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学的定义与科学特点 一、心理学的若干定义
(一)心理学的哲学定义: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二)心理学的行为定义(在20世纪上半叶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心理学一直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1、1879年。以德国学者冯特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开始重视研究方法,从此心理学跟哲学划清了界限。
2、20世纪初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很多心理学家特别强调:心理学只研究客观可观察的“行为”,不可测量的概念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三)心理学的心理定义
许多教材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形式及其内涵、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科学。
(四)心理学的科学定义(思考题:心理学的科学定义是什么?)
1、【名】心理学是采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个体的外在行为及内在心理学过程的学问。 2、三个要素:科学方法、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这个定义既强调了心理学的方法论(科学方法),也凸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 二、心理学的独特之处(思考题:心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心理学三个主要特征:第一、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二、侧重研究个体;第三、关注个体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
1、强调科学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的立足之本。
1
科学方法:指一些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技术,其直观特点是定量分析而非定性分析,数据基于大样本而非个案,结论是非分明,可以验证非模棱两可。 2、专注于研究个体(个体角度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3、研究个体的行为及心理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不光有外在的行为表现,还有深层次的心理特质问题。首先,人际关系好坏有客观的行为表现。其次,人际交往差只是表象,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是孤独、内向,甚至还跟自卑有很大关系。)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1、“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教授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教授因为特别强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所以被尊为“心理学之父”,1879年也就成为科学心理学的诞辰。 (一)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二)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核心是“适者生存”。)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境遇(思考题: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那几个阶段?)
现在心理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非常波折的发展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思想启蒙期(1840~1920年)
(1)在蔡元培的影响下,北京大学在1917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1920年,南京东南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2、第二个阶段是学科成型期(1921~1949年)
2
(1)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这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在中国已经成为一门有影响力的学科。 (2)1922年,中国创立了第一本心理学刊物《心理》。
(3)郭任远咋国内外著述就颇有影响。他撰文批评了麦独孤的“本能说”,并用实验示范证明可以训练猫不吃老鼠。他主张以“行为学”来替代心理学,是行为主义的急先锋。
3、第三个阶段是学科低潮期(1949~1977年) 4、第四个阶段是重塑辉煌期(1978年~至今) (1)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堪称是里程碑会议。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心理学是一门“前范式科学”。
2、【名】范式:指的是理论主张、概念表述、研究方法的统一性。
【名】相对来说,物理、化学这样的传统自然科学因为理论统一、观念一致、方法统一,所以我们称之为“范式科学”。
心理学似乎出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有一些理论,但始终有分歧;有一些概念,但不通用,心理学文献到处都是小概念、小理论;有科学研究方法,但不一定用,比如弗洛伊德从不做定量科学的实证研究。因此,我们把心理学定位于“前范式科学”。
3、当代心理学具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观点或者方法(思考:当代心理学流派主要有哪些?) (1)心理动力学学派
①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② 心理动力学最大弱点是方法。 (2)行为主义学派
①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人。
② 行为主义优点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强调具体可操作的变量定义,严格的实验条件与程
3
序,甚至为了方法严谨而舍弃研究题目或对象。 (3)进化论学派
① 核心特征:是将心理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结合起来,试图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来分析个体的心理机能与心理特点。
②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机制都受进化规律制约。
③ 科学进化论心理学在过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习性学研究、社会生物学研究和进化心理学。
④ 进化心理学在分析人类儿童依恋情感、成年人恋爱择偶标准、道德价值观的演变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⑤ 进化论优点:分析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侧重研究人类及动物个体长期的进化过程。 ⑥ 缺点:无法做严谨的实验研究,大多采用自然观察、纵向追踪,在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
(4)人本主义学派(以批判者姿态崛起)
①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在社会知名度上,马斯洛的威望可能仅次于弗洛伊德。
② 人本主义关注人本身,最大贡献是拓宽了传统心理学的思路。强调生活的意义,不注重实验方法,脱离了科学心理学的立足之本。
(5)认知学派(继行为主义之后比较有影响的心理学学派) (6)生物学学派
① 生物学学派侧重从生物学角度探索行为及心理过程的机制,认为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都可以找到生物方面的原因或者机制,特定的心理与行为现象都可以还原到基因、大脑脑电波、
4
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
② 生物学派属于边缘交叉学科,强调科学实验方法,是目前最活跃的心理学研究思路。 (7)文化学派
① 文化心理学学派视角非常特殊,它关注心理现象与心理机制的文化共性与差异。 ② 文化心理学一方面可以验证已有心理学理论的文化共性与差异。另一方面也为不同地区和民族特殊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机遇。 第三节 心理学的用途
一、心理学的目标(思考题: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备的科学。
2、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 (一)描述行为——通过调查研究清晰地描述行为。 (二)解释行为
数据和事实本身并非是科学,科学是对数据或事实的可靠解释。
解释行为就是透过行为表象,深入挖掘背后的心理学机制。也就是说,只有感悟了行为背后的道理,而且经过反复检验证明道理的正确性,才能成为心理学的理论。 (三)预测行为 (四)控制行为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思考题:心理学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心理学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侧重心理现象的理论或方法研究,应用心理学侧重心理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
5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框架(思考题: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假设?如何评价理论和假设的好坏?)
理论框架是心理学研究的背景和前提。任何一个心理学研究都需要一个理论框架支持,主要由理论、变量和假设组成。 (一)理论
1、心理学理论的构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2、【名】理论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它是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将不同的概念和事实联系起来,由一系列有关各种现象之间关系的命题组成。 3、如何建立一个理论?一般来讲,理论的来源有两种: (1)来源于过去的理论和研究中的灵感。
许多研究者在仔细阅读和研究了过去的理论后,发现之前的理论可能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在的研究结果,或者是有更好的理论可以来解释现象。 (2)建立在个人观察上。
有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一些现象,之后就去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形成理论。(例如,社会心理学家比•拉塔内,就是在觉知大城市人情冷漠后,提出了“责任扩散”理论。)
4、评价一个心理学理论的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标准来判断: (1)准确性: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很好很准确地预测现象的发生规律;
(2)一致性:一个好的理论解释现象必须前后一致,不能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3)简洁性:一个好的理论对现象的解释简洁明了,不要复杂冗长;
(4)普遍性:一个好的理论能够解释多种现象或者一般现象,不会仅仅局限于对个别现象的解释。
6
(二)变量
1、【名】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者质量上可变事物的属性。
2、【名】自变量:是由实验者直接创造或者设臵的差异,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3、【名】因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研究者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4、因变量的选择要满足以下四个要求:
(1)可靠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有效性:即因变量能够充分代表当时的现象或过程的程度,选择因变量一定要考虑其有效性,反应指标的效度直接关系者实验的效度。
(3)敏感性:当自变量变化的时候,因变量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4)数量化:因变量应该是可以数量化的,这样便于记录、便于统计、也可以进行相互比较。 (5)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很紧密,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自变量也就无所谓因变量,没有因变量也就没有自变量。除了自变量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因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除自变量以外的相关变量称为“额外变量”,而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 (三)假设
1、【名】假设:是一个研究所要验证的观点,是指对于一个事件或一种关系的一种暂时性的解释,它是一种可验证的关于行为的预测或科学的猜测。
2、研究假设的普遍形式是:自变量不同水平会对因产生影响,或者变量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
3、(什么样的假设才是好的假设呢?)一般来说,心理学的研究假设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科学性:即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推测和主观臆断。
7
(2)可证伪性:即通过操作定义可被研究人员用实证的方法加以验证。
(3)预测性:即假设是一种推测性的论断和假定性说明,要对未知问题给出可能的答案。 (4)假设应简单、明了:要用简短的文字明确指出变量间所预期的关系及关系成立的条件。 二、标准程序
在科学研究中,为了避免除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研究者经常采用控制的方法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对变量的控制
在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随机化原则对自变量进行控制,它具体包含两种含义: (1)从限定的总体中随机抽取被试作为实验的样本; (2)将抽取的被试随机分配到相应的实验处理中去。 2、使用控制组
(1)控制组:又称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实验处理的被试组。目的是为了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使采用这种控制的方法,仍然有产生偏误的可能。因为它控制不力心理因素的影响。)
(2)【名】研究者发现,被给予新药的这种心理影响(宽慰效果)对病人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即出现了“安慰剂效应”,那么病人病情好转究竟是吃了新药的结果,还是由于病人知道吃了新药而感觉有效,自己的心理因素起了作用,研究者没有办法做出定论。
(3)【名】单盲设计:在实验中可能引起个人偏好或者使实验结果发生偏差的信息,不告诉实验的参与者,而主持实验的研究者完全掌握关于实验的所有信息,实验参与者不知道他们是属于实验组还是属于控制组。
(4)【名】双盲设计: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属于对照组、哪些属于实验组。 三、代表性样本
8
1、【名】样本:是人群中的一个亚群体,它可能能够代表整个人群。
2、【名】代表性样本:是指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的一组被试,即基于代表性样本的研究发现可应用于研究者感兴趣的整个群体。
3、标准的心理学研究必须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这样通过样本所得到的结论才适用于整个群体。
4、选取代表性样本的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和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2)分层抽样:是指将总体分成互不相叉的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
(3)系统抽样: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
(4)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相叉、互补重合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四、客观测量
为了客观准确地测量心理体质,正式测量必须满足三方面要求,即信度、效度和标准化。 1、【名】信度:是指心理测验或者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的程度。 2、【名】效度:是指测验或者实验能测出研究者所要测量的心理体质的程度。
(鉴别一个测验或者实验的好坏,其首要指标就是效度,如果没有效度,不管有其他任何的优点,都是没有意义的。信度和效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信度是高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即:一个测验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而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9
3、【名】标准化:是指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
4、标准化的前提,是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或者等值的题目,施测内容不同,所得的结果无法比较。
标注化的第二个条件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施测; 标准化的第三个条件是评分的客观性;
标准化的第四个条件是对同一测验或实验结果要有一致的解释。
第二节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考题: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一、实验研究(心理学家金和他的同事做了一个关于“老鼠酗酒”的实验,详见P31)(思考题: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1、该实验研究是通过控制盒操纵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的相应变化以检验假设,从而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正如上文讲述的定义,自变量是由实验者直接创造或者设臵的差异,而因变量是研究中测量的结果。
2、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做实验研究法。
3、实验研究法是用来检验假设有效性和正确性的一系列程序。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 形成理论假设 ② 变量的操作化 ③ 程序标准化
④ 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 ⑤ 进行统计分析 ⑥ 得出结论
4、实验法的价值在于它对变量的精确控制并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实验也有缺陷或不足:
10
一方面,有些问题可能由于涉及伦理、道德而无法直接控制,不能使用实验法; 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法中严格控制了变量和条件,与现实生活中不免邮一定的差距,在推广应用实验结论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相关研究法
1、【名】相关研究:是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或者特征之间关系的强度。两个事件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越能够通过其中一个事件对另一个事件作出有效推测。 2、相关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
【名】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增加伴随着另一变量相应增加,或一个变量的减少伴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减少。
【名】负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增加伴随着另一个变量相应减少的现象。 【名】零相关: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3、相关研究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个案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研究法、测验法等。 (一)个案法
1、【名】个案法:是临床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将某一个体作为研究的重点,收集这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来分析其心理特征,包括其历史资料、生活环境、别人对其的评价、测验结果等。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来自于他对个案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3、个案研究方法是以个案为对象的研究方法,而非指单独的一种方法。只适用于个别情况。 (二)观察法
1、【名】观察法:是指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2、观察法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分为长期观察法和定期观察法。
11
1)长期观察法: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方法。 2)定期观察法: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观察的方法。 观察法按照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单项观察。 1)全面观察法:指在一定时间内对多种心理现象同时进行观察。 2)单项观察法:指对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3、观察法一般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1) 对研究的对象没有办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条件下,会导致一些其他行为的出现; 3) 由于社会道德的问题,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4、观察法优点:能够了解到各种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
观察法缺点:1)观察者偏差2)费时费力3)观察法所提供的资料不充分4)观察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三)调查研究法
1、【名】调查研究法:以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旨在通过对有代表性的样本的研究以推断研究对象总体的各种行为变量的关系和特性的一种方法。
2、一般分为:问卷调查(问卷法)和访问调查(访谈法)。
3、调查法优点:1)可以控制访谈进程;2)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试;3)可以根据被试的回答自行调整问题。缺点:耗时耗力。 (四)测验法
1、【名】测验法:是指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一定的测量程序来测量心理品质的方法。
12
2、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心理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心理测验按照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3、测验法广泛应用于智力、特殊能力、人格特征、职业人员选拔等方面的测量。 4、测验法优点:编制严谨、结构合理、定量化程度高、过程易控制、便于统计处理; 测验法缺点:难以揭示因果关系,灵活性差,被试的成绩可能会受测验时间、受测经验等的影响。
相关研究法与实验研究法的比较
方法 相关研究法 定义 优点 局限 使用统计方法来相关研究法能够不能得出因果关检查两个或更多澄清变量之间的系的结论 变量之间的关系 关系,这是其他方法不能实现的;该方法允许对行为进行预测 实验研究法 系统地操作一个对变量的严格控人工实验环境会或更多变量,以观制使得研究有机影响被试的行为;察这种操纵对所会得出因果关系无法预期及无法研究的其他变量的结论 的影响 控制的变量会混淆结论;许多变量无法控制和操纵
13
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 观察法 优点 局限 能够在接近自然的条件记录很难量化,信息的选下观察被试;一次观察可择会受到观察者本身的以得到大量信息 影响;容易有其他因素影响;不易重复结果 实验法 条件简单纯粹;能够控制人为制造的环境,容易让其他变量,只使必要的条被试产生的行为脱离实件发生变化;能够看到自际情况;费时;对自变量然状态下不易产生的现类型与强度的限制 象;可以重复实验结果 测验法 编制严谨、结构合理、定缺点是难于揭示因果关量化程度高、过程易控系,灵活性差 制、便于统计处理 调查法 一次可以收集大量信息;不能缺点因果关系;人们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整体对问题的回答可能与实的特征 际不符;代表性样本的选取问题 个案法 可以将个人作为一个整记录容易因研究者的主体来对待;能够尊重个体观意识产生偏差;无法控的差异,了解个体的特殊制环境;难以再现;对独性;具体实践性 特个体研究的结论不一 14
定有代表性;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第三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1、神经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大量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叫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2、把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联系起来的一根根神经,组成了外周神经系统,或叫周围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思考题:神经元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有什么作用?)
1、【名】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2、【名】神经元的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部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包围着,这层薄膜叫髓鞘,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轴突之间的电位变化不致相互干扰。 3、【名】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4、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它把神经冲动从感觉器官 传至中枢神经)、运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它把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至效应器官)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三种。 二、外周围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围神经系统就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它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一)从解剖上看,外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1、12对脑神经是由脑发出的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位听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15
外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2、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为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对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二)从功能上划分,有可以将外周围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思考题:外周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名】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这些运动器官的肌肉都是由横纹肌组成的。
2、【名】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它们来自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
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的状态,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有拮抗的作用。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思考题: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何种功能?)
【名】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一)脊髓
1、脊髓呈柱状,自上而下大体是越来越细的,中间是个管;其横切面接近于圆;管周围呈H形的灰质部分叫脊髓灰质。其前端主要:大型的运动神经元构成;后端主要:感觉神经元构成;中段前后端之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
2、灰质外边是脊髓的白质,由脊神经的神经纤维构成,负责向脑传递神经冲动,或者把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到效应器官。 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
16
(二)脑干
1、【名】脑干位于颅骨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2、在整个脑干上分布着一个灰色的、像渔网一样的组织,叫脑干网状结构。 (三)间脑
1、间脑位于脑干之上,被大脑两半球覆盖着,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构成。 2、丘脑: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3、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4、下丘脑: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 5、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四)小脑
小脑的结构与脊髓相反:即表层是灰质,深层是白质。
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四、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思考题:大脑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1、端脑,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
2、纵裂的底上有一个大的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它把大脑两半球连接起来。 3、【名】大脑的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称为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 4、大脑的内部是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称为大脑白质;大脑白质内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 5、大脑灰质的总重量约为600克,占全脑重量约1400克的40%,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 6、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是人脑的主要特征。每一侧的大脑半球可分为三个面:宽广隆起的外侧面,平坦的内侧面和不大规则的下面。
17
7、自半球上缘中点斜跨外侧面的一条沟叫中央沟,它的前边和后边都有一条几乎和它平行的沟,一条叫中央前沟,一条叫中央后沟。
8、大脑半球是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 (1)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为额叶 (2)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为顶叶 (3)枕顶沟之后为枕叶 (4)外侧裂之下为额叶
顶枕沟是一条人为划定的界线,大约距枕叶后端的枕级4厘米处。额叶最大,约占半球表面的1/3。
9、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1)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2)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级 (3)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4)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5)前额叶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的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10、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思考题:什么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见书P48)
2、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洛卡——发现有左右利手的人。人们把主管言语的区域叫做布洛卡区。
18
3、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的实验。(详见P49)(思考题:“割裂脑”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第二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1、巴甫洛夫运用动物条件反射实验的方法,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2、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的过程,即兴奋和抑制。
3、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4、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5、兴奋和抑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名】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反射。(例如吃饭流口水) 2、【名】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例如巴普洛夫喂狗实验)
3、美国心理学桑代克,让动物学习走迷宫;斯金纳制作了“斯金纳箱”。我们把巴普洛夫建立的条件发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而把桑代克和斯金纳建立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叫工具条件反射。
(三)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1、【名】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用的规律性回答。 2、【名】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地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叫反馈。
19
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与心理(思考题:和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最为直接的几种内分泌腺有哪些?)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互相支配的关系。
一、垂体腺:由垂体前叶(控制着泌尿、血液,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的分泌)和垂体后叶(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组成。
二、肾上腺:由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个腺体组成。(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三、甲状腺(促进机体的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
甲状腺分泌功能亢进或不足,都会造成代谢机能的疾病。不足者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儿童期患者发育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呆小症。 四、性腺(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第四章 感知觉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性质 一、感觉与知觉的定义
1、【名】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感觉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按照刺激物与感觉器官接触方式可以将感觉分为距离感觉和接触感觉; 2)按照感受器分布及作用特征,可以将感觉分为体表感觉、深部感觉和内脏感觉; 3)按照内外感受器及所反映的内外环境刺激程度,可以将感觉分为内感觉、外感觉和本体感觉。
3、【名】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对事物属性(整体的、关系的)
20
的分析处理,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4、感觉与知觉之间是有区别的。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单维属性的孤立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举例:苹果P53)
5、(思考题: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刺激会有不同的看法?举例说明感知觉中的主观性。)从环境到产生感知觉的过程:环境刺激→感知刺激→选择刺激→组织刺激→解释刺激→做出反应
1)在从环境刺激到感知刺激的过程可以具体地表述为,首先受到接受刺激,通过换能作用后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神经活动,再编码加工将信息传导到大脑。
2)在感知到刺激之后,大脑会有选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或者属性,忽略其他刺激和属性。 3)在选择了某些特定的刺激或者属性之后,大脑开始组织这些刺激,把大量外界的刺激组织和整合为有一定意义的形式和结构。
4)当个体将选择的刺激组织好后,就开始解释该刺激组合。 5)解释刺激之后,个体会根据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6)整个有环境刺激开始到个体产生感知觉的过程完成了。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相同的环境刺激下, 不同的个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二、感知觉的基本原理
感知觉总体来说具备一些的基本特点: 1、客观性: 2、主观性: 3、主动性: 4、适应性:
三、各种感觉道的共同特点
21
按照感觉的渠道,可以将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机体觉。感觉的渠道不同,但各感觉道存在以下共同特点:
1、适当的刺激物可以引起发相应的感知觉。各种感觉系统都有专门分化的细胞,受体是指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一般在相邻的感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个过程称为转换。 2、感觉有阈限。
3、感觉有主观性的特点。
4、感觉会有适应现象。【名】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在持续刺激的作用下感受性的变化。(思考题:什么是感觉适应?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感觉适应这一现象并讨论如何克服感觉适应。)
第二节 感觉的度量 一、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1、【名】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2、【名】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是,多次呈现不同强度的刺激,有一半时间能觉察到的刺激强度。强度变化最小量小于绝对阈限的刺激都不能引起感觉。
3、【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就是差别阈限。
4、【名】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是,刚刚能觉察到刺激变化时的刺激强度变化最小量。任何小于差别阈限的刺激改变量,都不能引起感觉上的变化。 5、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讨论了如何辨别两种感觉的差异:
1)【名】韦伯定律:指出不管两个刺激有多重,差别阈限是两个刺激之间的一种定比关系。 K=ΔI/I,其I为原刺激量。ΔI为刺激增加量。K为韦伯常数。(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 2)【名】希纳定律:认为刺激主观感觉量与物流客观量的对数函数成正比。
P=KlgI,其中I为刺激量,P为感觉量。(按照该理论,刺激强度增加十倍,感觉强度才增
22
加一倍。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3)【名】斯蒂文思采用数量估计法,提出了幂定律:心理量随刺激量的乘方函数而变化,即感觉到的大小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P=KIb。 二、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是由电子侦察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发展而来。(详见P60) 三、特殊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1)【名】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2)【名】暗适应是指在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3)【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该过程进行比较迅速。 2、感觉后像
1)【名】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会暂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后像。 2)【名】感觉后像反应的是时间积累效应。感觉后像可以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是指后像的品质与造成后像的刺激物相同。负后像指后像的品质与造成后像的刺激物相反。 3、感觉积累和融合
1)【名】感觉积累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同时受到不同刺激,感受性因此而发生整体上的变化。 2)【名】感觉融合是指感受器将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 4、感觉对比
1)在感觉对比中,最著名的当数马赫带现象。【名】马赫带现象是指明暗交界处使人感到明处更明,暗处更暗。
2)心理学家常用侧抑制作用来解释马赫带现象的原理。【名】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
23
互相抑制的现象。 第三节 视觉 一、视觉系统
1、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感觉机制(包括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传到机制、中枢机制。
2、眼球包括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均由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和视神经内段)和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均是屈光介质)。 3、椎体细胞核棒体细胞的区别: 1)形状不同
2)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椎体细胞是昼夜器官。 3)分布不同 二、视觉刺激
1、【名】视觉是指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感觉。 2、引起视觉的刺激是光,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3、人类可以看见的是波长在380~780纳米的电磁波。
4、我们人类感觉到的颜色的色调取决于光波的波长。颜色的明度是指颜色的亮暗的程度,取决于强度以及反射系数。颜色的饱和度是指某些颜色的光波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三、色觉理论
1、三原色理论——由托马斯〃杨和赫尔姆霍茨提出。即红、绿和蓝。 2、对立过程理论——由黑林提出。如黑—白、红—绿、黄—蓝。
3、两个理论并不排斥。一个可能发生在网膜水平(三原色理论),一个在更高级水平(对立对称理论)。
24
四、主要视觉现象 1、视觉适应 2、后像与颜色对比 3、色觉缺陷与色盲 第四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1、人耳可以接收的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其中对1000~4000赫兹段最敏感。 2、低于16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二、生理基础
1、耳朵由外耳(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和内耳(包括前庭 和耳蜗)构成。 2、传导机制包括生理性传导、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三种。 三、听觉现象
1、适应与疲劳:听觉适应所需时间比视觉适应所需的时间更短。
1)【名】听觉感受性在短时间内一定程度的降低,此过程就是听觉适应。
2)【名】听觉疲劳是指声音长期连续作用在听觉器官上,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 2、拍音和混合音
1)如果两个强度和频率大致相同的声音同时到达听觉器官,个体会听到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这种现象叫做拍音。
2)混合音分为两种:差音和和音。【名】如果两个强度和频率大致相同的声音同时到达听觉器官,个体会听到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这种现象叫做拍音。
3)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得个体的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
25
四、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1)由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他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2)只适应于1000Hz以下的声音。 2、共鸣理论
1)共鸣理论,又称位臵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他认为,耳朵中的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2)适应于5000赫兹以上的声音。 3、行波理论
1)该理论由冯〃贝克西提出。他认为,声波传到入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加,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2)适应于500赫兹以上的声音。 4、神经齐射理论
1)由韦弗尔提出。他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 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2)适应于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 第五节 其他感觉(详见P69~70) 1、嗅觉 2、味觉 3、肤觉
26
4、痛觉 5、内部感觉 第六节 知觉 一、知觉概述
1、【名】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没有感觉就无所谓知觉。
2、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刺激物的部分组合在一起的,知觉组织的原则有如下几点: 1)相似性:看起来比较相似的事物比较容易被觉知为一个整体。 2)连续性:能组合成连续平滑的连续线条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3)良好图形:当刺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的时候,个体更容易知觉成最简单的组合方式。 4)相邻性:在空间上接近的事容易被觉知为一个图形。
5)共同命运: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向着相同方向变化的部分容易被觉知为一个整体。 6)完整图像:就算知觉的对象并不完整,个体也倾向于将其觉知成完整图形。 7)对称性:对称的物体容易被觉知成一个整体。
二、知觉特征(思考题:举例说明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 1、理解性
1)个体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利用词加以概况。
2)解释刺激的过程有两种信息加工方式,即“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3)【名】自下而上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是指从下层开始加工原始的感觉材料,再向大脑供给。
4)【名】自上而下的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从上层开始,从观察者的期望和知识开始加工,此过程包括知识、背景、动机和所在的文化。
27
2、整体性
1)知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可以将物体的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 3、选择性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2)影响选择性的因素有注意、思维定势、图像与背景关系等。
3)【名】因为先前的体验或所处的环境所塑造的知觉解释倾向或知觉期望,称为知觉定势。 4、恒常性(思考题:什么是知觉恒常性?视觉恒常性分为哪几类?)
1)【名】知觉恒常性是指当客观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时候,个体的知觉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2)视觉恒常性有以下几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影响恒常性的原因:视觉线索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重要因素。【名】视觉线索是指在环境中给个体提供视觉上物理距离、方位等信息的线索。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1)原始特征的分析: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和动觉来感知物体的外形。
1)有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对物体外形的识别始于对刺激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 2)视觉系统中的特征觉察器对这些原始特质的检测和分析是自动、无需意识的。
(2)【名】图形的轮廓:如果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物的明显的轮廓,人们也会觉知到轮廓的存在,这种现象称为主观轮廓。也称错觉轮廓。 2、大小知觉(详见P76)
3、深度知觉:人们知觉物体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双眼视差。
(1)肌肉线索,也称为生理线索,包括调节和辐合。调节是指眼睛中晶状体的形状(曲线)
28
由于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单眼线索
1)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2)对象重叠:是指当某个物体遮住其他物体的视线,观察者会认为被遮的物体处于相对较远的位臵。
3)线条透视:是指当视野中原本平行的两条线在图中慢慢聚合时,会被知觉成消失在远方。 4)空气透视:是指人在看自然景物时,近处的景物看起来颜色较深,也较为清晰;远处的景物看上去则色调较淡,也比较模糊。
5)相对高度:是指相似物体,看起来较接近地平面的物体越被知觉为远离观察者。相对高度越低的电线杆,我们知觉为越远。
6)纹理梯度又称为结构级差,这是指视野中 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除了帮助我们知觉到物体真是深度,也会让我们看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深度。 (4)运动知觉
1)运动知觉分为真正运动和似动两种。
2)真正运动是指物体真正的运动,物体按照一定速度或者加速度发生的位移。
3)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详见P79~80) 四、错觉
1、错觉的定义和种类(思考题:什么是错觉?错觉和幻觉有什么不同?人为什么会产生错
29
觉?)
(1)【名】错觉是指知觉不能正确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特征,出现种种歪曲的现象。 (2)错觉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大小错觉、形状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和时间错觉等。
(3)常见的大小错觉现象有:
1)缪勒—莱耶错觉:即两条等长的线,因为箭头的指示方向不同,知觉到的线段长度也不一样。
2)潘佐错觉:在两条辐合的直线中间两条等长的曲线,却觉知到下面的直线比上面的直线短。 3)水平—垂直错觉:两条等长的直线,垂直直线比水平直线看起来更长。 4)多尔波也夫错觉:两条等长的曲线
5)贾斯特罗错觉:两个等大小的圆圈,但是在小圆中的圆圈比在大圈中的圆圈略显大。 6)月亮错觉:
(4)形状和方向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冯特错觉:在放射性直线中间两条实际平行的线,看起来却是弯曲的。 2)爱因斯坦错觉:在环形曲线中间的正方形四边看起来是弯曲的。 3)佐尔拉错觉:平行线由于附近线段使其看起来不平行。 2、错觉的原因,有三个比较经典的理论来解释错觉:(详见P82) (1)刺激取样的误差理论:也称为眼动理论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3)认知观点:也称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思考题: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道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题:人眼是如何感觉到三维中的深度的?)
30
第五章 意识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1、在汉语中,意识的含义是“觉察、发现、知觉”。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首创心理实验室,将心理学界定为研究“意识事实”科学。他指出,心理学有两大任务:第一是发现意识的元素;第二是发现元素的结合以及支配结合的规律。
3、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为首的机能主义对冯特的结构主义提出了反对。他认为,在人类正常的经验中,简单的感觉是不存在的。意识是连续的、关系性的、复杂的。他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动态意识历程的功能。
4、20世纪20年代初,行为主义兴起 5、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兴起
一、意识的定义(思考题:什么是意识?意识的特征是什么?)
1、【名】意识是一种觉醒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体不仅对自己身体所处环境中的一切刺激,经由感觉和知觉而有所了解,而且对自己心理上所记忆、理解、思维、想象、忧虑以及计划或进行中的行为活动,也有所觉知,并在了解和知觉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行为反应。
2、意识的三个特征:
1)意识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另一方面讲,意识是一个连续体,包含了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 各种状态。
2)意识是一种觉知。 3)意识具有能动性。
二、没有意识的其他过程(思考题:请举例说明意识、无意识以及前意识的区别。)
31
(一)无意识
1、【名】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专门术语。弗洛伊德定义无意识为“任何一种心理过程,我们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它在某些时刻变得很活跃,尽管并不被人所察觉。我们是从它的作用效果推断它的存在的”。
2、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个体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失去平衡所致。 (二)【名】前意识
1、前意识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2、第一种解释来自于精神分析论,指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状态。 3、另一种解释来自认知 心理学,指以前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信息。 (三)【名】非意识(思考题:什么是非意识?非意识包含了哪些现象?) 1、非意识是指那些不存在于意识中,却影响着基本的躯体和心理过程的信息。 2、无意识现象又分为几种: 1)生理行为非意识 2)非意识行为 3)对刺激的非意识
4)【名】有一种特殊的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脑损伤引起的,被称为“盲视”。(韦斯克朗兹报道一个案例,详见P88)
三、意识的特性与功能(思考题:意识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意识是进化的产物。它利用感知觉,利用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利用推理、思维等心理活动,促使人类更好地生活。而意识的这些功能离不开意识的特性。
1、注意是意识完成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名】注意是意识的一个属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32
2、意识的能动性对意识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意识并不是感知觉的简单重复和组合,它超越了感知觉,使我们能够了解看不见、听不见的东西,能够了解过去、预测将来。意识的能动性使我们跳跃了现时、现地,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大的地域范围内思考我们的生活,改进我们的生活。
3、意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意识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人们的适应能力。
4、总之,意识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着重要影响,但同时又存在一些局限性。意识的能动性能够超越其局限性,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而并非无限制超越。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识经验仍被能感知到的外部世界所限制。 四、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
生物节律是由内部的“生物钟”进行控制的,其中包括:
1、【名】年度周期:以一年为周期。对一些人,特别是北方人而言,在严冬时期会产生一种抑郁情绪,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2、28天周期: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
3、24小时周期:一天的24小时中,体温、血压、荷尔蒙的分泌都在不断变化。 4、90分钟的周期:睡眠周期
5、在生理上,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就是人体的“超生物钟”,令其他的内部“生物钟”互相保持同步,从而周期性地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心理状态。 6、松果腺则分泌一种影响很广的荷尔蒙——褪黑褐色。
7、褪黑色素有着镇静剂的作用,可以降低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
8、【名】如果将意识理解为觉醒状态,那么睡眠、白日梦、静修、催眠状态、因药物所致的幻觉状态等,都可以被称为转变的意识状态。 第二节 睡眠与梦
33
一、睡眠阶段
1、尤金〃阿瑟林斯基测量儿子的脑电波——快速眼动睡眠。除了快速眼动睡眠,睡眠的其他阶段被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2、【名】睡眠是一种直到离开才知道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状态。(思考题:睡眠分为几个阶段,各目的特点是什么?)
3、我们无法识别进入睡眠的那一瞬间,但常常以呼吸变慢和第一阶段不规则的脑电波为标志。
第一阶段:脑电波的模式会从α波的节奏降至θ波的节律。θ波的节律为每秒3~7个周期。第一阶段大概持续5~10分钟,可能会体验到一种类似幻觉的奇异景象。特点:这一阶段的睡眠是最轻度的睡眠,个处浅睡状态,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
第二阶段:睡眠锭的出现意味着第一阶段的结束。第二阶段持续时间大约20分钟。特点:个体较难被唤醒,梦话—经常是含混且无意义的—会出现在这个及之后的阶段。
在随后的几分钟里,你将从第三阶段过渡到第四阶段,大脑中出现δ波。δ波的波幅是所有波中最大的。
第三阶段:δ波的频率为每秒1~3个周期。
第四阶段:δ波的频率降至每秒0.5~2个周期。特点:深度睡眠中的儿童可能会尿床、梦游和说梦话;另外,即使在深度睡眠中,大脑也会加工某些特定刺激。
第三和第四阶段都是称为慢波睡眠或者深度睡眠,大约共持续30分钟,在此期间你很难被唤醒。
4、(思考题:什么是快速眼动睡眠?它的特点是什么?)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个体的脑电波速度越来越快,且呈现锯齿状,与清醒时的脑电波非常相似。有时被称为矛盾的睡眠。 二、睡眠的功能(思考题:迄今为止,心理学认为睡眠有哪些功能?) 研究者提供了几种假设:
34
1、睡眠的习惯遗传自我们的祖先,可能有保护功能。 2、睡眠有可能有助于恢复机体功能。
3、睡眠中的某个成分可能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 4、睡眠在成长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类型很多,包括:失眠症、突发性睡眠症、睡眠窒息以及深度睡眠障碍。 (一)失眠症(思考题:什么是失眠症?请简述失眠症有哪些功能?)
1、【名】失眠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睡眠障碍。患者表现为入睡难和夜间断续醒来,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2、失眠的现象很简单,失眠的原因却很复杂: 1)过于忧虑或者过于兴奋造成失眠 2)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会引起失眠
3)“主观失眠”,失眠只是当事人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已。 3、诊断失眠的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失眠症持续至少一个月,而且睡眠障碍必须导致显著的精神痛苦或影响正常机能运作。 2)必须排除由其他精神障碍、疾病或某些物质诱发失眠的可能性。 4、失眠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治疗。 5、行为干预疗法包括两种:
1)刺激—控制疗法包括一整套减少可能的睡眠干预的指示,用来调节睡眠—觉醒规律。(详见P98)
2)睡眠限制疗法首先限制失眠者每晚用于睡眠的时间。 3)失眠症的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详见P98)
35
(二)突发性睡眠症
1、【名】突发性睡眠症,有名:“嗜睡症”,该病会让人在白天突然睡着,速度之快,以至于根本没有任何征兆,也不是困倦造成的。它常常以猝倒相联系,即由情绪兴奋(如大笑、愤怒、害怕、惊奇或者饥饿)带来的肌肉虚弱或者失去肌肉控制而使人突然跌倒。 2、嗜睡症的发作时间约为15分钟,醒来后,个体会觉得精力充沛。 3、嗜睡症有家族史,这种疾病有遗传基础。 (三)睡眠窒息
1、睡眠窒息症患者在睡觉期间会间歇性地呼吸窒息。
2、睡眠窒息的直接原因是入睡后肌肉张力放松而造成的气道塌陷。
3、睡眠窒息的另一个原因是频繁的打鼾,患者缺少氧气,身体极力想要通过塌陷的气道会出现这种症状。
(四)深度睡眠障碍:梦惊和梦游(思考题:什么是深度睡眠障碍?梦惊和梦游有何区别?) 梦惊和梦游都发生在深度睡眠(第三或者第四)阶段,且多发于儿童期,这反映了儿童神经系统的不成熟。
【名】梦游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为,而后再回到床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 四、梦
(一)梦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的差异(详见P101~102) (二)梦的特征(思考题:请简述梦的特征。) 1、首先,我们的梦并不是甜蜜。 2、梦的内容与近期的经历有关。 3、在梦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外界刺激。
4、梦境本身也有一些特征:不协调性、不连续性和不正确定性。
36
1)不协调性:是指人物、物体、行为和情境特征的错误搭配。 2)不连续性:是指前一个梦境快速转换为完全无关的后一个梦境。 3)不确定性:对梦境情节不能进行清晰地认知。
(三)梦的理论(思考题:请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梦的解释。)
1、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梦代表着经过伪装后的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像安全阀,使未满足的需要得到满足。
2、(思考题:什么是梦的激活-整合理论?)霍布森和麦卡利从生物学方面研究梦的产生和功能,提出了激活—整合理论。依据此理论,梦源于睡眠中脑干周期性释放出来的神经冲动。 3、认知学派认为梦是人的认知结果,反映的是人当前的关注,即日所思夜所想,所以,梦是思维的一种方式。 第三节 意识的其他状态
一、睡眠(思考题:请用两种理论解释催眠现象。)
1、【名】催眠是在特殊情况下,经过由催眠师的诱导使意识状态改变的人为现象。由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以及其所采用的诱导方法,合成催眠术。 (一)催眠易受性
1、决定催眠是否能够成功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被催眠者易受催眠的程度,即催眠易受性。 2、在这方面,斯坦福催眠易受性量表是最著名的。 3、催眠的易受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 4、有三种人易受催眠: 1)平时喜欢沉思幻想的人
2)在生活中做事专注而不易受到外在刺激而分心的人 3)希望从催眠中获得新鲜意识经验的人
37
(二)催眠理论
1、催眠不同于睡眠可由两点证据证明: 1)肌肉并未放松
2)催眠状态下的脑电波不同于睡眠状态,而与入睡前的意识松弛阶段相同。 2、目前为止,对催眠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论:
1)社会角色理论:认为被催眠者只是在扮演被催眠的“角色”,然后依照催眠师的指示做出行为改变。
2)分离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希尔加德于1977年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被催眠者在意识层面上被分解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状态是失去自主意识,完全受到催眠师的支配;另一种状态是未失去自主意识,仍然了解自己但是的身心状态,为陷入精神恍惚的境界,被称为隐秘的观察者。 二、药物与意识
(一)药物的类别:依据药物的效用,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 1、【名】抑制剂:也称镇静剂,可以使神经活动减弱,抑制身体机能。 (1)酒精是所有抑制剂中使用最多的药物 1)酒精会影响判断 2)酒精还会影响记忆 3)酒精还能降低自我觉知
(2)除酒精外,抑制剂还包括巴比妥酸盐、鸦片及其衍生物吗啡和海洛因。 2、兴奋剂
(1)最常见的兴奋剂是咖啡因、尼古丁、安非他明、可卡因。
(2)【名】兴奋剂能够加速身体机能,能够使心跳加快,瞳孔扩张,血糖增加、胃口变小,
38
并且精力和自信也会增强。 (3)尼古丁是香烟中的兴奋剂。
(4)另一种常见的兴奋剂隐蔽在咖啡和茶里面——咖啡因 3、致幻剂
(1)致幻剂:是指能够改变知觉、创造幻觉以及模糊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精神性药物,包括大麻、LSD和摇头丸等。
(2)大麻是一种天然的致幻剂。
(二)依赖与成瘾(思考题:什么是药物依赖?什么是成瘾?)
1、【名】服用者需要服用越来越大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种药物在重复使用后,效果递减的特性叫做耐受性。
2、与耐受性同时出现的是生理依赖,及身体习惯并需要这样药物的过程。
3、【名】当个体发现如此渴望使用药物,或使用药物令人欣快以致出现渴望,这种情况就称为心理依赖。
4、【名】当一个人明知用药会对他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在屡次尝试戒断之后,依然持续使用某种药物的情况叫做成瘾。 (三)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
1、生物学观点认为,药物使用与生理因素有关。 2、心理学的解释则有多种(详见P111)
第六章 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意义
一、学习的概念(思考题:学习的定义是什么?学习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39
1、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学习意味着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通过学习,个体能够在行为表现上有明显的提高。当然,学到的东西并不总能在行为中体现出来,这就导致了学习与变现的差异。有些时候,虽然学到了新的知识技能却没有立刻表现出来,因为很多情况下学学习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习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体出来。这就是心理学认为的再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行为的潜能。
(2)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过程。学习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经验的基础上才会发生。个体一方面接收外界环境的刺激和信息,另一方面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的基础上主动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3)学习是一种相对持久的改变。无论是外显的行为变化还是行为潜能的变化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变现出来才能被认定是学习的作用,即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 第二节 学习的理论
心理学界将学习理论分为两个主要的学派:行为主义流派和认知学派。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神奇发现
(1)经典条件作用最先是有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与助手在研究消化现象是观察到狗的唾液分泌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详见P117)
(2)【名】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的基本形式,由其中一个刺激预测另一个事件的产生。个体学会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联系起来。基本内容为: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本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该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40
(3)重要概念有以下:(思考题:什么是非条件性刺激,非条件性反应,条件刺激和条件性反应?)
1)非条件性刺激:无须学习,第一次呈现就能诱发反应的刺激 2)非条件性反应: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反应 3)中性刺激:不会自动引起生理或情境反应的刺激
4)条件性刺激:一个原来无关的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条件刺激的信号意义 5)条件性反应: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而引起的反应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
(1)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最著名的是他设计的饿猫迷笼实验(详见P119) (2)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系统地提出了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3)(思考题:简述桑代克提出学习三定律及其带来的启示。)在反复多次的尝试中,环境会给予个体相应的反馈,个体以此为判断标准,放弃错误的尝试保留正确的尝试,这就是学习。 (4)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作出某种特定的行为,由此建立的条件作用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
(5)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 1)准备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率:一个已学会的发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率:如果一个行为后给予令人满意的反馈,那么在相同情境中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若给予令人不满意的反馈,则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小。 (6)三条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有:
1)“不打无准备之仗”2)勤学多练3)鼓励催人奋进
41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理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应答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 1)应答性行为时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发应
2)(思考题: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行为的主动发出者,个体不再是被动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而是主动通过行为与环境刺激形成互动。 条件作用也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作用(认为学习是行为刺激S—反应R之间的联结)和操作性条件作用(行为时操作—强化的过程)。 (2)强化理论
1)斯金纳的理论认为行为发出后的结果是影响行为巩固或者行为重复出现的关键因素。 2)强化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概念,是其研究中主要的自变量。 3)【名】强化物是指凡能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4)【名】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这叫做惩罚。 5)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与负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苛勒的顿悟学习(思考题:简述苛勒 顿悟说研究和学说。) (1)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之一。
(2)格式塔学派的理论强调知觉的整体性,认为知觉不是个别感觉叠加的结果,主体的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总是尽可能从整体上去认识外界事物。
42
(3)顿悟说强调学习者自身对情境的内部加工,凭借自己的智慧在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它与试误说是相对立的学习理论。 (4)苛勒著名的实验有“揭竿问题实验”和“叠箱问题实验”。 2、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1)托尔曼是一位新行为主义者。他的理论被称为“目的行为主义”、“符号—完形说”或“认知—行为”主义。
(2)他提出了带有明显认知色彩的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的是关于周围环境、目标位臵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也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而不是习得简单、机械的运动反应。他用“符号”一词来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而关于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意义的知识则是对符号意义的认识。学习其实就是习得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代表的意义。这就是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的基本含义。
(3)(思考题:什么是认知地图?它在位臵学习中有什么意义?)位臵学习——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图证明了自己位臵学习的理论。(详见P125)
理论观点包括以下三个:
1)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2)学习是对“符号—完型”的认知。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3)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4)潜伏学习(详见P126)
他认为,在未受到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 产生的必要因素,没有强化时也会出现学习。 (二)社会学习理论
43
1、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2、行为产生过程中包含三类因素:环境、个体和行为。 3、社会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替代性学习与参与性学习:
(1)【名】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学到他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而不必每一样事件都亲身体验才能学习。
(2)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进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学习是间接的,它发生在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实质是他人给观察者传递某种信息,告知其新行为的途径。
(3)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4)【名】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有的信息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思考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和学习观内容分别是什么?) 1、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主旨是:知识是在主客体互相作用的活动之间建构起来的。与客观主义认识和学习是表征和反映客观实在的过程不同,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2、心理学中将建构主义分为:个人建构主义(强调个体自身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和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学习原理的应用 一、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
(一)人类行为中的条件作用原理
1、行为的消退(思考题:什么是行为的消退?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44
2、泛化与分化
(1)巴甫洛夫在实验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的狗不仅在实验所用的铃声响起时会分泌唾液,蜂鸣器的声音也能让它的唾液分泌增加。这种行为就是泛化的结果。 (2)当条件反应产生于一个类似原始条件刺激的另一种刺激之后,这就是刺激泛化。 (3)刺激的分化则是指能够区分不同刺激的能力。 (二)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经典条件发射
由于经典条件范式不是通过有意识的思想形成的,它们也很难通过有意识的推理来排除。 二、行为塑造
(一)惩罚(思考题:惩罚存在哪些不利之处?) 1、惩罚的好处与坏处
(1)好处:家长们采用惩罚塑造孩子们的行为有时候被证明是有效的。 (2)惩罚存在几点坏处:
1)惩罚经常是无效的,尤其是当惩罚措施不能紧接着所要禁止的行为出现时,或者当个体能够摆脱惩罚的环境时。
2)体罚可能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信息,使被惩罚者误以为身体攻击性是被允许的。另外惩罚别人的人倾向于认可体罚这种行为,从而加剧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惩罚措施本身并不能告诉被惩罚者何种行为才是合理的和被允许的。 2、为何强化优于惩罚(思考题:强化与惩罚对行为存在什么影响?) (二)适当使用强化程序(思考题:强化程序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固定比率与变化比率的强化程序
(1)固定比率强化程序:强化只在特定数量的行为反应之后出现。
(2)变化比率强化程序:依照一个概率给予强化,但强化的次数间隔呈随机安排。研究表明,
45
变动比率强化的行为比每次均强化的行为和固定比率强化的行为更难消退。 2、固定间隔与变化间隔的强化程序
(1)固定间隔强化程序:不管个体做出多少次反应,均在一个固定时间后给予一次强化。 (2)变化间隔强化程序:与变动比率强化类似,是按照一个平均时距,但每次时距随机变化的程序进行强化。
第七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记忆与记忆的功能
1、【名】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对人类个体的心理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个体成长需要记忆。人通过感知外界获得信息,如果不能将其一部分保留下来,就不会有知识、经验、社会规范。
(2)其他心理活动需要记忆。过去的记忆会影响你特定的感知过程,影响你进行判断和推理。 (3)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体形成得以实现。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二、记忆的分类(思考题:请简述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记忆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过程与时间特点,最常见的分类是区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2、根据编码与记忆效果,我们可以区分出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3、根据个体意识层面,可以区分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一)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图尔文根据长时记忆的编码特点,区分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46
2、【名】情景记忆是指个人对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下亲身经历时间的记忆。情景记忆是以个人的亲身经历为参照的,或者说,情景记忆储存的是自传式的信息。
3、【名】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语义记忆的信息是以意识为参照的。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名】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2、【名】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三)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思考题:请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名】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名】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识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 3、需要将程序性记忆转化为陈述性记忆的情况,被称作知识编辑。 三、记忆过程概述
1、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
2、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些子系统虽然在信息的保持时间和容量方面存在差别,但他们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那些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经过加工再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这些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
47
取到短时记忆中。
4、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1)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2)存储是指编码材料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3)提取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指从记忆存储中提取信息并输入意识,用于主动识别加工。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思考题:感觉记忆是怎样编码的?)(思考题:感觉记忆的容量如何通过实验证明?)
1、【名】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 2、感觉记忆有两种形式:对视觉记忆的映像存储和对听觉记忆的回声存储。 3、映像记忆使得大量信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被存储,持续时间大约为半秒钟。 4、声音的感觉记忆被称作回声记忆。
5、回声记忆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可能与声音是随时间展开的方式有关。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很容易被新的信息所替代。
二、短时记忆(思考题:短时记忆有何特点?它与工作记忆是什么关系?) 1、【名】短时记忆能将信息保持几秒钟,有时能达两分钟之久。(操作行的) (一)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二)短时记忆的容量
1、短时记忆的容量又被称为记忆广度。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被试回忆的最大数量。 2、记忆广度测验高估了短时记忆的真正容量,因为被试能够使用其他的信息源来完成任务。
48
(三)短时记忆的存储(思考题:短时记忆是如何转化为长时记忆的?) 尽管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采用复述和组块策略提高信息编码质量。
1、【名】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地重复信息,将信息存储到短时记忆或者将信息从短时记忆存储到长时记忆。
2、复述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维持性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的简单重复,不考虑信息的意义);另一种是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来联系)。
3、组块(当信息过于繁重,不能够通过复述来保持时,就会用到组块的策略。 (四)短时记忆的提取
关于短时记忆的提取过程,斯滕伯格做出了这样的假设,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检索有三种可能的方式:
(1)平行扫描是同时对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检索。 (2)系列加工是对项目逐个进行检索,一旦找到目标就停止查找。 (3)完全系列扫面是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再作出判断。 三、长时记忆
1、【名】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
(一)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1、编码形式
1)信息的长期存储主要通过语义编码,也就是根据单词的意义进行编码。 2)长时记忆也可以通过视觉进行信息编码
49
2、背景对编码的影响
1)编码特异性:记忆背景对编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这就是编码特异性。
2)(思考题:什么是系列位臵效应?如何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名】系列位臵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臵中所处的位臵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3)【名】最后呈现的材料容易回忆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4)【名】最初呈现的材料容易回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5)背景对产生系列位臵曲线形状的作用与系列中不同项目的背景区辨性有密切关系。 (二)长时记忆的存储 1、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质和量两方面:
(1)在量的方面,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
(2)在质的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不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人们存储的经验会随不同形式而变化:
1)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逐渐趋于消失 2)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
2、【名】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得到的保质量要高。
3、信息存储的条件和方法(影响存储或遗忘信息的因素有很多有以下几点:)(思考题:如何改善记忆?)
(1)与遗忘进行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识记后的复习。
50
(2)首先,要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复习在时间上的正确分配对识记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 (3)其次,复述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要详细理解信息。
(三)长时记忆的提取和遗忘(思考题:举例说明记忆的重构现象。)
1、回忆和再认(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这也是考察记忆过程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即回忆和再认。)
(1)【名】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回忆通常以联想为基础。
(2)【名】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的、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2、遗忘的原因(遗忘有不同的程度: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3、对于遗忘的原因,不同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假设:
1)衰退说: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这种说法易为人所接受。
2)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名】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5、【名】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四、工作记忆
1、【名】工作记忆是长时记忆的一部分,由记忆中近期激活的事实和程序组成,能将信息激活成分导入短时记忆并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信息。
2、工作记忆由语言环路、视觉空间画板、情景缓冲器和中央执行系统四个成分构成。 第三节 记忆的生理基础(思考题:简述记忆的生理基础。)
51
一、整合说
美国心理学家拉什利最早提出了记忆的非定位理论,或称为整合论。 二、定位说
法国医生布洛卡就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
第八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及其特征(思考题:什么是思维?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1、【名】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者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知,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能和内在的规律性。
2、思维与感觉、知觉和记忆都不同,但又同感觉、知觉和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感知觉为思维提供了原材料并进行了初级的加工,而记忆则负责将原材料进行存储以便思维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随时地调用。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再利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3、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一)间接性
1、思维间接性是指不直接通过感知觉,而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其他工具作为媒介,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整合加工,从而获得的新的认识。 2、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维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
1)可以对已经发生,但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2)可以在已知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预见。
52
(2)思维能够超脱感觉的限制。 (二)概括性
1、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概括在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务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
3、间接性和概括性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思维的间接性是以人们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为前提的。人们能够通过蜻蜓的低飞预知下雨,是因为知道湿气与蜻蜓飞行高度的因果关系,而这种认识正是通过概括得到的。同时,概括得到的结果也体现了对事物认识的间接性。 二、思维的种类(思考题:请解释什么是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名】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无论从种系发展还是个体发展看来,最先产生的思维就是动作思维。这种思维具有直观性和行动性的特点,表现出来就是运用实际动作去解决问题。
思维的客体只是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或直接感知到并正在操作的物体,思维始终与动作结合在一起,在动作中发生、进行,并随动作的停止而结束。
2、【名】形象思维:心理学通常将人们利用头脑中的直观现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初级形态是具体形象思维,它是在儿童的直观动作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普通人的形象思维则是在具体想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
3、【名】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它在种系进化和个
53
体发展中都是出现最晚的。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抽象思维具有超脱现实性和能动性。抽象思维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利用言语概念进行独立地加工,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高度抽象思维能力的人既可以预测尚未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推演曾经发生的过往。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吉尔福特将思维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思考题:请简述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1、【名】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发散性思维还具有三个特点: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难度)和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2、【名】辐合思维:又称为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会聚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已有信息,沿着某一方向进行合理的思考,产生一种合乎逻辑的结论。 (三)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名】常规性思维:又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名】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的思维活动。
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第二节 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石。它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单元,也是抽象的要素。没有概念,思维的其他部分无从谈起。
54
一、什么是概念(思考题:请简述概念的定义以及分类。)
1、【名】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有许多的属性,既包含本质的,也包含非本质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决定事物的性质,使其区别于其他事物。非本质特征对事物则不具有决定意义。通过抽象、概括,在头脑中剔除非本质的属性,保留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据此将同类事物联合起来,就形成了该事物的概念。
2、每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事物特征的总和;外延是指概念包括的事物的范围。
3、当概念内涵的属性增加时,概念外延所包含的范围就会缩小,当然,概念也就发生了变化。 4、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如果没有词,概念就没有了载体。 二、概念的种类
(一)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
1、【名】实物概念是关于实物的整体的概念。实物概念一般都与表象有密切关系,当概念在头脑中出现的时候,相关的表象也会同时出现。
2、【名】抽象概念反应的是实物的某些属性、状态、与其他实物的联系。
(二)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根据概念所反应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
1、【名】合取概念:同一概念中包含多个属性,并且缺一不可,这种概念就是合取概念。 2、【名】析取概念: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者多个属性结合而成的概念。 3、【名】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形成的概念。 (三)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1、【名】我们从平日的经历中自然发展而来的对于事物的分类就是自然概念,这种分类往往是不精确的。
55
2、【名】人工概念是根据一套规则或特征来进行定义的,数学公式和字典中的定义就是这种。人工概念代表了被精确定义的理论和抽象概念,而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事物。 三、概念存储的理论
(一)层次网络模型(概念是有层次的)
1、柯林斯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层次网络模型,但现在被用来解释众多的概念如何在头脑中进行存储。
2、【名】层次网络模型:认为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的,每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概念。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在网络中,层级越高,抽象概括的水平越高。
3、每个概念的特征都实行分级存储,即在每一层概念的结点上,只存储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所有概念的共有特征则存储在上一层的概念结点上。 (二)特征表理论
1、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提出的。
2、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1)定义性特征是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 2)特异性特征是非本质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
3、【名】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这些规则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 (三)原理理论(思考题:什么是概念的原型模型?) 1、茹什等人提出了原型模型。
2、【名】原型就是最符合某一范畴基本特征的例证。从概念结构上讲,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自成。
56
四、概念形成的研究(详见P176~177)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思考题:什么是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
1、【名】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要构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明确的目的性 (2)一系列的操作程序 (3)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二)问题空间
1、20世纪70年代,纽威尔和西蒙通过对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并用“问题空间”的概念来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2、【名】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知状态,包括对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操作的认识等。初始状态是指开始时信息不完全或者令人不满意的状况;目标状态是指你希望获得的信息或状态;操作是指为了从初始状态迈向目标状态,你可能采取的步骤。
(三)问题的种类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把问题分为两类: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 (1)界定清晰的问题是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从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2)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地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
57
确的说明,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确认问题。通过对比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探索问题的症结所在。 2、明确了问题是什么,第二步就是选择策略。对于简单的问题,试错,即重复尝试的方法是有效的。 (一)算法策略
1、【名】算法是解决某一类型问题的特定程序,当正确运用时,总能奏效。
2、一种常用的算法是系统性随机搜寻算法,即根据特定的规则对所有问题解决方案都加以检验的一种算法。
3、优点:只要使用的程序正确,就必然能解决问题。缺点:费时费力。 (二)启发法
1、启发法或启发式策略,或者直观推断。
2、【名】启发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3、优点:简化问题的过程。缺点:不保证能够正确、完整地解决问题。 (三)顿悟
1、【名】顿悟是一种特殊的启发法,或者说顿悟靠的是直觉。
2、顿悟是指对问题独创性地重新概念化。顿悟使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了独特的、突然的理论,或者是人们突然想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3、最早对顿悟进行研究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
4、韦特海默区分了创造性思维(包含于思维者脑中已知联系之外的顿悟)和再造性思维(思维者利用了他已经知道的联系)。
58
5、格式塔心理学家推测在以下情况会出现顿悟: (1)扩大思维的无意识跳跃 (2)大大加速心理加工过程 (3)正常推理过程的短路
三、阻碍问题解决的因素(思考题:阻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名】心理定势:即运用以前解决相似问题的方式来解决新问题的倾向。
心理定势常常是如此的隐秘,以至于很多人常常忽视了它的存在,被它误导而犹不自如。 2、功能固着
(1)【名】根据物品的名称或者常用功能来思考其功用的一种倾向被称为功能固着。 (2)而这种将特定功能赋予某样物品的倾向常常会限制了人们的思考方向。
(3)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全面地了解物品的特性,能从特性上而非名称上思考物品的用途,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被称为功能变通。 3、专业知识
(1)知识的差别也常常是阻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4、自我限制 5、其他障碍 第四节 判断与决策
1、判断与决策既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也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现象。 2、判断是个体形成看法,得出结论以及对事件和人作出评论性评估的过程。 3、决策是在备选项之间作出选择,选择和拒绝可用的选项的过程。
4、判断和决策是两个相关的过程。判断之前,你可能要对信息做检索、比较、取舍,所以自然涉及决策。
59
一、完全理性与期望效用理论(思考题:期望效用理论的六条公理是什么?)
1、1947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来解释在满足一定的理论决策条件下人们将如何表现自己的行为。
2、为理性决策提供了一套明确的基本假设或者说公理,最基本的六条公理是: (1)有序性 (2)占优性 (3)相消性 (4)可传递性 (5)连续性 (6)恒定性
二、有限理性与满意原则
1、对期望效用理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
2、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西蒙提出“满意原则”来代替“最优原则”。【名】所谓满意原则,就是寻找能使决策者感到满意的决策方案的原则,即人们在选择过程中,并不是将所有的方案一一比较然后做出最优选择,而是逐个地考虑选择对象,当遇到第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方案时,就将其作为最终的选择。 三、非理性与前景理论
1974年,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发表一篇著名的论文《不确定情况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差》,他们在文中总结了三种最典型的启发式偏向: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启发法。
60
(一)启发法
1、代表性启发法(思考题:什么是代表性启发法?)
(1)【名】代表性启发法——一种关于不确定事件可能性的判断。 (2)其判断主要依据:
1)事件与其所在总体的相似性和代表性的显著程度 2)事件对决策过程主要特征的影响程度
(3)代表性启发法具有其判断的基础与依据,这就是基础率——某一事件或者特性在事件总体或特征总体中的优先性和概率。
(4)尽管基础率对于我们的判断和决策非常重要,但经常被作为内隐的默认假设而被忽略。 (5)代表性启发法的另一个结果是“小数法则”。
(6)代表性启发法的典型表现就是“赌徒谬论”,这种观点认为,在一系列的坏运气之后必然会有好的结果出现。
2、可得性启发法(思考题: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可得性启发法。)
(1)【名】决策者通常“依据一些容易想起来的事例来判断一种类别出现的频次或者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方式被称为可得性启发性。
(2)决策者利用可得性启发法来估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往往能够将困难地决策内容简化。
(3)生动性是易得性的另一种表现方式。生动性常指某件事情多么具体和易于想象,或者某事令人激动。
3、锚定启发法(思考题:什么是锚定启发法。)
(1)【名】锚定启发法是一种决策启发法,先前的设想或最初的估计起着锚定的作用。 (2)锚定启发法不仅会在我们不熟悉的问题中发挥作用,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不可动摇的。
61
(3)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认为,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发生上面的三种启发式偏差,只是偏差的几率、幅度大小不同而已。
(二)前景理论(详见P192~194)(思考题:请简述前景理论?)【名】损失厌恶
第九章情绪
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
一、情绪的种类(思考题:什么是情绪?请举例说明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达尔文认为,情绪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之一。他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指出:“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序上的,并非种类上的,……”(详见P197) (一)基本情绪
1、中国古书中认为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埃克曼的七情基本情绪:愤怒、厌恶、恐惧、高兴、悲伤、轻蔑和惊讶
3、罗伯特〃普拉特切克认为有八种情绪:快乐、认同、恐惧、惊讶、伤心、厌恶、愤怒、期望
4、伊扎德提出了十种基本情绪:喜悦、兴趣——兴奋、惊讶、悲伤、愤怒、厌恶、轻蔑、恐惧、害羞和内疚
5、各类研究和书籍中被普遍认为基本情绪:快乐、恐惧、愤怒、悲伤和厌恶 (二)复合情绪
1、基本情绪组合形成了复合情绪。
2、伊扎德认为爱是一种喜悦和兴奋——兴趣的混合体。 3、罗伯特〃普拉特切克则认为爱是快乐和接受的结合。
62
(1)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 (2)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3)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情绪 (4)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三)文化的影响
1972年,埃克曼提出了神经文化理论,反映了脑(进化产物)和文化在情绪表达中的结合。文化重塑了情绪的认知和表达。
(四)性别差异(思考题:请简述情绪的性别差异。) 1、男性和女性在情绪上是有很明显的差异的。
2、情绪的性别差异不仅和生理因素有关,也和社会、文化因素相关。
3、个体情绪的自我认同感及其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也会强化其在体验和表达上的差别。 4、情绪表达的文化差异比差异大得多。 二、情绪的生理机制
脑中存在着两套不同的情绪处理系统:
1、快速反应系统,这套系统主要工作于潜意识水平,它会对进入的刺激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而且会帮助我们根据潜在重要事件的线索做出快速响应,反应速度甚者快于这些线索到达意识的速度。这一系统与内隐记忆系统相连,是我们早期的防御系统。
非理性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习得。1920年,华生和雷纳使用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使小阿尔伯特习得了对小白鼠的恐惧。
2、另一个情绪系统与意识处理过程有关,与外显记忆项链。两套系统还会互动: (1)意识层面可以意识到情绪来自潜意识层面
(2)意识层面也能通过回忆、想象向潜意识层面发出信号,产生像演讲前的紧张感觉。
63
情绪背后的生理机制:
1、边缘系统的作用(思考题:请简述边缘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
(1)最早发现杏仁核功能的是海因里希〃克鲁弗和保罗〃布希。两个人怀疑杏仁核与情绪有关,因此用手术剪断了猕猴杏仁核与脑两边的连接。手术后,这些原本脾气暴躁的动物变得俯首帖耳,很容易管教。
(2)下丘脑在情绪性和动机性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下丘脑还存在一些脑的奖赏回路,即“愉悦中枢”。
(4)扣带回的前部与情绪的关系较为密切,涉及临床上抑制、焦虑和其他痛苦状态的反应。扣带回皮层对于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都有影响。 2、网状结构的作用
网状结构有觉醒大脑中枢,使有机体出现注意、紧张和警觉状态,并且使情绪尖锐化的作用。许多像愤怒和恐惧这样的情绪反应可能始于网状结构。 3、大脑皮层的作用
大脑皮层是最外层的脑部组织,也是我们的:“思维盖”,它在意识情绪通路中起到了领军作用。
4、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
(1)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个分支。当你受到惊吓或者体验到某些不快情绪时,交感神经会变得活跃。
(2)副交感神经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个分支,往往主导愉悦的情绪。 第二节 情绪理论
一、躯体反应的詹姆斯——兰格理论(思考题:请简述詹姆斯-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理论的区别。)
64
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觉晚于人的躯体反应。
2、【名】詹姆斯—兰格理论:体验到一个刺激引起的自动唤醒和其他的躯体行动后,才会产生特定的情绪。
3、由于理论突出了内脏反应的角色,而控制内脏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外周,所以也被看作是外周主义的理论。 二、坎农—巴德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坎农和菲利普〃巴德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和内部器官发生生理变化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们做出情绪反应所需的时间,所以前者不可能导致后者;另外,生理变化的种类有限,而人类情绪却变化多端,所以不可能一一对应。 2、实验(详见P206)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生理唤醒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一方面传递信息到大脑皮层产生情绪体验,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导致躯体上的唤起。
3、坎农—巴德理论预测了躯体和心理反应的独立性。
三、情绪的两因素理论(思考题:请简述沙赫特的两因素理论。)
沙赫特根据他的理论,情绪体验是对生理唤醒进行的有意识的解释。根据他的理论,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状态,两者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我们所感受到的情绪取决于(a)我们对内部状态的评估,也取决于(b)我们对所处外部环境的评估。
1962年,沙赫特和辛格做了一项实验用来证明他的理论。(详见P207) 四、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思考题:请简述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该学说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对情境的评估,而这种评估是在大脑皮层发生的。
2、拉扎勒斯发展了阿诺德学说,将评估思想扩展为评价、再评价的过程。其基本要点扩充为
65
三点:
(1)对情境的评价包括对可能采取什么行动的评价。只要事物被评价为与个体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联系,就会有情绪体验。
(2)外周变化的反馈信息再次通过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并与皮层最初的评估相结合,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情绪体验。情绪又诱导人选择合适的行为反应,于是情绪转化为动机,个体的适应性行为被情绪组织起来。
(3)每种情绪都包含生理、行为和认知三种成分。任何情绪都不能由单一成分所决定,三种成分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它们的不同组合模式形成了各种具体的情绪。 第三节 情绪的表达(思考题:什么是表情?请举例说明表情的三种分类。) 一、表情的种类(表情分为面部情绪、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
1、【名】面部表情(语言交往的重要辅助手段。):是由额、眉、眼、鼻、嘴和脸部的肌肉变化所构成的模式所决定。
2、【名】姿态表情:是指除颜面以外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
3、【名】声调表情:指情绪对于一个人的语言在音调、节奏、音色和语音气方面的改变。 4、三种表情并不是孤立的,当人要表达某种情绪时,三者会协调一致共同传递信息。 二、表情与遗传
埃克曼的基本情绪面孔识别研究显示了依托面孔表情的基本情绪的存在,证明了基本的面部表情模式具有跨文化一致性。
三、表情的习得与文化(思考题:请举例说明文化对表情的影响。) 四、表情与性别
五、表情的反馈【名】表情反馈假设P213
表情的反馈假设认为特定的面部表情能引起特定的情绪反应。
66
第四节 情绪的测量
情绪包含了三种成分:生理唤醒和行为反应都可以被客观地观察和测量。 一、情绪的生理测量(思考题:请简述情绪的生理测量指标和方法。) 1、呼吸
2、【名】皮肤电反应P215 3、心率 4、多导仪
二、面部表情的测量
埃克曼先后创立了“面部表情编码技术”(FAST)和“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FACS)。在同一时期,伊扎德提出了“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
第五节 情绪的功能(详见P218)
一、情绪的动机功能(思考题:情绪有几种功能?请分别举例说明。) 二、情绪的信号功能 三、情绪的组织功能
第十章 动机
第一章 动机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观点
1、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以下定义:动机是发起、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一种内部过程。包括三个成分:(1)动机的指向(2)动机的强度(3)动机的持续性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3、【名】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
67
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一、动机的相关概念 (一)本能
1、【名】本能是一种先天的生物力量,是不用学习就会出现的行为情绪或行为方式。 2、本能是动物在种族进化过程逐渐形成的,能够固定下来遗传给后代,受本能作用的行为有繁有简,延续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但为其物种成员所共有,对于维持物种的生存繁衍有着重要意义。
(二)需要和驱力
1、需要和驱力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都与生物体内的动态平衡有关,赫尔认为,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需要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当某种物质或能量代谢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平衡时,就会产生某种需要,这种需要能够激活驱力,促使生物体从事某种满足需要的行为,一恢复动态平衡。
2、需要即为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而驱力则来源于生理需要的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状态驱动有机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
(三)诱因:是某种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它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其需要。 二、动机的理论背景(思考题: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1、进化论的观点: 2、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4、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第二节 进食
68
一、进食的原因(思考题:引起饥饿感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是什么?) (一)进食的生理学原因
1、每个人都有一套完备的机能组织来“监控”身体的饱与饿。这一套机能组织需要完成四项任务:
(1)检测身体内部对食物的需求 (2)发起并且管理进食行为 (3)监控饮食的质量和数量
(4)检测到何时摄入足够数量的食物,并停止进食。 2、新陈代谢指躯体将食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二)进食的心理学原因 二、肥胖与肥胖症 (一)肥胖症定义
1、【名】肥胖症:其特点是体重按身高、年龄、性别超过理论体重的25%以上。 2、体重最好的两个预测指示是:遗传因素和脂肪摄取量。
3、肥胖症的一个主要问题不是缺少胰岛素;而是出现过多的胰岛素,这种情况被称为血糖过多。
(二)肥胖症的原因及相关理论(思考题:试从多角度解释减肥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2、定点理论
3、游戏效应与饥荒假设 三、进食障碍
1、【名】进食障碍:是一种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
69
2、在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DSM—V中,定义了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进行障碍
(一)生理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两种) (二)心理因素
1、心理因素可分为人际经验、情绪问题、人格障碍与认知偏差四个方面。
2、进食障碍的成年人具有下列三种人格亚型,分别是完美主义、控制不足以及控制过分。 (三)社会因素:包括种族和文化因素、媒体、家庭和同性压力三个方面。(思考题:文化规范如何影响饮食障碍?) 第三节 性动机 一、激素和性动机
1、【名】性动机:是受幻想和激素所驱使,由文化塑造的一种动机。它是一种社会性质的动机,因为它还涉及其他人,而生存动机仅仅关乎个体自身。
2、通过两种效应:组织效应(影响子宫等有关器官的神经回路的结构)和激发效应(激发有赖于这些神经回路的生理变化),激素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性行为进行控制。 二、进化与爱情的生物性 (一)爱情的生物性
(二)进化与长期求偶策略(思考题:进化理论如何理解男女在择偶标准上的差异?) 1、女性的长期求偶策略 2、男性的长期求偶策略 三、性取向
(一)性取向的概念与类别
1、【名】性取向:是指一个人在情感、浪漫、在性上被同性及(或)异性长久吸引的程度。
70
2、生理性别:是指男性或女性的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特征 3、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将自己视为男性或女性的心理认同
4、性别的社会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化行为或女性化行为定义的文化规范。 5、性取向主要有三种类型: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
(二)性取向的原因(思考题:什么证据表明性取向存在的生理基础?) 第四节 心理社会动机 一、社会性动机的概念
1、【名】社会性动机:又叫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是针对诸如掌握、成就、权力、自尊、从属关系、亲密关系等目标的个人或人际动机。
2、不同文化下普遍存在两类动机:主体动机(自我定向的目标)、关系动机(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人际动机)。
二、社会性动机的基本类型(思考题:什么是社会性动机?主要类型有哪些?)
社会性动机的类型主要有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亲和动机、好奇动机、侵犯动机等。 (一)成就动机:努力获得成功(思考题:成就动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测量?) 1、【名】成就需要:指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动机,它深受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2、早在1938年,该领域的先驱人物默里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锻炼能力和尽可能快及尽可能好地努力克服困难”的倾向和愿望。 3、麦克莱兰德——“做得更好”。
4、阿特金森认为成就需要总是被另一种基本需要,即避免失败的需要所调节,这两种动机与期望相互影响。
5、默里——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将成就的需要定义为nAch,它反映了个体为实现个人
71
目标计划与工作的重要性的差别。
(二)权力动机:努力影响他人(思考题:试举例说明权力动机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应用。) 1、【名】权力动机:由权力需要引起,即控制影响他人的需要或驱力,这一概念最早由阿德勒提出。认为占据个体主导地位的驱力是对权力的追求。
2、研究建议使用权力作为奖赏(让员工进行选择、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提高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来对员工进行激励是很有效的。
(三)亲和动机:努力与他人交往(思考题:什么叫亲和动机?它与个体恐惧程度存在什么关系?试通过简述相关实验进行说明。)
1、【名】亲和:为个体寻求他人的认同、遵循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以及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的程度。
2、亲和动机是与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推动力量。 3、亲和动机对管理行为的两个相对影响:
(1)高亲和动机容易使个体力图回避冲突与竞争,有时易形成宗派,对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可能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适度的亲和对团队的维系和组织凝聚力的加强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环境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主要条件之一,也是领导者领导艺术的体现。
第十一章 智力
第一节 智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的发展
(一)起源—高尔顿关于遗传能力的研究(如何理解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1、高尔顿是个体差异研究领域的先行者。
72
2、高尔顿通过对家族谱系的调查,强调遗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原因。他把能力分成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
(二)突破—比奈的儿童智力测验
比奈和西蒙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测验结果。他们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即每一个年龄都应该有其相应的表现水平。
(三)拓展—推孟的斯坦福—比奈测验(思考题:什么是智商?最初和现在的斯坦福-比奈测验分别怎样计算智商的?)
智商,即IQ。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四)创新—韦克斯勒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二、智力测验的基本问题 (一)智力测验的分类
1、按照受测对象的不同分为儿童智力测验和成人智力测验 2、按照受测对象个数的不同分为个人测验和团体测验
3、按照测验内容如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克分为成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
4、能力测验(预测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成就测验(反应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智力测验的标准化 (三)智力测验的信度
(四)智力测验的效度(思考题:什么是效度?效度是怎样分类的?) 三、如何看待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不足:
(1)智力测验会受到文化差异的限制。
(2)智力测验的理论也存在着欠缺,需要后人的进一步研究。
73
第二节 智力理论 一、心理测量观点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实验心理学的先驱,创立了因素分析的方法,并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即G因素(一般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S因素(特殊智力因素:分别是口头能力、数算能力、机械能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2、斯皮尔曼认为,在任何一项智力活动中,都有G因素和S因素的参加,而在不同的智力活动中,参与的S因素也不同。
(二)卡特尔的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思考题: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之间的差别?) 1、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去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2、【名】流体智力是以生理为基础、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3、【名】晶体智力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是人后天习得的能力。 二、智力结构观点
(一)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因素分析和信息加工原理,将智力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1)内容:指引起心智活动的各种刺激,包括5中因素:视觉(V)、听觉(H)、符号(S)、语义(L)、行为(B)。
(2)操作:指由各种 刺激引起的心智活动方式,亦即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包括5种因素:评价(E)、聚敛思维(N)、发散思维(D)、记忆(M)、认知(C)。
(3)产品:指心智活动的产物,亦即运用各种心理活动对各类问题处理的结果,包括6种因
74
素:单位(u)、类别(c)、关系(c)、系统(S)、转换(T)、应用(I)。
2、吉尔福特指出,每一智力任务都包含这三个维度,每一个内容—产品—操作的结合,代表一个独立的心理能力。 三、认知发展观点
(一)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思考题:试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维理论?)
1、斯滕伯格试图整合以下三种关系:智力与个体内部世界的关系;智力与经验的关系;智力与个体外部世界的关系。由此他提出了智力的三元论,分别为: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境亚理论。 (1)智力成分亚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论述是智力与个体内部世界的关系,考察智力是如何产生的,是对智力活动的潜在心理机制的描述,也是智力三元论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
他指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
1)元成分:表现在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它对执行过程进行计划和监控,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2)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它接受元成分的命令,进行各种认知操作,并提供信息反馈。
3)知识获得成分:表现在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它学习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 (2)智力经验亚理论 (3)智力情境亚理论 四、多重智力观点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思考题:加德纳的多元能力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75
1、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这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多方面突破,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框架。 2、加德纳指出,我们每个人至少有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包括: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自然主义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知智力。 第三节 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的概念(思考题:什么是情绪智力?请列举出萨洛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理论中的四种因素。)
1、第一个正式地研究情绪智力并提出系统理论的人是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耶。 2、【名】1990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时将其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3、2000年的时候,他们将情绪智力重新界定为:“一种认知情绪意义及其关系的能力、利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能力”。 4、《情绪智力》真正让情绪智力为大众所熟识的。
5、1997年巴昂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喝人际能力的总和。
二、几种主要的情绪智力理论
两大派别、三大理论:萨洛维和梅耶的理论(心理能力模型)、戈尔曼的理论和巴昂的理论(综合模型)。
(一)萨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 具体内容包括:
(1)情绪的感知、表达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76
(3)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 (4)情绪管理调控能力
2000年的模型包含4个因素11种能力
因素 感知表达情绪 情绪促进思维 变量 感知自己情绪;感知他人情绪;表达情绪 情绪引导注意;情绪引导思维;情绪引导问题解决 理解情绪 管理情绪 理解情绪意义;理解复杂情绪;认知情绪转换 管理自己情绪;管理他人情绪 (二)丹尼尔〃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
2000年提出了一个4因素20种能力情绪智力模型。
因素 自我意识 自我管理 社会觉知 社会技巧 变量 情绪觉知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 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 移情;对团体情绪的觉知;服务倾向性 帮助他人发展;领导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革新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协作能力 (三)巴昂的情绪智力理论 维度 个体内部成分 人际成分 适应性成分
子成分 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独立性 共情;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 现实检验;问题解决;灵活性 77
压力管理成分 一般心境成分 压力承受;冲动控制 幸福感;乐观主义 (四)三种理论的比价(详见p269)
三、情绪智力的测量(思考题:测量情绪智力有哪些常用的量表?)
1、巴昂情商量表(EQ-i):1997年出版的EQ-i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
2、情绪能力调查表(ECI):有很高的内容效度;提供了一种评价个人实力和极限的方法,它可以准确地告诉人们他们应该提高哪种能力才能达到自己事业上的目标。
3、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是梅耶等人于1998年根据萨拉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模型编制的。该量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评估人们感知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四、情绪智力的培养(详见p271)
第十二章 人格
第一节 人格的基本概念 一、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1、【名】人格:是一系列复杂的具体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2、人格特点:独特性、跨情境一致性、整体性、功能性
二、气质、性格与人格(思考题:如何区分人格、气质和性格三个概念?)
1、【名】气质:是“由生理因素尤其是神经结构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表现为行为的能力和时间方面的特点”。
2、【名】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喝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体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78
第二节 类型和特质人格理论 一、类型分类
体液 血液 黏液 黑胆汁 黄胆汁 二、特质理论
1、【名】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它们作为一种一般化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倾向而起作用,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
2、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为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 (一)早期的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1)将特质视为相对独立而又彼此重叠的概念,是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
(2)他认为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是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大多数人共有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是指个体层面上具有的特质。
(3)个人特质又可以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
1)【名】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主导整个人格,是一个人最典型和最有概括性的特质。
2)【名】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主要特性的几个重要也不太重要的特质,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中才会表现出来,常常会受到个人及外界的特殊因素的影响。
3)【名】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表面的、不太稳定也不太重要的特质,只有在特殊的情境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胆汁质 气质类型 特点 快乐、好动、活泼 情绪淡漠、行动迟缓 悲伤、忧郁、易哀愁 易激怒、易兴奋 79
中才会表现出来,常常会受到个人及外界的特殊因素的影响。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1)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进行探索,他将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2)【名】表面特质:指人格的“可见部分”,是由具体的行为体现出来的人格特点。 【名】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并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点。 (3)16人格因素问卷(16PF)。 3、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1)艾森克也采用了因素分析的方法,他认为人类人格应划分为外向性(内倾—外倾)、神经质(情绪稳定—不稳定)和精神质(善良体贴—攻击反社会)。 (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二)五因素人格模型
1、【名】五因素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大五”模型,包括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这五个维度对应的英文代词的首字母可以组成一个单词——OCEAN,即大海,这个模型也就被戏称为“人格的海洋”。 因素 开放性 责任心 含义 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 胜任、公平、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 外向性 宜人性 神经质 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2、王登峰等发现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大五理论:
80
因素 外向性 人际关系 行事风格 才干 情绪性 善良 处世态度 小因素 活跃、合群、乐观 利他、诚信、重感情 严谨、自制、沉稳 决断、坚韧、机敏 耐性、爽直 宽和、热情 自信、淡泊 三、对类型和特质人格理论的评价(详见p284)(思考题:与类型理论相比,特质理论对人格的理论有何进步?)
第三节 人格的心理动力学视角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驱力和无意识
1、驱力可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
(1)生本能与个体或种族的生存有关,它包括两类: 1)驱力与自我相关,关系到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
2)与性冲动和物种繁衍相关,即性驱力。性欲的能量源泉被被称为力比多,力比多驱使着人们进行种种追求快乐的行为。
2、死本能是指驱使人们进行攻击和侵略等行为的驱力。 (二)人格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层次。 1、本我:储存着原始驱力
81
2、超我:储存着一个人的价值观
3、自我: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它的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试图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本我需要又不违反超我准则的行为。 4、自我防御机制 防御机内容 制 压抑 替代 自我将威胁它的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其不能接近意识 将敌意等强烈的情感从最初唤起情绪的目标物导入一个没有威胁的目标物 否认 拒绝承认某些事实的存在 反向形通过认同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态度和行为,以防止危险欲望的表达 成 合理化 用一种严格的理智方式检验意念,试图证明一个人的行为时合理的,以证明自己喝他人的价值感 投射 升华 将无意识冲动归为别人的,而非自己的 将不被接受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行为;升华是唯一真正成功的防御机制 (三)人格的发展
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详见p290~292)(思考题:如何评价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观?) 三、新弗洛伊德理论
(一)【名】荣格的观点——原型:是指一种特定经验或客体的原始的象征性标志或表征,每一种原型都使得人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去体验和思考,这是一种本能性的倾向。
82
(二)阿德勒的观点——自卑情结 (三)埃里克森的观点——心理社会性发展 (四)霍尼的观点
第四节 人格的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人格观 二、社会学习与认知理论的人格观
(一)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交互决定论
1、【名】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是社会认知理论创立的重要概念,在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之外,学习的过程也可以通过社会观察来完成,即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如火如何做出某一行为以及该行为的后果来实现某些行为,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定需要自身的参与。 2、【名】自我效能:是指人们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做出恰当有效行为的信念。 (二)米歇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
1、在他看来,个体具有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系统,外界信息经由这一系列作用之后会引起个体相应的行为,并进而产生个人特有的行为模式,即人格。
2、认知—情感单元包括编码、期望、情感、目标和价值、能力和自我调整计划五类因素,它们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人格的核心内容。
(三)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思考题:简述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1、模板匹配 2、个人构念 3、个人构念理论
三、对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的评价 第五节 人格的人本主义观点
83
一、罗杰斯的人格观
1、【名】自我实现:是指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己的才智与能力,实现个体潜能的倾向;自我实现也被认为是一种基本驱力,是人所具有的多样化力量(来自个人独特的生物的和习得的倾向)的组织者,在这些力量的交互作用下人格得以形成。
2、现实自我(人对自我现状的觉知)和理想自我(人对自己将要成为怎样的人的理想)。 二、马斯洛的人格观:高峰体验,比喻为“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去旅行)。(思考题:简述马斯洛的人格论?)
三、人本主义人格观的特点: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性、存在性 四、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五、各种人格理论的比较(思考题:比较四种人格理论:特质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特质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 行为主义与认知理人本主义理论 论 人格结构 特质 人的本质 中性 本我、自我、超我 行为模式 恶 中性 自我 善 人格障碍 不健康特无意识冲突、固着 不良环境或不良环不相符症状、质 境与不良认知 价值标准的束缚 对意识层未区分 次的关注 遗传与环未区分 境 遗传 环境或环境与行为环境 的交互作用 无意识 意识 未区分 84
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