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需打借条,收据不具法律效力。借条应包含借款人、出借人、金额、用途、归还时间、利息、违约责任等内容,并清晰签字和日期。应书面记录借条,无书面借条需提供其他证据。借款人应提醒出借人打借条,无法书写时可有第三人作证,还款时注意收回或共同销毁借条。借条范本示例:借款人李四向张三借人民币壹万元,月利率1%,××日到期,逾期按月利率2%计息。借条明确违约责任,以避免纠纷。
法律分析
一、向别人借款打收据还是借条?
向别人借款需要打借条,借款时一定要打借条,不能用收据来代替。借条与收条的法律效力不同。借条是一份简化了的借款合同,其法律后果是在当事人之间确立了债权债务关系,借款人应依照约定向出借人归还借款或物品,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收条只能证明当事人之间发生给付与收取财产的事实,但不能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即收条并非是债的必然凭证。
借条并无正规或者不正规的说法,但是在内容上,我要提示公众注意,借条一定要包括包含以下内容:借款人,出借人,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归还时间,借款利息,违约责任,是否有担保等情况。同时,落款时签字和日期一定要写清楚。
二、如何准确地书写借条
债务人和债权人关系再好,借钱时也一定要打借条。不打借条是最大的法律风险。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条,无书面借条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没有证据的请求,将承担败诉的风险。因此,在借贷时,借款人应主动写出书面借条,出借人也应提醒对方写出借条,如遇特殊情况,当场无法定出借条的,应有第三人作证,事后补上借条。还款时还款人要注意收回借条,或共同销毁借条。如果出借人声称借条丢失或损坏,还款人应要求出借人出具收据,还款人应妥善保存收据。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姓名全称;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最好同时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三、借条范本
借条
为购买房产,今通过银行转账向张三借到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00元),月利率1%,于××××年××月××日到期时还本付息。逾期未还,则按月利率2%计付逾期利息。
借款人:李四
身份证号:××××××××
××××年××月××日
对于借款的行为,是属于借贷双方根据达成的一致意见所认定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为了避免后期发生矛盾纠纷,是需要对借款事项进行明确认定,如果一方存在违约的情况,那么是可以按照借条中明确的违约责任来要求对方赔偿的。
结语
借款时一定要打借条,不能用收据来代替。借条确立了债权债务关系,借款人应按约归还借款,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借条应包括借款人、出借人、金额、用途、归还时间、利息、违约责任等内容,并签字日期清楚。借款人应主动书写借条,出借人应提醒,如无法定借条,应有第三人证明,还款时注意收回借条或共同销毁。借条是避免纠纷、要求赔偿的依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存续承担举证责任。
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者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