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设计

2023-07-16 来源:步旅网

  第一部分  设计思路

  本框题的题目是《生活处处有哲学》,本节课是本书的开头,引导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和认识到学习哲学是有用的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一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二要克服庸俗化的倾向。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把握住生活中的哲学之一主线,首先从比尔•盖茨的财富观入手,引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接着运用生活中的故事、典故、事例等,采用探究和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争鸣和探讨,既让学生明白了生活离不开哲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学生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从而较好实现了三维目标。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哦能够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使学生认识到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点: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教学难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情景激疑

  师:同学们,假如说你拥有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并将退休,你会把如何安排这笔钱的用途呢?

  生1:旅游,尽情享受生活。

  生2:留给子女。

  生3:捐给社会一部分,自己消费一部分,再留给子女一部分。

  ……

  师:同学们敢于谈出自己的想法,都体现了消费的计划性,很好!确实,个人消费是个人的私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消费观和财富观。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比尔•盖茨的选择:XX年6月27日,微软创办人盖茨退休,不再做微软执行主席,只出任非执行主席。在接受采访时盖茨表示,他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他说:“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生:(感叹)

  师:同学们,你如何看待盖茨的行为呢?

  生:(略)

  师:同学们,比尔•盖茨的选择再次告诉我们:人的生活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需要哲学知识。那么什么是哲学,它来自何方?走进哲学,能否让我们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呢?

  活动一:你说,我说,大家说——生活中的哲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理解这一点。老师点拨补充。)

  (师生共同完成)

  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物质决定意识

  选择文理科的哲理—从实际出发;

  韩国的牛肉风波导致了内阁集体辞职—联系的观点

  ……

  (过渡)师:大家说得很好,刚才我们也看到人们对金钱的看法也不同,这说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不同。这其实也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好了,我们已经发现,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哲学,不过在我们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却有意无意(无形)中用到了哲学的观点、方法,体现了哲学的智慧。可见,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板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板书)

  活动二:追忆往昔,畅想未来

  师:同学们都十六七岁了,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可能大家都忘却了,不过,我们观察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可惜他们还不能说话;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口问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他们就会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太阳会从山那边落下去呢?为什么会天黑呢?他们会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人会死亡啊?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过,这些问题却触及了哲学方面的东西,我们的哲学就来源于这里。你现在又经常思考什么问题呢?

  生1:“我是谁?”

  生2:“世界从何而来?”

  生3:“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

  生4:“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

  师:其实,这些疑问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板书)

  (过渡)哲学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哲学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哲学有用吗?有什么用?(即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烛光照亮小屋”并回答问题。

  生:(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分析)

  师: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板书)

  (1)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板书)

  师: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由“爱”和“慧”两个字组成,其意为“爱智慧”。后来,它在世界各国语言文字中得到广泛运用。在古汉语中,“哲”释为“智慧”“聪明”“贤明”等,含有通晓事理之意。“哲”之为“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或学说。

  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被传为佳话,那位同学愿意讲一下?

  生(略)

  师: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破盛满水的大缸,把小孩救了出来。司马光的这种救人的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打坏造成了损失,方法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生(略)

  师:司马光想到这种方法,主要是其有正确、创造性的思维,智慧的头脑;

  其实,对待损失应该有一个标准,司马光能够正确对待“得与失”,舍小利(破缸)而获大利(救人)。这使我们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了前行的明灯。

  (2)从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板书)

  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哲学的产生和作用,我们懂得了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总之,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效果体验

  1.(XX年高考山东文综卷,24)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解析:本题以XX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李振声的感悟为背景,考查哲学的功能。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哲学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体现了哲学的指导意义。a选项混淆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因此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因此b本身错误。c选项,哲学有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之分,因此本身错误。d正确阐明了哲学的功能,因而为正确选项。

  答案:d

  2.(XX年海南一测,9)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                                  (   )

  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

  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

  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解析:本题属于立场型的选择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因此首先排除a和b。c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d

  质疑解惑

  学生质疑: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呢?二者是否矛盾?

  教师答疑:不矛盾。哲学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形成哲学。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怎样的状态而存在?”等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是人类的思维水平跳出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概括出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他与哲学来源于实践并不矛盾。

  第四部分  课后跟踪

  自主探究

  哲学有什么功能,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请收集有关论述,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以现实生活为突破口,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着眼,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的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重视学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对哲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法上,注意多样化。综合运用情景导入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产婆术”与教师启发式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第五部分  专家点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从生活入手,紧扣生活处处有哲学的主题,从素材筛选、教法选择、题目讲解方面,让学生明白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不能没有哲学,较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新课程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理念。

  在讲解中,如能认真探究,如何把学生为接触的哲学观点变成浅显的说法,教过会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