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儒道对比

2022-06-11 来源:步旅网
儒道对比

不同点:一、首先,对于生和死的认知。儒家是“乐生哀死”。对于生,儒者认为是欣喜的,值得庆祝的;而对于死,则是悲痛和难以接受的。我们都知道颜渊是孔子最为钟爱的弟子,对于他的英年早逝,孔子表现出来的就是极大的悲痛,直呼“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 在道家人眼中,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的规律,生老病死并不是我们所能够主宰或是改变的。所以,生和死其实是一样的,都不由我们做主。因此,顺其自然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不然也许会落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老子曰:“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儒家人更加在意的是一个“仁”字,对于新生命的降生和对友人的离去,都要以仁义的心来看待。而道家更加在意的则是一个“道”字,它更加希望的是人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能够用平和,冷静的心来看待人世间的事,这样也就更能从容的面对一切不平事。一个“仁义道德”,一个“顺其自然”,所以,无论是生或死,或是从生到死过程中,你总能用这两家思想来开导你的人生,可谓妙哉。

二、对待生活,他们两家也表现出了巨大的不同。儒家较为推崇“安贫乐道”,但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过苦日子。儒家学者并不否定人们对于物质的那种最原始的追求和欲望,连孔子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物越是精致越好。但他们更加推崇的是,人在落魄的情况下也能微笑从容面对的那份平常心,和居陋室,仍不改其乐的那份信念。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对于精神的尤为重视。不是不注重物质,只是精神更为重要罢了。而道家则还是坚持它的“道”,强调一切淳朴自然。道家强调的也是内心的平静,自然。但跟儒家学说有所不同的是,儒家是想在尘萧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平静和安然自乐。身还是在尘世中的。而道家则更多是连身都处于田园之间,彻底的过一种怡然自得,顺应自然生长规律一种“归隐”生活。这样彻底的远离“尘世”才能真正找到内心深处那最为淳朴的本性,也才是道家所一直在追求的“万物生长之道”。在这点上,儒道两家又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入世”则用儒家思想勉励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世”则用道家思想开怀自己,“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三、关于人的价值方面,儒道两家则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样,儒家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追求的学派。如果,你让一位儒者在名利和道义中选择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哪怕是要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这样说,绝不是认为儒家思想对于生命很轻视。其实恰恰相反,他们很注重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生命无疑对于他们来说是可贵的,但贪生怕死,求生而背义绝对是要鄙视和排斥的,因为在他们眼中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仁义”。而道家则完完全全的强调“惜生”“。“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老子看来,任何东西都比不上自己身子来的重要。我们都知道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道”字,强调的是顺应天理循环。所以,什么名啊,利啊,在道家人看来都不重要。有时,在某种程度上还阻碍了他们对于“理想境界”的修行。老子认为,如果一个人都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值得托付天下的人。所以,老子反对战争,认为“兵者”乃“不祥之器”。但,如何能在这个满是仁义道德的社会保持这份“惜身”呢?这便不得不提到道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了,那就是“守弱”,像水一样的柔弱,但同时也像水一样的坚强,随遇而安,通过守柔而守生。在这点上,也正是儒道思想差异互补的绝妙之处。如果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你会发现人们总能从他们当中找出一个来契合自己当时的心灵,真正的可谓是“出孔孟则入老庄,出老庄则入孔孟”。

四、孔子绝不会反对在世道不好时的出世者,因为他就是其中的一名。但认为那是无奈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而对于在“邦有道”时期,仍然坚持不出世的人,孔子则绝对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们认为,你要有有能力,有机会而不去贡献给世人你的能力的话,那绝对是自私的表现。所以他们更强调“达,则兼济天下。”而老子则认为,孔子提出的那些仁义道德,责任什么的,才是对人自然之性的最大伤害。“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老子一直提倡的是那种清静淡薄的生活,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切不可知其不可而为之。国家混乱,自有贤能的人站出来维护。相反,国家昌盛,大家各司其职就好,又何必逞英雄,去强求呢?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才是最符合人的自然之性的。而对于功利狂热追逐,不断奔波于世间,才是对“人性自然”的最大的损害。为了远离此纷争俗世,老子甚至勾勒出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民间生活情景:“小国寡民。使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安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单纯质朴的生活,才是老子理想的世外桃源,也是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无言讥讽。

儒道互补之游方内外

在百家争鸣中的诸子思想家,开宗立派,标举不同的人生情趣及价值观念。孔丘、墨翟、老聃、庄周、惠施、公孙龙、孙武、荀卿、韩非等一大批思想巨子,他们以不拘一格、独抒己见的原创型思想,共同酿造了中国文化的元典精神。

儒家思想教导有志之士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道家则教导人们要在乱世中勇于“救世”,而但一旦“太平”了,则要学会“明哲保身”,以免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因此,显学主流以儒、墨为代表,隐学主流以老、庄

为代表。

显学以不避人、不避自己,积极入世为特征。

“游方之内”入世主义:儒家学派立教宗旨是以“匡俗救弊”、“回复王道”、“实现仁政”为目的的道德人本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以强调人道之爱,肯定人伦秩序,讲求“合群”之道和对追求道德理性之自觉为其要义。

隐学以避世、避人、避自己,消极遁世为特征。

“游方之外”的超世主义:道家学派立教的宗旨是要人懂得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用自然和无限的观点去理解万物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遵道贵德。尊道贵德:就是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类理智的狂妄和僭越,批判人道对天道的冒犯,妄伪对本真的凌辱,普遍对个别的压制,文化对自然的虐杀。

老庄的人生态度:以超拔的人格理想否定一切世俗功名利禄,卸除一切社会责任,摆脱一切束缚,完全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行事,使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自然的永恒生机相融为一,消除人的异化,达到生命的无限自由。 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既填补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实现之外的精神境界,又达到了一种功利追求之外的人生追求,因而也填补了儒家思想遗留下的精神空间,为人类心灵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所以庄子哲学与儒家哲学形成了既相对立矛盾,又互补的关系。

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

儒 道

入世 出世 乐观进取 消极退避 兼济天下 兼济天下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 独善其身 慷慨悲歌 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 愤世嫉俗 心存魏阙 及其艺术理念 身在江湖 性无伪则不能自美 天地有大美而言

如果说,儒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是在主题内容方面,而道家则更多在创作规律方面,亦即审美方面。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的恰恰是审美规律。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个体与群体

孔子对人的期许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在民主与法治的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二、羞耻心与罪恶感

如果说“罪恶感”是个体在面对无限完美的上帝时所自觉的无能与卑屈,那么“羞耻心”则是个体在面对群体所要求的标准时所自觉的不足与惭愧。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匿怨而友其人(心存怨恨与别人交朋友,把对一个人的怨恨隐藏起来,而在表面上做朋友,是一种令人不齿,不屑的行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这个人要对社会有用,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

三、悦乐精神与忧患意识

“人性向善”、“择善固执”;尧舜的理想: 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者的奋斗日标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有悦乐而无忧患,则人生若非局限于狭隘的利己,就是浮游于表面的享乐;有忧患而无悦乐,则人生又将怀忧丧志,患得患失,徒劳无功而苦不堪言。

儒家能够兼取二者,使人在悦乐之时心存忧患意识,在忧患之中又能保持悦乐精神。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这四篇作品可以按这个思路来把握:《大道之行》是儒家的社会理想,《明德》是实现理想的人生进修阶梯,《修身﹒博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梯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养浩然之气》说的是修养后达到的“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礼记·大道之行也》。三纲八目的追求——《大学》;三纲: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八目: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独善其身 )齐家 治

国 平天下(兼济天下 )“内圣外王” 。修身·博学——《中庸》。五项伦常: 君臣 父子 夫妇 兄弟 朋友。三种德行:智 仁 勇

治理天下和国家的九条原则: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老子的生命哲学:

《道德经》: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其中囊括了道、德、理、无、有、常、精、气等中国哲学的甚本观点,是一套自成体系的包括了宇宙沦、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的百科辞典。 老子的主要思想:重身轻物、少私寡欲、守静处弱、为而不争 一、如何看侍身与物的关系。

老子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誉与生命,那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财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糟受屈辱;知道适而可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关于身外的所有东西 可有可无 快乐自在最重要)

庄子说: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世界上的君子,大多数是危害(自己的)身体,捐弃(自己的)生命牺牲给了外物,这不是非常悲伤的吗?)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能尊生者屈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二、如何对待人的欲望、体现人的价值,这方面,主要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论点。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从“少私寡欲 ”的观念出发,老子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处世之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三、守静处弱,知雄守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齿刚易落,舌柔长存,弱之胜强,柔软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亡后身体反而是坚硬的。草木万物活着时也是柔软的,而死亡后却是枯槁僵硬的。由此看来,坚持己见,个性刚强的人往往属于「死亡之徒」,柔和温润的人才是「生存之徒」。

寓意是: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四、为而不争

老子从“柔弱胜刚强”“守柔处弱”的原则出发,提出一套具体的人生对策: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 庄子的生命境界 :

《庄子》一书,满纸“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就是探索人如何从世俗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彻底的自由。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在抨击黑暗现实的基础上寻求人生出路的一种独特的努力。

名言:无耻者富,多信(言)则显;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庄子面对的现实,一方面是白色恐怖,一方面是一种桎梏人性的世俗之“物”。他所看到的是:欲享乐者, “大忧以惧”而终难如愿。求富贵者,“苦身疾作”而劳神伤命;忠臣烈士虽誉满天下却“末足以活身”。

处在这“昏上乱下之间”,“人为物役”之世,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面对苍天,庄子问道: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人之生也,与优俱生。)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

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以上种种对待身形的作法实在是太愚蠢啊!

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不看重了。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与否,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忽略了。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疏远了。刚烈之士为了天下而表现出忘身殉国的行为,可是却不足以存活自身。我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真正的好呢,还是实在不能算是好呢?如果认为是好行为,却不足以存活自身;如果认为不是好行为,却又足以使别人存活下来。所以说:“忠诚的劝谏不被接纳,那就退让一旁不再去争谏。”伍子胥忠心劝谏以致身受残戮,如果他不努力去争谏,忠臣的美名也就不会成就。那么果真又有所谓好还是没有呢?

庄子追求解脱的办法:逍遥游、安时顺处、游世、齐生死。 一、逍遥游

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及”,“乘物以游心”

逍遥游的心理感受是乐.:在逍遥游的乐中,存在着两种情感的混合,一种是卸去物累的安宁感、超脱感;另一种是在与无限的宇宙融为一体的陶醉感、满足感。 道遥游的途径: 无名 无功 无己

无名,即不“以天下为事”,就是不求治理天下的虚名 ,消除人们求取名声的贪欲。

无功,即破除一切功利欲念 ,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寄心万物之外 ,不受其限制。 无己,就是要忘掉自己的形体存在,达到精神彻底解脱。

做到“无名”无功“无己”的办法是:心斋和坐忘

心斋,“虚者,心斋也。”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摒绝任何思虑。要“去知”“黜聪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坐忘,即是“堕肢体”“离形”。 二、安时顺处

如果说,道遥游代表了庄学超世主义的人格基调,属精神领域范畴的话,那么,安时处顺就代表了庄学理论顺世主义的人生实践,属肉体的范畴。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顺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内不化 三、游世——游刃有余 孔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怎样游世,庄子教你三种游世艺术:无所可用、缘督以为经、虚己以游世 缘督以为经

督:中,即正中之道。经:常。意谓顺寻天然正中之道以为常法。 《养生主》 刀刃若新发于硎、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要掌握好“游”的艺术,只要做到“虚己”即可,即不看重名誉、不出谋划策、不承担责任、不卖弄聪明。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四、齐生死(前者是指把天下万事万物同看做一样的道理;后者是指如何把天下的所有道理都归做齐整同一的做法。) 齐生死,实现“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是庄子对烦恼痛苦的终极解脱。《大宗师》

《知北游》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

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所以,万物说到底是同一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