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的法律规定
核心内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国家发布的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
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 规范了农村集体土 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法律快车土地管理法编辑为您整理详细内容,仅供参考。
为切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 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 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1〕60号),进一步规范和加快
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 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
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
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 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遗漏。
二、 依法依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土地登记办法》、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政策 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有利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的原则,在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 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依据的文件资料包括:
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
依法有序开展
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 裁定或者调解书;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调查表、 界线协议书等地籍调查成果;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文件等。
三、 加快农村地籍调查工作
土地权属
各地应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为原则,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技术规定 和标准,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
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 查清农村每
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 (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 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同时,要注意做好变更地籍调查及变更 登记,保持地籍成果的现势性。
凡有条件的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并计 算宗地面积;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
核实并确定权属界线,对
农村集体土地所
界址走向进行详细描述,采用图上量算或数据库计算的方法计算宗地面积。 有权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 门同意后,地籍图比例尺可以放宽至
1: 10000O牧区等特殊地区在报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 1:500000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籍调查, 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和计 算宗地面积,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 1: 2000。使用勘丈法等其他方法已发证的宅基 地、集体建设用地,在变更登记时,应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并计算宗地面积。
四、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
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遵循 主体平等”和 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乡(镇)、村和
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类所有权主体, 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 体。凡是村民小组(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存在的,土地应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 发证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对于村民小组
(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不存在、并得到绝大多数
村民认可的,应本着尊重历史、 承认现实的原则, 对这部分土地承认现状, 明确由村农民集 体所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应依法确认给乡
(镇)农民集体。
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由其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依法申请登记并持有 土地权利证书。对于村民小组组织机构不健全的, 地权利证书。
可以由村民委员会代为申请登记、
保管土
涉及依法 合村并组”的,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保持不变的,所有权仍然确权给 原农民集体; 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发生变化、并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履行集 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的法定程序后,
按照变化后的主体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
并在土地登记簿
和土地证书上备注各原农民集体的土地面积。
涉及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的, 原则上应维持原有土地权
属不变;依法调整土地的, 按照调整协议确定集体土地权利归属, 并依法及时办理土地变更 登记手
续。
对于 撤村建居”后,未征收的原集体土地,只调查统计,不登记发证。调查统计时在新 建单位名称后载明原农民集体名称。
在土地登记簿的 权利人”和土地证书的 生地所有权人”一栏,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按 “X组(村、乡)农民集体”填写。
五、 依法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受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委托行 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
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管。在办理土地确权 登记手续时,由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代表申请办理。
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要求和形式,可以由各省 法确定。
(区、市)根据本地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依
六、 严格规范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主体
宅基地使用权应该按照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依法确认给本农民集体成 员。非本农民集体的农民,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 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本农民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
可按规定确
权登记发证。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 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 可按规定登记发证, 在〈〈集体土地使用证》 记事栏应注记 该 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
可依法
得的宅基地及房屋, 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 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 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
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 ”。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宅基地, 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 由村委会出具证
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属于合法使用的, 确定宅基地使用权。
七、 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超面积的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 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
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 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 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
其面积超过各地规 待以后分户建房
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 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确权登记。 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
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 照各地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确权登记。
八、 认真做好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 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
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 确权登记。
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集体建设用地, 用的,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 审批,确权登记发证。
应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 认定合法使
30天无异议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
九、 妥善处理农村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问题
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必须依法依规处理后方可登记。 对于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
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 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以及有关用 地政策的,依法补办用地批准手续后,进行登记发证。
十、严格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行为
结合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工作, 全面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 严格禁止搞虚假土 地登记,严格禁止对违法用地未经依法处理就登记发证。
对于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
农村集体经济组
小
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
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对于不依法依规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或登记不规范 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一、加强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各地要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建 立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
十二、规范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核查整理和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 凡是已 经登记发证的宗地缺失资料以及不规范的,
尽快补正完善;对于发现登记错误的, 及时予以
保证登记资料的全面、 完整和规
更正。各地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范。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标准,统一规范管理土地登记资料。
十三、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信息化
要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TD/T 1015 — 2007)等技术标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 地登记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地籍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 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 提升土地监管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效发挥土地登记成果资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为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支撑, 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