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2023-03-03 来源:步旅网
第36卷第1期 年1月200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Vol.36,No.1

Jan.2006

·跨文化论坛·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

跨文化传播策略

邵培仁,潘祥辉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和意识形态载体的中

国电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竞争,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全球化语境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中国电影要取得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必须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实行“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编码”,在电影传播的文化策略、题材策略、艺术策略以及运作策略上广泛借鉴,大胆创新,以“和而不同”的目标作为跨国传播的文化诉求,开创中国电影新局面。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中图分类号]I207;K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6)01-0065-0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这一术语在世界上加速流行,到90年代出现了高潮。正如澳大利亚学者马尔科姆·沃特斯指出的“,就像后现代主义是80年代的概念一样,全球化是90年代

[1]

的概念,是我们赖以理解人类社会向第三个千年过渡的关键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

斯为“全球化”下了一个定义“: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

[2]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这场始自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浪潮也波及到了

社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随着资本、信息、人员的自由流动,跨国、跨文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已经成为全球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关键词,成为中国电影置身其中的宏大现实语境。“电影艺术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物,它们的存在语境决定了其物质本质最终必然服务于它的社会本质。而其社会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又决定了影视艺术的多重本质属性: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一种影像语言,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电

[3]影是一种文化产业,所有这些关于电影的定义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下,无论

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中国电影,或是作为艺术形式的电影,还是作为意识形态以及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如何充分发挥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功能,实现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价值和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中国电影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收稿日期]2005

-

05

-

16[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www.journals.zju.edu.cn/soc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XW009)[作者简介]1.邵培仁(19532.潘祥辉(1977

-

),男,江苏淮安人,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媒介管理学;

-

),男,江西黎川人,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浙江警官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

一、中国电影参与跨文化传播:走向世界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一直禁锢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之中,缺少开阔的国际视野,这

种状况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但走向世界的步伐还是太过缓慢。今天,在全球化设定的语境下,中国电影有必要也更有可能参与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跨文化传播无疑应是文化、传播

[4]

并重:传播不同文化,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传播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交流。首先,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跨文化传播,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

[5]77

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承载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任务的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传播,在跨文化传播中汲取思想和艺术营养,在跨文化传播中输出中国的民族文化。尤其在加入WTO后,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中国民族电影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在全球化信息不平等传播的态势下,一个巨大的“文化逆差”正在形成,中国电影只有迎难而上,借鉴世界先进的电影理念和运作方式,在坚守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敢于跨出国门,才能实现中国电影在21世纪的腾飞。跨文化交流学研究的鼻祖爱德华·霍尔将文化区分为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文化属于强语境文化,如中国文化,其强语境的明显体现就是在这样的文化里有大量的成语、谚语,有复杂而严密的礼仪。相对而言,弱语境文化如美国文化,它本来就是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是一种在不断的冲突与妥协中熔炼出的文化,最后保留下来的必然是一些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文化因素[6]。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变长期以来封闭的自言自语式的表述,通过更具普遍意义的影像语言使中国的强语境文化为世界所了解。

其次,全球化语境为中国电影参与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和契机。不可否认,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同质性的危险,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日益失去自身的个性。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全球化时代的传播特征是用消灭时间差距的传播手段把世界压缩为一个没有地方性的平面,用一个时间来代替多个空间。由于传播权力分配的不平等,掌握着世界性传播网络资源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7]

时间成为传播当中的世界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取消了其他文化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传播全球化必然引起“文化反弹”,引起本土文化(或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抵抗和抗争,使文化的异质性、本土性彰显得更加强烈。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所指出的“:全球资本主义既促进文化同质性,又促进文化异质性,而且既受到文化同质性制约,又受到文化异质性制

[8]249

约。”所以,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一元化,相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全球文化多元化,,二者

[9]164

在‘二律背反’中呈现出一种非和谐的历史对称性”。这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全球化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普遍主义特殊化’与‘特殊主义普遍化’的双向渗透过程,也即全球化的影响体现

[10]29

在两个极致:它的影响从西方运动到东方,同时也从东方向西方作反向运动。”这无疑为中国电影的外向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际上,全球化一方面表现出文化差异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在一定意义上,传播全球化的发展将推进全球文化的相互认同与融合,有利于消除人类文化间的疏离隔膜乃至误解敌对,为人类理想的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规范的

[11]17

一体化的‘全球文化’的形成,创造出丰富、开放的对话空间。”中国电影就置身于这样一种空前频繁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中,完全有可能大有作为。事实上,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就电影学界而言,在最近二十年里,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电影先后获得了各种国际电影节大奖,从而使中

[10]29

国电影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先于中国文学的‘全球化’。”这是值得欣慰的,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缺乏应有的自觉。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1期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67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重编码”策略: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契合

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学会如何对电影的艺术信息、文化信息、影像信

息进行“编码”,以实现其传播功效。实践证明,过于本土化或过于国际化的信息编码都不利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固守民族主义是不行的“,电影创作狭窄的民族视野妨碍着民族电影不断扩大自己

[12]23

的交流范围,也局限了对所表现的题材作更为深广的审美涵盖”。其结果只能是“传而不通”;但另一方面“,如果一部影片只剩下可以容纳国际受众的那些电影文化因素,恰恰使影片失去文化

[13]92

的稀缺性,电影的文化资本也随之失去它作为信息资本的条件”。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是电影跨文化传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梅特·希约特把电影的文化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晦涩的难以沟通的电影文化因素;第二层次是可以转换的电影文化因素;第三层次就是国际化的电影文化因素[14]714。中国电影要取得跨文化传播的最大功效,既要避开第一层次,以免“对牛弹琴”;也要避开第三层次,以免丧失自我的文化特色。应该致力于追求的是第二层次,努力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找到一个“契合点”,采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编码”策略,实现两种电影文化的可转换。

首先,从文化策略层面来看,中国电影应该发掘既具本土性,又可以为全世界所理解的那些“文化资本”,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兼顾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沟通。电影的文化表述是一个系统,既包括了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对中国电影来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新民俗片”如《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是最早将这一文化策略付诸实施的电影作品,成功地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世界。这些影片借助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符号,如“黄土地”“、黄河”“、江南水乡”“、红高粱”、“红灯笼”等,营造了某种特定氛围,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镜像”。尽管有论者以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这类电影刻意为西方营造一个“他者”形象,以迎合西方观众的口味,但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所谓“异国情调”、“民俗奇观”,正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当作可资交换的文化资本加以利用,不仅在策略上是可行的,也一再被证明是民族电影国际化推广的成功之道。“从世界电影史上看,把影像的奇观性作为可交换的文化资本,并非自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始,好莱坞的西部片,欧洲大量的民族风情电影,日本黑泽明、大岛渚、今村昌平的电影,都无不在发掘民族的文化资源,利用本民族的影像奇观来作为可交换的

[13]40文化资本。”如果说这一批走向国际的中国影片其民俗元素是本土的,那么,这些电影中渗透的文化反思与人文关怀则是世界性的,如,影片对人性张扬的赞美,对专制文化毁灭及扭曲人性的控诉,对追求自由的肯定,等等。这是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理解的。正如电影《刮痧》的导演郑晓龙所说“: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比如亲情、家庭层面时,

[15]

则是相通的。”善于寻找开掘东西方都能理解的,既有共性、又有“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找到民族

化与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实现中国电影全球传播的重要文化策略。

对这种文化策略运用得最为成功的是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李安的《卧虎藏龙》以及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大片,这些影片能够成功打入欧美主流电影市场,无一不是采取这种“双重编码”的文化策略,在“中西合璧”式影像书写中征服了西方观众。李安的《卧虎藏龙》创造了华语影片在欧美影院上映时间最长的纪录,而张艺谋的《英雄》则开创了中国电影进军海外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据统计,该片的海外票房累计已超过11亿人民币《十面埋伏》;在海外的票房也十分骄人,仅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就达218亿[16]。有人把李安《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化的演职人员;二是“远离”华人的武打效果(承徐克超现实主义动作画面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

的表述手法,大量使用电脑数码技术产生特技效果);三是摩擦与再融合的文化主题[17]267。应该说,这种分析是非常到位的,李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两种文化、两个市场的“结合点”。《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也给了大陆导演以启示,张艺谋、陈凯歌等敏锐地意识到富有中国特色的武侠片就是跨国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契合点”,张艺谋拍出了《英雄》和《十面埋伏》,陈凯歌则拍出了《无极》。和之前的“新民俗片”不同,这些影片走的是商业电影的路线,已经具备了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参与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张艺谋自觉地以中国独具特色的“武侠文化”为内核,又融入了“天下”“、和平”等国际性的思想元素,不同地域的观众都可以发现自己所能理解的文化内涵,加上精美的视觉效果,影片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英雄》是当下世界的一个隐喻。《英雄》的喜剧性在于它是一部充满了中国文化象征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坚固内核确实是全球性的……张艺谋和他的电影已经不再试图展现全球化中的中国‘奇观’,而是试图用中国式的代码阐释一种新的全球逻

[18]131-142

辑。”这样的解读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英雄》,确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十面埋伏》亦是如此,单就片名来说,借自中国传统民乐琵琶曲的《十面埋伏》已经让它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符码,但在《十面埋伏》中我们分明又可看出《谍中谍》式的“卧底与反间”《卧虎藏龙》,的竹林之战《黑客帝国》,中的气势与质感,这一切让西方观众有着似曾相识之感。周星驰的《功夫》无疑也是采取了这一文化策略。周星驰坦言希望自己的电影“可以去全世界每一个角落”“,能够被更多不同市场的观众接受,包括西方观众”。为了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他请来已被西方观众认可的袁和平做武术指导,制作时,还加入包括日本漫画风格在内的目前最流行的形式因素,产生了卡通化的效果[19]。这一切,都是成就《功夫》高票房不可忽视的文化策略。由此看来,在富有东方文化韵味的中国电影中巧妙地编入国际性的符码,无疑是中国电影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有效策略。

其次,从题材策略来看,为了引起“共鸣”,中国电影还应该在电影题材,或者说电影传播内容上精心选择。中国电影不能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于狭窄的电影题材限制了其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累,有着无可替代的题材优势,当下转型期的中国更有许多的电影题材资源可供挖掘,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些题材资源缺少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当好莱坞瞄准“二战”题材拍出了《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珍珠港》《、钢琴师》等享誉全球的大片时,作为“二战”受害国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电影在这类题材的开掘上却不尽如人意,至今没有一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二战”影片,这只能归之于创作视野的狭窄所致。另一方面,中国的题材资源却在悄悄流失。“时至今日,政府层面对文化资源的

[12]23

流失还缺少必要的警惕和有力的防范。”迪斯尼公司1999年制作的《花木兰》就是一个从中国“窃取”题材资源的典型例子。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不但要好好开掘自己的题材资源,也要注意关注一些国际性的题材或跨文化方面的题材资源,只有根据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来配置题材资源,才能征服国际影视市场。“在我们的影视题材中,够得上国际性题材的作品实在太少了,老人题材、残疾人题材、妇女题材,我们都非常薄弱,即使是艾滋病题材和同性恋题材,也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电影)要完成从‘族意识’到‘类意识’的超越。在我们的影视中,关注民族性是应当的,必要的,但是,在世界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是否更应当关注人类共同的东西呢?

[20]92

族意识与类意识相比,类意识是更高一个层次,任何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是不足取的……”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中国电影导演终于调整策略,开始关注一些“涉外题材”,拍出了一批所谓的“涉外

(红河谷》),夏刚的电影”,从冯小宁的“颜色三部曲”《《、黄河绝恋》《、紫日》《红樱桃》《、红色恋人》,

到稍后的《开心哆来咪》《、刮痧》《、我的1919》《、鬼子来了》《、浪漫樱花》《、大腕》《、天地英雄》《、芬妮的微笑》《、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庭院里的女人》,再到改编自茨威格小说的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国电影开始有意识地把眼光投向“外域”,关注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关系,关注中外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这种题材策略上的转变,显示了民族电影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的迹象,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1期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69

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电影探索。在电影题材的开拓方面“第六代”,导演从“另一个角度”做了不懈的探索。如果说“第五代”走向世界主要依靠的是“文化策略”的话,那么“第六代”,作为一个整体,他们走向世界主要依靠的则是“题材策略”。第六代导演把眼光投射在当下,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关注边缘人物的灰色生活,这种“边缘题材”恰恰契合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关注。正如霍米·巴巴在谈到全球化力量时断言,作为全球化的对应物或与之平行的运动,少数人化(minoritization)也在从边缘向中心运动,其目的在于最终消解中心的权力……“第六代的电影文

[21]

本正契合了西方学界对全球化所导致的‘后人文主义’研究课题。”作为“后人文主义”实践的第六代导演,以其“边缘化”的电影题材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国际电影节的评委。纵观近年来迅速在国际影坛崛起的伊朗和韩国电影,无一不是依靠既具本土、又具世界性的题材资源取胜的。“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应该触及现实生活的问题和任务,触及人类的经验,总是为当代的问题去

[22]65

寻找答案,帮助人们理解产生那些问题的环境。”作为有着丰富题材资源的国家,中国电影应该具备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一方面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另一方面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积极开拓新的题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使中国电影在全球形成影响力。

第三,从艺术策略层面看,中国电影要善于借鉴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在保持自身美学特色的同时大胆创新。电影的语言表述系统主要包括运动的图像语言与概念语言(如对白、旁白、独白)的结合,其本质特点在于影像符号的表现力上。学者梵诺伊(F.Vanoye)列举了电影的“特殊符码”:摄影机运动、画面大小变化、影像蒙太奇、场外用法、电影特技和音画字的综合。他认为电影艺术魅力在于:(1)电影有最大的摄录能力,弥补了许多其他艺术的最大缺憾;(2)电影具有最大的再现能力,

(montagesequence)。再融入学者魏奈(M.Vernet)所谓的包括了写实和特技、影像蒙太奇的“做假”“电影非特殊符码”:如涉及透视法的“知觉式符码”、涉及文化背景的“认识性符码”、涉及个人偏好

的“感性符码”、涉及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符码”,以及涉及叙事的“叙述性符码”等等,使得电影艺术

[23]105

突破视听限制,营造出一个多姿多彩、魅力十足的“梦境世界”。从电影的艺术本质上看,中外电影并无二致,只有在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上勇于创新才能吸引广大受众。我国台湾地区的电影、香港地区的电影以及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能够走向世界,除了其文化内涵方面的原因外,电影语言的推陈出新也是功不可没的。正如有论者所总结的“:(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徐克、许鞍华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运动’,还有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大陆‘第五代’导演群体,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但是,他们的影片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冲撞,在继承性与超越性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电影艺术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或者换句话讲就是‘:用最现代的艺术

[24]

语言来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没有这种“最现代的艺术语言”,中国电影就无法进行跨文化传播。学者尹鸿先生在总结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艺术策略时概括了三点:一是“非缝合的反团圆的叙事结构”,即在叙事上放弃了经典好莱坞那种“冲突—解决”、善恶有报的封闭式结构。二是“自然朴实的蒙太奇形态”。即不采用好莱坞电影那种夸张、跳跃、紧促而戏剧化的蒙太奇形式,而是大多采用一种相对静止的画面,比较平缓的蒙太奇联结,有时甚至有一种中国山水画、水墨画的韵味,画面开阔、造型平缓。三是“纪实化风格”。即在叙事风格上采用了一种反好莱坞的纪实手法,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宁赢的《找乐》和《民警故事》,章明的《巫山云雨》,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等等[25]。如果说这种艺术策略在“第五代”身上还没有形成自觉的话,那么,在第六代导演那里,对于电影艺术个性的追求与张扬就显得更为自觉。“第六代导演们走出国门,其共同的动作方略是———‘草船借箭’,也就是主打欧洲‘小众型’的艺术市场(即先融资,再获奖,随后出击市场),不是‘后殖民’式的屈己媚洋,而是以对中国当下社会变革某个‘亮点’的发现以及艺术个性的张扬,去征服外

[9]164

域并开拓生机。”这种立足本土,借鉴欧洲艺术电影,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反好莱坞的艺术策略,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70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

既使中国电影与世界领先的电影艺术得以接轨,又打造了中国电影的“艺术个性”,有利于中国电影以独立的艺术身份走向世界,进行跨国传播。

此外,从运作策略层面来看,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也要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借鉴学习世界电

(如政策环影的先进理念与商业操作规则,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

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等)。正如邵牧君先生所说的“:中国入世后,电影业面对的首要

[26]

问题是全面实行产业化和彻底改变电影观念。”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要抵抗好莱坞,别无他法,只有如冯小刚所说的“,用好莱坞的方式打败好莱坞”,把电影作为一项产业,实施好市场化战略,做好电影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好莱坞电影的投资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营销策略等都值得中国电影借鉴。张艺谋说“: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推广,可以明显看出系统地向好莱坞的商业操作规则学习,很有必要,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国电影越接近规范化操作,说明中国电影越成熟,对

[27]125-126

抗好莱坞的商业大片,这就是实际行动。”

三、跨文化传播中的“把关人”与“涵化分析”:让西方观众进入东方情境

在跨文化传播中,一个有效的传播至少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传播主体、接收者和经过编码的信息[28]48。上文已经论述了跨文化传播中“编码信息”需要注意兼顾两种文化的共性与差异,除此之外,传播主体和接收者(传播对象)也制约着跨文化传播的效果。运用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和“涵化分析”理论,可以对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与要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把关人”又称为“守门

(gatekeeper),是由心理学家库尔特·人”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卢因的“把关”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决定信息取舍,起着是否传递及如何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在电影媒介中,所有参与电影制作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把关人”,但最为

(cultivationanalysis),是由美重要的把关人当属电影导演。“涵化分析”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国传播学家G.格伯纳等提出的。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

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媒介对受众的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逐渐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这一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现实观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格伯纳的“涵化分析”理论虽然从分析电视中得出,但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进行跨文化传播以及培养“国际受众”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主体策略

在传播主体方面,中国电影要培养合格的“把关人”———精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人应该具备一种国际化视野,摒弃单一的视角和过重的本土情结,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观照中国的本土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台湾地区的导演李安执导的“父亲

(推手》)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进行比照,引起观众三部曲”《《、喜宴》和《饮食男女》

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兴趣与思考,叫好又叫座;其《卧虎藏龙》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上进一步接近西方人的习惯,也因此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李安对中西文化和中西审美差异的熟稔把握。“后WTO时期的竞争,主要是比人才,比文化,比艺术创新,有了新的人才,就必然能拍摄出富有民族文化含金量和具有创意的作品,才能切实推进本土电影产业化的历史进程,真正

[9]66

开拓出一片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影市场。”可见人才对中国电影的重要性。应当看到,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国际电影品牌,具有国际票房号召力的只有张艺谋、陈凯歌等少数几位导演,即便如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1期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71

在国内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冯小刚,在国际影坛上也是默默无闻的。尽管中国的第六代、新生代导演们已经浮出水面,但中国电影要打造真正的国际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受众策略

在接收者(传播对象)方面,中国电影要占领国际市场,必须培养中国电影的“国际受众”。从传播学的“涵化分析”理论来说,国外电影观众是通过中国电影所提供的“拟态环境”或“象征现实”来认识中国人、中国文化,来建构他们头脑中的中国形象的。由于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这就要求中国电影要处理好电影媒介的“设置议程”功能,运用正确的文化传播策略,让国外观众了解、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电影产生浓厚兴趣,用银幕塑造真实、完整而富有个性的“中国形象”。中国电影要赢得国际受众,还必须注意研究国际受众的欣赏口味和观影心理。中

[29]

西受众“在媒介的受众观念方面,以及在受众的媒介取舍观方面,双方的差异性大于共同性”。中国电影要善于引导和培养观众的“中国式审美”。“艺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能使受传者获得美的精神享受。但对艺术传播者来说,还不能满足于此,更应积极地、主动地担负起培养人们对美的

[30]100

感觉能力,陶冶人们的品性,养成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当然,这种引导“培养”的具体策略还是要落实到跨文化传播的“双重编码”上,抓住不同文化的“契合点”,既注意审美心理的“熟悉化”,又注意使其“陌生化”。“一个人的艺术审美心理易于和表现他所属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共鸣,同时由于求奇、求新和渴望了解陌生这一系列心理因素制约,也愿意接受他

[31]103种地域,异族文化形成的艺术作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民族的,越是容易走向世界。”的确,中国电影对国际受众的审美心理与艺术趣味既要适应,又要引导与提高。实际上,在培养国际受众方面,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几代中国电影人的努力,中国的“武侠类型片”已经在海外培养了大批忠实观众。今后中国电影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形成样式更加丰富的“中国类型片”,吸引更多的国际受众,打造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品牌。

四、跨文化传播中的“双赢”策略“: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

在和好莱坞电影的同台竞争中,中国电影是缴械投降,还是积极抗争?是消极抵抗还是勇敢地走出去?这是中国电影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既需要宽广的文化视野,更需要过人的传播智慧。

“如何使不同文化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并相互吸收,以便造成全球意识下文化的多元发展的新形势呢?我认为中国的和而不同的原则或许可能为我们提供正面价值

[32]35-39

的资源。”“和而不同”,这既是中国电影跨国传播的文化策略,也是其文化诉求,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终极目标。我们不必担心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失去个性,相反,参与跨文化传播“,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外来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和相互借鉴而实现的。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多元竞逐的过程……合成的文化无可否认依然是本土的,并

[33]97

成为继续演化的新起点。”文化需要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纵观亚洲新电影的崛起,可以发现他们并未采取与好莱坞“你死我活”的对立模式,而是以文化的“和而不同”为准则,从本土资源中发掘民族特色,在与好莱坞的对话与交流互动中实现“双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大卫·鲍威尔(DavidBordwell)在2000年香港“第二届国际华语电影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跨文化空间:

(″)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华语电影即世界电影》TransculturalSpaces:ChinsesCinemaasWorldFilm″断“:直率地说,中国电影是属于中国的,但它们也是电影。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不

仅需要依靠本国的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泛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分享其他文化的成果。只有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7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

[24]77

具备了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所接受。”对于全球化语

境中的中国电影来说,面对好莱坞电影的进入和亚洲新电影的崛起,惟有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秉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传播策略,广泛汲取,大胆创新,才能实现百年中国电影走向全球的美好梦想。

[参 考 文 献]

[1]WATERSM.Globalization[M].London:Routledge,1995.[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贾磊磊.镌刻电影的精神———关于电影学的范式及命题[J].当代电影,2004,(6):9-13.

[4]J.Z.爱门森(J.Z.Edmondson),N.P.爱门森(N.P.Edmondson).世界文化和文化纷呈中的传播策略———一个致

力于跨文化融洽交流的计划[J].中国传媒报告,2004,(2):100-108.

[5]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熊澄宇,程绮瑾.新媒体传播与跨文化交流[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2005-04-07/2005

-05-06.

[7]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J].国际新闻界,2001,(2):11-14.

[8]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黄式宪.全球化浪潮与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选择[A].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0]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孟建,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3.

[11]杨瑞明.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J].国际新闻界,2002,(2):15-18.[12]颜纯钧.与电影共舞[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3]颜纯钧.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孟建,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3.

[14]梅特·希约特.丹麦电影与国际化战略[A].鲍德威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

[15]郑晓龙.从《刮痧》寻找人类的家园[N].中国电影报,2001-03-01(3).[16]铙曙光.2004:中国电影备忘录[N].文艺报,2005-01-22(4).

[17]林勇.猛虎出山,蛟龙下海———论李安《卧虎藏龙》的文化定位[A].孟建,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

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8]张颐武.英雄:新世界的隐喻[A].金元涌,陶东风.文化研究[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9]符郁《.功夫》港产口味与全球化元素[EB/OL].http://www.eobserver.com.cn/ReadNews.asp?NewsID=12125,

2005-01-03/2005-0516.

[20]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A].张凤涛.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C].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1]王宁.全球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EB/OL].http://www.cc.org.cn/newcc/index.php,2005-05-04/2005-05-07.

[22]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23]阎啸平,彭丽华.传播研究新视角[M].台北:台湾世新大学出版社,1993.

[24]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A].胡智锋.影视文化前三名———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

视[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5]尹鸿.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EB/OL].http://www.filmsea.com.cn/zhuanjia,2001-08-31/2005/05/06.[26]邵牧君.入世后中国电影的前景[N].戏剧电影报,2000-07-07(2).[27]中国电影家协会.笑论《英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1期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73

[28]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9]王国珍.全球化态势下的中西受众观比较[J].中国传媒报告,2003,(2):104-109.[30]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1]宋家玲.影视艺术审美心理特性———兼论我国“转型期”影视审美心理的变化[A].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

[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2]汤一介.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能之贡献[J].文艺研究,1999,(3):35-39.

[33]陈韬文.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的分析[A].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

传媒:冲突·融合·互动[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徐 枫]

Discussto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trategyofChineseFilm

UndertheContextofGlobalization

SHAOPei2ren,PANXiang2hui

(InstituteofCommunications,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Abstract:Withtheimpactionofglobalizationwaves,the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becomesmoreandmorefrequentdaybyday.Chinesefilm,asthemassmediaandthecarrierofideology,mustmeettochallengewithactiveattitudeandtakepart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worldwideextensivelyThecontextofglobalizationnotonlyachallengebutanopportunityforChinesefilm.,andifChinesefilmwanttosucceed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tmustfindaconjointpointbetweenglobalizationandlocationtoimplementdual2codingofthem.WiththeobjectiveofConsensusbutDifferentfortheculturaldemand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thecommunicationalstrategiesinculture,subject,artandoperationmustextensiveuseforreferenceandboldlycreatetorenewthesituationofChinesefilm.

Keywords:Globalization;Chinesefilm;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lstrategy

书 讯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黄华新、陈宗明两位教授的《描述语用学》一书,已于2005年5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成果。全书分九章,共32万字。作者首先把本书定位为非形式的语用学、语言—逻辑的语用学,以区别于形式语用学和哲学语用学;然后,作者依次探讨了语境和指索语句、言语行为、预设、会话含义、话语结构、言语交际图式和辨谬等方面的问题。该书的显著特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者努力从认知和交际相结合的角度探讨语境、预设、含义、话论、关联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以更好地反映描述语用学研究的时代特色;二是综合运用逻辑学、符号学、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力图体现语言—逻辑研究的独特视角,以便比较准确地描写和解释日常的语用推理现象,比如,作者对认知语境建构性的探讨,对缺省推理与认知语境相互关系的分析都反映了跨学科研究的新颖思路;三是尽量从鲜活的汉语语料中提取典型素材,从而使本书具有更多的汉语语用学的色彩,比如,在探讨预设与话语表达、预设与话语理解、说服与成功交际时,作者运用了大量取自日常生活的生动材料,在语言理论诠释与汉语案例分析的结合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