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第二手材料——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这一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着的标志。
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新闻要素的选择依据其新闻性和宣传性,在新闻要素是“何事”是核心,新闻报道必须有两个要素,其中必须有“何事”。
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快,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子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 新闻写作上的“慢三拍”现象是指:采访慢、写作慢、传播慢。 边缘文学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文学、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历史上第一家以中国人民为阅读对象的控中文报刊,其中的《月食》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
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是我是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 着名记者黄远生以写通讯闻名,被称为“印象派大师”。
一事一报——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报道思想——是新闻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旱灾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是确定正确报道思想的根本途径。中华考试网()
“上头”是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宣传精神:“下头”是指社会实践、群众的实践。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是确定正确报道思想的根本途径。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含有的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客观价值的总和。
宣传价值——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新闻的宣传价值有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四个因素。
由两个以上的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复合导语。第一自然段称为主导语,其后的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
新闻界把新闻五要素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称为“第一代导语”也称“晒衣绳式导语”;把侧重交代部分新闻要素的导语称为“第二代导语”。
写好叙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善于分析比较,真正准确的抓住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并精练地加以表达。
写好总结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导语概括事实,要实在,不要空泛。
写好评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新的事物以后,又能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使自己的认识产生飞跃,以客观的新闻事实为基础,提出分阶段尚示提出的深刻见解,就能使评述式导语中的分析、议论具有新意。
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而不是导语。一篇消息可以没有导语、结尾,但绝不能没有主体部分。
新闻背景的穿插安排可以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尾部或导语中。
报告文学结合的新闻性和文学性,但首先必须具备新闻性,其中,真实性最为根本。
叙事是事件通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叙事重在目的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表明一定的思想观点。
描写是通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与消息写作的区别最为明显。 通讯脱胎于古代传记、游记。
三四十年代,我国通讯体裁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新闻性的加强。其间范长江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记者。 黄远生是通讯体裁的奠基人。
我国早期的通讯常常叫“记事”,曾有概要记事、长篇记事、印象记事之分。现在的记事性通讯中一般采用的是“印象记事”。
邵飘萍1916年担任过上海《申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范长江曾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迄今为止最早的报纸是公元前60年古罗马的《每日纪闻》。 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一般认为是唐代的邸报。
1556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世界上第一份近代报纸《威尼斯新闻》诞生了,这也表明记者这一职业不但出现了,而且有了真正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中文的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纪传》,于1815年8月在华人较为集中的马六甲创刊。担任刻印和发行工作的梁发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之一。
国人自己办报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王韬的《循环日报》,康有为、梁启超的《中外纪闻》,伍廷芳的《中外新报》,裘廷梁的《无锡白话报》等报纸。
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刊物从马克思和卢格于1844年创办的《德法年鉴》开始。 毛泽东1918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
范长江1935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
马克思曾指出,刊物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
刘少奇对记者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无产阶级记者传达上情,反映下情,就是在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职责。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1中华全国新闻工作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1994年做第一次修订,1997年1月又作了第二次修订。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对党事业负责,对读者负责,这就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腿勤、脑勤、手勤、嘴勤是记者要努力做到的勤奋,普利策说过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
是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衡量记者工作作风是否踏实的标志。
实事求是是记者最基本的思想、工作作风,尊重事实才能说真话,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记者采访的新闻事实,即使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有时则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记者可以而且应该把采访到的这一类事实写成“内参”,提供给新闻单位内部或送交领导部门参考。 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
1. 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
2.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 3. 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4.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5. 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三、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更加强调实践性; 二是有鲜明的政治性。
四、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 一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 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五、新闻采访艺术:
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
六、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性质 七.采访的特点:
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
1. 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 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
3. 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不同点表现在:
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有其特殊性: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八.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 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
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解和选择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 采访的作用有:1.发现和落实线索 2. 获取第一手材料 3.增加感性认识 4.核对新闻事实 * 增加感性认识的作用有: 1) 捕捉一些生动的情节和细节
2) 增加真实感,增加知识和见闻,获得真知灼见
3) 有记者自己的比较深刻的感受,能写出独到的见解,能写的感人
九.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1. 全面情况 2. 主要事实 3. 有关背景 4. 典型事例和细节 十.采访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 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 1. 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2. 讲究唯物辩证法 3. 要有历史发展观点 4. 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由上面四项引申的问题: * 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是要真正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二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 三是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 怎样讲究唯物辩证法? 1. 正确地选择事实
2.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3. 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 怎样有历史的发展观点? 1. 要作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 2. 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
3. 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 在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要正确外好几方面的关系: 1. 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 2. 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 3. 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 十一. 采访的原则:
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
1. 实事求是 2.依靠领导 3.执行政策 4.内外有别 *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应注意划清几个界限: 1. 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 2. 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 3. 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
* 记者在采访中依靠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2. 依靠领导与深入基层的关系; 3. 领导审稿与自己把关的关系。
* 在采访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 一要看形势,识大局; 二要看政策规定和报道时机; 三要看对党和人民是否有利。 十二. 采访的工作路线:
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 深入群众要做到:到第一线去、重要的“心入”、建立采访基点、持之以恒 小知识点:
* “身入”与“心入”——也就是采访要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十三. 写作的特殊规律及认识依据: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
1.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点先服从事实,再是要服从事实的报道; 2. 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
3.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 认识依据:
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
1. 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
2. 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
3.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能
动性的统一。
十四.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1. 纪实写真 2. 用事实说话 3. 交代新闻要素 * 由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引申的问题:
1) 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a 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
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之二: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观。 b 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
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 2) 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 一是概念化; 二是套话多;
三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 3) 怎样要事实说话: a. 直接陈述;
b. 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c. 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 d. 采取第三人称 e. 注明消息来源。
4) 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 a. 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 b. 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 c. 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十五. 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 新、快、短、活
* 有关具体要求的小问题: 1) 如何把新闻写短?
a.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b. 空话少说
c. 一事一报 d. 语言准确、洗练 e. 善于删改
2) 怎样把新闻写活?
a. 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b. 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 c. 多写视觉新闻 十六.新闻体裁的分类:
a 消息 b 通讯 c 特写 d边缘体裁 * 关于每个分类的具体内容 1) 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2)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a.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c.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d.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3) 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
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特写的特点:
a. 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 b. 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
c. 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 十七.新闻主题的概念、标准、提炼方法: * 概念: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二十一.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
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也就是要在平淡中见文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叙事突出动感 2. 描绘富有美感 3. 修辞强调实感
二十二.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
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