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公开课教案

2024-02-05 来源:步旅网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课标还指出:在口语交际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相互交流。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在这一课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展开口语交际练习,同时不着痕迹地感悟寓意。

  [教学目标]

  1�绷私饩�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很渺小” 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

  2�崩识量挝模�感悟语言表达的特点。

  3�背醪教寤�“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感知大海的辽阔无垠,想象东海之鳖在海中获得的快乐,进而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 继续学习成语故事

  师:齐读课题《井底之蛙》。 

  师:我们昨天初读了课文,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生:小青蛙开始认为自己住的环境是世界上最舒适的地方,后来听了东海之鳖介绍大海之后,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自己的井底真的不值一提。(板书“夸耀——渺小”)

  师:围绕夸耀和渺小你能提个问题吗?

  生: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

  师:是呀!什么原因呢?(板书“东海之鳖”)

  师:会提问题证明你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多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试着解决,这样会使你越来越聪明。

  二、  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浅井中的生活

  师:孩子们,浅井中的青蛙在夸耀什么呢?请你读读小青蛙说的话。(生默读课文)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小青蛙夸耀什么吗?

  生: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师:为什么小青蛙生活在这口浅井中这样快活呢?

  生:我从“高兴时……尽情地蹦跳”看出它一定认为自己的生活最舒适快乐,谁也比不上它!我来读一读……

  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谁还想再读读?

  生:“高兴时……尽情地蹦跳……”

  生:“疲倦了……安然休息”,我感觉到它在井壁窟窿里风吹雨打都不怕,很自在,所以很快活!

  生:“独占一口水井……极点”,一口井只住它一个,它觉得太自由,太宽敞了!悠闲地倚在井栏上多舒适呀!极点:到达高兴的顶点了,没有比这更令人快乐的了。

  师:独占一口水井,井中的霸王呀!谁再读读,读出霸气来!

  (生边读,师边点击相应的课件:“井外  井壁  井水中  井泥 独占”)

  师:怪不得小青蛙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这里”指哪里?

  生:井里。

  师:带入文中读读。

  生: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

  师: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看见东海之鳖,小青蛙会怎样向它说这番话呢?

  生:小青蛙高兴地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小青蛙大声地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小青蛙夸耀地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师:“夸耀”是什么意思?

  生: 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师:我们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再尽情夸耀一下浅井中的快乐生活吧!(生齐读第1段)

  师:它一切一切的快乐都是在这口小小的水井之中啊!听了东海之鳖介绍大海,快乐的小青蛙为什么会瞠目结舌呢?

  三、了解东海之鳖说的大海的景观

  师:你见过大海吗?你认识的大海什么样?用一个词概括。

  生:辽阔。/一望无垠。/广阔。

  师:东海之鳖这样介绍大海。(范读)“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此亦东海之大快乐也。”

  (课件出示古文)

  师:轻声跟着老师读一读。

  师:这段话与课文中的哪段意思相同?请你快快用笔画下来。谁来读读?

  (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应段落)

  “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岸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师: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你对大海又有了哪些认识?

  生:我知道了海太大、太深了,“用千里之遥,……深度”。

  生:年年发大水都没能使它的水位上升,大地都干裂了也没能使它的水位降低,也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师:再读读东海之鳖的话,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它说的是反话,用了很多“不”。/这是否定句。

  师:你真会观察!这些反话什么意思?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这个“不”字突出了它的深度和高度。

  师:夏禹时代,连年的洪水,庄家房屋被淹没,民不聊生,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为国君,而海面——(生接读)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而海岸——(生接读)

  生:海水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因为水增多减少……其实海水是有变化的,只是因为它太大了,所以看不出来。

  师:谁能把海的深、海的广、海的美读出来?

  师:东海之鳖用说反话的方式更加突出了大海的气势,把大海的气势读出来吧!(生自己练读)

  师: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 

  (课件出示)东海之鳖对住在浅井中的青蛙说:“我生活在海里真快活!……”

  师:围绕“我生活在海里真快活”,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注意,你们现在已经是东海之鳖,带着这个问题尽情的遨游大海吧!(课件出示大海录像)  

  师:东海之鳖对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说:“我生活在海里真快话!……”生活在大海里到底有哪些快乐?我就是生活在浅井里的小青蛙,东海之鳖你能向我说说生活在大海里有哪些快乐吗?

  四、师生口语交际

  生:生活在大海里我可以看到比井里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师:东海之鳖,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我没见过的有意思的东西吗?

  生:大海里有海草,密密麻麻,你可以在海草间和朋友做游戏,捉迷藏。还有金黄的沙滩,能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师:生活在海里真有意思!见识真广呀!还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吗?

  生:海里有许多的朋友能够一起玩!不会像在井里那么孤独,寂寞!比如有大海马、海星……

  生:在大海里能看见一望无际的天空,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还可以骑在海豚身上周游世界呢!……

  师:你的生活可真丰富!我一直以为我的井底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还总向人炫耀,真惭愧!

  师:生活在大海里的快乐真是说也说不完啊!

  五、感悟寓意

  师:听了鳖的话,看看自己的浅井,面对辽阔的大海,小青蛙有什么表现?读读。

  生:瞠目结舌。

  师: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骄傲自大,要开阔自己的眼界。

  生:不要以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应该看到更远的地方……

  师:对你们有什么启发?

  生:要好好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使自己懂得更多,不能骄傲。

  生:要不断开阔眼界,看长远……

  师:分角色读文,让我们再次回顾这蕴涵着深刻道理的故事吧!

  六、积累成语故事

  师:此后井底之蛙这个词成为了一个人人皆知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

  生:杯弓蛇影。/南辕北辙。……

  ( 课件出示)

  掩耳盗铃   夜郎自大

  郑人买履   狐假虎威

  刻舟求剑   一叶障目

  ……

  师:课下把这些有意思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会使你的眼界更开阔。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  \

  夸耀    渺小

  东海之鳖

  [课后反思]

  一、 可喜的收获

  1. 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始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于是在课初便潜移默化地渗透。通过初读课文,知道小青蛙开始认为自己住的环境是世界上最舒适的地方,所以夸耀自己的生活;后来听了东海之鳖介绍大海之后,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自己的井底真的不值一提,非常渺小。围绕夸耀和渺小你能提个问题吗?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2. 巧妙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不可低估。在《井底之蛙》中体会小青蛙的盲目自大是个难点。在学生体会小青蛙的快乐,品读描写快乐的语句时适时追问:“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中的“这里”指哪里?于是出示井的剖面图,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青蛙引以为荣夸耀的就是一口小小的水井,进而自己感悟寓意,使得含有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变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二、美丽的不足

  不足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能使产生不足感的人,客观地了解自己,知己所短,取人之长。所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是美丽的。这节课的不足是教育细节把握不牢,错过训练机会。

  在学生读古文的过程中,有一名学生错别字较多,他读后我评价说:“读得比较有韵味,就是错别字多了些,谁再来读读?”这是课堂中的一个细节。若是平时上课我想我会耐心地指导他读正确,但今天是评优课,时间很关键,于是我放过了这个时机。至今想起觉得很对不起学生,我为课堂赢得了宝贵的一分钟,但是却失去了帮助学生“读正确”的最佳时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孰轻孰重,不言自明。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它也会时刻敲击着我:永远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