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结合点的探索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8
来源:步旅网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9VOL.20 NO.11 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2O卷第11期 ◇教学实践与改革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结合点的探索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成秀梅,丁旭,张凤华,姚晓光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 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结合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11—2849-01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 2.1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 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 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肛门直肠疾病、周围血 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 管疾病等。 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 2.2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 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 展。 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 2.4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5总结分析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 1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 1.1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 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 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 效果。 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 3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 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 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 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 1.2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 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 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 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 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 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 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 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 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 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 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 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 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 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 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 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 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 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 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 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 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 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 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 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 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 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 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 “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 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讲解使 1.3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 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 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 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 3.2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 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 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 症等 J。 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 2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 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 方面的工作。 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 致 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 收稿日期:2008.12.31; 修订日期:2009-04.15 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No.06020616) 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 作者简介:成秀梅(1964一),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现任河北医科大学中 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 西医结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 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 科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 ・2849・ 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20卷第11期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9VOL.20 NO.11 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 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 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 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 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 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 参考文献: 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 [1]唐乾利.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7(1):116. 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 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 [2]李振英,张性贤,许自诚,等.中西医结合点之研究——从“病证结 合”到“病理过程与证结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 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 (3):259. 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 。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 [3]周兴.感悟中西医结合教育一体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 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 育,2008,6(2):187. ◇文献综述◇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温扬敏 ,高如承 ,罗彩林 (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362000;2.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 呈逐年上升趋势。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新颖、功能独特,具有调血脂、抗血栓、抗癌、抗病毒和抗衰老的作用,是新药研 究开发的活跃领域。该文综述了海洋活性物质降血糖研究进展,以期为糖尿病新型药物研究提供信息与思路。 关键词:海洋生物; 活性物质; 降血糖 中图分类号:R931.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805(2009)11.2850-02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几年,随着 物的用量,没有出现低血糖的副作用 J。从云南程海湖产螺旋 生活水平的提高,DM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分离纯化的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of 降糖药物通常包括口服西药、胰岛素注射液和中成药。临床验 Spirulinaplatensis,PSP)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而相同剂量 证,西药和胰岛素注射液虽短期降糖作用明显,但治疗毒副作用 的PSP对链脲佐菌素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大,容易导致低血糖,而且价格昂贵。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去筛选 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PSP为100 mg・kg 和200 mg・kg 和研究有效、安全、方便使用的降糖药物,已为世界各国医药工作 的血糖降低率分别为23.6%与30.1%,差异非常显著。PSP还 者所瞩目 。 能显著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糖原分解、 海洋是一个开放性复杂系统,在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里生 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有关。另外,相同剂量的 活着二十多万种动、植物和大量的微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含有与 PSP还可显著对抗。肾上腺素及葡萄糖所致小鼠血糖升高,表明 陆地生物不同的、化学结构特异的活性物质(化合物)。随着人 PSP可拮抗肾上腺素刺激肝糖原分解作用及抑制葡萄糖在小鼠 类寿命的延长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 肠道的吸收 。 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症等疑难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 1.2多管藻总酚降血糖作用多管藻总酚(TPPU)能够显著抑制 人类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 。本文 一葡萄糖苷酶的活性,15 g・L TPPU抑制率达75%。多管藻 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降血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酚有明显的体外抑制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活 1 海洋藻类活性物质降血糖研究 性的作用,而对正常小鼠无降血糖作用,但可使糖耐量曲线趋于 海藻是海洋中有机物的原始生产者和无机物的天然富集者 平缓,能够显著提高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糖耐量,降低实验性 (包括氯、溴、碘等卤素),它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金字塔的底 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这可能是因为TPPU能够促进已损伤 层——被捕食者吞食的地位,海藻与附生、共生于其中的微生 胰岛8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增强胰岛的分泌功能 。 物还存在着复杂的拈抗、共生关系,所以海藻常能合成某些具有 1.3 羊栖菜降低糖尿病作用羊栖菜能明显地降低大鼠的血糖 细胞毒、抗菌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来保护自己。这些化学生态 浓度,剂量效应关系明显。羊栖菜降血糖作用可能是羊栖菜中的 学现象启示研究者们对海藻天然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的研 膳食纤维、微量元素铬和羊栖菜多糖等活性物质综合作用的结 究 。 果 。羊栖菜提取物对正常小鼠无降血糖作用,有预防糖尿病 1.1螺旋藻多糖的降血糖作用螺旋藻中的糖蛋白成分能明显 动物血糖水平升高的作用。多糖和醇提物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 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降低重症糖尿病小鼠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 J。羊栖菜多糖能增强糖尿病小 的死亡率;与阳性对照药盐酸二甲双胍相比,作用温和,增加提取 鼠的负荷糖耐量,明显提高糖尿病小鼠对糖的耐受能力 。 1.4海带提取物降血糖作用海带多糖可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 收稿日期:2008—11-27;修订日期:2009-03-22 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且发现多糖纯度越高,其降糖作用越强。连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8J0064) 续灌胃海带多糖3周,250,500,1 000 mg・kg 组血糖值明显低 作者简介:温扬敏(1979-),男(汉族),江西宁都人,现任泉州医学高等专 于高血糖模型组,且血糖降低明显 。观察岩藻糖胶对实验性 科学校基础部助教,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水生生物技术研究工作. 糖尿病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ig岩藻糖胶l0,50,150, ・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