对该井实施检串作业,由原来的一封两配改为两封三配。
山26-6井井喷事故经过?答:2003年5月24日上午9:30-13:00进行井口放压(时间3个半小时)。13:45-19:50起出原井管串及井下工具。起钻时油、套管一直喷水。
当晚20:20按设计要求组配下井分注管串,对油管逐根进行通径后下完井钻(入井注水管串数据见表1),当下至931.93m处时遇阻(此时下入油管92根,未根方入3.15m),在下钻过程中油套管均有自然溢流。遇阻后反复活动钻具2小时没有通过遇阻位置。22日0:50分经请示作业区技术组刘运强,刘运强通知起出钻具通井。当晚起出11根油管并座好井口,施工人员归队待命。
5月25日该队继续上井起钻,9:30起出油管24根后,井内管柱突然自动上升,当班班长立即决定采取措施:在井口第一根油管节箍上打上油管吊卡,用Φ15mm纲丝绳连接吊卡与下法兰盘,并用绳卡子卡死。将修井机井架迅速放倒,于11:40将修井机挪至井场边安全地带,等待下一步措施。作业队将此情况给作业区技术组涂学万汇报后,涂学万通知将修井机开到山16-14井施工。修井机及作业人员于15:00离开施工现场。大约在当晚19:00左右由于井内压力过大绷断纲丝绳,井内58根油管、上配、上封被喷出地面,其余8根油管短接、1根油管、2个配水器、一个封隔器、1个撞击筒、1个球座卡在井内。喷出的58根油管在井场地面围成直径约30m的圆圈,共5圈半。
山26-6井井喷事故性质?答:事故发生后,经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认为:此事故是一起三级井喷事故或险情(即井下作业时发生井涌、溢流关井后,井口控制压力超过允许关井压力而被迫放喷,影响到正常的作业、井口有油水或天然气泄漏)。
山26-6井井喷事故原因分析?答:(一)直接原因:由于井内下有封隔器和配水器等大直径工具,在起注水管串过程中,入井管柱在套管中起到抽汲的作用,激活地层,致使地层压力突升,而大直径工具使套管内通道变窄,井口处于敞开状态,井底压力上顶,导致井内上封以上58根油管喷出井口。
(二)间接原因:1、该井施工前:(1)放喷时间不够:从打开井口放压到起原钻的放压时间只有3.5个小时,完全未达到注水活跃井区注水井施工作业前的放压时间,地层压力没有完全降下来。(2)施工设计未提供地层压力等静态参数:甲方(作业区)在本井的检串设计中未按长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要求提供该井、邻近井及本区块的地层压力,施工方无依据做井控设计。(3)未进行压井作业:《细则》要求地层压力高、井口溢流大的油水井,作业前必须进行压井,待井内压力平衡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本井肯定属高压、大溢流注水井,但未进行压井措施。
2、该井施工中
(1)未测井口溢流:井口卸开的作业工程中,施工人员对井口溢流的大小未进行测量,井口溢流大小说不清。
(2)现场未带井控器材,井口未装防喷器:作业工程中井口溢流无控制的放喷,起下钻过程中,管柱在套管中上下抽汲,致使地层压力激动,导致管柱自动上升。
3、该井停工后
(1)未及时座井口:在发现井涌、管柱突然上升时,应采取一切办法将现场卸下的水井井口抢装上,并上紧井口螺栓,一是可以防止管柱喷出井口,二是可以控制放喷,三是可以建立循环,实施下一步的压井作业。
(2)油管节箍处座吊卡、将油管吊卡与井口下法兰用钢丝绳固定是严重违章。
(3)未进行座岗观察:《细则》要求,在井口敞开的情况下作业,必须进行座岗观察,对井口出现的溢流及井涌等情况进行记录,并逐级汇报。
(4)没有对现场进行隔离:设备、人员撤离后,没有采取警示、隔离等防范措施。万幸的是喷出油管没有造成人员和设备等损失,假如造成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4、日常井控管理中
(1)井控工作主管部门(工艺所)对基层井控工作的进展了解不深,同时与二厂各作业区的沟通力度不强,日常与二厂对口部门联系的多,与各作业区协调的少,没有使井控工作的重要性普及到甲方的基层单位。
(2)各相关科室对井控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管理上的牵就导致基层操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
(3)各修井公司对日常的井控工作抓得不实,安排的多,抓落实的少,分析原因、抓整改的更少。
山26-6井井喷事故吸取的教训有哪些?答: 1、抓好井控管理制度的落实。 2、思想上麻痹大意,井控意识不强。 3、井控知识掌握不够。
4、现场施工人员的井控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参差不齐。 5、预防井喷事故发生的最佳时机没有抓住。
6、本起事故另外一个启示就是井控装备、设施的不完整性,井控器材没有发挥真正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