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热点透视 Hot-topic Probing......................................................... 3
【发展战略】低碳金融创新 大银行应有大作为............................................... 3
在2009中国金融论坛上,金融业如何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理所当然成了热门话题。对此,笔者的看法是,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着手低碳金融创新,而我国的大银行尤其应成为低碳金融创新的表率。...................................................................................................................................................................................... 3
实务指导 Practice Instruction ..................................................... 4
【中间业务】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研究......................................... 4
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制度是国内银行业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中间业务,完善的定价制度更为重要。目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大,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不仅对银行的业务发展有重大影响,对消费者的福利也会带来重要影响。完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既要体现业务导向和市场细分导向,又要体现差别定价和定价机制的灵活性,还要体现成本核算。在完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的过程中,要完善定价机制,提高定价能力;要防止垄断价格;要加快业务创新;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要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合理解决成本收益问题。.................................................................................................................. 4
【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中投资工具的比较分析................................. 7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房地产、股票、债券、基金、信托、保险、黄金、外汇等,均成为人们的投资工具。每种投资工具所需投入的资金量以及投资周期、风险和收益都是不同的,究竟哪种投资工具适合自己,首先要清楚这些投资工具各有什么特点。.......................................................... 7
国际之窗 Overseas Banks .......................................................... 11
【国际借鉴】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发达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发展迅速,引人关注。................................................................................................ 11
本周专题 Special Topic This Week ............................................ 14
【公司治理】着力提升国有控股银行负责人执行力....................................... 14
所谓执行力, 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 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也就是通常说的“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执行力,作为企业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已经成为“大管理”的共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任何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都是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笔者认为,作为国有控股商业
银行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提升全行执行力,关键在于提升各级机构负责人执行力。............................ 14
【农村金融】浅议在村镇银行中引入CIS 的必要性 ..................................... 17
村镇银行的建立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群众认可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本文提出了把CIS 引入村镇银行的构想。并且通过建设银行引入CIS 成功塑造企业形象的案例,进一步证明了村镇银行引入CIS 的必要性,文章最后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构建村镇银行企业形象的建议。........................................................................................................................................................ 17
更多详情请登录:; ; ; (农村金融改革专题报告——系列之二百六十二)
《财富管理中心》;
《金融数据统计》;
《中融电子刊物》。
《银行经营管理》《区域经济中心》《行业监测中心》
热点透视 Hot-topic Probing
【发展战略】低碳金融创新 大银行应有大作为
在2009中国金融论坛上,金融业如何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理所当然成了热门话题。对此,笔者的看法是,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着手低碳金融创新,而我国的大银行尤其应成为低碳金融创新的表率。
我国工、农、中、建等大商业银行多年以来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业务优势、技术优势以及风险管理优势,在优选金融创新行动路径、加强金融创新市场驱动、健全金融创新工作模式、提升金融创新流程能力、夯实金融创新管理基础等方面相继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有机衔接产品创新流程与产品管理流程、IT项目管理流程,实现流程互动,逐步提升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建立起了产品创新阶段审核和阶段资源配置模式。可以说,我国现有的大银行已具备了低碳金融创新优势,具备了在开拓低碳金融创新业务带头作用的条件。
目前,“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成为全球金融机构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准,将来或也成为判断银行业低碳金融创新的一种标准。而国际大银行在低碳金融创新中争先,正是遵循了“赤道原则”。
面对来自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压力,世界银行属下的国际金融公司与荷兰银行于2002年10月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一个由9家商业银行参加的会议,专门讨论在项目融资中屡屡碰到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花旗银行在会上提出,国际金融界应尽量制定一个统一的规则来解决这些问题。随后,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和花旗银行同意成立一个任务工作组来起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现在的“赤道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融资时,要对该项目对环境与社会的影响作综合评估与判断,并且用金融杠杆去积极影响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上的作用。这是银行业首次表明在环保与发展这样的重大问题上自己应该负起责任。这套自愿性原则于2003年6月出台至今,先后有花旗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美洲银行等62家世界知名金融机构承诺接受这些原则,由此管理的项目融资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5%。国际大银行采用“赤道原则”的实践表明,“赤道原则”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项目融资风险,改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绩效,提高银行的社会声誉。
那么,大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创新重点在哪里?以笔者之见,首先是要以“公益创新”践行低碳金融。银行通过采用拓展公益事业宣传、公益事业关联营销、社会营销、慈善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以及提供负责任的商业实践等方式,将低碳金融理念、产品、服务、技术、教育和培训等资源与企业、社区以及公益事业相结合,与客户结成伙伴关系,不断拓宽沟通渠道,让低碳经济、低碳金融深入人心。这样的营销行为,在强化低碳经济概念的同时,也能赢得更多商业机会。
其次,增加“绿色信贷”投放。“绿色信贷”业务是贯彻执行“赤道原则”的具体体现。毫无疑问,我国政府明年将会大力倡导并推行低碳经济。银行应抓住这个机遇,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的新理念,尽可能地扶持相关企业,使更多资金能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各个行
业中去。同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应给予一定的信贷倾斜,重点关注能效技术评估,大力支持诸如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在信贷客户的选择上,逐渐由单纯的信用评级选择向信用评级选择与环保评价选择并重转变。通过借助信用评级和企业投资环保评价,重点识别和挖掘那些成长性很高、环保执行力强的优质企业,将它们培育成为支撑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客户。
再次,积极推出低碳投资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大银行应该积极努力,推出挂钩低碳消耗、环境友好型公司变现的基金,使投资者可直接追踪这些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鉴于我国碳交易市场仍处在成长初期,市场的流动性较低,而且不同市场之间也存在分割现象,建议银行加紧积极介入该市场,并逐渐成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同时,抓紧设计、开发各种连接不同市场的套利产品,加速推进国内碳交易市场的一体化。大银行还可以尝试为自愿减排市场提供“碳银行”服务,即着手碳信用的登记、托管、结算和清算,尝试碳信用的借贷业务,促进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
作者: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 王 勇
返回目录↑
实务指导 Practice Instruction
【中间业务】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研究
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制度是国内银行业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中间业务,完善的定价制度更为重要。目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大,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不仅对银行的业务发展有重大影响,对消费者的福利也会带来重要影响。完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既要体现业务导向和市场细分导向,又要体现差别定价和定价机制的灵活性,还要体现成本核算。在完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的过程中,要完善定价机制,提高定价能力;要防止垄断价格;要加快业务创新;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要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合理解决成本收益问题。
随着WTO 保护期的结束,国内金融市场人民币业务已经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中资商业银行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人民币存贷款等传统业务方面,由于中资商业银行具有网点和规模上的优势,短期内外资银行还无法与之竞争。而在中间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可直接将国际上先进的服务方式和产品移植到国内金融市场,和国内银行争夺有价值的客户。中资商业银行建立合理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将直接影响各行的市场地位。
一、完善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的背景分析. 自从我国银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改变收入结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直是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中间业务也成为各行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间业务合理的定价制度逐步成为发展中间业务的关键手段,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中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定价制度。一是外资银行全面收费。2007 年4 月,第一批外资法人银行成立,标志着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全面展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并没有按照人们的预期向所有客户开办,而是通过账户收费,将中低端客户挡在门外,为高端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促使国内银行业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中间业务收费制度。二是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开始下降,尤其是排队长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面对的问题。各级政府、监管部门都已将解决排队长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目标。排队长问题仅是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下降的一个表象,银行没有区分客户群,造成同质化竞争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服务质量。银行如何通过定价制度合理分流客户,解决排队长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三是客户的金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量的需求方面,居民的理财意识和需求急剧增加,很多居民开始频繁进出银行或者通过各种渠道提
出服务要求;在需求种类方面,居民也提出多样化的需求,证券、基金、保险、理财、卡业务以及衍生的各类业务对银行的金融服务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从银行业内部来看,完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对于发展中间业务尤为重要。一是定价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所必须经过的阶段。在银行改革初期,银行的产品很少,存贷款业务的利率受到国家管制,并没有定价自由。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已实施了企业化经营,解决了定价的体制问题,如何定价成为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是商业银行的转型压力逐步增大,传统商业银行向国际上先进银行模式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依赖传统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国际先进银行的标杆,国际上先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 %以上,而国内银行一般都在10 %左右。随着交行在国内上市,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都基本完成上市,作为上市银行,它们必须接受投资者时时刻刻的监督,而每年都作为目标的中间业务转型成果是银行在年报中必须体现出来的,它受到了投资者广泛的关注,而合理的定价制度是发展中间业务、提升收入占比的有效手段。
对于中间业务的定价制度,各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刘浩然等提出银行服务收费虽然符合市场经济的特征,但鉴于银行的强势地位,其定价行为需要规范化。王靖琳在研究了香港银行业收费制度后,认为内地银行业在收费时,应适当检讨自身的收费政策,提高收费透明度,兼顾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并积极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张丽拉提出,中间业务收费是银行业差异化经营的手段,重点不在于增加收益,而在于自动区分客户。
二、中间业务定价制度对消费者的影响分析. 目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不仅对银行的业务发展有重大影响,对消费者的福利也会带来重要影响。
(一)社会整体福利损失。从目前来看,受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的影响,消费者受到的损失大于银行得到的收益。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成本,受中间业务收费影响,消费者可能会转换服务银行,会产生转换服务银行的时间成本。二是如果没有有效的外部监督,银行的中间业务垄断定价必然导致价格偏高,社会整体收益不会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低收入人群基本都是不属于银行客户的细分群体,银行传统的和新兴的收费中间业务价格对他们来说都很高。此外,他们的资产比较少,无法通过银行的理财产品获得资产增值收入。如果没有特别的制度安排,低收入群体将得不到合适的金融服务,利益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三)中间业务收费的提高与服务质量的改善不同步。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靠自身信誉、技术、人才、信息、资金实力等资源,通过向客户提供服务来赚取收入,收费水平应当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相匹配,使客户感到物有所值,愿意且乐于付费。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银行片面强调中间业务收费与国际接轨,追求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却忽略了服务质量的改善,出现了服务收费与提供的服务质量不协调、不同步的现象,损害了客户的利益。
三、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的内涵分析. 完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既要考虑到目前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背景,同时也要考虑对消费者的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价制度包括定价的产品范围和方法。在定价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要体现业务导向。在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有些是传统中间业务,如结算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这些业务基本上属于对公司业务,客户的接受度较好,业务增长速度较慢。而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等与个人客户密切相关的业务的交易量比较低,业务增长速度比较快,需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定价制度就是要体现业务导向,发展那些能给银行带来综合收益的业务,通过合理的定价制度帮助银行进行业务转型。
二是要体现市场细分导向。目前国内的银行都在进行战略转型。其一是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变,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其二是由公司客户向个人客户的转变,在这
个方面有两个概念,一是零售银行,另一是私人银行。零售银行的出现,是由于国内经济的持续一段时间发展后,老百姓的金融需求激发出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加大,企业对银行的依赖速度逐步降低。私人银行则是由于中高收入群体不断增加,银行针对高端个人客户开辟的服务。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内银行业大举进军这两类业务领域,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理财业务。中间业务的定价制度的重要内涵就是区分市场细分中的个人客户,对这些客户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务,通过定价制度实现收益最大化。对于属于市场定位的客户,要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实现边际收益最大化;对于不属于市场定位的客户群体,要实现绝对收益最大化。
三是要体现差别定价。对于高端的中间业务产品,人们接受程度高,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也高,定价就高一些;对于低端产品,人们用得多,接受价格程度低,定价就要低一些。不同客户的定价也有差别。公司客户相对不敏感,对它们产品的定价可以高一些;个人客户比较敏感,对他们产品的定价应该谨慎。不同渠道的产品定价也有差别。柜面人员的成本比较高,通过柜面提供的产品定价要高一些;电子渠道的成本低一些,定价要低一些。
四是要体现定价机制灵活性。在实施定价收费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异和接受程度,实行区域间差别化收费标准。银行的市场化程度较之制造业等领域还是较低的,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有效客户,银行必须实行灵活的定价策略。其一,定价制度要能够吸引新客户。如在信用卡年费的定价中,很多商业银行都通过多种手段免除年费,以此吸引新的办卡用户。其二,定价制度要维护老客户的利益。特别是那些长期有价值的客户。对于银行来说,客户通常不会办理单一业务,客户的综合收益是最重要的。
五是要体现成本核算。存贷款业务的成本基本依赖于利率的核算,而银行其他业务的成本基本都以机构为单位进行核算,对单一中间业务产品的业务核算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国内银行对A TM 的取款成本进行调研,说明国内银行业的成本核算才刚刚开始。银行企业化经营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准确的成本衡量对于日益精细化的银行管理至关重要,粗放型的经营管理势必不再适应未来的银行竞争。所以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必须要体现成本核算,银行必须建立以产品为核算单位的成本核算体系。
四、对完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要完善定价机制,提高定价能力。一是要统一定价政策,银行的分支机构只能拥有一定范围内的定价调整权,要保证客户购买同一产品时在同一银行不同机构间不能出现差异;银行内部要建立规范的定价决策机制,明确定价决策机构和定价流程,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二是提高定价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对大多数产品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准确计算作业成本。对于新产品、特定产品要有效地观察客户行为以及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采用市场跟进定价或者客户导向或称价值定价法。
(二)要防止垄断价格。目前,银行业还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银行间的竞争还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单方面的产品定价很可能形成垄断价格,这种不完全竞争行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银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要有一定的措施防止垄断价格。对于那些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收费,要有一定程序的公开、合法的听证制度。要提高银行收费透明度,商业银行在服务开始收费之前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收费情况,及时、明确和醒目地进行收费公告,做好业务收费对客户的解释工作。
(三)要加快业务创新。银行在通过收费弥补成本的同时,应该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加速业务创新,创造出满足公众多样化金融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要加快理财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的创新力度,通过良好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升生活品质。同时,要积极拓宽低成本服务渠道,特别是ATM、网上银行等低成本的电子渠道,单笔业务成本较低,收费也较低,通过拓展低成本渠道,既可以降低银行的服务成本,又可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要豁免或者降低低收入阶层的收费,保障其享受银行基本服务的权利。银行在制定收费标准和收费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承受能力和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好地处理增加收入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在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时,要保证每个家庭在银行至少有一个免费的活期存款账户。
(五)要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合理解决成本收益问题。正确引导广大客户对银行合法收取中间业务手续费的认识,通过对产品的细分、价格的纠正、合理的定价和宣传、营销,达到吸引顾客、让顾客认同中间业务服务收费的目的。建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在调查排摸的基础上,统一增加或适度调高部分中间业务手续费基础费率,彻底改变不符合价值规律的低收费情况,并根据我国利率最终的市场化进程,逐步过渡到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成本和客户情况自主定价的完全市场化定价模式,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逐步适应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竞争,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高 展
返回目录↑
【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中投资工具的比较分析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房地产、股票、债券、基金、信托、保险、黄金、外汇等,均成为人们的投资工具。每种投资工具所需投入的资金量以及投资周期、风险和收益都是不同的,究竟哪种投资工具适合自己,首先要清楚这些投资工具各有什么特点。
一、稳健型投资工具. (一)银行储蓄存款.
银行存款的风险最低,适合个性保守的投资人,但相对获利也最低,几乎就是俗话所说的“蝇头小利”,有时甚至还赶不上通货膨胀。 银行存款作为投资工具的特征有: 一是流动性相对较高。活期存款流动性高,变现力强, 可作应急之用。但对于定期存款来说,若未到期提前支取,就要遭受利息损失。二是风险较低。由于国家对银行有一定的信用保证作用,因此风险较小。三是回报率低。目前国内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低于同期债券利率, 一年期利率为4.14%, 而2007年12 月份, 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较上年同期上升6.5%;今年头4 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已经达到8.2%,储蓄存款实际仍然为负利率。加上利息税,实际的回报更低,甚至不能抵御通货膨胀。银行存款虽然投资收益率低,但仍是广大投资者的首选,这是因为存款对投资者来说是简单和最方便的投资方式,更重要的是其必要性。每个投资者每天都会面临一些日常费用开支,有时可能会有一些应急的开销,这都需要现金支付,因此银行存款对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是必要的。但个人投资者不应该将其全部积蓄都存入储蓄账户,而应该根据各人不同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在保证一定额度流动资金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以谋求更高的回报。
(二)债券.
债券投资可以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也可以在市场买卖中赚取差价。目前,国内银行代理的债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数种。债券作为投资工具其特征主要有: 一是安全性高。安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的收益相对固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 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由于债券发行时就约定了到期后可以支付本金和利息,故其收益稳定、安全性高。债券投资不能收回有两种情况: 第一,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即债务人不能充分和按时履行约定的利息支付或者偿还本金。不同的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风险程度是不一样
的, 对于国债来说,其本金及利息的给付是由政府作担保的,几乎无风险,是具有较高安全性的一种投资方式。
第二,流通市场风险,即债券在市场上转让时因价格下跌而承受损失。许多因素会影响债券的转让价格,其中较重要的是市场利率水平。但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当利率下跌时,债券的市场价格便上涨;当利率上涨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则下跌。因此债券比银行存款的抗风险能力强。二是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债券的收入主要表现为利息收入。在我国,债券的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投资债券,投资者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价差。三是流动性强。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 灵活地转让债券提前收回本金。流动性首先取决于市场对转让所提供的便利程度;其次还表现为债券在迅速转变为货币时, 是否在以货币计算的价值上蒙受损失。上市债券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当债券持有人急需资金时,可以在交易市场随时卖出,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债券的流动性将会不断加强。
综合来看,对那些想获取固定收入,投资目标属长期的投资者来说,银行的个人理财师就应该建议其加大债券的投资比重。
(三)保险.
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的加深,个人保险已经成为家庭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一个处于成长期还是稳定期的家庭,精心选择一份乃至几份保单将是所有金融产品投资中最稳健的行为。保险的投资风险低,且能保障家庭幸福,帮助人们解决因疾病、意外事故的紧急开支等。虽然投资回报比其他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等偏低,但人们大都接受将保险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并且目前综合了保障与储蓄、养老、教育、重大疾病和投资连结的保险计划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青睐。然而可惜的是目前银行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使得银行不可能直接为客户设计适合的险种,虽然目前已有保险公司纷纷与银行开展合作,客户可在银行柜台前直接购买各种保险,但银行只是受保险公司委托进行的一种代售活动。因此银行的个人理财师也只有在了解保险公司推出的各险种后,针对投资者自身的资金条件为其选择合适的品种。
人寿保险从投资的角度分为储蓄型险种、投资型险种。传统的人寿保单作为一种契约一般都具有现金价值。而非传统的寿险品种,如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平安理财宝”,是投资性险种,其投资功能更强。保险作为投资工具其特征有: 一是有强制性储蓄的作用,但变现力一般。二是风险较低。保险最基本的作用是解决因疾病、意外失能的昂贵开支,保证收入不中断,提供养老金和教育基金。保险作为一种投资工具,风险较低。保险公司的运作必须依据《保险法》的规定,切实保障客户利益。三是回报率低。尽管保险金是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受益人的赔付,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保险的费率随着银行利率而调整,回报较低。保险作为投资工具,其优点主要是对资金进行统一运作,具有保障兼储蓄功能,还可提供应急的资金,风险较低,缴费方式灵活,且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理财师为重视家庭、注重生活品质的投资者设计投资策略时,可适当增加其保险的比重。
二、增值型投资工具.
(一)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即“为客户炒股”的基金,是将众多投资者的零星资金集中后由代理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专业的管理与投资,投资收益扣除税费和代理服务费用外,其余均归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分享。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有: 一是收益高。证券投资基金是由专家运作、管理并专门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基金。证券市场的高收益性也带动了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并且基金资产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负责管理,基金管理人配备了大量的投资专家,他们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投资
分析和投资组合理论知识,而且在投资领域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投资基金比自己操作可能带来的收益更高。二是风险相对较低。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汇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小额资金,形成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同时把投资者的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种股票,使某些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可以用其他股票涨价的盈利来弥补,分散了投资风险。但是基金的风险明显高于国债和银行存款。尽管基金由专家操作,但资金总归是在证券市场中流动,专家有时也有失算的时候。而目前证券市场还没有指数期货等避险工具,有可能会出现基金经理持有的股票在证券市场单边下跌时,资产严重缩水的风险。因此在选择基金投资时除了基金品种外, 还要注重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与过往业绩。三是流动性强。基金的买卖程序非常简便。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投资者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套现,买卖程序与股票相似;对开放式基金而言,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人直接申购或赎回基金,也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等代理销售机构申购或赎回,或委托投资顾问机构代为买卖,变现相当方便,流动性强。对于身边有点闲钱, 但没有时间或投资专业知识、投资目标属中长期的投资者而言,银行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投资组合中,可以适当加重投资比例。
(二)信托.
信托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它是财产所有人基于信任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他人,由他人以自己的名义,按财产所有人的意愿为第三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管理或者处分该财产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信托产品以其独特的优势,与证券投资基金一并成为各大银行争逐的“宠儿”。信托作为一个风险型投资品种,主要有如下特性: 一是收益高。整体而言,信托产品具有明显的收益优势。二是风险适中。信托产品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本身的信用风险、投资风险和利率风险上。信用风险主要指信托公司的背景、业绩、信誉度等问题。选择一家实力强、值得信赖的公司是抵御本身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在信托方式下,委托人的财产权须委托给受托人,由此产生了信托财产可能会因受托人所负债务而被第三人执行的风险。在委托方式下,如受托人以委托人名义行事,则不存在委托财产因受托人原因而被第三人执行;但如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理财,则此种风险就不可避免。但对于设立了担保或质押的信托产品就不存在此类风险。利率风险主要是当储蓄利率上升时,信托收益率就相对降低,面对利率风险影响时,投资者可以多从宏观面来分析经济大势,从而慎重选择。三是流动性低。根据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发行债券,不得以发行委托投资凭证、代理投资凭证、受益凭证、有价证券代保管单和其他方式筹集资金”,这意味着现有的信托受益权只能以信托合同,而不是信托受益凭证的方式成立,这导致信托合同不能像信托受益凭证那样被分割,而只能整体转让。由于“不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其他公共媒体进行营销宣传”;信托产品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为狭窄,使得流动性相对较差。
(三)外汇交易.
个人外汇理财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委托,在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由银行资深投资专家,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丰富的金融工具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运作,为个人客户自有外汇资金进行以提高收益率为目的的集合性理财业务。外汇交易作为投资工具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是收益高。投资人可由汇率的变动而获利,即经由特定货币抗衡其它货币汇率的涨跌而买入(预期可获利) 或卖出(预期会有损失产生)。相对股票市场的单边市,炒汇具有双向获利的机会,可以持有买单仓位,即买入货币并预期未来价格会上涨,再以高价卖出;也可持有卖单仓位,即卖出货币并预期未来价格会下跌,再以低价买进。如果决策正确,其收益率较高。二是风险大。在全球这个密不可分的金融世界里,每一刻发生在世界各国的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这个投资环境,也就是构成了汇市变化的不确定性。如影响汇市价格波动的数据就有货币政策、会计政策、政治形势、贸易型态、经济指针(如国内生产总额、消费者物价指数等等)、利率、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中央银行的干预(即以有效的方式促
使市场汇率固定在他们所要的范围内)等。三是流动性强。外汇市场是24 小时运作的高度流通性的全球市场,仅在假日有短暂性的休市,所以外汇市场是最具流通性的市场,投资人对于市场消息可立即反应进行交易,不用怕错失交易良机。
(四)房地产.
房地产投资之所以越来越受投资者的追捧,除了高收益性外,投资者更看重它的保值功能。通常人们所说的房地产投资可分为开发投资和房屋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长,投资过程复杂,在这里不做介绍,在这里主要从投资的“三性”来介绍房屋投资。一是收益高。因为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稀缺性。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却不增加,而且人口增加带来需求增加,使得房地产的价格上扬,出现增值的利益。房屋除了转让差价外, 还有其持有期间的租金收入。如果投资者利用住房贷款这一资金杠杆,则只需准备20%的首付款,然后租房养房,这样几年下来,就可以赚回一套房子。如果遇上房价走高,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一次性转让直接赚取差价。房屋投资除了大家熟知的住宅类投资外,时下商铺投资也已成为广大投资者的新宠。据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大中城市的信息显示,其商铺价格居高不下。二是风险大。房产的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由于房屋的不可移动性(即不动产),投资者一旦决定所购房产的地段和房型就不能改变其属性,因此在初始投资时选择的地段和房型等都会直接影响日后房屋的收益率,如果决策失误,租金下降甚至房屋闲置时,投资者仍要面临还贷、保险、房屋的修缮保养等压力,不仅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有时甚至难以收回本金。另外,房地产投资的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只有当房地产的需求真正反映社会需求时房产价格才会稳步上升。但目前由于银行信贷的支撑,资本的放大使得众多投资者通过炒房将价格拉升,市场需求并未能反映实际需求时,房地产市场就存有泡沫,如果泡沫破灭,房价大跌,投资者将会深度套牢。而房产对有需求的人来说有价值,但对于已经拥有一套房屋的投资者来说,房产如果不出售,只能作为一项沉没成本。因此,投资者在涉足房地产市场时,一定要谨慎,要从房屋的增值潜力来分析是否投资以及如何投资,如果市场中存在太多泡沫时风险将会无限扩大。三是流动性差。房地产投资不是一个简单的购买过程, 房产转让手续也较其它投资工具繁琐,过户、登记、公证等所有程序办妥至少也需要3-6 个月的时间,因此如果投资者想转让房产,至少要提前一年做好准备。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房产时要对地段及物业本身做较高要求,注意选择价比较高的物业,只有这样才能靠房产本身的增值来弥补将其变现所造成的损失。另外,产权不清,也会造成物业再次交易的程序复杂, 费用过高,所以在购置时要做到产权清晰,规避流动性风险。
(五)股票和期货. (1)股票。股票作为一种投资工具,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收益高。股票的收益来源可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来自于股份公司。认购股票后,持有者即可从公司领取股息和分享公司的红利。第二种是来自于股票流通。股票持有者可以持股票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当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买入价格时,卖出股票就可以赚取差价收益。我国股市实行10%的日涨跌停板制,如果投资者能理性分析行情,正确持有股票,其持有股票的日收益率就可能是10%, 收益相当可观。二是风险大。股票风险可以看作是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股票可能给股票持有者带来收益,但这种收益是不确定的,股东能否获得预期的股息红利收益,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情祝,利大多分,利小少分,无利不分;公司发生亏损时股东要承担有限责任;可能血本无归。股票的市场价格也会随公司的盈利水平、市场利率、宏观经济状况、政治局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如果股价下跌,股票持有者会因股票贬值而蒙受损失。三是流动性高。流动性是指股票可以依法自由地进行交易的特性。股票持有人虽然不能直接从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股票交易市场上很方便地卖出股票来变现,在收回投资(可能大于或小于原出资额)的同时,将股票所代表的股东身份及其各种权益让渡给受让者。所以,股票是流动性很高的证券。
(2)期货。期货交易原来是一种相对于现货交易的交易方式,但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金融活动”。从其投机的一面来说,它甚至是比股票交易风险还要大的交易。但期货交易除了投机的一面之外,还有保值的一面,尤其是农产品期货的保值交易反而是广大农民降低或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期货这一投资工具,投资者应该正确地认识期货,以扩大投资选择的范围。
期货作为投资品种,主要有如下特性:一是收益高。期货市场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 资金的杠杆作用能放大风险,同时也能扩大收益。只要你的头寸与市场走势相吻合,则账户资金很快就会出现翻几番的现象。期货市场的卖空机制也使得期货投资不存在纯粹的牛市和熊市。当市场走势看跌时,可以先卖空,在低位进行买入平仓,看涨时,则先买入开仓,后高价卖出平仓。因此在牛市和熊市中都存在盈利的机会。另外与股市不同的是,期市实行T+0 交易制度,也就是说当天的开仓当天就可以获利了结,一天之内可以依投资者的兴趣做任意多次交易,随时获利,随时出逃,盈利的机会比股票多。二是投机风险大,保值风险小。期货投资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保证金收取比例由按各期货交易所视品种而定,一般在5%-10%,这种以小搏大的投资无疑增加了投机风险。如果走势与所持头寸的方向相反,则投资者要承担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全部风险,由于投资者只缴纳5%-10%的保证金,因此当价格朝不利于投资者的方向波动时,投资者要么追加保证金,否则就得强行平仓。
期货市场除具有较大的投机风险外,也有降低风险的功能,即套期保值和套利功能。套期保值的基本思路就是能通过期货市场来锁定价格,以避免现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风险,使交易者的经济收益稳定在一定的水平,避免价格风险。套利又分为期现保值、套利机会又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品种套利。由于市场上偶尔会出现价格背离现象,这就存在套利的机会,只要把握好套利的有效时机,投资者就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基本不存在风险。三是流动性强。期货市场的结算制度与股票相似,采用当日结算制。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所进行结算后随时取出资金。其次期市的T+0 交易制度也体现了期货流动性强的特点,当日的投机获利当日即可变现。
总的说来,期货市场充满了风险与诱惑,每天的波动都相当频繁,甚至一秒钟的变化可能就使你的账户资金变化10%以上,因此对那些资金不太充裕的投资者来说,也许期货不是一种好的投资品种。其次,期货市场的准入门槛也比股票市场相对要高。再者,期货的投资需要投资者有相当的投资理论与投资技巧,保证时间盯市也是必须的,因此对工作紧张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期货不应当作为首选。
除了上述几大类投资品种以外,还有诸如收藏品投资、实业投资等,但都不属于金融投资品种的范畴,投资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素质能力和经济能力来决定是否需要介入。可见,随着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深入,投资者对理财认识的不断增强,各种投资工具的身影频频出现在银行个人理财品种中。面对这琳琅满目的投资工具,投资者只有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好合适自己的投资工具,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利用风险,获取超额收益,最终就能达到资产的最优配置。
作者:农业银行灌云县支行 侍 振
返回目录↑
国际之窗 Overseas Banks
【国际借鉴】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发达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发展迅速,引人关注。
所谓银行保险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尽管19世纪就有了银行与保险的结合,但一般认为,真正的银行保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是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之后,银行保险便迅速发展起来了。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银行保险发展的浪潮,特别是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将银行保险推向了高潮。2000年,通过银行销售的寿险保单在法国为60%、荷兰为39%、西班牙为40%、英国为28%、意大利为30%、法国为14%.可以说,银行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一)银行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是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因素。首先,人口状况、储蓄方式和金融意识三方面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急剧减少,与此同时,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大幅增加。80年代以来,发达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极大的促进了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金融储蓄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低通货膨胀率也使得人们愿意购买长期的金融产品。其次,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急剧恶化。一是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是高度成熟的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不断寻找其他利润增长点。二是管制的放松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使得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外国银行、金融产品的零售商等金融机构更容易进入银行领域。三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
(二)金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力。银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利润率不断降低,与此同时保险业的高利润对银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银行不断开展保险业务。事实上,银行开展保险业务具有极强的优势。一方面,银行拥有开展保险业务的硬件方面的优势,如银行拥有基本的现金帐户,这可以作为其开展多样化业务的平台;银行拥有广泛的分支网络机构,这可以用来销售保险产品等;银行能够利用更加详细的资料库为客户提供更为合适的产品等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使其较为了解保险业的运作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具有更为优良的信誉或声誉等,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的相似性可以使银行有效的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三)银行保险也是保险业横向扩展的需要。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已趋向饱和,业内的竞争已处于一种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业的横向扩展表现为金融业务的一体化,银保业务的融通趋势日益明显,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通过兼并和收购、集中和联合,由此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以规模优势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稳定和扩大,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此外,跨行业收购与兼并,可以制造协同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四)金融监管的不断放松为银行顺利地进入保险领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纷纷对金融业放松管制,默许银行、保险、证券合业经营,之后又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如英国与日本先后于1986年与1997年实行“大爆炸”的金融改革,放松监管,允许合业经营;美国也于1999年11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从而正式从法律上允许合业经营。
二、国外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
(一)以银行为主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仅为银行提供保险产品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如风险调查、承保技巧,保险投资管理等,并因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占主导地位的银行通常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ATMS系统、信用消费体系、邮件或电话销售网络等多样化销售渠道,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客户群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最有利的保险产品。
(二)以保险公司为主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与
多家中小银行共同开发市场,占主导的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包括专业代理人、独立代理人等各种代理中介。与之合作的银行最少需要五家以上的分支机构,当地拥有较高的声誉,银行只能够辅助保险公司从事一些保险宣传和潜在客户的开发工作。保险公司将根据银行在销售过程中的业绩支付相应的佣金,同时为更好地激励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代理人有可能将保险产品与银行的某些产品结合起来组合销售。
(三)银行、保险公司共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与保险公司平等地分配经营所得,即合作双方通常都是各自拥有广大客户资源及丰富管理经验的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他们之间的强强合作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更为有效的保险营销模式。二者的合作使双方集中了诸如高效的销售网络、销售技巧、产品开发经验等各类资源,做到优势互补。
(四)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并购模式。尽管银行与保险两种文化的融合需要较长的磨合期,但是银行与保险这种合作方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他们各自的企业优势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险公司的保险专业知识可以解决银行承保业务时所面临的局限性,从而使银行很快介入保险领域,同时一个成功的银行在开展传统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会建立数量众多的客户关系,这又能使保险公司很快的进行潜在客户的开拓。
三、对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分析和建议.
我国实行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保险的发展。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和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故对于国际上出现的金融业务一体化的趋势,我国要谨慎对待,不可盲目追随,但我们要认真研究和进行准备。一旦条件成熟时,我们也应逐步放开各种行业限制,促进国内金融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对银行保险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银行保险符合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是我国金融业在“入世”之后,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银行保险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立足于长远,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地推陈出新。
(二)健全金融监管。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券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三大监管部门的协调,向综合金融监管迈出了第一步。但单纯的联席会议制度远不足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市场格局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动态。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设立负责综合金融监管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盘布局,统一制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集中监管信息,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行业的整体风险。
(三)实施保险创新。银行保险要联合进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双方应加强对客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银行柜台适合销售的保险产品就是卡式产品,寿险方面的短期险比较容易改变成卡式产品,但目前寿险产品在这方面的开发力度尚显不够;同时,由于对于长期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长期险产品难于开发。财产险方面,一些责任险比较容易改变成卡式产品,如职业责任险等,对于信贷类保险还有待于银行保险双方更进一步合作开发。另外,可以开发捆绑式产品销售,如信用卡相关的保险等。
(四)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运用计算机手段,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联网,是开展银行保险的基础工作。目前,银行的电子化水平比较高,对客户的服务比较及时,资金结算迅速安全,应该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上留给保险以应有的内容和空间。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需要信息交流技术的支持,由于保险产品,特别是一些人身险产品需要核保,信息的输送和反馈是相当重要的,双方必须实现联网才能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质量。
(五)探索服务模式。银行和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银行保险合作客户服务模式的新特点、新情况,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改善客户服务的环境,提高客户
满意度。同时,银行保险双方应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合作,为客户提供附加值服务,完善客户服务的内容。例如,银行的信用卡等产品可附加保险功能,保险公司的寿险保单可在银行网点办理质押贷款等。
(六)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则,促进银行保险合作向深层次发展。银行保险的监管部门按照银行与保险的特点,制定合乎实际需要的管理规则,这对于公平竞争、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兼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要求独家代理保险业务,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自由竞争,可考虑允许银行和邮局实行多家代理保险业务;同时为了鼓励银行保险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允许银行或保险公司选择一家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开发出不同形式的产品和服务。
来源:金融实务
返回目录↑
本周专题 Special Topic This Week
【公司治理】着力提升国有控股银行负责人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 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 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也就是通常说的“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执行力,作为企业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已经成为“大管理”的共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任何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都是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笔者认为,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提升全行执行力,关键在于提升各级机构负责人执行力。
一、提升机构负责人执行力的必要性.
(一)提升执行力是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日趋复杂严峻,金融市场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同样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金融市场体系的稳健和安全,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各项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形势,银行业既要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社会责任的落实,积极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这就要求银行业必须认清形势、熟悉政策、强化执行。而银行机构及其负责人,作为国家宏观政策最直接的承受者和执行者,只有不断提升执行力,才能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行的安排部署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局势。
(二)提升执行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科学发展观要求银行业统筹兼顾,均衡发展。但是当前,银行机构工作中普遍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不能处理好局部与全部、短期与长期、重点与一般等方面的关系。作为一个银行的机构负责人,必须“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本行发展各个方面,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科学掌握银行工作规律,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注重管理科学和领导艺术,提高管理的实效性,确保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提升执行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执行力建设是银行机构负责人领导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基层机构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上级行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做出决策、抓好落实。作决策就是一个结合本行实际、贯彻执行上级工作部署的具体过程,是执行的第一个环节。决策出台后,日常性的、大量的工作是办事情、抓落实,这是执行的第二个环节。对银行基层机构负责人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带头执行上级
决定, 办好自己的事情,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种作决策、抓落实、办事情的意愿和能力就是银行机构负责人执行力的具体体现。
(四)提升执行力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实现精细化管理,就要切实提高银行机构负责人的执行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 推行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夯实精细化管理步伐,形成坚实的基础;同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手段,采取有效的方法,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二、提高机构负责人执行力的基本要求.
(一)端正完成任务的态度。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有完成任务的积极意愿和良好态度。银行机构负责人必须树立接受任务不讲条件、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完美的观念。对上级行出台的政策、做出的决定、部署的工作,要主动接受,积极行动,确保落实到位;对客户提出的需求,属于本机构职责范围内的事,要迅速、妥善办成办好;对于本机构权责范围内不能独立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行汇报,请求上级行帮助解决;对员工提出的困难、意见或建议,要高度重视,正确对待,将员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努力化解、妥善解决。
(二)注重建立公平合理、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坚定执行到底的决心。公平合理是员工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员工感到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并且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对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至关重要。不论是奖励还是处罚,基层机构负责人一定要有一种公平的心态,注重一碗水端平,同时,还要有执行到底的决心,把考核机制落到实处,做到奖励有效,惩罚有力。要把握最佳时机,以足够的力度,奖励正确的事情,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而对违规违章、执行不力、业绩不佳等问题,必须果断进行处理处罚,决不姑息迁就、心慈手软。
(三)注重培养团队协作、资源协调的能力和技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所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行上下和各条线要强化管理、狠抓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只有杜绝违规的业务操作、减少差错的发生,并逐步杜绝差错发生,才能保证业务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并以此促进各项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银行机构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注重团队协作,主动加强沟通,搞好团结,密切配合,相互合作, 减少梗阻,努力形成心齐、风正、气顺、干事的浓厚氛围,让全行员工通力合作,凝聚于本行工作这个向心力,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同时,银行机构负责人要掌握一定的领导艺术和技巧,充分利用资源,做好协调工作,发挥资源的最大效应,提高工作效率。 (四)善于解决各类矛盾和困难。执行就是解决矛盾、解决困难的过程。对于银行各级机构负责人而言,一定要勇于正视困难,善于解决矛盾,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迎难而上, 而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不能把矛盾上交,尤其是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更要互谅互让、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当前,必须正确面对和分析复杂的金融环境和形势,坚持贴近银行工作实际、贴近工作生活,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解决问题,要认真研究当前形势下银行工作的新变化和客户的新需求,着力加强和改进银行的服务工作。
三、提升机构负责人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责任意识的提升。银行机构负责人肩负着企业发展、团队建设、品牌塑造、安全营运、优质服务等多方面的重任,可以说责任重于泰山。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不可能完成好这些任务的。各级机构负责人首先必须讲政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学习好党的方针政策,准确理解和执行党中央和上级行的有关政策精神。 (二)强化业务能力的提升。银行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不熟悉业务和产品,不仅产品营销、业务拓展无法开展,而且风险内控、经营管理也是寸步难行,执行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在当前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机构负责人必须全面熟悉业务,成为业务的行家里手;要
紧跟上级行经营理念、发展方式等方面的战略转型,同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思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业务的不断发展。在风险防范方面,也必须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熟悉相关的业务知识,熟悉相关的产品,了解规章制度。只有熟悉业务,才能找准业务上的风险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防范风险。如加强前台的风险控制,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前台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合理安排人员,督促每一个业务环节按规程去操作,按要求指导和检查,重视每个环节链的管理,确保每个环节的制度要求都执行到位。
(三)强化创新能力的提升。美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序言中介绍IBM公司一直以“创新”为转型的动力。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市场是变化的,客户的需求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断满足客户变化的需求是一家银行赢得客户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基于此,银行必须做到“传统业务不落后,创新业务要争先”。传统业务是银行工作的基础,保持稳定的发展,做到不落后是一个银行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绝大多数银行都能做到,但更重要的是要在传统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创新业务的争先。
(四)强化沟通能力的提升。在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组织员工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就如同一盘散沙。协作必须通过不断的沟通才能完成,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团队任务完成的好坏,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银行基层机构负责人,必须学习和掌握好必要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才能更好地发挥传导任务、调节人际关系、激励协调的功能。一是与员工的沟通,一个基层机构的负责人在制定目标,比如说发展某项业务指标,就必须计划好目标和措施,和员工沟通到位,让员工了解发展该项业务指标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二是机构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一个基层机构只有3-5位负责人,相互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在计划目标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负责人之间必须加强沟通,才能合作愉快、协作到位,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三是与上级的沟通,即汇报。要善于进行总结,及时汇报情况和反映情况,让上级及时了解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要及时向上级行汇报和请示存在的问题,以便得到上级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五)强化学习能力的提升。要在日趋激烈的银行业竞争当中带领团队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取得令人满意的经营业绩,学习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前金融形势复杂,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业务推陈出新,如果不注重加强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个团队的领头人如果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其团队就不可能有整体的执行力和战斗力。银行基层机构负责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强化学习能力的提升。
(六)强化知人善任能力的提升。老子曰: “善用人者为天下”,这是一门很难把握的领导艺术但也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技能。银行业实行的精细化管理,分工具体细致,岗位责任明晰,前中后台、营销部门、综合部门、服务部门等各有自己的工作,全方位的组成一个银行的整体。主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充分激励,发挥其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并通过沟通、协调和控制,激发出团队的高度组织力和团队精神,积极工作,这样就能做出成绩,也就会有业绩,一个基层机构就会有更大的收获。作为机构的负责人,要注重将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知人善任能力的提升。
(七) 强化拒腐防变能力的提升。银行的各级机构都是直接与金钱打交道,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必须具备拒腐防变的能力。基层机构负责人要加强理想信念的学习, 正确对待权力观和绩效观。在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上,做好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做到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在绩效分配上做到透明、公开、公平、公正。三是要拓宽监督渠道, 做到既有党内的监督,又有员工的监督,同时还要建立向职代会报告制度。
作者: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 魏振华
返回目录↑
【农村金融】浅议在村镇银行中引入CIS 的必要性
村镇银行的建立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群众认可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本文提出了把CIS 引入村镇银行的构想。并且通过建设银行引入CIS 成功塑造企业形象的案例,进一步证明了村镇银行引入CIS 的必要性,文章最后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构建村镇银行企业形象的建议。
一、引言.
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村镇银行借鉴了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它的出现旨在应对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和功能弱化的问题,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村镇银行正处在发展初期,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善,它的社会信誉度比较低,取得农民群众的认可也较难。近年来虽有关于村镇银行本质及其对今后运行状况的研究,如讨论了村镇银行对于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村镇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至今没有发现构建村镇银行企业形象的研究。事实上,我们在把村镇银行推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同时,忽视了群众对其的认可程度。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采用把CIS 引入村镇银行建设的方法,试图使村镇银行构建自己的形象工程,从而实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发展。
本文以下部分将首先介绍CIS 的内涵,其次介绍建设银行引入CIS 系统获得的成功,最后给出村镇银行引入CIS 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 “CIS”是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它是一个统一体,包括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理念识别(MI)三部分。总的来说,CIS 就是将公司产品、品牌和整个企业的个性特征与理念文化经过统一设计加以整合,它是企业对自己的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形象进行系统革新,为统一传播而塑造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求得公众认同的整体战略。
在当前政策支持“三农”的情况下,我国农村金融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化为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村镇银行在进入市场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应避免重蹈农村信用社企业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的例如经营理念定位不准和行为准则缺少深度的规范的问题,此时,全面导入CIS战略是村镇银行的当务之急。同时,任何一家企业导入CIS,都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把握导入的最佳时机,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从2007 年3 月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至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刚满两年,其对于百姓来说还是新鲜事物,若在此时导入CIS,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对于以后的发展势必大有裨益。
三、实证分析.
在金融机构引入CIS 的进程中,中国建设银行是较成功的例子。1994 年建设银行总行决定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改名为中国建设银行,导入CIS,进行全新的设计推展,塑造建设银行身为商业化银行新的形象,增强建设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关于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 和理念识别MI,在政策上总行分别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视觉识别管理手册》,《中国建设银行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和《中国建设银行企业理念管理手册》等遵循条例,特别是CIS 系统中最重要的VI 部分,建设银行的各个部门协调一致,紧密配合,VI 的推广运用卓有成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设银行形象焕然一新,经营效率提高了不少。
1994--1997 是建设银行开始市场化的初期,引入CIS 进行改革后,无论是存款还是利息收入的增幅都是明显的,利息收入自1998 年开始的波动是因为国内外市场的冲击,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整体影响,加上原有体制不足带来的呆坏账开始显现,自2003 年开始,国家对建设银行加大了改革力度,再加上原有在公众心目中良好的企业形
象,建设银行的业绩一路攀升。
建设银行在改革进程中引入CIS 战略,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理念、行为和视觉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和定位,使建设银行对外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树立起了全新的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形象。
四、政策建议. 村镇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未来发展的长期目标,将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经营目标、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以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体现村镇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服务性和安全性,又要反映村镇银行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支持三农发展的经营理念。
村镇银行导入CIS,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村镇银行要把握好理念形象定位。其向外宣传的标语和口号,要体现出自身特有的经营哲学和观念。例如花旗银行的市场目标是“金融潮流的创造者”,其标语是“富有进取心的银行,向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众多银行的标语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因为在一个国家的银行业中,实力最强的只有一家,所以大多数银行争取以自身出发,做到有自己特色的生存之道是非常理智的,体现了良好的市场定位。
其次,村镇银行要把握好视觉形象定位。通过VI 企业形象设计,从建筑外观设计、营业厅设计、企业标志、宣传品和广告等各方面体现出与村镇银行经营管理观念相映衬的独特的外观,便于公众识别。比如因为卢森堡金融机构云集,所以银行都较小,办公场所以较低的小楼代替了宏伟的大厦,给客户以亲切感,银行里面以敞开的办公桌代替封闭式柜台,客户和银行工作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使沟通变得轻松直接。同样,企业标志、宣传品等也蕴含着深刻的企业精神。
最后,村镇银行要把握好行为形象定位。其途径是通过员工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范来传播企业精神。村镇银行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的业务素质,把企业的精神注入到与员工的礼仪与操作中去,展示村镇银行的风范面貌。如渣打银行员工的内部培养,用渣打银行的独特文化和真诚打动员工,用渣打的核心价值观和创新管理来鼓励年轻成员勤奋好学,互相交流经验,更好的服务客户。
作者:宁波大学商学院 陈 英 熊德平
返回目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