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 For 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课题摘要
学科 单元
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 第 四章第三节
学段 教材版本
高中
年级 高一
浙江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
《 For 循环语句》
一、学习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 的基础上。 循环结构是一种在实现算法、 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 也是三种程序控制结构中较难的一种。它对
于提高学生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 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是实现循环结构的语法之一。 因此,学好本节会使学生对循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体验, 为以后的灵活运用循环结构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打 下基础。
2. 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已经学习了顺序、 分支结构程序, 为学习循环结构程序打好了
基础; 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基础和编写调试程序能力;
学生善于和同学交流, 能够
虚心学习他人长处;
存在的问题:
知识逻辑性强, 较为枯燥, 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编写代码、 调试程序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 1)理解循环结构程序控制的基本思路。
( 2)掌握 For 语句的语法规则。
( 3)学会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 4)学会分析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解决现实生活、学习中所 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 1)经历用循环结构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
( 2)在编程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 3)针对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在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与进取精神。 ( 2)联系实际应用“植树问题”,渗透“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的学习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 1) For 语句编写程序实现循环结构的过程。 ( 2)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 3)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码。
教学难点:
( 1)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码。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情景引入
活动设计 “猜数游戏”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VB 开发制作一“猜数游戏”
学生利用 VB实现所需功能, 引出
for 循环语句,对比实现同样的功能
任务一:在窗体上,输出
5 个 1
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效率差异。
基础任务
任务二:分组讨论 通过“陷阱”,深化理解语句格式
列举一系列 for 循环语句的典型
错误,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深切
感受循环结构中初值、终值和步长的
关系,以及对循环的控制作用。
引导学生分组协作,分别完成对三个表达式的半成品的填空。尝试让
提高任务
学生分组协作,完善半成品,计算 三个表达式的值。
学生用 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并通过调试运行程序,深化对累加器和逻辑判断控制循环结构的技巧。
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协作学习。
教师将已完成的 VB 程序发给学生
拓展任务
给出实际应用“植树问题”引导学 生分析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程序中已将界面制作完成) ,引导学生小组内探讨实施循环结构的程序代码,辅导学生上机运行调试程序,引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
四、教学评价设计 1. 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课后练习:
1.下面程序段执行后, x 的值是(
x=0
For i=1 To 20 Step 2
x=x+i\\5
)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 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Next i
(A)16
2. 有如下程序段:
(B) 17 (C)18
(D)19
t=0
For i=1 TO 15 Step 5
t=t+i Next i
该程序段运行后,
t 和 i 的值分别为(
(B) 18 15
)
(A) 31 15
(C) 18 16
(D) 34
( )
21
3. 由 for k=35 to 0 step 3:next k
循环语句控制的循环次数是
A.12 五、备注
B.0 C.-10 D.-11
所教学生中, 只有小部分学生以后可能从事程序开发,
过程。 教师应该列举与学生实际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示例, 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主要是教给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寻找解题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完整
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逐渐
教师实时关注每一小组中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形成健康活跃的课堂氛围。
备注: 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