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保护、修复与利用海珠湿地二期的实践思考

2021-02-20 来源:步旅网
广东园林学会2019年优秀论文选登保护、修复与利用海珠湿地二期的实践思考Practical Thinking on the Protection, Rest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econd Phase of Haizhu Wetland梁曦亮 梁欣LIANG Xi-liang,LIANG Xin摘要:海珠湿地原是广州城市中央的万亩果林,是海珠生态城的核心。基于湿地一期风格过于“人工化”,通过分析简单保留单纯果林的现状问题,海珠湿地二期提出尊重场地独特肌理,以“微改造、少干预”的生态修复理念,通过连通水系、调清活水、规划交通、修复生境、丰富植被等方式,为鸟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等动植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地,提升生物多样性。此外,利用果园活化都市农业景观,利用湿地满足市民对科普、休闲的需求,适当配套观鸟屋、观鸟塔、园路、桥梁等设施。关键词:海珠湿地;生态修复;微改造少干预;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20)01-0050-06收稿日期:2019-08-29修回日期:2020-02-10Abstract: Haizhu Wetland was originally a orchard in the Guangzhou city center, and it is the core of Haizhu Eco-city. Based on the problem that the first phase style of Haizhu Wetland is too “artificial”,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imply retaining fruit forests, the second phase of Haizhu Wetland proposes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cept of “micro-transformation and less intervention” to respect the unique texture of the site, through connecting water system, adjusting living water, planning cn. All Rights Reserved.traffic, restoring habitat and enriching vegetation. It can create a good habitat for birds, fish, amphibians, insects, other animals and plants, and enhance biodiversity. In addition, the urba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s activated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chard. The wetlands meet public demand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leisure, and are properly equipped with bird-watching houses, bird-watching towers, garden Roads, bridges and other facilities. Key words: Haizhu Wet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icro-transformation and less intervention; Protection; Biodiversity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总面积1 100 hm2,原是万亩果林,现是广州“南肺”、海珠生态城的核心,是城市中央大型国家湿地公园(图1),具有典型岭南水乡和果基鱼塘农业特色[1]。基于湿地一期建成风格过于的公众评价,“人工化”在打造海珠生态城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海珠湿地其余地块保留的大片单纯果林成为棘手问题。通过分析现状问题,提出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把海珠湿地二期营造为以修复果林湿地为主,集生态湿地、科普休闲、都市农业于一体的城市中央世外桃源。注:本文获得广东园林学会2019年优秀论文征集活动一等奖。图1 海珠湿地区位图50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1基地现状调研1.1项目概述海珠湿地二期位于石榴岗河以南、新光快速以东,华南快速以西、青山大围以北,南环高速、南丫围涌横穿其中,占地175 hm2。在海珠国家湿地总体规划中,海珠湿地二期属于宣教展示区和合理利用区,现场有果林、河涌、排灌渠、基塘、机耕路。周边的海珠湖是雨洪调蓄与湿地生态相结合的示范工程,湿地一期作为入口综合服务区是交通便利的市民休闲湿地公园。海珠湿地二期比一期和海珠湖少了一份城市的繁华,多了一份自然的回归。1.2各因素调研评价1.2.1果林调研评价基地物种相对单一,果林以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 longan、黄皮Clausena lansium、杨桃Averrhoa carambola为主,生产性果树数量达60%以上。2012年土地收归国有,一部分土地已开发为海珠湖和湿地一期,农民不再进行耕种。此后,果林病虫害严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等外来物种入侵。物种单一、种植密集、营养匮乏使果林逐步失去自我演替的功能,林业专家根据林业生态演替规律评估[2],在这种情况下,5~10年万亩果林将会自然衰退。万亩果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生态价值,随着城市的发展,生境衰退的果林正面临着或保留或改造的选择。研究表明地带性天然林在水源涵养、固碳、氧气释放、养分保持、土壤侵蚀减少等方面都远优于现状果林,比单一果林的生态效益高2~4倍(表1)。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成天然林,恢复生物多样性才是万亩果林的出路。1.2.2水系调研评价基地水资源丰富,周边水系包括石榴岗河、土华涌、南丫围涌等,Excellent Theses of Annual Conference in 2019 of Guangdong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水系下接珠江后航道,是典型的潮汐1.2.3场地其他因素调研河流。场地内部新围涌纵向贯通南北,基地建设制约因素较复杂。基由于果树是排列式种植,因此场地水地外部交通便捷,多条城市快速路系纵横,普遍存在排涝设施标准低,可达边界,内部为宽仅1~2 m的机水利设备老化,河涌缩窄、填埋,周耕路、土路和一些水泥板桥。土华边水质污染,排灌渠淤塞积水等问题,涌和南丫围涌把场地分隔成3个地造成区域水安全受威胁[3]。农业专家块:北部地块被华泰路和环城高速研究表明,众多的排灌渠积水长期浸贯穿,高速路下仅有3个涵洞,限泡树根,会导致果树生长不良[4]。要制南北园路贯通线路;东部地块紧让植物生长良好,务必疏通场地内部邻华南快速,高速路带来持续的噪水系。每日潮汐变化在南丫围涌边形音和废气;南部地块紧邻青山大围,成自然滩涂,其内鱼、虾、蟛蜞会其内一条宽3 m、东西向的便道底下招引一些候鸟觅食。动物科学专家是天然气管和自来水管(图2)。在现场建议,如果能扩大滩涂,生1.3保护与更新并举的修复设想物多样性将得到丰富。基于场地内佳果、河涌、机耕表1 广州市地带性天然林和现状万亩果园生态效益比较涵养水源固碳(CO2)释放O2保持养分减少土壤侵蚀(m3/hm2/y)(t/hm2/y)(t/hm2/y)(t/hm2/y)(t/hm2/y)广州地带性天然林8 031.45.333.870.9514.15万亩果园单优果林2 001.482.231.600.414.28比值4.012.392.412.313.31注:表1内容由海珠区住房建设局提供。图2 海珠湿地二期现状2020年 第1期 Vol.42/19451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广东园林学会2019年优秀论文选登路、滩涂、桥、候鸟、鱼组成独特的景观风貌,提出保护与更新并举的修复设想:保护长势好的果林,去弱存强,优化品种,延续果林脉络;水系整治遵循自然原生性、连通性、减少污染原则,疏通水系,修复生境,营造水网纵横、果基密布、百鸟翔集、[5]野趣盎然之“绿洲”。3生态修复理念海珠湿地二期规划设计提出“微为主题,突出“赏果、观林、清水、拾趣”,通过修复湿地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升场地的生态、科普、休憩价值(图3)。4.1植物多样性规划从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出发,监控水质,营造复合生态景观林,形成可持续、低成本的自我循环生态系统;遵循场地的肌理布置基础设施,尽量减少基建工程对生境的破坏。2海珠湿地的场所肌理2.1果林湿地的核心景观特征果基鱼塘是岭南水陆互相作用的典型农业生态系统,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成为果基。其广泛应用在珠三角地区,尤其于万亩果林集中呈现,成为海珠湿地独特的景观基底。后来有学者归纳称为“垛基果林”。2.2潮汐湿地的独有水文生态海珠湿地位于珠江潮汐河网地区,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独特的不规则半日潮为果林提供新鲜水源,丰沛的活水经湿地净化后回流珠江。其内河网纵横,形成独特的河涌、沟渠和果林交错镶嵌的复合水生态系统。2.3鱼鸟天堂的季相生境基底海珠湿地位于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上,纵横交错的河网和幽深恬静的果林为鱼鸟营造湿地生境基地,使海珠湿地成为闹市中心鱼鸟天堂,并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招引候鸟的南沙湿地和香港米埔湿地的重要补充。2.4尊重场所的独特肌理应尊重场地的岭南佳果和潮汐河涌湿地的独特肌理,利用潮汐和垛基,适当填挖果林排灌渠,修复滩涂、水塘、河湾、林下等生物栖息地,达到招引候鸟的效果,并在适当隐蔽的区域建观鸟科普设施,52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改造、少干预”的生态修复理念,通过连通水系、调清活水、修复生境、丰富植被等方式,为鸟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等动植物营造栖息地,提升生物多样性。同时,利用湿地满足市民对科普、休闲的需求,适当配套观鸟屋、观鸟塔、园路、桥梁等设施。3.1最大限度保护和修复果林湿地肌理现场踏勘评估每一片果林的生长势、姿态、病虫害、外来入侵干扰情况,初步划定果林分区。果树生长良好的划为保留区,地形水系和植被均不变,保持果基形态,如土华涌南岸果树成荫的“老树园”;局部长势不良的果林划为优化区,可以考虑局部间种新植物,适当调整地形水系,强化果基湿地;对衰退严重的果林划为清理区,堆坡植林,开挖滩涂。通过疏通河涌,开挖水域、修整岸线、优化果林的排水系统,在不大改变场地水陆肌理的情况下,实现湿地内部滩涂、水塘、沟渠与珠江水的潮汐贯通。3.2合理利用开发湿地科普教育功能在生境修复最核心的区域以隐蔽的手法完善科普服务设施,把人对果林湿地的干扰降到最少,所有的观鸟设施、步行径、休息廊设施,都以最小体量存在感来建设。观鸟建筑、木栈道结合滩涂、河湾、生物多样性展现选点布置,厕所采用太阳能和一体化降解技术,减少场地管网铺设。4总体规划海珠湿地二期以“孕育、共生”丰富湿地植物种类,包括各种耐湿的园林绿化植物、抗逆性强的水生植物。构建自然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多样而稳定,并能吸引野生动物,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之地[6]。依托生态果林基底,在保留区和优化区丰富都市农业景观,规划百果园、百草园、百花园、百蔬园、百树园(图4)。4.2水系与竖向规划水系规划结合现有植物清理区与优化区,通过挖低现状地势较低区域引水,拓宽土华涌两岸自然漫滩,形成大小、深浅变化的滩涂湿地。规划拆迁厂房建筑,中心开挖湖泊,形成湖、岛、堤、溪的人工湿地。新围涌筑南闸、北闸控制水位,降低内湖的水位,保护现有果树,并形成浅水湖滩作为生物栖息地。开挖的土方往南环高速公路两边堆坡,种植生态林隔音屏障,减弱高速路对湿地的影响。明确湿地保护的边界,开挖界河分隔城中村与湿地(图5)。4.3交通规划园路系统摈弃自由曲线的设计手法,直接利用原有机耕路网进行改造,减少基建破坏,保持场地肌理,连接景观节点;局部架桥、木栈道,并利用高速公路的涵洞连通南北地块,完善场地内的道路系统。受农用地性质限制,沥青园路宽不超4 m,石材平台不大于300 m2。土华涌两岸设置游船码头,增添水上游线。规划两条精品科普路线—水上观鸟游和路上果林观鸟游,以及两条公众休闲游线—自驾车到达的环线游和公交到达的单向游。远期将与海珠湖的游船线、周边城市绿道体系贯通,形成水陆多条游线(图6)。cn. All Rights Reserved.Excellent Theses of Annual Conference in 2019 of Guangdong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图3 海珠湿地二期总平面图图4 植物多样性规划ab图5 水系规划图5设计策略5.1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工作是营造生物栖息地。充分利用珠江潮汐的特征,营造滩涂湿地吸引候鸟,丰富场地的野生动物群落,种植丰富的乡土植物,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5.1.1恢复水系统通过河道清淤、新辟河涌、新建过路涵箱、修复重建水窦等水利手段,优化场地内的排水系统,并实现湿地与外河涌的调水补水,将丰沛的潮汐水引入湿地,经过湿地净化后汇入珠江,依靠潮汐的特点使死水变成活水(图7),使生态系统实现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7]。5.1.2栖息地设计以自然式驳岸,营造不同水位变化的水岸,并削缓排灌渠的驳岸坡度。同时,动物科学专家建议用动物恢复的理念营造湾、滩、塘等环境,如保持长期水深30 cm以下的滩涂环境是良好的生物栖息地;有适当密集草丛的水湾能成为动物的庇护地;水深60 cm的滩涂适合水鸭水禽;塔型树林和河滩的环境能吸引鹭鸟栖息;石榴岗河咸淡交界的潮水可以吸引海鸥等。5.1.3种植湿地乡土植被种植芦竹Arundo donax、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 imbricatum、水竹芋Thalia dealbata等湿地植物,通过植物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净化功能。结合植物的花果四时变化,种植开花乔木和浆果类植物。5.1.4动物招引海珠湿地鸟类以留鸟为主,迁徙鸟以冬候鸟为主,夏候鸟较少。划定海鸥涌、林鸟区、灌草区、野鸭区、鹭鸟区、大雁区等保护区域[8],以营造浅滩滩涂、种植食源植被、悬挂孵育鸟巢等自然生态方式,营造栖息生境招引动物。也通过外放实2020年 第1期 Vol.42/19453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广东园林学会2019年优秀论文选登图6 远期游线规划图验,养殖兔、鸭、鱼等。5.2活化都市农业景观百果园是荔枝、黄皮、龙眼、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杧果cn. All Rights Reserved.Mangifera indica、 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等岭南佳果的采摘园。在百花园内利用荒地及荒废的渠道种植草花地被,分区种植开花乔木植物,形成四季赏花的花境。百蔬园是优化原有菜田,提供游人参与耕作、采摘、垂钓等休闲活动的农田斑块。活化都市农业还要依靠聘请当地农民回归到经过重新分区的休闲农作场地中工作,让缺乏管护的果园恢复生机。参与多元化的农事活动成为海珠湿地特有的休憩内容。5.3建设科普配套服务设施海珠湿地二期的科普配套围绕观鸟功能和果园元素进行设计。土华涌两岸的河滩、池塘设置观鸟设施,使游人能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大雁观鸟屋、河滩观鸟屋、水鸭观鸟屋、鹭鸟观鸟塔的设计以“藏”为主,用荔枝核色的木格栅外立面和百叶式观察窗,使观鸟屋与林木浑然一体,达到“人来鸟不惊”的效果。大雁观鸟屋靠近湿地南门,为三层建筑,造型似俯冲向前的飞雁。通过无障碍斜坡架空木栈道直达第2层,栈道一侧封板降低游人干扰;第3层是外倾式东北向大景窗,可在此仰望大雁南飞,俯瞰土华涌两岸果林湿地(图8)。河滩观鸟屋选点在两河交汇的半岛上,为三层六角形木屋,取名“合流津”,是观察各种水鸟退潮觅食的最佳景点。观鸟平台整层六边用木板封闭,形成密室效果,仅留空座位上眼视高度的一块板可窥视河滩。每当傍晚百鸟归巢,这里不仅能观鸟,在密闭的空间听鸟声环绕,效果奇妙。水鸭观鸟屋选点果林沟渠密布的滩涂区深处,因为林木、草丛、水沟是野鸭觅食、戏水的生境。建筑为两层方形盒子木屋,平开窗,户外楼梯用横向木格栅围蔽。鹭鸟观鸟塔位于土华涌北岸滩涂区,四面临水,为四层六角形塔楼,茅草屋顶,立面做竖向木格栅,经实践确定其abc图7 水系统恢复图图8 大雁观鸟屋54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Excellent Theses of Annual Conference in 2019 of Guangdong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高度为12 m,作为全园制高点,远眺全园、近赏滩涂。休憩服务设施以低调朴素、现代简洁的造型为主,充分利用场地的材料打造景观文脉细节,如把荔枝木的切片作为建筑外立面装饰;利用耐候钢镂雕候鸟剪影景墙;提炼“海珠瑶溪二十四景”的来鸥闸和合流津;滨水木栈道游览区的“芳渚异彩”,以及由木栈道深入引鸟滩涂区至主观鸟塔的“芦花虬径”。两栖类动物、昆虫等组成稳定的野生动物群落。项目设计获得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园林和景观工程设计专业一等奖。生态修复手段和湿地的建设为万亩果林未来的三期、四期地块开放利用提供了可行的策略,项目组将持续研究生境的发展,优化修复手段,把海珠湿地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窗口。致谢:感谢海珠区住房建设局与设水系整治实例分析[J]. 广东水利水电,2015(12):55-57.[4]郭盛晖,司徒尚纪. 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价值及保护利用[J]. 热带地理,2010,30(4):452-455.[5]张波. 城市湿地的修复、利用与持续发展——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二期保护建设[J]. 广东园林,2015(2):50-53.[6]许瑞娥. 广州海珠湿地二期植物景观特色探析[J]. 中国园艺文摘,2014(12):141-142.[7]李明传. 水环境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水利,2007(11):25-27.[8]唐虹,冯永军. 广州海珠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鸟类多样性研究[J]. 野生动物学报,2018(1):86-91.6结语计团队共同研究实践,陶晓辉、李青院长对项目的指导和所有参与设计师的辛勤付出。注:图1、7由海珠区住房建设局提供,其余图片由设计团队绘制、拍摄。海珠湿地二期于2014年初步建成,与海珠湖、湿地一期连结,面通过湿地生态修复、积共约367 hm2。活化都市农业景观、建设科普服务设施的策略保护、修复和利用海珠湿地。修复的成效逐年显现,有研究记录,至2015年,在海珠湿地共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记录到鸟类77种,鸟类种类及群落数量均逐年增加,表明越来越多的候鸟将海珠湿地作为繁殖和越冬地[8]。除了鸟类还有各种鱼类、爬行类、参考文献:[1]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 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R]. 云南:西南林业大学,2012.[2]刘人维. 谈林业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 科学与财富,2012(10):212.[3]李丽娇,陈小茹. 广州海珠湿地二期作者简介:梁曦亮/1981年生/男/广东广州人/风景园林硕士/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 510000)/风景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梁欣/1984年生/女/广东肇庆人/风景园林硕士/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 510000)/风景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简 讯粤澳携手,共创繁荣——广东园林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与澳门文化艺术学会友好艺术交流2019年11月15—16日,应澳门文化艺术学会的邀请,广东园林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任委员吴云峰等一行8人,参加了澳门文化艺术学会第二十二届会员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及交流活动。此次展览约展出80件书画艺术作品,题材涉及山水、风景、花鸟等。澳门文化艺术学会一直秉承着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团结各界文化人士,研究和创新作品,推动文化艺术发展。为进一步促进穗澳两地的书画文化交流,广东园林学会及专委会邀请了澳门文化艺术学会和澳门老年书画家协会的赵维富会长、徐永志理事长等一行11人,于2019年12月29—30日,到广州进行为期2日的文化交流。期间,广东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专委会吴云峰主任及莫广松、董百振、申善章、罗蘅、李石明、冯裕仁、李家馨等书画家共同接待了来自澳门的书画家,前往粤剧艺术博物馆和永庆坊社区参观,并到莫广松书画室共同探讨穗澳文化源流、两地文化艺术异同。书画家们热情高涨,现场泼墨挥毫,并互赠作品留念,展示了两地情谊。穗澳两地书画文艺的交流,促进了两地文化艺术的共同繁荣,今后也会有更多的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在两地间开展,协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广东园林学会2020年 第1期 Vol.42/194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