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纪》,领悟水和津液的区别
倪海厦老师的《人纪》读下来,一直有一个疑问:其一,我们知道,小肠是消化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而不吸收水,水和残渣会进入大肠,大肠会将水气化入肺,将残渣排出体外,但是为什么小肠只吸收营养液而不去吸收水分呢?是什么导致小肠具有如此的选择性?其二,我们水的气化,一个是饮入的水直接在胃里面气化,另一个是食物里面夹带的水分由于有食物的保护,所以在胃里面来不及吸收就会进入小肠,最后在大肠里面气化入肺,最终这些水被人体受用以后,多余的部分都会进入膀胱,经过膀胱的再一次气化以后进入肝脏,是为水生木,倪师讲饮入的水无法进入肝脏补充到血液里面去,这也是糖尿病渴饮千杯不解渴,饮一溲一的原因,但是问题来了,既然都是水,又都到了膀胱里面,膀胱不可能有选择的吸收食物里面的水而放弃饮入的水吧?除非二者有不同的地方;其三,倪师讲身体里面的水是气化状态才为常态,一旦有冷水存在就是疾病的根源,但是问题来了,倪师也讲中医学是物理医学,我们知道水在常态下的气化点是摄氏100度,在人体摄氏37度的内环境下,水究竟是怎么保持气化的呢?要知道尽管人体内环境很复杂很精妙,但它不能离开物理学的普遍规律。
我的理解是由于中医学的古老以及古人的思维与现代人的差异,包括我所见到的所有的古籍,都没有将水和津液分开来说明,也许古人认为没有必要,但却造成了现代人的困惑,因为思维模式不一样了,当然《黄帝内经》有将津和液分开来,但水和津液一直是混为一谈的,如果我们将它们做一个区分,那么上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我们把水理解为现代意义的水,而津液则是水与有机物的混合液,由于有机物的存在,所以津液的气化温度会下降,津液就像酒,变得气化起来要容易得多,这也是37度的体温下,人体津液能大量处于气化状态的原因,倪师讲常态下不能有冷水存在,其实是讲不能有冷的津液存在。所以胃里面气化的是水,食物到了小肠以后,经过消化变成食糜,可吸收部分就是津液,由于津液比水容易吸收,所以小肠就专门吸收津液而不吸收水,到了大肠以后只剩下水和残渣,但还是会夹带少量的小肠来不及吸收的津液,变成大肠就吸收它们到肺里面去,它们进入膀胱以后,我的理解,其实膀胱吸收的是也津液而不
是水,膀胱就像一个滤过器,将好的津液吸收进去,把废水排除在外,所以糖尿病的人尿很多,但血液里面的津液仍然得不到补充,《内经》也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所以膀胱是气化津液的地方,倪师讲膀胱气化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人体真的很精密,无论是水的吸收,还是津液的吸收,一定有多条途径,至少分两级以上。水主要集中在胃和大肠里面吸收,津液主要集中在小肠和膀胱里面吸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