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的,但它与⼀般议论⽂不同,它必须是有⾃⼰的理论系统的,应对⼤量的事实、材料进⾏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饮⾷⽂化论⽂1
摘 要: 饮⾷⽂化是跨⽂化交际中⾮语⾔⽂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了解中西⽅饮⾷⽂化的差异,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化的理解,更能提⾼跨⽂化交际的成功率。本⽂从中西⽅饮⾷⽂化⽤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观念的差异、饮⾷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 对中西⽅饮⾷⽂化进⾏了⽐较,⽬的在于明确中西⽅饮⾷⽂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 中西⽅饮⾷⽂化 ⽂化差异 形式和礼仪 观念 结构 ⼀、引⾔
饮⾷⽂化是跨⽂化交际中⾮语⾔⽂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饮⾷与⽂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活地域、⽓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创造出不同的饮⾷⽂化。传统的西⽅⽂化是畜牧⽂化和海洋⽂化,⽽中国是农耕⽂化和陆地⽂化,两种不同的⽂化反映出⼈们⽣活⽅式的差异,⽽饮⾷的差异则深刻透露⾃⾝的⽂化背景。 ⼆、中西⽤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今中国⼈在开席时都有⼀家⼈在⼀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礼仪。中国⼈的聚⾷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个宴席,都是⼤家团团围坐,共享⼀席。筵席要⽤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氛。这就是聚⾷制,聚⾷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的地⽅是统⼀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上安放陶釜、陶⿍,在⽕上做炊,就⾷者围⽕聚⾷。这种聚⾷古俗⼀直延续⾄后世。美味佳肴放在⼀桌⼈的中⼼,它既是⼀桌⼈欣赏、品尝的对象,⼜是⼀桌⼈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团圆的普遍⼼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式上的反映。在西⽅,由于基督教影响深远,⼈们将基督教⽂化中对圣母的虔诚和尊敬延伸⾄社会⽣活中,因⽽形成了尊重⼥性的社会风尚。法国⼈赛尔在《西⽅礼节与习俗》⼀书中提及“中世纪和⽂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置于社交⽣活的中⼼地位,使妇⼥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明所没有的”。故⽽,在西⽅宴会中,⼈们将⼥⼠优先、尊重妇⼥作为宴会安排的标准,在安排座位时,先将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以此安排具体座位。男⼥同时赴宴,男⼠需为⼥⼠开门,让⼥⼠先⾏,当主⼈把⼥宾客领进⼤厅时,⾸先由男主⼈邀请第⼀⼥主宾⼊席,由男主⼈为她拉椅⼦、⼊座,⼥主⼈则同男贵宾最后进⼊。 三、中西饮⾷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于对营养的追求,⼈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若要进⼀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对饮⾷追求的是⼀种难以⾔传的意境,即使⽤⼈们通常所说的⾊、⾹、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味的特点。这种饮⾷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种美好的滋味。这⼀切讲究的就是分⼨,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对待饮⾷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性特征,从营养⾓度出发,重视⾷物对⼈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个⽣物的机器加⼊燃料,保证其正常的⼯作、⽣活的运⾏,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在他们⼼中只是⼀种维持⽣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国家享有美⾷之称誉的⼤国法国,更是追求⾼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前提。在现代西⽅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分重视养⽣,真正做到了以⼈为本。
四、饮⾷结构的差异
据西⽅统计,中国⼈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常饮⾷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荤菜只有在节假⽇或者⽣活⽔平较⾼时才进⼊平常饮⾷结构中,所以在中国⾃古就有“菜⾷”的说法。这种饮⾷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灵”,⽽认为植物为“⽆灵”,所以,中国传统⽂化主张素⾷主义。西⽅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化⾎统,以渔猎、养殖为⽣,传统饮⾷习俗以动物性⾷料为主,由于西⽅⼤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纬度,有些国家甚⾄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国家⼤多数⼈喜⾷⾁类⾷物,⽽且西⽅⼈注重营养采取了⽣熟结合的⽅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式出现,饮⾷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活⽅式和饮⾷⽂化⽅⾯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饮⾷⽂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规范与科学。在西⽅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
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对不同的⾷者,皆为同⼀味道,毫⽆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西⽅⼈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汤匙、半碗、少许⽐⽐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如同样⼀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等级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宜深些,⼝味宜重些,夏天则⾊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带的⼈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化交际中的饮⾷⽂化差异将使⼈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国家饮⾷⽂化礼仪进⾏⽐较,可以增强跨⽂化交际的意识,从⽽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化差异对提⾼⽂化交际能⼒⾄关重要。 参考⽂献:
[1]胡⽂仲.中英⽂化习俗⽐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德]马*茨克.跨⽂化交流[M].北京:北京⼤学出版社,20xx. [3]姜守明,洪霞.西⽅⽂化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4]徐⽂苑.中国饮⾷⽂化概论[M].北京:清华⼤学出版社,20xx.
饮⾷⽂化论⽂2
内容摘要: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各种⽔陆⽣物栖息繁殖的良好⽣长条件。因此,岭南⼈所⾷之物纷繁多样,尤其喜欢“野味”,这给许多外省⼈造成了岭南⼈⽆所不吃的印象,但甚少⼈了解这种习惯背后的溯源和⽂化。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岭南饮⾷⽂化业与古时候的遗风已⼤有区别。本⽂通过史料的搜集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探讨了岭南⼈爱吃“⼭珍海味”背后的原因,也揭⽰了外省对岭南饮⾷⽂化的误区所在。旨在让更多读者了解岭南⼈“敢吃”的⽂化原因和岭南⼈饮⾷上的今⼣变化。
关键词:岭南饮⾷⽂化⽂化误区
饮⾷⽂化,作为⼀个⽂化分⽀,往往受制于⼤⽂化及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岭南饮⾷⽂化素来以“⾷性杂、⾷材多、风格奇特”的特点为⼈们所熟知。屈⼤均《⼴东新语》记载:“天下⾷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货,天下未必尽有。”⾜见岭南⾷材的丰富性。两千年前西汉⼈所著的《淮南⼦》⼀书中也记载道:“越⼈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也夸张描述:“粤⼈不问鸟兽蛇,⽆不⾷之”。可见在历史中,岭南⼈给⼈留下的印象⼀直是“⽆所不吃,⽆所不敢吃”的。另外,关于岭南饮⾷的历史记载,多出⾃于外省⽂⼈之⼿,因地⽅饮⾷习惯的不同,这些在岭南尝过“新鲜”的外省⽂⼈多在记载中着眼于岭南饮⾷的奇特乃⾄荒蛮,⽽往往蒙蔽了它追求天然品质、讲究精细、择时⽽⾷的特点。这些⽂献世代相传,以⾄于给⼤多数⼈对岭南⼈饮⾷⽂化造成了刻板印象和⽂化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所谓“⼴东⼈茹⽑饮⾎般什么都敢吃”的印象到底在今天还是否普遍,⽽如今的⼴东⼈⼜是否真的依然保留着古时岭南饮⾷的遗风,值得考证。笔者拟通过调查问卷的⽅式,对上述问题作⼀个浅显的统计。并结合资料,对⼴东⼈饮⾷⽂化的渊源做⼀个浅显的探究,作为⼀名⼴州⼈,希望能为岭南饮⾷⽂化历史的正本清源尽⼀份绵薄之⼒,还⼴东饮⾷现状⼀个“真⾯⽬”。 ⼀、调查设计 1、语料
笔者通过“乐调查”⽹站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为“⼴东饮⾷现状调查”(以下简称“⼴东卷”)以及“⼴东饮⾷的外省印象调查”(以下简称“外省卷”)。并以“微信”作为调查平台,分别收集了“⼴东卷”和“外省卷”各50份问卷,总计100份有效问卷作为语料,并对其进⾏分析。 2、调查对象
“⼴东卷”⾯向的调查对象为在⼴东长期⽣活的⼴东居民;“外省卷”⾯向的调查问卷为⾮⼴东省常住居民。为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在两份问卷开头都设置了对被调查者省份确认的选项,⽅便对因省份不匹配造成的误填予以排查和剔除。 ⼆、调查结果
1、外省⼈对⼴东⼈常吃⾷物的投票
调查问卷中选出8种⾷物是根据投票率得出。笔者对外省⼈对⼴东⼈的饮⾷印象做了初步调查,就“你认为有什么⾷物是你们不吃,⽽听说⼴东⼈会吃”这个问题进⾏了调查,并在回答的答案中选取了8种投票率最⾼的⾷物作为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参考项。这8种⾷物分别为:⽜蛙、蛇、猫、狗⾁、⽥⿏、蚕蛹、猴脑、蝎⼦和蜈蚣。得票率分别为:91.2%,91.2%及82.4%。这表⽰在外省⼈印象中,蛇、⽜蛙和⽥⿏是⼴东⼈最常吃的三种⾷物。
随后,笔者根据这8种⾷物制定了两份调查问卷,在“外省卷”种,“认为⼴东⼈常吃的⾷物”得票率位居前三的分别是⽜蛙(⼴东⼈也叫“⽥鸡”)、蛇和⽥⿏。 2、⼴东地区8种⾷物的⾷⽤率调查
笔者按照“从不”、“很少”和“经常”三个频率作为选项,调查了⼴东⼈在这8种⾷物上的⾷⽤率。结果显⽰,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相加,表⽰“曾经⾷⽤过这些⾷物”,⾷⽤率从⾼到底排序依次为:蛇73.3%、⽜蛙70%。其它⾷物的⾷⽤率均未超过50%。这表明在被调查的⼴东⼈中,有⼀半的⼈不曾吃过除了蛇和⽜蛙以外的其他6种⾷物。
如果单独统计“经常”这⼀项的⽐率,在“⼴东卷”中8种⾷物的投票率分别为:⽜蛙13.3%、蛇13.3%、蚕蛹3.3%、蝎⼦3.3%、猫、狗⾁2.9%,⽥⿏、猴脑和蜈蚣的得票率均为0。这说明,在⼴东⼈常吃的⾷物中,最多的是⽜蛙和蛇,⽥⿏并不是⼴东⼈常吃的⾷物,这与“外省卷”中⽥⿏作为⼴东⼈常吃的⾷物中的⾼得票率相差甚远。另外,统计结果还发现,除了外省⼈在⼴东⼈吃⽥⿏⽅⾯存在误区,也在⼴东⼈吃猫、狗⾁和猴脑上存在误区。因为在实际的数据中,⼴东⼈把猫、狗⾁作为经常吃的⾷物,投票率仅有2、9%,⽽猴脑则为0%,⽽在外省问卷中“认为⼴东⼈常吃的⾷物”的投票,猫、狗⾁和猴脑分别为80.6%和72.2%。这些数据反映外省⼈对⼴东饮⾷的印象和实际情况存在着⼀定的偏差。 3、⾮⼴东地区8种⾷物的⾷⽤率调查
为了对⽐⼴东和外省⾷⽤这8种⾷物的情况,笔者在“外省问卷”中对这8种⾷物作为家常菜的⾷⽤频率进⾏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东省的被调查者中,上述8种⾷材都有⼈吃过,但⾷⽤频率有所区别。如果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相加,表⽰“曾经⾷⽤过这些⾷物”,⾷⽤率从⾼到底排序依次为:⽜蛙79.5%、猫、狗⾁52.9%、和蛇50%,上述⾷物在数据中都超过了半数的⾷⽤率。另外,蚕蛹的⾷⽤率达到了38.2%,⽽蝎⼦则只有5.9%、猴脑、⽥⿏和蜈蚣都只有2.9%的⾷⽤率。如果按⾷⽤频率为“经常”从⾼到低排序,则常⾷⽤的⾷物依次为:⽜蛙32.4%、蛇8.8%、蚕蛹5、9%和猫、狗⾁2.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东居民的⽇常饮⾷中,⽜蛙、猫、狗⾁和蛇都是⾷⽤频率较⾼的⾷物,其中,以⽜蛙⾷⽤的频率最⾼;⽽且作为常吃的⾷物,⽜蛙也远超其它⼏类⾷品。说明⽜蛙不仅流⾏于⼴东⼀带,在中国其他地区同样是⼀道普遍被摆上餐桌的⾷物。
4、⼴东地区和⾮⼴东地区⾷⽤8种⾷物的对⽐
为了更直观地对⽐⼴东省居民和⾮⼴东省居民⾷⽤这8种⾷物的情况,笔者将两份问卷中的数据进⾏了对⽐,情况如下: ⼴东省居民吃的⾷物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蛇、⽜蛙和蚕蛹,其中蛇和⽜蛙超过了半数投票;⽽在⾮⼴东省居民中,排名前三的⾷物是:⽜蛙、猫、狗⾁和蛇,且三种⾷物均达到了半数以上的投票。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蛙和蛇在⼴东省和⾮⼴东省中都是较为常见的⾷物,⽽猫、狗⾁却在⾮⼴东省居民中得票较⾼。值得注意的是,在前⾯的数据中,外省⼈对⼴东饮⾷中⼴东⼈⾷⽤猫、狗⾁的投票在第四位,⽽实际情况是⼴东⼈在⾷⽤猫、狗⾁上⽐外省的数据要少得多。这说明⼴东⼈并⾮如外省⼈的印象般热衷于⾷⽤猫、狗。
另外,在8种⾷物当中,作为经常⾷⽤的⾷物,⼴东对照组和⾮⼴东对照组的⾷物排名相差⽆⼏,甚⾄⾮⼴东居民⾷⽤⽜蛙的频率要⾼于⼴东居民(外省32.4%,⼴东13.3%);但在⾷⽤蛇的频率上,⼴东居民还是要⽐⾮⼴东居民⾼的(⼴东13.3%,外省8.8%)。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前⾯的数据,在外省⼈认为⼴东⼈常吃的⾷物中得票率较⾼的⽥⿏、猫、狗⾁在⼴东对照组中显⽰出极低的⾷⽤率,仅有2.9%的⼴东被调查者表⽰经常吃猫、狗⾁,⽽⽥⿏作为经常吃的⾷物,得票率为0。这说明⼴东⼈并不常吃猫、狗⾁和⽥⿏。
另外,为了进⼀步了解这8种⾷物在⼴东地区和⾮⼴东地区的⾷⽤情况,笔者加⼊了对饭馆是否烹饪这8种⾷物的调查,通过对⽐“⼴东卷”和“外省卷“的数据,得出以下结果:
8种⾷物中,在外省饭店最常见的是⽜蛙,其次是猫、狗⾁和蛇。但除了⽜蛙以外,其他⾷材的投票均未超过半数,表明这些⾷材在⾮⼴东省地区的饭店并不常见。⽽表8的数据则显⽰了蛇、⽜蛙和蚕蛹是⼴东本⼟饭店最常见的三种菜式,投票率均超过了50%。在得票率最少的猴脑(10%)要⽐得票率最少的蜈蚣(2.9%)的百分⽐要⾼,⽽且8种⾷材的百分⽐均⽐表7的百分⽐要⾼出许多。这说明在⼴东本⼟饭店,这8种⾷物作为常见菜肴,要⽐其他省份的⾼出许多。这也从侧⾯反映了⼴东饮⾷较之其他地区具有“⾷性杂、⾷材多”的特点。 三、岭南饮⾷⽂化特点⼩结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归纳出在⾷⽤这8种⾷物上⼴东饮⾷的⼀些特点:
1、蛇、⽜蛙和蚕蛹是⼴东⼈最常吃的三种⾷材。⽆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作为⼴东本⼟饭店的菜式,这三种⾷物都占据了主要的优势。
2、⼴东⼈并不常吃⽥⿏、猫、狗⾁和猴脑。在“外省问卷”中,除去得票率最⾼的蛇和⽜蛙,⾮⼴东居民认为⽥⿏、猫、狗⾁和猴脑是⼴东⼈常吃的⾷物。⽽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东⼈并不如外省⼈所认为的那样喜好吃这三种⾷物。尤其是⽥⿏,在“⼴东问卷”的数据中,得票率很低,在作为饭店的⾷材中,得票率也靠后。⽽在统计⾷⽤猫、狗⾁的数据时则发现,外省⼈较之⼴东⼈,更常⾷⽤猫、狗⾁,⽆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饭店的⾷材,都发现了这⼀情况。
3、作为家常菜,⼴东⼈和⾮⼴东⼈在这8种⾷物的⾷⽤情况上相差不⼤。表6中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个特点。在⽜蛙的⾷⽤率上,⾮⼴东地区超出了⼴东地区,⽽蛇的⾷⽤率则是⼴东地区较其他地区⾼。
4、作为饭店的⾷材,⼴东本⼟饭店要⽐其他地区的饭店更多地青睐于这8种⾷材。这也说明了在⼴东本⼟饭店,提供了更多的⾷⽤“⼭珍野味、飞禽⾛兽“的机会。⼀些在外省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材,有可能在⼴东本⼟饭店找到。 四、岭南好吃蛇和⽜蛙的溯源
数据显⽰,吃蛇和⽜蛙确实在岭南⼀代盛⾏,许多⼈对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对⼴东⼈好吃蛇这点感到匪夷所思,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东⼈为什么爱吃蛇和⽜蛙的习惯找到了原因。 1、关于吃蛇
岭南⼈好吃蛇,名之为龙,如把鸡、蛇、猫⼀块炖称为“龙虎凤”。明代蔡汝贤的《岭南异闻》中记载过⼀个故事:有⼀内地商⼈在岭南的⼭上发现⼀只与蜈蚣恶⽃的巨蛇,最后蚣蛇相⽃,商⼈得利。后被岭南⼟⼈看见,出五⼗锭黄⾦买下蛇⽪,⼀百锭黄⾦买下蛇⾁。商⼈以为⼤赚,谁知反被⼟⼈调侃:“汉⼉不识宝⽿,是乃龙也。”后来打听才知道,这蛇⽪可以制⿎,⼀张⽪可以蒙七⿎,⼀⿎值百⾦。可见在当时,蛇⽪⾮常值钱。除了⽤作制⿎,蛇⽪还可以制扇,也能⼊药。如今许多商⼈,也⽤蛇⽪制鞋。都是看中了蛇⽪韧⽽坚特点。
岭南⼈除了把蛇⽪当宝,也把蛇⾁当宝。⼀在蛇⾁鲜美,⼆在其功效。据清⼈吴震⽅《岭南杂记》记载:“蚺蛇……性极淫,⼈卒遇之,取妇⼥裙裤投掷……或投以妇⼈⾐,则亦盘绕不去。”因此,以形补形,吃蛇⾁可壮阳;⽽蛇⼜属阴,则补⽽不燥。因此⼴东⼈认为蛇是极好的补品,常见的做法是汤羹或泡酒⾷⽤。在⼀些⽼⼴州家中,尤其是有中壮年男⼠的,都可见家中⽤⼤缸泡制着蛇酒。
除此之外,蛇胆也是好东西。《⾚雅》记载:“蚺⽆弃物。蚺蛇三胆,⼀附于肝者,⽌痛;⼀⽔胆,⽩浆,⽌泻;⼀胆随⾁,击其处则随之,名护⾝,最佳,传避邪杀⿁,佩之吉祥。”
岭南多丘陵,⾃然是孕育蛇的好地⽅,再加之蛇浑⾝都是宝,这也难怪岭南⼈不“见蛇忘义”了。 2、关于吃蛙
乾隆时修的《⼴东通志》说:“百粤之民以蛙为上味。”这点⼴东⼈是是没有异议的。旧时所说的蛙可能亦指青蛙,但如今所谓的蛙主要是虎纹蛙,亦叫“⽔鸡”,⼴东⼈也叫“⽥鸡”,跟外省⼈所称的“⽜蛙”是⼀个品种。同蛇⼀样,⼴东⼈喜欢吃⽥鸡的原因有⼆,⼀是⾁质鲜美,⼆是有独特的药效。特别是对于患有⼼性⽔肿或肾性⽔肿的⼈来说,⽤⽥鸡⾷疗,有较好的利⽔消肿的功效。
现在⽜蛙不仅仅是在⼴东地区,在其他省份也是深受喜爱。因此,在如今说来,“⾷蛙”已经不再是⼴东⼈特有情况,⽽是全中国普遍的情况。但是,追其溯源,⾷蛙的习惯是从⼴东地带流传出去的。据史料记载,古时中州⼈总笑东南⼈⾷蛙,后来南⽅官员派去浙江任职,才把这种习惯传开去。20世纪60年代初,因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部分地区饿殍满地,因饥患上⽔肿的病⼈很多。当时有⼀队⼴东的医疗队到河南参与救助,起初因缺粮⽽束⼿⽆策,后见⽥地中满地青蛙,便派⼈捉拿,去掉内脏炖以红糖,起初那边的河南⼈不敢⾷⽤,但⽆奈饥饿难耐,便硬着头⽪吃下,不久⽔肿即告消失。之后便群起仿效,吃青蛙在当地便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如预期结果⼀样,⾮⼴东省地区居民对现今⼴东饮⾷印象仍停留在以唐朝为代表的⼴东饮⾷阶段。也就是外省仍然对现今的⼴东饮⾷存在⼀定的偏见和印象误区。⼴东因其地理位置的原因,确实⼀度盛⾏吃⼭珍野味、珍奇异兽,给外界留下了敢吃的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东⼈的餐桌上也渐渐只剩普通的、为⼤众所接受的家常菜。当然,也保留了⼀些古风遗迹,如⾷⽤蛇、昆⾍等。但总体来说,由于各地区饮⾷的交互影响,⼴东⼈在做菜的⾷材上已做到兼包并蓄,趋于“⽂明”,不再是像以前所流传的“蛮荒和残忍”。不同的只是在⼝味的喜好和烹饪的⽅法上,仍然跟其他地区存有差别。归结外省对⼴东饮⾷存有偏见的原因,⼀是“我有他⽆”的特点。也就是⼴东较之其他地区⽣物的多样性,使得外省对没有见过的物种(但在⼴东⼈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到惊奇和新鲜;⼆是“猎奇”⼼理。“猎奇”的结果就是保留了⼤量关于⼴东饮⾷“新奇”的史料,不像⼀些中原饮⾷⽂化,因其习以为常,反⽽不⾜为⽂,因⽽不传。⼴东饮⾷这些“猎奇”的资料经过⼝⽿相传,再加上传播中的主观因素,⾃然容易给其他地区居民造成⼴东⼈“⽆所不⽤其极”的印象。
史料是珍贵的,但是史料的解读更为重要。岭南饮⾷⽂化的历史梳理,是表出岭南社会经济和⽂化发展的重要⼀环,也有助于今⽇社会经济和⽂化的发展。笔者作为⼀名⼴州⼈,在外界只关注岭南饮⾷“奇”的特点时不禁思考:⼴东饮⾷还能给外界留下什么,⼜该如何有所裨益地传播岭南饮⾷⽂化。⽐如岭南的酒,曾经⼒压剑南春,如今却为什么雄风不再;⼜⽐如,珍禽养殖以为珍馐,岭南曾独步千古,今⽇为何裹步不前;再⽐如英德乳⽺与韶关钟乳之类,为何没有声势浩⼤地推⼴。在这些曾经辉煌却不为外省⼈所知的饮⾷⽂化⾥,蕴含着更多⽐“猎奇”更有意义的岭南饮⾷精粹,这些才是在外省⼈提起⼴东饮⾷⽂化时,脑中该闪现的印象。⽽⼴东饮⾷⽂化的推⼴,任重⽽道远。⾸先作为⼴东⼈,要有为⾃⼰正⾝的意识,当外省对⼴东饮⾷⽂化存在误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报以何种态度。这些都值得每个⼴东居民认真思考。总之,⼴东饮⾷⽂化的重塑和推⼴,需要⼴东政府和⼴东居民共同的努⼒。 参考⽂献
[1]周松芳.岭南饕餮.[M].⼴州:南⽅⽇报出版社.20xx
[2]蔡晓梅.熊伟,司徒尚纪.“⾷在⼴州”的⽂化内涵与成因分析[J].热带地理.20xx [3]李肖.论唐朝岭南的饮⾷⽂化[J].⾸都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饮⾷⽂化论⽂3
南京的饮⾷以京苏菜和清真菜著名。南京菜称为京苏⼤菜,⼜叫京苏菜、⾦陵菜,厨师则⾃称“京苏帮”,是苏菜的四⼤代表菜之⼀。⾦陵菜是指以南京为中⼼,⼀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地⽅风味。⾦陵菜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明清成流派。⾦陵菜原料多以⽔产为主,注重鲜活,⼑功精细,善⽤炖、焖、烤、煨等烹调⽅法,⼝味平和,鲜⾹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雅。⾦陵菜讲究⼑⼯,擅长⽕功,富于变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味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