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法:清胃散与泻黄散的使用心得

2022-10-26 来源:步旅网
E-mail:wuwangqun@jcyy120.com.cn 责编/吴王群中医 药清法:清胃散与泻黄散的使用心得文/ 李杰(武汉市名老中医会诊中心主任)清者,清其热也。脏腑有热则清之,多用寒凉药物清热。《素问•五常政大论》载“治温以清,冷而行之。”《内经》也云“热者寒之”。然有当清不清误人者,有不当清而清误人者,有当清而清之不分内伤外感以误人者,有当清而皆清之不量其人、不量其证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察也。因此,临床应该引起医生的重视。本文将试举2个方剂来论述清法之要点。清胃散清胃散的组成为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李氏的方剂里“升阳散火”的思想较多,所以清胃散里面有升麻,且升麻的用量是最大的,其他药物如当归、生地、牡丹皮、黄连等的用量都比较少。另外,吴昆在《医方考》记载的清胃散还加了石膏,功用为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牙痛,牵引头痛,多为阳明之痛。若单论此痛,有寒热之分,如虚寒证,可遇寒则重,需要加细辛发散;若是头痛引起牙痛,或牙痛引起头痛,两者互为牵扯,并伴随面颊发热,或牙龈红肿溃烂,遇冷则舒,这便是胃火。上牙属足阳明胃经,下牙属手阳明大肠,若属实热证,牙痛还会伴随红、肿、热。此外,齿乃骨之余,而肾主骨,所以方中有生地。生地在此有两个意思:一是生地本身能够补肾;二是能清热凉血。清胃散的君药为黄连,若加了石膏,则两者共为君药。臣药为升麻,有“火郁发之”的意思。此方的核心是“苦寒清之,火郁发之”,这也是其立方原则,苦降、升散、养阴共创清降胃火、发散郁结的功效。此方不专治牙痛,一般治疗头痛连齿,以及部分面部郁热。比如面神经病的一些病症。曾治一人,47岁,三叉神经痛,头痛连齿,头痛如劈,痛如刀割,痛如针刺,舌苔黄厚腻。予清胃散原方治疗:黄连10g,石膏首,昔日当真年少轻狂也。30g,生地15g,当归15g,丹皮15g,升麻所以,凡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15g(笔者常用量),疗效显著。肠经的实热,都可以用清胃散来治疗。此此方的升麻,和柴胡一般组成药外,还有清泻肝火较强的方子如龙胆泻肝对,比如在补中益气汤中的应用。升麻汤,常用治目赤、耳聋、口苦、舌腻等,可鼓舞清阳上升,少量使用可升提卫如果患者有面部的红、肿、热、痛时,可气、脾气;若剂量达到15g,便有清热解在清胃散的基础上加龙胆泻肝汤治疗,疗毒,火郁发之的作用。属阳明实热证或效甚佳。卫火炽盛引起出血症状,以及牙龈肿痛在临床中凡是属于阳明有热,均可等,都可大量使用升麻。须注意,柴胡用清胃散化裁。如治疗田某的消渴病:分南柴胡和北柴胡,南柴胡解热的力量女,41岁,已婚,2017年3月来诊。自言比较强,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退热的能食,饭菜不惧,食后不知饱。西医查时候多用南柴胡;而疏肝解郁时,一般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甲状腺功能均无用北柴胡;此外还有竹叶柴胡,其退热异常,前医用半夏泻心汤治之,无效。的力量比较强。刻下症见口臭熏人,口苦咽干,口舌生中医用黄连与蒲公英来治幽门螺旋疮,脾气大,月经一月两行,色红量杆菌阳性,而笔者常用清胃散,但一般大,舌苔黄腻,脉滑。此乃阳明内有实用蒲公英替代石膏,用量为30~60g。笔火也。用清胃散加大黄、蒲公英,1剂后者不喜用石膏,因为石膏苦寒直折力量泄下4次,胃纳大减。10剂后诸证全无。大,恐伤胃气。笔者父亲2006年患鼻衄后用小柴胡汤加蒲公英合益胃汤15剂治时,出血类似血崩,如洪水一样外涌。疗,月经亦正常。当时笔者用三黄泻心汤苦寒直折,后还加上童便、生地、龟板、石膏治疗。服泻黄散3剂药后,父亲开始出现呃逆症状,故泻黄散,也叫“泻脾散”,由藿又用旋覆代赭汤1剂止住呃逆,但胃受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组成,出伤了,遂服了几剂益胃汤收功。今日回自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其应用2018.05 No.1341中医 药E-mail:wuwangqun@jcyy120.com.cn 责编/吴王群范围比清胃散广泛,多用来治疗因脾胃伏火引起的口腔溃疡、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等。特别是进入秋冬季节后,有唇干、唇裂,嘴唇上起白皮,伴随口臭、口疮时,可以考虑用泻黄散治疗。泻黄散用藿香、防风芳香化湿,石膏清热泄火解毒,甘草调和诸药。且此方应用时要用蜜和酒两个辅料,先把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打成粉末,再加少量的酒和蜜炒香,每次服用10g或6g。另外,因本方重用防风,故尚可用来治疗小儿脾胃伏热有火而导致的吐弄舌。泻黄散和清胃散相比较而言,清胃散泻热解毒的力量更强一些。换言之,如果临床上遇到实火胃痛,喜冷恶热,或出现胃出血,用清胃散的机率要大一些。原因是胃出血时会有两种状态:一是吐血,通常是胃黏膜损伤所致。若是酗酒者,直接刺激胃而致急性吐血,多属实热证(酒能伤胃络,是阳明大燥大温之品),所以这种情况下泻黄散清热解毒止血的效果不如清胃散。临床上如果遇到吐血患者,当无法判断是胃还是肝的问题时,因吐血证病势急,死亡率极高。要慎重诊断治疗。此外,泻黄散还可以用来治疗实热证的口臭。如果再往外延伸一下,其实复发性的口腔疾病多数都是由于胃不好导致的。因为口为胃肠之门户,两者可互为传变。因此,对于口腔疾病,治胃方是治本。此时,医家可以采用养胃健脾的方式,配合升散、清热解毒之法,以四君子汤作为治疗用方的核心。对于泻黄散的加减变化,临床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来作增减。比如在烦渴、易饥、口腔溃疡的基础上,伴有泛酸、胃中嘈杂时,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左金丸;若有咽喉不适,可加蒲公英清胃定痛;若伴随422018.05 No.13呕吐,可合小柴胡汤;若有口臭,可加藿香、佩兰。曾治一河南患者,主诉口臭。对于此类患者,医者应先让其去检查牙齿问题,若因牙洞、龋齿等引起口臭,此时牙齿是其原发病灶。笔者治疗口臭的经验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藿香、佩兰,故笔者予泻黄散加佩兰治疗,最后该患者痊愈。关于口臭还有个典故:唐代宋之问因口臭始终得不到武则天的待见。后来,其用丁香、藿香、佩兰等药物自制了五香丸,每日含之,口臭得以改善。由此可见,口臭需要用发散药来治疗。换言之,治疗脾胃的热除了清热解毒、健脾,还要用升散的药物,如藿香、佩兰、丁香、防风。藿香和防风升散之力更强,还可辛温解表,这也符合李东垣《脾胃论》的观点,脾胃除了阳火还有阴火,阴火指的是用升散的方式解决,即《黄帝内经》所言“火郁发之”。临床常有女性患者自述胃总是凉凉的,四肢不温,但吃少量热性的东西,则口唇上火、脸上长痘痘。阳明胃经主面部,所以面部的痘痘也可以用清胃散或者泻黄散的思路去治。笔者治疗青春痘,通常用泻黄散以“火郁发之”的方式治疗。对于有典型的四肢清冷症状的患者,火郁在中焦,而火性炎上,往上边走,面部又刚好是足阳明胃经所主,此时就可用清胃热的方式治疗。还有一种思路是肺合皮毛,通过泄肺火方式,教材上主张用泻白散加桑叶、桑白皮治疗。但笔者在泄肺火时主要用白花蛇舌草,即泻黄散加白花蛇舌草、丹参,用于治疗“火郁发之”引起的面部痤疮。结合李东垣的脾胃论,治疗面部痤疮和口腔溃疡,可以从脾胃治。因为脾开窍于口,阳明经所过,主面。阳明脉丽,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笔者通常从脾胃治,用四君子汤加泻黄散辨证论治。慢性口腔溃疡患者,阴虚火旺一型也常见,需要辨证使用玉女煎或泻黄散。若患者口腔溃疡,疼痛隐隐,难以收口,经常反复发作,可用张景岳的玉女煎(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来治疗,其中牛膝的作用是引火归元。玉女煎则旨在清胃热,滋肾阴,因为脾开窍于口,脾有湿热或实热时都可从口中表现出来。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则是由肾主管。故当患者出现牙痛、牙松、口腔溃疡时,可从脾和肾两脏入手。另外,对湿热一型之慢性复发口腔溃疡患者,笔者通常用三仁汤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由于半夏泻心汤的黄芩、黄连用量不能大,故可酌情再加少许养阴药,以辛开苦降,养胃肾之阴。笔者每次都用牛膝来引火归元。须注意,牛膝有2种,怀牛膝补肾之力较强;川牛膝则引火归元、活血的作用较强,临床根据患者的症型来使用。现在也有名为“土牛膝”的药物,是治疗眼、耳、鼻、喉、齿的炎症以及咽炎、口唇炎症的要药。综上,临床上运用清法,需要综合辨证来论治疗,不可轻率用之。■(发稿编辑:吴王群)第20页灯谜答案>>>① 作息规律⑤ 安道尔② 早隔离⑥ 被害人③ 饮酒不当⑦ 大气危害④ 医疗卫生⑧ 人生安为乐你猜对了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