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防医学重点

2022-01-01 来源:步旅网
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探讨、制定并实施相应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和维护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目的的学科群。

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宏观认识。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环境:是人类和生物共同生存的空间和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也是地球表面的物质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统一体。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所致的环境。 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有害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改变,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条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公害:因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环境的质量恶化以至环境被破坏,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及公私财产等造成的严重危害。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公害病:是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通称为光化学烟雾。

水体富营养化:大量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尤其是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等浮游生物获得营养而大量繁殖、生长、死亡,以至造成水质恶化,生物种群组成发生改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群健康的现象。(赤潮:发生在近海水域。水华:发生在内陆湖泊)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自然(形成土壤的母质成分、气候、地形及地貌等因素)或者人为原因,地球的地质化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使得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一些地区的水、土壤、空气中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过多或缺乏,形成了生物生态的区域性差别。若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

地方性氟中毒: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职业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和产生的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各种因素。

职业病:凡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凡列入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范畴的称为法定职业病。(我国职业病有10类115种)

工作有关疾病:由于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类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矽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病理改变: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和矽结节)

速发型矽肺: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经1~2年发病。

晚发性矽肺:较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矽尘后,即脱离矽尘作业,当时X线胸片未显示矽

肺改变,若干年后才发生矽肺。 必需氨基酸(EAA):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氨基酸模式:人体蛋白质和食物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构成与比例。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某一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过少,会影响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利用与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混合食用,使混合后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人体适合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蛋白质生理需要量:能维持机体氮代谢平衡状态的蛋白质量。

食物热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学作用,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能量散发。

合理营养:通过平衡膳食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使之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平均需要量:满足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推荐摄入量: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

Engel指数:食物支出占家庭全部生活费的比重(用于食品的开支/家庭总收人×100%),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标志,是反映贫困富裕的指标。

营养失调: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素缺少或过剩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食物中毒: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误食含有自然毒素的动植物,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

转基因食品: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并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以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免疫食品:主要是处于预防疾病的目的而研制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疾病的分布:即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简称为“三间分布”,即人间、空间、时间分布。

静息:某病在某地区处于停息状态,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检不出阳性材料,也不出现病理,但没有根除。

散发:某病发病人数不多,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或者某病在某地人群中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

爆发:在一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病例的现象。 流行: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水平。

大流行:某病的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人口比例大,在短期内可以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周期性:传染病发生频率每隔一定时间出现一次高峰,通常每隔1年或几年后发生1次流行,具有规律性。

长期变异: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或临床表现等在一个较长时期的变化趋势。 输入性转染病:本国不存在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由国外传入。

普查:调查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以了解该人群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现况调查: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抽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匹配: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因素或特征作为匹配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匹配因素上保持相同的一种限制方法。

匹配过度:把不应该匹配的因素进行匹配,一旦成为匹配因素后,就不能作为与疾病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倘若该因素为危险因素,则会损失信息。 比值比OR:某事件发生概率与不发生概率之比,用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相关程度。 暴露:接触过某种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队列: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 危险因素: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 人时:将人和时间结合起来,单位通常用人年表示

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比值。 归因危险度AR: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

实验流行病学: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

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 病因: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必要病因: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缺乏该因素时疾病就不会发生。

充分病因:在与疾病发生有关的诸因素的综合作用后,一定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其中必然包含必要病因。

诊断试验:临床工作中用于确定或排除某种疾病的一切检验方法。 金标准:被公认的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

灵敏度:采用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例数中,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的比例。反映了诊断试验检出患 者的能力。

特异度:采用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例数中,诊断试验检测为阴性例数的比例。反映了诊断试验鉴别非 患者的能力。 假阴性率:一项诊断试验将实际有病的人错误诊断为非患者的比率,亦称为漏诊率。Sen与假阴性率互补,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少。

假阳性率:一项诊断试验将实际无病的人错误诊断为患者的比率,亦称误诊率。Spe与假阳性率互补,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少。

阳性预测值:诊断试验阳性结果中真正患病的比例。它直观地反映诊断试验阳性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数值越大患病的可能性越大。

阴性预测值:诊断试验阴性结果中真正未患病的比例。它直观地反映了诊断试验阴性结

果对排除某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数值越大不患该病的可能性越大。

平行试验:用并联诊断指标进行诊断时,几个指标中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此联合提高了Sen,但Spe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优点是减少漏诊率。

系列试验:用串联指标进行试验时,必须几个指标均为阳性才能诊断为阳性。此种联合试验提高Spe,可以减少误诊率,但却增加了漏诊率。

筛检:利用快速、简便的筛检试验自表面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患者、可疑患者或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的过程。

感染性疾病:由病原生物引起的所有人类疾病的统称。

传染病:由特异病原体引起的、且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给人以及相互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能引起宿主致病的生物。

可用续发率:表示病原体的传染力,即当易感者暴露于一个传染病患者后,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感染的频率。

宿主: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包括人和动物。

传染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并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蔓延的过程。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到侵入新的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包括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消毒: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措施。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

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波及的范围。

膳食指南:针对当地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提出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合理膳食指导原则。

简答:

预防医学的内容:1、探索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2、寻找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3、提出控制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观察研究、实验研究、理论性研究 预防医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重点是群体

2、突出预防为主的观念,着眼环境,面向群体,提倡标本兼顾的三级预防措施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4、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整合于治疗中

5、采用的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6、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1、预防为主,这是现代医学观的精髓 2、大卫生观,指全社会都要树立健康意识,人人参与卫生保健 3、生态平衡观,即维持人类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

4、多病因观,即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量化研究观,即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已从定性向定量、从描述性研究向精确性研究发展

健康决定因素: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卫生服务

自然环境的构成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人改造环境的能动性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他污染 环境污染物的转归:

1.化学转化:化学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中和或水解反应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生物转化 :环境毒物在体内通过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急性毒性作用 2.慢性毒性作用:(1)非特异性影响;(2)直接造成某些慢性疾患;(3)持续性蓄积危害

3.特殊毒性作用:⑴致癌作用⑵致畸作用⑶致突变作用⑷免疫功能受损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广泛性、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低浓度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急性危害 :⑴烟雾事件:①煤烟型烟雾事件②光化学型烟雾事件⑵事故性排放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 2.慢性影响 水污染的危害

1.物理性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化学性污染:汞的危害:汞离子易与蛋白质或其他活性物质中的巯基结合,而使一系列具有重大功能的含巯基活性中心的酶失去活性,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水俣病

3.生物性污染:⑴介水传染病⑵水体富营养化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体中不得含有任何种类的病原微生物;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水量充足、取用方便。 氯化消毒: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是由于氯溶于水后能水解成次氯酸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②水的pH值③水温④水的浑浊度⑤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痛痛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性因素2. 物理性因素3.生物性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2、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3、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4、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5、精神紧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产生作用的条件:

①接触机会,有或无是发生可能性前提;

②接触方式,可影响职业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及损伤部位; ③接触时间,可影响职业有害因素的蓄积以及达到损害阈值; ④接触强度(或浓度),可影响职业有害因素发生急慢性作用。

工作有关疾病共同特点是:①工作接触的有害因素不是直接的唯一的因素;②不是直接导致疾病而使疾病加重或增多;③切断有害因素的接触,疾病可缓解但不可消除。 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即职业性有害因素;

(2)病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 (5)是可预防的 职业病的诊断:(1)职业史 (2)生产环境监测和调查(3)症状与实验室检查 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一级预防是通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来消除、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二级预防为早期发现病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即对已患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康复。

职业禁忌证包括:①存在不适合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如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时,可导致原有的疾病病情加重,或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②在从事职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甚至有时还可能影响子代健康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治疗原则:采取药物、营养、适当体育锻炼等综合医疗保健措施,以提高患者抗病能力、防治并发症、消除或改善症状、保护呼吸功能、延长寿命、维护生命质量。

职业禁忌证: 凡不满18岁及有下列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①活动性肺结核②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③严重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含量、消化吸收率、蛋白质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氨基酸评分、蛋白质功效比值、相对蛋白质值、氮平衡指数 必须脂肪酸的种类: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供给能量;参与重要生理功能;节约蛋白质作用;抗生酮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膳食纤维生理作用:增强大肠功能;减慢胃排空时间;减慢餐后血糖的迅速升高;降低血浆胆固醇、血脂水;有利于肠道益生菌的增殖

维生素特点: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含量很少;需量少,不可缺;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不供热,不构成机体组织;必须由膳食供给

维生素分类: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E 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缺乏症状、食物来源)

钙的促进因素:维生素D、乳糖、蛋白质、氨基酸;阻碍因素:植酸、草酸、脂肪酸。最佳来源:奶类及其制品

铁的促进因素:维生素C、某些单糖、有机酸以及动物肉类

基本要求:①膳食应供给足量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②各种营养素之间要保持数量上的平衡;③食物的储存、加工、烹调手段合理;④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⑤食物应对人体无毒无害,不含致病性微生物和有毒化学物质等。

营养调查:①膳食调查;②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③营养不良的临床检查;④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①恶性营养不良:蛋白质严重不足②营养消瘦型:长期摄食过少

食物结构:⑴富裕型模式:发达国家 ⑵温饱模式:发展中国家 ⑶营养型模式:日本 营养失调的分类:营养不足、营养缺乏、营养过剩

食物中毒的特征:

1.潜伏期段,多呈爆发,短时期内出现大批病人。 2.病人临床表现相似,多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

3.发病与食用某种食物有明确关系,不食者不发病,停用该食物后,发病即停止。 4.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趋势,不出现肠道传染病流行曲线的余波。

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中毒、有毒动植物性中毒、化学性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

⑴流行特点:发病急、短时间同时发病,爆发流行;同时用餐者一起发病;夏秋季节。 ⑵临床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

⑶中毒食品及污染来源:食品变质、食品没有煮熟煮透、生吃食品 ⑷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结果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⑴迅速排出毒物:催吐、洗胃⑵对症治疗⑶特殊治疗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防止致病菌污染食品、防止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及毒素的形成、彻底加热杀灭致病菌及破坏毒素、执行卫生法规及管理条例

食品危害:生物性:黄曲霉毒素AF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多见,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诱发肝癌。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 描述性研究的特点:⑴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

⑵通常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在资料分析时通过比较调查对象各个亚组,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差异,以描述其分布规律。 ⑶疾病与健康状况是调查时点上客观存在的一种状况,因此描述疾病频率的主要指标是患病率。

现况调查的特点:①一般不设对照组,但可以进行对比分析;②分为时点研究或时期研究(一般不超过3个月);③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④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论;⑤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是有条件的;⑥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常见的偏倚:1、选择偏倚:选择研究对象偏倚、选择幸存者偏倚、无应答偏倚2、信息偏倚: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测量偏倚、调查者偏倚

病理对照研究的特点:⑴从果到因: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纳入病例组(患病)和对照组(未患病),再追溯既往是否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因此研究方向是纵向的,回顾性的。 ⑵属于观察性研究:研究者未给研究对象施加干预措施,在自然状态下调查其相关的暴露因素。

⑶设计对照,并进行比较:选择未患疾病的人群样本作为对照。

⑷可以同时研究多种暴露因子:研究者在采集资料时,可以将多种研究因素设计在问卷上用于调查,因此该方法对筛选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是高效可行的。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类型:非匹配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一般步骤:①依据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文献的广泛调研,提出疾病的病因假设;②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制定涉及内容较多,如病例和对照的选择、样本量大小、问卷设计、偏倚的控制、经费预算和人员分工等,并且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和与调查;③对收集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④总结并提交研究报告。

比值比的意义:当OR=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当OR>1时,疾病的危险因素,称为正关联,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当OR<1时,疾病的保护因素,称为负关联,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

队列研究的设计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选定研究现场、确定样本大小、资料收集与随访

相对危险度意义:当RR=1时,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当RR>1时,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的关联,暴露强度越大和时间越长,发病越多,是致病的危险因素;当RR<1时,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负的关联,暴露越多,发病越少,说明该因素为保护因素。

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1、前瞻性研究2、必须有平行对照组3、必须有干预措施4、遵循随机化分组的原则5、研究的本质是实验而非观察 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

按研究场所划分:1、现场试验:个体试验、社区试验;2、临床试验: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设计试验

按所具备设计基本特征划分:1、真试验:特征:①是前瞻性研究②必须施加干预措施③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④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2、类实验:一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 流行病学实验的设计原则:

1、随机原则:保证各组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使各组间具有充分的可比性。 2、对照原则:要求两组研究对象除了干预措施不同外,其他特征尽可能一致,具有可比性。

3、盲法原则: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 病因模型:三角模型、轮状模式、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

病因研究的基本程序:1、建立病因假设: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2、检验病因假设:基础实验研究、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理对照研究;3、因果推断:标准:关联的时间性、联系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联系的一致性、生物学合理性、联系的特异性、试验证据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1、病原体:传染力、致病力、毒力、病原体的抗原性、病原体的变异性、病原体的特异性定位2、宿主3、传染过程:以隐性感染为主、以显性感染为主、以死亡为结局为主4、传染病的发展过程: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 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新生儿的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的迁出和死亡

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

论述:

普查的优点:①调查对象容易确定;②早发现、早诊断,并能寻找出全部病例;③通过普查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④能够为疾病的病因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⑤可以普及医学知识。

普查的缺点:①不适于患病率低或诊断技术复杂的病;②调查多,工作量大,时间短,调查质量不易控制;③普查的费用往往较大。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①特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②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③可用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及暴发调查等;④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用于探讨性研究;⑤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缺点:①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②难以避免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③暴露与

疾病时间先后难以判断,信息真实性差;④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 队列研究:特点:由“因”及“果”,前瞻性的;设立对照组;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给予,是研究之前已客观存在;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①研究者亲自观察资料,信息可靠,回忆偏倚小②直接计算RR和AR等反应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③可证实病因联系④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⑤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⑥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

缺点:①不适合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②依从性差,易出现失访偏倚③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组织与后勤工作也相当艰巨④研究设计要求更严格 实验研究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①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定实验设计,能够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干预因素和结果的分析判断进行标准化;②通过随机分配,可平衡混杂,提高可比性,减少了偏倚;③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同步比较,因此,外来因素的干扰对两组同时起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最终能作出肯定性的结论。

缺点:①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做到;②受干预措施适用范围的约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以致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推论到总体;③研究人群数量较大,实验计划实施要求严格,随访时间长,因此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实验效应的评价;④有时可涉及医德问题。 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相同点:

①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都属于前瞻性研究,两者都可以针对某一可疑病因或因素进行研究,即都可以用来验证病因假设;

②两者都要求除研究因素(队列研究称暴露因素,实验研究为干预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在两组要有可比性;

③在研究的起点时,两种研究方法要求的研究对象都是“健康”的,观察在暴露因素(干预措施)作用下,研究对象中疾病的发生情况。 不同点:

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按随机分配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列研究其研究对象的分组不是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的,而是按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是否具有某特征来进行分组的;

②流行病学实验给实验组以某种干预因素,而不给对照组以干预因素或给予安慰剂,观察并评价干预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两组的疾病发生情况;

③由于流行病学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现场条件下进行观察,而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队列研究中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比流行病学实验更为复杂,因此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流行病学实验比队列研究效力更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