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送到检察院以后不一定就会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是有着法定条件的。
一、刑拘37天最晚何时要通知批捕
刑拘37天最晚3日内通知批捕。
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后,如果认为需要逮捕的,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时候,对犯罪嫌疑人拘留的期限最长是37天,如果超期羁押,没有正当理由的话,是属于违法的。在这段期限内,公安机关会加快案件的侦查,查明犯罪事实的话,向检察院申请批捕。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至于刑拘37天,哪天通知批捕,就要看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如果在刑事拘留期间,查清犯罪事实,则应当尽快的向检察院申请逮捕犯罪嫌疑人,可能不用等到第37天的时候。按照规定,公安机关申请逮捕后,检察院会在7天内做出回复。刑事拘留转逮捕的最长期限是37日,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不同的案件,转逮捕的最长期限不同(分别是14日、17日、37日),具有三种特定情形的转逮捕期限才是37日,如果案件属于转逮捕期限是37日内的案件,也是在37日内,并非一定要等到37日,有时候20日就逮捕,逮捕后,一般要2个月内才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具有特定情形的,最长期限可达到7个月),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会立即释放。
二、为什么不批捕案子
不批捕的案子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批捕和逮捕哪个重
逮捕和批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只有批捕才能逮捕,批捕是逮捕的前提,没有批准的逮捕都是非法的。具体来说:
执行的主体不同:
执行逮捕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批捕的主体是检察机关,也就是说只有检察机关才有权利作出相应的决定和批准。
执行的时机不同:
逮捕是在案件审查之前或者诉讼开始之前;
批捕是在对案件进行侦查并结束之后。
二者的手段不同:
逮捕是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批捕是批准逮捕。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