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观仿真模型的图像处理方法
微观渗流模拟技术是一种从孔隙层次上观察油水运动特征、分析油水渗流规律和研究微观驱油机理的重要方法。文章通过建立微观驱油图像处理方法,将驱油剂的波及系数与采收率量化,为化学驱油效果评价与机理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标签:微观;波及系数;采收率
微观渗流模拟技术利用微观仿真模型进行驱油实验,通过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实现驱油过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详细了解到各驱油方式的渗流特征、剩余油特征和驱替效果[1-2]。与NMRI相比,它可以实时监测驱油细节,观察油水界面作用现象,是三采微观驱油机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目前微观渗流模拟技术已应用于研究各种复杂渗流,发现和证实了多种微观机理。例如在聚合物驱机理研究方面,原有理论认为聚合物驱只能提高波及系数,而不能提高驱油效率[3]。1990年渗流所通过微观模拟发现,聚合物的粘弹性可使这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4]。由此可见,微观模拟可以为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文建立了一种可视化仿真模型微观驱油图像的处理方法,将波及系数与原油采收率量化,为微观化学驱驱油效果评价与机理研究提供一定支持。
1 原油采收率计算
通过分析微观驱油初始、结束时刻的图像,获取原始含油饱和度与剩余油饱和度信息,计算原油采收率。
(1)计算模型孔隙度φ
取饱和水后的模型图(见图1-a),将其转化为二值图(图1-b),取黑色(模型骨架)和白色(水/孔隙)的像素数目,模型孔隙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N1w和N1b分别为饱和水后模型反相二值图中白色(油/孔隙)、黑色(模型骨架)的像素数目。
(a)原图 (b)反相二值图
图1 饱和水后的模型图
(2)计算含油饱和度So
取任意驱替时刻的模型图(见图2-a),由其反二值图(见图2-b)来计算此时的含油饱和度,公式为:
式中,N2w和N2b分别为此刻模型反相二值图中白色(油/孔隙)、黑色(模型骨架)的像素数目。
(a)原图 (b)反相二值图
图2 饱和油后的模型图
由此,可以用类似方法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Soi与残余油饱和度Sor。然后可按下式计算采收率R:R=(Soi-Sor)/Soi。
2 波及系数计算
微观可视化试验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直观地获得波及系数信息。但驱替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态比较复杂,既有油膜、油滴、油块,又有棕褐色乳状液,而且在驱替中有的孔隙中已有连续水流通过,但随着驱替过程的进行,后续油流可能会在孔隙中滞留,表现为孤立油滴或油膜状、油滴状残余油,粘附于孔隙壁上。
这些剩余油以不同的面积与驱油剂接触,使得判断某些微观区域是否被驱油剂波及变得不容易。为定量计算波及系数,本文设定了以下标准逐一判断某些区域是否被驱油剂波及,具体步骤如下:(1)连续水流通过的区域为驱油剂波及区域。(2)对于残留有油膜的孔道,如果油膜厚度小于孔道半径四分之一,则定义孔道整体为波及区域;否则,定义除油膜外的孔道区域为波及区域(图4-Ⅰ)。(3)对于有油滴或油块的孔道,如果油滴或油块有3/4区域与连续水流接触,则定义孔道整体为波及区域(图4-Ⅱ);否则,定义除油滴或油块外的孔道区域为波及区域(图4-Ⅲ)。(4)驱油剂渗入产生乳状液区域:若渗入区域颜色明显变淡,即为波及区域。
(a)原图 (b)填充后
(c)分离出原油 (d)反相
图4 无连续水流通过区域中油膜与孤立油滴波及面积说明
以图4为例,将波及到的孔隙进行填充,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分离出原油(图4-c),将图像反相后(图4-d)计算原油所占像素数目No,并计算模型骨架与未波及到的孔隙所占像素数目Nb与孔隙度?渍,波及系数计算公式为:
3 结论
(1)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实现原油采收率的量化;
(2)设定了波及区域的判断步骤,并通过图像处理将波及系数量化,为微观化学驱驱油效果评价与机理研究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延章,于大森.微观渗流实验力学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61-68.
[2]黄延章,郭尚平,周娟,等.孔隙介质中碱水驱油渗流的微观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3]F.H.波特曼.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4]黄延章,于大森,张桂芳.聚合物驱油微观机理研究[J].油田化学,1990,7(1):57-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