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化教学助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2022-07-28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化教学助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郝俊 侯丽春

来源:《工业设计》2016年第10期

摘 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举办,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果。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信息化教学;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

在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优化和整合信息化教学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2010年至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已经连续举办6届,正逐步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张名片。调查结果表明,大赛促进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真正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方式创新。 1案例背景

自信息化教学大赛举办以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郝俊、侯丽春、曲妍睿三位教师积极参赛,荣获2015年吉林省信息化大赛一等奖;2016年吉林省信息化大赛二等奖,并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郝俊、侯丽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制作思维导图、Proteus仿真电路、“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微信公众号、微课等多种信息化资源,并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建“汽车电工电子”兴趣小组,对第一课堂形成补充和深化。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制作、检修电路,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兴趣。 2案例介绍

下面以几位教师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2.1“问卷星”学情分析

课前,我们通过“问卷星”APP发布了一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虽然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耐力不够,但是熟悉微信、QQ通信工具,喜欢电脑,动手实践能力强,而且80%的学生表示,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很感兴趣。只要我们能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策略,发挥他们的长处,弱化缺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2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调查了学生的学情后,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及学生现有的能力与知识,制定了本次内容的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充分利用微课、仿真软件、思维导图、微信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导学、课后巩固”的教学活动。

2.3信息化课堂实施过程

课前,老师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发布预习通知,学生通过原创“新能源专业电工电子课程平台”获取学习资料,也可在线提出问题。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第一时间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效率。

本案例中使用了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和思维导图软件,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能够帮助教师演示和验证课程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为教师开发与设计教学案例提供虚拟仿真调试的平台。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帮助教师备课和进行知识梳理,成为学生学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电子笔记。 2.3.1案例引入

老师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模拟两个不同电路,用仿真软件模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使学生的对继电器的作用认识更直观,激发学习兴趣。 2.3.2老师引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本次内容的教学重点。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老师采用团队原创的微课教学。简短而内容丰富的微课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讲解视频,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了解继电器的原理,掌握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2.3.3电路仿真

电路仿真是本次内容的难点。老师采用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将实物操作虚拟化,更直观,也避免了耗材。老师用Proteus仿真软件举例多个继电器实用电路,学生在机房练习电路仿真,熟悉继电器应用电路的连接,针对仿真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实时指导。 学生完成软件仿真后,利用面包板完成电路的插接,学生通过电路插接、连线、检测等过程,实现了电路的硬件仿真,操作方便,也降低了学习成本。 2.3.4小组比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按照任务工单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作业。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电路设计——电路连接——成员汇报——老师点评整个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从“理论—实际”的能力。

通过问卷星发布听课效果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认可这种教学方式,希望课堂中多实操的部分,更多的发挥它们的主体地位。学生对于课堂评价:听得懂,有意思!

3信息化教学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的构建策略

在信息化视域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培养,在全面把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上,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构建和优化。

3.1学分制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要从管理学生向为学生服务转变,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从共性向个性转变,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真正落实到实处。学校可实行学分制管理,分层分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构建“通识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职业拓展课程+毕业综合实践+证书及创新创业学分”的课程新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2加大对教育模式和实施途径的研究

通过使用多维度的信息教学素材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能够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的系统规整,在引领学校发展、促进学生成才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不断地提高对多媒体和相关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实现日常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大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研发和实践力度,创新现代教育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3.3提高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水平

职业教育无论采用哪种教育形式与手段,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举办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方式,来推动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发展。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自身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频率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此外,通过建立工作团队、开座谈会介绍参赛经验等多种方式,发挥带头作用影响其他教师,形成工作互助、引导并指导更多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持续普及推广、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贡献非常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及时全面地了解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因素。通过自学、参与培训等形式,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做好统筹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向着现代化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关于信息化教学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32-133.

[2]张运,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证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5):45-46. [3]宋洋,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D].湖南大学,2013.

本文系项: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度教科研课题“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高专专业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项目编号:XJKT16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